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1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豆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张均 郭飞翔 +2 位作者 田文仲 李春霞 马超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5-1885,I0008-I0010,共14页
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明确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绿豆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绿豆(Vigna radiata L.)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了C2H2转录因子,对其... 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明确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在绿豆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绿豆(Vigna radiata L.)基因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了C2H2转录因子,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共线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基因结构做了预测分析,并通过绿豆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共鉴定到60个C2H2转录因子成员,其中53个分布于9条染色体,7个成员染色体信息未知;Motif1和Motif3是绿豆C2H2转录因子家族所特有的保守基序,Motif3则是部分C2H2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所特有的一段保守序列“QALGGH”;编码155~1 581个氨基酸,均为亲水性蛋白且均定位在细胞核中;系统进化将绿豆C2H2转录因子家族分为7个亚组(V1~V7)。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均进行了纯化选择;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绿豆C2H2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大量与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和激素相关的响应元件;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叶柄、叶片、下胚轴、籽粒种皮中表达量较高(FPKM值大于10)的基因分别占25.0%、26.7%、20.0%、26.7%;qRT-PCR分析发现,VrC2H2-22和VrC2H2-46对于温度胁迫具有特异性的调控作用,VrC2H2-51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较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绿豆C2H2锌指转录因子家族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c2h2锌指蛋白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共线性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B_(4)C与h-BN协同提升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郭永刚 李智 +1 位作者 王依 高懂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7,共7页
【目的】提升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在风电滑动轴承的严苛工况下的适用性。【方法】通过引入改性碳化硼(B_(4)C)和六方氮化硼(h-BN),制备了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基复合涂层,采用喷涂-热固化法制备于锡青铜基材表面,并研究了填充材料比例对... 【目的】提升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在风电滑动轴承的严苛工况下的适用性。【方法】通过引入改性碳化硼(B_(4)C)和六方氮化硼(h-BN),制备了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基复合涂层,采用喷涂-热固化法制备于锡青铜基材表面,并研究了填充材料比例对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B_(4)C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处理后,提高了颗粒分散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而h-BN作为固体润滑剂,凭借其层状结构在摩擦界面形成稳定的润滑转移膜,两者共同作用改善了复合涂层表面的润湿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添加4%h-BN和6%改性B_(4)C的复合涂层表现出最佳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降低了35%,磨损质量降低了约50%。通过三维轮廓图、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添加的B_(4)C和h-BN有效降低了磨损表面的裂纹密度和磨粒堆积。此外,改性B_(4)C颗粒的高硬度增强了涂层的承载能力,而h-BN的润滑作用显著减少了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复合涂层中观察到的主要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结论】建立了基于多种颗粒增强和润滑膜保护的减摩耐磨机理,为PTFE基复合涂层在风电滑动轴承领域扩大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六方氮化硼 改性碳化硼 自润滑涂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类型铅锌矿床S、Pb、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榆 江彪 +4 位作者 王登红 王岩 宋学信 张长青 黄凡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15,共23页
铅、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b、C-H-O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用来解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问题。对铅锌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从单矿种角度... 铅、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b、C-H-O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用来解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问题。对铅锌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从单矿种角度进行全国性的总结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全国重要铅锌矿床的相关硫、铅、氢、氧、碳同位素近万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铅锌矿床的S、Pb同位素特征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复杂,主要为深源岩浆和赋矿地层(海水沉积物),H-O、C-O同位素特征表明中国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而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海相碳酸盐岩。