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前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判断价值
1
作者 翟素娜 张羲茜 +3 位作者 李冰妍 赵静宜 李荣臻 杨道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3例初诊为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ROC曲线得到LCR预测5 a总生存期(OS)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 目的:探讨治疗前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3例初诊为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ROC曲线得到LCR预测5 a总生存期(OS)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LCR预测5 a OS的最佳截断值为0.19,低LCR组患者预后较差(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LCR组ENKTL患者预后较差,PFS和OS的HR(95%CI)分别为0.462(0.336~0.636)和0.381(0.275~0.527)。结论:治疗前LCR可影响ENKTL预后,低LCR患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比值 结外NK/T细胞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预测价值:随访5年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汝满 白亚飞 +6 位作者 王春莉 安娜 徐明芝 贺纪清 祁永慧 王利恒 李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397-4402,4411,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少有研究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及NLR联合CAR能否增强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NLR联合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选取175例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12-3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CAR及NLR联合CAR在MHD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的NLR及CAR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95%CI=0.669~0.817,P<0.001);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10(95%CI=0.627~0.794,P<0.001);NLR联合CAR预测MHD患者全因死亡的AUC为0.799(95%CI=0.732~0.867,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至随访终点,基线NLR>4.93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NLR≤4.93的患者(χ^(2)=32.753,P<0.001)。基线CAR>0.795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生存率低于基线CAR≤0.795的患者(χ^(2)=38.091,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LR>4.93(HR=2.071,95%CI=1.226~3.499)、CAR>0.795(HR=1.903,95%CI=1.155~3.136)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透析龄增加(HR=0.984,95%CI=0.976~0.992)及铁蛋白升高(HR=0.998,95%CI=0.998~0.999)、25-羟维生素D[25-(OH)D]升高(HR=0.964,95%CI=0.941~0.987)、三酰甘油(TG)升高(HR=0.695,95%CI=0.506~0.955)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CAR对MHD患者全因死亡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同时NLR及CAR升高均是MHD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蒙 付三仙 +3 位作者 王素凡 周力为 梁锐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223)和死亡组(n=7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AR、NRS2002评分及CAR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和NRS2002评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12(1.026~1.432)、1.510(1.233~1.849),P<0.05]。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方程为Y=-3.242+0.412×NRS2002+0.192×CAR,预测短期预后的AUC(95%CI)为0.711(0.639~0.7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48、0.709。结论: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蛋白比值 NRS2002评分 高血压脑出血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红颜 邓红 +4 位作者 黄美姣 张良 陈泰然 刘雨 邹兴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2-749,共8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基于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的两种预测模型——CRP与ALB比值(CAR)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在新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初诊DLBCL... 目的:探讨并比较基于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的两种预测模型——CRP与ALB比值(CAR)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在新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初诊DLBCL患者的资料,纳入至少完成4个周期R-CHOP或R-CHOP样方案化疗,且临床、实验室检查数据以及随访资料均完整的111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前CAR及随访截止时的生存状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初步判断CAR对疾病进展和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进一步分析CAR与患者基线临床、实验室特征的关系,并比较不同CAR、GPS分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预测DLBCL患者PFS、O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7(P=0.002),0.695(P=0.005),最佳截断值均为0.11;相较于低CAR(<0.11)组,高CAR(≥0.11)组患者具有更多的临床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岁(P=0.025)、ECOG评分≥2分(P=0.004)、Lugano分期III-IV期(P<0.001)、non-GCB亚型(P=0.035)、乳酸脱氢酶升高(P<0.001)、结外病变数>1处(P=0.004)及IPI评分>2分(P<0.001)。对患者进行中期疗效评估,低CAR组患者的总有效率(ORR)及完全缓解率(CRR)均明显优于高CAR组(ORR:96.9%vs 80.0%,P=0.035;CRR:63.6%vs 32.5%,P=0.008)。中位随访24个月,低CAR组患者的中位PFS及OS均明显优于高CAR组(中位PFS:未达到vs 67个月,P=0.0026;中位OS:未达到vs 67个月,P=0.002),而GPS 0分、1分和2分3组患者的PFS(P=0.11)和OS(P=0.11)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性别为男性和IPI评分>2分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R与DLBCL患者的疾病进展和生存显著相关;与GPS相比,CAR对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白细胞计数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媛 钟理 +7 位作者 陈兴华 陈哲 李阅历 邬娜 向颖 吴龙 张梦轩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3种炎性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变化及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自200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对照组,提取两组外周血中CRP、NLR和WBC检测水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3种炎性因子与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右心室内径和右心房内径五种心脏结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房颤发生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结果房颤组CRP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水平的CRP和NL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OR=2.25,95%CI=1.13-4.47,P=0.02;OR=1.41,95%CI=1.06-1.89,P=0.02]。