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48-2及其保持系线粒体差异蛋白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许珂 曹墨菊 +2 位作者 朱英国 潘光堂 荣廷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237,共6页
采用固相pH梯度-SDSPAGE双向电泳,对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48-2)及其保持系(N48-2)单核期花药线粒体蛋白质进行了分离,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可识别约260个蛋白质点,对其中10个重复性比较好... 采用固相pH梯度-SDSPAGE双向电泳,对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48-2)及其保持系(N48-2)单核期花药线粒体蛋白质进行了分离,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可识别约260个蛋白质点,对其中10个重复性比较好且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然后用Mascot软件对NCBI数据库搜索,其中2个蛋白质点被鉴定为谷氨酸脱氢酶(GDH)和依赖电压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GDH的高表达会影响正常的氮代谢,导致细胞的能量供应发生障碍,有可能导致雄性不育;VDAC1是线粒体外膜上控制细胞通透性的蛋白,与植物的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cMS) 线粒体蛋白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途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申 刘辉 +2 位作者 陈集平 许波 吴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可利用性 利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
作者 王继玥 汪生庆 曹墨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1-455,共5页
以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d5,cox1和mdh基因在小孢子单核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相对于保持系,这3个基因在不育系中均下调表达.利用焦磷酸测序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证明... 以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d5,cox1和mdh基因在小孢子单核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相对于保持系,这3个基因在不育系中均下调表达.利用焦磷酸测序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在不育系单核期pcd5转录本GRMZM2G075839T02的5′非编码区域存在A碱基插入突变.该突变可能与pcd5基因在不育系中下调表达有关.这些发现可为进一步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玉米C型胞质花粉败育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差异表达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邹佳 蔺万煌 +2 位作者 罗红兵 孙立章 刘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为揭示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的生化机制,以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C478及其保持系478、恢复系H01为材料,对叶片及雄穗小花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育系苗期、抽雄期、开花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显... 为揭示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的生化机制,以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C478及其保持系478、恢复系H01为材料,对叶片及雄穗小花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育系苗期、抽雄期、开花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间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差小;不育系除抽雄期外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保持系、恢复系.玉米雄穗发育过程中,保持系雄穗小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雄穗孕育完全但没抽出期(时期Ⅱ)、散粉期(时期Ⅲ)显著高于不育系;不育系小花中各个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特别在时期Ⅱ、时期Ⅲ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每个时期小花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都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