S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从我国西部到东部地区,北部到南部地区,铅锌矿床的32S趋于富集,表明我国东部和南部铅锌矿床有更多壳源物质参与成矿。C-H-O同位素特征显示相较于西北部地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铅锌矿床有更多大气降水或盆地卤水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S同位素 PB同位素 c-h-O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N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益欣 王杏 +3 位作者 刘正龙 余超 邓承继 丁军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因碳含量的降低致使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恶化,难以适应冶炼技术发展等问题,以电熔白刚玉、α-Al_(2)O_(3)微粉、Al粉、Si粉和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采用h-BN为添加剂制备低碳Al_(2)O_(3)-C耐火材... 针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因碳含量的降低致使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恶化,难以适应冶炼技术发展等问题,以电熔白刚玉、α-Al_(2)O_(3)微粉、Al粉、Si粉和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采用h-BN为添加剂制备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研究h-B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物相组成、抗氧化性能、抗侵蚀性能等的影响,并结合热力学模拟分析揭示h-BN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侵蚀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h-BN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经1 600℃热处理后内部陶瓷相含量增加;高温氧化环境下,h-BN促进了试样脱碳层中Al_(18)B_(4)O_(33)和Al_(6)Si_(2)O_(13)的生成,从而改善了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能;h-BN通过提高熔渣黏度以及生成高熔点相来增强试样的抗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耐火材料 h-BN 抗氧化性能 抗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sp^(3))—H键官能化反应构建四取代烯烃类化合物
5
作者 李金坪 王立升 李红亮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7-466,共10页
为了高效合成多取代烯烃类化合物,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伯位C(sp^(3))—H键偕二芳基化构建四取代烯烃类化合物的方法。以2-(2-苯基-丙基)吡啶类衍生物1与2-(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碘苯2为原料,通过金属钯组合氨基酸配体催化γ... 为了高效合成多取代烯烃类化合物,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伯位C(sp^(3))—H键偕二芳基化构建四取代烯烃类化合物的方法。以2-(2-苯基-丙基)吡啶类衍生物1与2-(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碘苯2为原料,通过金属钯组合氨基酸配体催化γ-位甲基-C(sp^(3))—H键进行双芳基化,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物质的量之比为n(1)∶n(2)=1.0∶1.5;Pd(OAc)_(2)的摩尔分数为10.0%;N-乙酰-L-缬氨酸配体的摩尔分数为15.0%;对二甲苯为溶剂,110℃时反应16 h为最优条件。经柱层析分离可得3-甲基-2-(2,3,3-三苯基烯丙基)吡啶3a,收率最高可达78%。产物经^(1)H NMR和^(13)C NMR进行结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取代烯烃 c(sp^(3))—h键偕二芳基化 金属钯 氨基酸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介导Elovl6/Echs1/Acot1通路调节脂肪酸代谢减轻H9c2细胞OGD/R损伤
6
作者 曹策 宋鉴书 +5 位作者 杨丽丽 李浩然 刘子馨 李磊 付建华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抗H9c2细胞氧糖剥夺/再复(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机制。方法CCK-8筛选SalB对OGD/R损伤H9c2细胞保护浓度;试剂盒检测SalB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抗H9c2细胞氧糖剥夺/再复(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机制。方法CCK-8筛选SalB对OGD/R损伤H9c2细胞保护浓度;试剂盒检测SalB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影响;转录组测序探索SalB对OGD/R损伤H9c2作用机制;分子对接检测SalB和差异蛋白结合情况;ELISA法检测脂肪酸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孟德尔随机化验证SalB作用靶点与HF因果关系。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alB可保护OGD/R损伤后H9c2细胞,且明显降低CK、LDH和AST含量;转录组筛选差异基因100个,涉及脂肪酸延长、癌症中心碳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分子对接显示SalB与差异蛋白具有良好结合能;核心基因Elovl6、Echs1、Acot1 mRNA和蛋白表达与转录组一致;SalB可降低OGD/R损伤后脂肪酸含量;孟德尔随机化表明SalB可调节脂肪酸代谢,降低HF风险。 结论 SalB下调Elovl6、Echs1、Acot1表达水平,通过脂肪酸代谢通路保护OGD/R损伤后H9c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h9c2心肌细胞 OGD/R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S-H与DEIPA复掺对不同温度下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7
作者 房延凤 马雪 +1 位作者 丁向群 佟钰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6-2004,共9页