WBC水平在房颤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且与房颤发生无显著相关性。房颤组中,NLR水平在高左房内径组和高左室后壁厚度组中均较高(P〈0.05)。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CRP、NLR、WBC与心脏结构指标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外周血中高水平的CRP和NLR水平与房颤发生有显著关联,可能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RP、NLR、WBC与心脏结构重塑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结构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学林 王震 +1 位作者 吕淑慧 荆海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死亡组1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免疫荧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激光散射计数法测定NLR、白细胞(WBC)计数,比较不同风险组NLR、WBC、PCT、hs-CRP的差异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评价NLR、PCT、hsCRP、WBC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好转与死亡病例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高风险组NLR、PCT、hsCRP水平高于低风险组(P<0.05),而WBC无明显差异(P>0.05),NLR与WBC之间相关性不强,与hs-CRP、PCT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好转组WBC、PCT、NLR、hs-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NLR联合hs-CRP、WBC、PCT对CAR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高水平NLR、hsCRP、WBC、PCT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超敏 c 反应蛋白 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汪小丁 张光宇 +3 位作者 朱红玲 卢钊 蒋学俊 李晓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6.47(1.49,19.94)mg/L vs 0.96(0.42,1.45)mg/L]、白细胞计数(7.03±2.68)×109 vs(6.01±1.36)×109、NLR[3.21(2.34,5.29)vs 1.90(1.34,2.53)]明显升高(P<0.01),UAP组hs-CRP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吸烟及血尿酸是U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NLR和吸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和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及免疫T细胞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8
作者 杨咸之 张舒 +5 位作者 顾雪轩 魏明清 李婷 倪敬年 时晶 田金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免疫、慢性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中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24年6~1... 目的分析免疫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免疫、慢性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中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24年6~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阿尔茨海默病门诊就诊的101例患者,均主诉记忆力下降。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延迟故事回忆量表(delayed story recall task,DSR)进行认知评估,分为观察组(伴认知障碍)60例和对照组(不伴认知障碍)41例,比较2组外周血CD8~+T细胞、CD4~+T细胞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及各子项目、DS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外周血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8~+T细胞和体质量指数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OR=0.998,95%CI:0.996~1.000,P=0.038;OR=0.843,95%CI:0.719~0.990,P=0.037),外周血hs-CRP水平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04,95%CI:1.215~3.306,P=0.0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CD4~+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P=0.011),与CD8~+T细胞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炎症与免疫失衡协同驱动认知衰退,hs-CRP可作为基层认知障碍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cD8阳性T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付玉茹 孙振康 +1 位作者 刘成 李东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7,共9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症组(n=51)、危重症组(n=63)与极危重症组(n=38)。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AR与病情严重程度[以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判定]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据患者治疗28 d后的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n=107)与死亡组(n=45)。按CAR从低到高等分为五分位数组(Q_1-Q_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R与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CAR与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及相关指标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CAR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16,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乳酸(Lac)、CAR高是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随着CAR的升高,患者死亡风险增高(P<0.05)。对筛选的混杂因素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不同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降钙素原(PCT)、Lac间,CAR与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稳定存在,且与NLR、Lac亚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RCS模型显示,CAR与不同性别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均不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ROC曲线分析显示,CAR、Lac、NLR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较好,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CAR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结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重症肺炎 死亡风险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立艳 段建钢 +3 位作者 吴隆飞 边婷婷 张阵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青年(18~45岁)患者11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青年(18~45岁)患者11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组90例,预后不良(mRS>2分)组20例。