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群落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潘复静
张伟
王克林
何寻阳
梁士楚
韦国富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7
|
|
2
|
降水量及N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朱湾湾
许艺馨
王攀
余海龙
黄菊莹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3
|
水曲柳叶片功能性状及C、N、P化学计量对海拔的响应 |
赵秋玲
郭小龙
张晶
张彦仲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施肥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
白玉婷
卫智军
代景忠
闫瑞瑞
刘文亭
王天乐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5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幼树C、N、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
栗忠飞
刘文胜
张彬
郑征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6
|
四翅滨藜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N添加的响应 |
黄菊莹
余海龙
陈卫民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7
|
闽江河口区稻田土壤和植物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 |
马永跃
王维奇
|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1 |
39
|
|
8
|
农田面源流失C、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与生态拦截沟渠工程 |
郭匿春
马友华
张震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
3
|
|
9
|
我国近五年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魏希杰
王伟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
2018 |
3
|
|
10
|
青海东部农区引进燕麦品种各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研究 |
吴浩
张燕
贾志锋
何克燕
王佳豪
魏小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1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长期模拟酸雨的响应 |
梁国华
张德强
卢雨宏
冯霞
罗国良
赵则海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2
|
黄河三角洲不同生境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 |
王凯选
刘枝刚
赵广明
王伟华
苏大鹏
路峰
康志强
张尧
尼鑫
赵俐红
|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会同成熟杉木器官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动态特征 |
王瑞禛
罗丽莹
孙嘉伟
顾红波
王光军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4
|
不同林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植物、凋落物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
姜沛沛
曹扬
陈云明
王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1
|
|
15
|
不同生境条件下滨海芦苇湿地C、N、P化学计量特征 |
屈凡柱
孟灵
付战勇
孙景宽
刘京涛
宋爱云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6
|
|
16
|
山核桃功能器官细根、叶和林地土壤C、N、P化学计量时间变异特征 |
闫道良
黄有军
金水虎
黄坚钦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7
|
常绿阔叶林藤本植物叶片N、P、K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王家妍
蓝嘉川
龙涛
谢益君
陆晓明
雷丽群
朱宏光
温远光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8
|
石砌深窄沟长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C、N、P化学计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林诚
王飞
李清华
何春梅
李昱
刘启鹏
林丽红
林新坚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4 |
5
|
|
19
|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典型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季节变化 |
王凯博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1
|
|
20
|
紫花苜蓿生物量空间层次分布与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对P添加的响应 |
刘文兰
师尚礼
田福平
罗永忠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