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中地区C_Ⅲ油组成藏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德君
张绍臣
+1 位作者
刘文龙
张晓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塔中地区CⅢ 油组是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主力产层 ,由石炭系巴楚组底砂岩及泥岩构成储盖配置。海西早期运动所形成的区域性不整合 (Tg3) ,一方面使早期形成的古油气藏遭受破坏 ;另一方面使主力烃源层即中 上奥陶统停止生烃。海西末及其...
塔中地区CⅢ 油组是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主力产层 ,由石炭系巴楚组底砂岩及泥岩构成储盖配置。海西早期运动所形成的区域性不整合 (Tg3) ,一方面使早期形成的古油气藏遭受破坏 ;另一方面使主力烃源层即中 上奥陶统停止生烃。海西末及其以后 ,中 上奥陶统二次生排烃、圈闭形成 ,是CⅢ 油组主要成藏期。多次构造变形造成石炭系褶皱 ,形成了一系列近EW向的三级构造带 ,发育大量的圈闭构造群。三级构造带的空间组合形成油气运移的汇烃脊。圈闭是否能够形成油气藏 ,取决于其是否处于汇烃脊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ⅲ油组
圈闭
成藏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氢酸深部分流酸化技术在东河油田的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文
袁学芳
+2 位作者
郭建春
刘举
刘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5-288,220,共4页
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CⅢ油组1号岩性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造成地层能量不足,产量下滑快,且常规酸化施工不能很好地解除地层深部的污染。本试验针对该油藏低渗、高岭石粘土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使用具备缓速深部...
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CⅢ油组1号岩性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造成地层能量不足,产量下滑快,且常规酸化施工不能很好地解除地层深部的污染。本试验针对该油藏低渗、高岭石粘土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使用具备缓速深部酸化性能的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方案,并结合多氢酸酸化机理分析了多氢酸对该油藏的适应性;针对该油藏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实现水平段均匀酸化,提出在酸化过程中加入水溶性分流剂的方案,并在实验室内对现场岩心进行了分流酸化模拟实验。在取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该油藏A15H井实施了多氢酸分流酸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多氢酸
分流酸化
cⅲ油组
1号岩性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地区C_Ⅲ油组成藏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德君
张绍臣
刘文龙
张晓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文摘
塔中地区CⅢ 油组是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主力产层 ,由石炭系巴楚组底砂岩及泥岩构成储盖配置。海西早期运动所形成的区域性不整合 (Tg3) ,一方面使早期形成的古油气藏遭受破坏 ;另一方面使主力烃源层即中 上奥陶统停止生烃。海西末及其以后 ,中 上奥陶统二次生排烃、圈闭形成 ,是CⅢ 油组主要成藏期。多次构造变形造成石炭系褶皱 ,形成了一系列近EW向的三级构造带 ,发育大量的圈闭构造群。三级构造带的空间组合形成油气运移的汇烃脊。圈闭是否能够形成油气藏 ,取决于其是否处于汇烃脊之上。
关键词
cⅲ油组
圈闭
成藏
塔中地区
Keywords
c
ⅲ
oil bearing group
trap
hydro
c
arbon
c
onfluent ridge
pool forming
c
entral Tarim Region
分类号
TE122.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氢酸深部分流酸化技术在东河油田的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文
袁学芳
郭建春
刘举
刘敏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5-288,220,共4页
文摘
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CⅢ油组1号岩性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注水难以达到配注要求,造成地层能量不足,产量下滑快,且常规酸化施工不能很好地解除地层深部的污染。本试验针对该油藏低渗、高岭石粘土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使用具备缓速深部酸化性能的多氢酸酸液体系的方案,并结合多氢酸酸化机理分析了多氢酸对该油藏的适应性;针对该油藏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实现水平段均匀酸化,提出在酸化过程中加入水溶性分流剂的方案,并在实验室内对现场岩心进行了分流酸化模拟实验。在取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该油藏A15H井实施了多氢酸分流酸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注效果。
关键词
低渗
多氢酸
分流酸化
cⅲ油组
1号岩性段
Keywords
c
ⅲ
1st reservoir
low permeability
multi-hydro a
c
id
diversion a
c
idifi
c
ation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中地区C_Ⅲ油组成藏特征
孙德君
张绍臣
刘文龙
张晓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氢酸深部分流酸化技术在东河油田的应用研究与效果评价
陈文
袁学芳
郭建春
刘举
刘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