患者入院24 h内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和Hs-CRP等,并根据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值。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烟酒史、NIHSS评分等,以患者出院后90 d不良预后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独立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计算Youden指数并确定诊断最佳截断值。结果 (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NLR及Hs-CRP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4.5,13.0)分比2.5(2.0,4.0)分,2.97(2.31,4.20)比2.13(1.76,2.70),4.65(2.70,9.52)mg/L比2.06(0.87,4.54)mg/L;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高水平Hs-CRP(OR=1.086,95%CI:1.009~1.169)和NIHSS评分较高(OR=1.487,95%CI:1.229~1.79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NLR与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3)入院Hs-CRP水平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22(95%CI:0.591~0.853,P=0.002),当入院Hs-CRP的水平预测值为3.365 mg/L时,对应的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66.7%。结论入院时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高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独立预测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出院90 d预后不良,不宜单独使用Hs-CRP≥3.365 mg/L进行预后不良的筛选,但入院时NLR水平可能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青年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varado评分与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志丽 包景峰 +2 位作者 孙海亮 壮文军 汤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Alvarado评分(Alvarado score,AS)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 目的探讨Alvarado评分(Alvarado score,AS)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就诊的1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n=60)和非穿孔组(n=60)。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AS、CRP以及NLR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可协助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指标,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估相关指标在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高(OR=2.899,95%CI:1.704~4.930)以及CRP(OR=1.130,95%CI:1.002~1.025)、NLR(OR=1.130,95%CI:1.040~1.227)水平升高是穿孔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AS、CRP、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3(95%CI:0.812~0.934)、0.765(95%CI:0.683~0.848)、0.763(95%CI:0.679~0.847),临界值分别为7.5、60.9、15.7;AS联合CRP、AS联合NLR、AS联合CRP及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97(95%CI:0.844~0.950)、0.904(95%CI:0.852~0.956)、0.911(95%CI:0.873~0.967)。结论AS>7.5、CRP>60.9 ng/mL、NLR>15.7对诊断患儿发生穿孔性阑尾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尽早识别阑尾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诊断 c反应蛋白 淋巴细胞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薛雅芝 曾晓容 +2 位作者 林子祥 吴同薇 郭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194-3199,3206,共7页
背景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致死率仍较高。在分级诊疗制度下,早期、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背景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致死率仍较高。在分级诊疗制度下,早期、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8月首次于南方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480例(73.7%,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171例(26.3%,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再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n=306)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174)。比较各组间的危险因素、血脂、炎性指标等差异,评估CHR、NLR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DeLong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指标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患者CHR、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ACS组、SAP组NLR、C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CS组NLR、CHR高于非冠心病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HR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640(0.568,0.712);NLR预测冠心病的AUC(95%CI)为0.681(0.617,0.745);CHR联合NLR预测冠心病的AUC(95%CI)为0.691(0.625,0.757)。CHR预测ACS的AUC(95%CI)为0.676(0.615,0.738),NLR预测ACS的AUC(95%CI)为0.746(0.734,0.829),CHR联合NLR预测ACS的AUC(95%CI)为0.752(0.697,0.807)。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R、NLR与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s=0.163、0.172,P<0.05)。将冠心病组按CHR中位数(4.14)分为高CHR组和低CHR组,按NLR中位数(3.00)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结果显示,高CHR、高NLR组多支病变比例、Gensini评分分别高于低CHR、低NLR组(P<0.05)。