本文旨在探究纳米水化硅铝酸钙(C-A-S-H)和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两者复掺对不同养护温度下水泥早期水化、凝结时间、化学收缩、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XRD、TG和SEM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养护温度下,加入纳米... 本文旨在探究纳米水化硅铝酸钙(C-A-S-H)和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两者复掺对不同养护温度下水泥早期水化、凝结时间、化学收缩、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XRD、TG和SEM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养护温度下,加入纳米C-A-S-H和DEIPA后,硅酸盐和铝酸盐水化速度加快,体系内生成了更多的水化产物,水泥凝结时间有所缩短,其中当养护温度为10℃时,试验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较对照组分别缩短13.06%和11.75%。龄期为24 h时,在0、10和20℃的养护温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化学收缩分别增加20.00%、13.79%和9.30%。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当龄期为24 h,养护温度为-15、0、10、20℃时,抗压强度分别增长94.48%、85.91%、55.93%和2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S-h DEIPA 温度 早期水化 化学收缩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DC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突变质粒对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8
作者 张朝阳 于艳丽 +2 位作者 武杰芸 田炜 徐菁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9-636,共8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FUN14域蛋白1(FUNDC1)Y11和Y18酪氨酸位点突变质粒,探究FUNDC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突变质粒对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使用全基因合成方法构建的突变质粒转染大鼠心肌H9c2细胞,实验分成... 目的本研究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FUN14域蛋白1(FUNDC1)Y11和Y18酪氨酸位点突变质粒,探究FUNDC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突变质粒对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使用全基因合成方法构建的突变质粒转染大鼠心肌H9c2细胞,实验分成空质粒组、FUNDC1过表达组、突变Y11组、突变Y18组和突变Y11联合Y18组五组。利用CCK-8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利用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MRE)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FUNDC1、线粒体转运孔蛋白20(TOM20)、内膜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亚型(COXⅣ)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共聚焦显微镜确定转染效率以及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FUNDC1过表达、Y11、Y18、Y11联合Y18位点突变质粒;质粒转染细胞后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GFP荧光广泛表达。与空质粒组相比,FUNDC1过表达、Y11、Y18、Y11联合Y18组FUND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变化。与空质粒组相比,转染Y18、Y11联合18突变质粒的细胞TOM20、COXⅣ的表达水平上升,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减少。结论转染FUNDC1 Y18或Y11联合Y18突变质粒,抑制心肌H9c2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基因定点突变 FUNDc1 h9c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物Ni/Mn/CoO_(x)-C催化剂的C_(3)H_(6)-SCR脱硝特性研究
9
作者 李炬星 张津威 +2 位作者 宁淑英 胡明涛 苏亚欣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I0002,共1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Ni改性的ZIF-67,并通过碳化氧化衍生制备催化剂.C3H6-SCR性能测试表明,Ni/Mn/CoO_(x)-C在225℃实现了93.2%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在225℃后可以保持在86%以上.表征结果显示Ni、Mn共掺杂产生良好的金属协同效应,增加...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Ni改性的ZIF-67,并通过碳化氧化衍生制备催化剂.C3H6-SCR性能测试表明,Ni/Mn/CoO_(x)-C在225℃实现了93.2%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在225℃后可以保持在86%以上.表征结果显示Ni、Mn共掺杂产生良好的金属协同效应,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有效活性物种,包括吸附氧、Ni^(3+)及Mn^(4+)的相对含量,从而提升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同时Ni/Mn/CoO_(x)-C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团聚和更丰富的孔结构,使反应物分子在其表面的吸附效率提高,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6-ScR ZIF-67 碳化氧化 MOFs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S-H晶种对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增强作用
10
作者 刘晓飞 尹健 +4 位作者 李思娇 仉文岗 薄其航 陈怡豪 何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8-2644,共7页
为解决高孔隙率下生态多孔混凝土(ecological porous concrete, EPC)强度下降的难题,通过优化胶凝材料体系,探究纳米C-S-H晶种对CFSS(cement-fly ash-slag powder-silica fume)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提升EPC骨料-水泥浆... 为解决高孔隙率下生态多孔混凝土(ecological porous concrete, EPC)强度下降的难题,通过优化胶凝材料体系,探究纳米C-S-H晶种对CFSS(cement-fly ash-slag powder-silica fume)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提升EPC骨料-水泥浆界面黏结强度,为后续在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基于纳米C-S-H晶种可提供成核位点并加速水化产物生成的原理,固定水胶比0.26和减水剂掺量0.15%,配制纳米C-S-H晶种不同掺量下的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实验使用水化热测试设备、维卡仪和水泥抗压试验机等,对水化热、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S-H晶种掺量的增加,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凝结时间显著缩短,水化反应明显加速;当纳米C-S-H晶种掺量为1%时,1 d和28 d抗压强度相较空白组分别提升23.7%和14.5%。微观分析显示,纳米C-S-H晶种与粉煤灰、矿粉、硅灰协同作用,促使大量致密链网状水化产物在体系内部快速生成,提高了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结构的整体致密性和稳定性。