结论 CHR、N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冠心病临床稳定性相关,其值越高,病变程度越重,冠状动脉不稳定事件发生可能性越大,可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且该指标简便易获取,在基层医生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胆固醇 HDL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智龙 杜晓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的1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的1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口瘘发生与否分为吻合口瘘组(27例)和非吻合口瘘组(160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NLR、CAR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NLR、CAR及两者联合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吻合口瘘组直肠癌患者的NLR在术后第3、5天均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P<0.001),CAR在术后第5天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5天的NLR联合CAR预测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AUC值为0.814,术后第3、5天NLR和术后第5天CAR单独预测吻合口瘘的AUC值分别为0.652、0.746和0.789,其中术后第5天NLR联合CAR的AUC值与术后第3天NLR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术后第3天NLR≥5.610、术后第5天NLR≥11.259和术后第5天CAR≥2.447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后第5天NLR联合CAR、术后第3天NLR、术后第5天NLR和术后第5天CAR均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有预测价值,其中术后第5天NLR联合CAR预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直肠肿瘤 直肠切除术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低钙在重症颅脑损伤并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黄琪惠 张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3-908,共6页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及血清钙离子(Ca~(2+))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TBI)并早发型呼吸机性肺炎(EOVAP)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符合标准...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及血清钙离子(Ca~(2+))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TBI)并早发型呼吸机性肺炎(EOVAP)的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符合标准的sTBI患者112例,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分为EOVAP组(40例)和非EOVAP组(72例),比较两组间NLR、CRP/Alb及Ca~(2+)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以28天时间截点后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NLR、CRP/Alb的显著升高,Alb及Ca~(2+)水平不同程度的降低均为sTBI患者发生EO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NLR、CRP/Alb诊断sTBI合并EOVAP的AUC为0.814和0.798,明显优于Alb与Ca~(2+)。同时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分析表明:NLR(OR=1.126,95%CI:1.072~1.181,P <0.01)和CRP/Alb(OR=2.652,95%CI:1.203~15.846,P <0.01)是患者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NLR、CRP/Alb以及低钙血症对预测sTBI患者并发EOVAP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NLR和CRP/Alb与患者28 d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蛋白 钙离子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肿瘤坏死因子α和C反应蛋白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文慧 徐冬祥 +1 位作者 安仲武 冯万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骨髓炎(COM)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以及诊断价值,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4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骨髓炎(COM)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以及诊断价值,并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4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三种炎性指标NLR、TNF-α和CRP的水平,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评估三种炎性指标在COM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COM患者病灶检出病原菌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64.0%),革兰阴性菌18株(36.0%),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24株(48.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林可霉素有较强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研究组NLR、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为5.4±4.1、(40.6±14.8)ng/L、(39.7±17.7)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组NLR、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为4.3±3.0、(36.6±14.7)ng/L、(35.7±20.1)mg/L,均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7.4±4.9、(47.7±12.1)ng/L、(46.6±8.7)mg/L(P<0.05)。NLR、TNF-α和CRP诊断COM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0.929和0.887,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0.962)和特异度(86%)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指标(P<0.05)。结论联合NLR、TNF-α和CRP三项指标对COM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期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石 周杰 +2 位作者 赵平 贺巧 罗怀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cN0期(术前影像学诊断)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比值(C-rea... 目的:探讨cN0期(术前影像学诊断)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等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标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指数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cN0期胃癌患者206例,按照术后病理诊断分为淋巴结转移组(group pN+)和无淋巴结转移组(group p N0),同时选取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炎症反应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NLR、PLR、CAR与淋巴结转移数、转移率、淋巴结状态等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c 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 N+组胃癌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LR、NLR、CA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明显高于pN0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N0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术前高NLR组、高PLR组和高CAR组患者的淋巴结分期构成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分别低于术前低NLR组、低PLR组和低CA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LR和CAR是术前诊断为cN0期胃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58、8.174、3.049和2.254。