本研究证实,纳米C-S-H晶种的合理掺量可在不明显降低EPC有效孔隙率的前提下,显著增强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及后期力学性能,为EPC骨架强度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成果对生态多孔混凝土在道路建设、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高性能生态多孔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S-h晶种 多元复合胶凝体系 抗压强度 水泥水化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cRNA malat-1/miR-133通路调控p-ERK1/2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对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王楠 唐燕萍 +3 位作者 蔡虎志 陈新宇 李少东 陈雪靓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3,I0026,共6页
目的基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微小RNA-133(microRNA-133,miR-133)通路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ERK1/2)探... 目的基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微小RNA-133(microRNA-133,miR-133)通路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ERK1/2)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对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2.67μmol/L阿霉素(adriamycin,ADR)培养液共培养45 h以建立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正常+W组(W: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miR-133过表达组、miR-133过表达+W组、ADR组[ADR:阿霉素(adriamycin)]、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共8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MTT法检测,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lncRNA malat-1、miR-133以及ERK1/2 mRNA的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ERK1/2及p-ERK1/2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ADR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心肌细胞活性依次增加(P<0.05);NT-proBNP含量依次降低(P<0.05)。实验后各组心肌细胞ERK1/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miR-133表达依次增加(P<0.05);lncRNA malat-1表达依次降低(P<0.05)。实验后各组心肌细胞ERK1/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p-ERK1/2蛋白表达依次降低(P<0.05)。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能够降低心肌细胞p-ERK1/2蛋白表达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发挥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心肌细胞中的lncRNA malat-1/miR-133通路进行调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 h9c2心肌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微小RNA-133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H晶种与硫酸铝作用下PC-CSA的凝结硬化性能
12
作者 卢子臣 MOHAMMAD Mahadi Hasan +2 位作者 张立恒 贾亚运 孙振平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利用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测试,系统评价了水化硅酸钙(C-S-H)晶种与硫酸铝(AS)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胶凝体系(PC-CSA)凝结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水化进程、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分析探究其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S-H晶种与AS均能显著缩... 利用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测试,系统评价了水化硅酸钙(C-S-H)晶种与硫酸铝(AS)对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胶凝体系(PC-CSA)凝结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水化进程、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分析探究其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S-H晶种与AS均能显著缩短PC-CSA的凝结时间;复掺C-S-H晶种与AS显著促进了PC-CSA中硅相矿物的水化,提高了微观结构的致密性,提升了PC-CSA的抗压强度;当单掺AS时,PC-CSA中水化产物C-S-H的成核与长大过程均受抑制,而C-S-H晶种的加入通过提供成核位点,减缓了对水化产物C-S-H成核过程的抑制效果,促进了硅相矿物的反应,有助于解决喷射混凝土速凝与早强不协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c-S-h晶种 硫酸铝 硫铝酸盐水泥 水化特性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鉴定及不同品种表达分析
13
作者 黄金恒 黄茜 +3 位作者 张家燕 周新裕 廖沛然 杨全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5,共13页
【目的】C3H家族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功能,为研究其在广金钱草生理和形态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广药大1号’和野生广金钱草的转录组数据比较,鉴定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 【目的】C3H家族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的特性及功能,为研究其在广金钱草生理和形态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广药大1号’和野生广金钱草的转录组数据比较,鉴定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基因的理化性质、染色体位置、系统发育关系、保守基序和结构域,以及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C3H家族基因在广金钱草不同组织和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并对广金钱草C3H基因与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测定不同品种茎尖、茎基总黄酮含量。