术前诊断c 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指数预测模型表达式为h(t)=h0exp(1.358X_(1)+8.174X_(2)+3.049X_(3)+2.254X_(4))。结论:术前高PLR、NLR和CAR水平与患者淋巴结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密切相关,术前高NLR和CAR水平是cN0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蛋白比值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超敏血清C反应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群英 吴良宁 +3 位作者 周敬 林国盛 林娟 涂海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T淋巴细胞亚群(T lymphocyte subsets,T-LS)的变化,探讨OSAHS对T-LS水... 目的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T淋巴细胞亚群(T lymphocyte subsets,T-LS)的变化,探讨OSAHS对T-LS水平的影响及hs-CRP水平、T-LS水平与OSAHS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单纯OSAHS患者5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年龄和性别等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连续7 h的夜间多导睡眠仪监测以判断OSAH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于次日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中hs-CRP和T-LS水平。结果 OSAHS组CD3^+CD4^+T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3^+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较对照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体内存在T-LS水平的改变,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T淋巴细胞计数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闻颖 周莹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591-3594,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在病程中的变化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16例合并肺炎的住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 目的探讨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在病程中的变化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16例合并肺炎的住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分为重症组(PaO2<60 mm Hg)9例与轻症组(PaO2≥60 mm Hg)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例。结果治疗前后(发病第7天、14天采血样),各组IFN-γ,IL-6,IL-8,TNF-α等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重症组TGF-β1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症组TGF-β1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例在恢复期(体温正常,气短减轻,血氧正常)发现肺纤维化征象。CRP水平的升高与低淋巴细胞血症在重症组和轻症组均常见,但重症组治疗前淋巴细胞总数更低,与轻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淋巴细胞血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的明显下降仅见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幸存者的CRP水平与淋巴细胞总数均迅速地恢复至正常,相反,治疗后CRP水平无明显下降者及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上升者预后较差。结论通过对血浆相关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6,IL-8,TNF-α,TGF-β1)的测定发现,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血浆中,只有TGF-β1是过度产生的;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无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入选病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治疗前血中TGF-β1水平、T淋巴细胞总数与疾病严重性有关,可能对疾病严重性有预测作用。血中升高的TGF-β1水平与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肺纤维化的发生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必慧 孔祎琳 +2 位作者 王莉 朱华渊 徐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初诊DLBCL患...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结果:314例患者纳入分析,截至2019年6月,中位随访50个月,中位PFS和OS均未达到。生存分析显示CAR增高具有更差的PFS和OS(P均<0.001),且CAR是影响PFS(P=0.006)及OS(P=0.009)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将CAR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NCCN-IPI)结合后对DLBCL的PFS和OS的预测和判别能力优于NCCN-IPI(P=0.010和P=0.002)。结论:CAR为简单易行的参数,可作为预测DLBCL临床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者前白蛋白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焦虑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璐洁 罗纯 +2 位作者 黄淑玲 林连升 张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焦虑、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淋巴细胞的影响及中介作用,为预防及改善新冠肺炎愈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测量21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焦虑、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淋巴细胞的影响及中介作用,为预防及改善新冠肺炎愈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测量21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焦虑情况,血液指标如前白蛋白、hs-CRP含量和淋巴细胞数量等由医院检验科统一检测和提供。结果 本次共纳入212例,年龄19~59岁,其中男139例,女73例。年龄(34.67±9.97)岁,住院时长2~27 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08例(50.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71例(33.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33例(15.6%)。血清前白蛋白与焦虑程度、hs-CRP水平呈负相关(P <0.001),与淋巴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 <0.001);焦虑与淋巴细胞数量呈负相关(P <0.01);hs-CRP与淋巴细胞数量呈负相关(P <0.001)。中介效应由两条路径组成:前白蛋白→焦虑→淋巴细胞的间接效应1,前白蛋白→hs-CRP→淋巴细胞的间接效应2。研究结果显示,前白蛋白可以通过焦虑、hs-CRP的中介作用对淋巴细胞产生影响(P <0.05)。结论 焦虑、hs-CRP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前白蛋白对淋巴细胞影响的重要中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前白蛋白 焦虑 超敏c反应蛋白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