【结果】广金钱草C3H基因家族的27个成员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多编码碱性、不稳定和亲水性蛋白质。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分为3个组群,同一组群成员之间相对保守;保守基序和结构域分析显示,数量出现最多的motif与生长素调控相关,广金钱草C3H家族成员存在与ANKYR等结构域协同作用的情况。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主要在广金钱草的茎中发挥作用,且在‘广药大1号’茎尖处高表达。相关性分析发现,广金钱草C3H家族基因表达量与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总黄酮含量测定发现,在茎尖部位,‘广药大1号’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匍匐广金钱草,在茎基情况相反。【结论】GsC3H家族基因可能通过调控黄酮类化合物在茎段的生物合成间接影响‘广药大1号’广金钱草的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h家族基因 广金钱草 表达分析 相关性分析 总黄酮 基因家族鉴定 ‘广药大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缺陷C-S-H凝胶相热稳定性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孙明 汤庆印 +2 位作者 郭浩然 王攀 袁雄洲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6-2059,共14页
在高温条件下,C-S-H凝胶中缺陷和受限水的存在显著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本研究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Ⅰ型缺陷C-S-H凝胶在高温环境下的分子结构特征和反应性。研究发现:温度和Ca/Si比升高导致水分子流动性增强,加速其渗入层状结... 在高温条件下,C-S-H凝胶中缺陷和受限水的存在显著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本研究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Ⅰ型缺陷C-S-H凝胶在高温环境下的分子结构特征和反应性。研究发现:温度和Ca/Si比升高导致水分子流动性增强,加速其渗入层状结构,降低结构有序性和连通性,引起Q^(1)和Q^(0)增加,削弱C-S-H凝胶的热稳定性;Ⅰ型缺陷使C-S-H凝胶沿层间方向膨胀,且随温度和Ca/Si比升高,膨胀率增大;在高温、高Ca/Si比条件下,水分子反应性增强,促进水解反应和羟基形成,Ⅰ型缺陷快速扩展,显著影响凝胶结构稳定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改善混凝土在火灾等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h凝胶 高温环境 Ⅰ型缺陷 钙硅比 分子动力学模拟 反应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C3H基因鉴定及应答菜豆黄单胞菌侵染表达模式分析
15
作者 李敏 魏炳峥 +2 位作者 贾素行 陈银华 李春霞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5-1805,共11页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木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病虫害影响,其中细菌性枯萎病(cassava bacterial blight,CBB)是为害木薯的重要病害。CCCH(C3H)型锌指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不...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木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病虫害影响,其中细菌性枯萎病(cassava bacterial blight,CBB)是为害木薯的重要病害。CCCH(C3H)型锌指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不仅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控,同时也响应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在拟南芥、水稻、大豆、小麦、矮牵牛、棉花等植物中,部分C3H基因的功能已有报道,但木薯C3H基因功能还鲜有研究。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木薯MeC3H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特征、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共线性等,并利用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研究木薯受病原菌(Xanthomonas phaseoli pv.manihotis,Xpm)侵染后,MeC3H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木薯共有89个MeC3H基因,命名为MeC3H01~MeC3H89,分布在18条不同的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显示,这89个MeC3H蛋白分为4个亚家族;MeC3H基因启动子含有逆境、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发育响应元件;共线性分析发现,有39对木薯C3H基因具有同源关系,表明在进化过程中可能通过复制扩增基因家族成员;通过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在Xpm处理后,部分C3H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其中MeC3H49、MeC3H42、MeC3H68的表达量显著上调,MeC3H35、MeC3H77、MeC3H36、MeC3H31、MeC3H86的表达量显著下调。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eC3H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c3h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抗病响应 细菌性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H7外膜蛋白C重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16
作者 陈鹏 卢帅臣 +1 位作者 韩迎珊 王文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0,共9页
【目的】探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外膜蛋白C(OmpC)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构建pET-28a-ompc、pET-22b-ompc-SUMO重组质粒,表达纯化重组蛋白OmpC,并验证大肠杆菌O157:H7菌体免疫制备的2G12抗体的识别抗原是否为O... 【目的】探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外膜蛋白C(OmpC)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构建pET-28a-ompc、pET-22b-ompc-SUMO重组质粒,表达纯化重组蛋白OmpC,并验证大肠杆菌O157:H7菌体免疫制备的2G12抗体的识别抗原是否为OmpC。【结果】作者成功构建了2种重组质粒,其中pET-28a-ompc在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OmpC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0.2 mmol/L IPTG、37℃诱导12 h;在800 mmol/L咪唑洗脱时得到含有His标签的包涵体OmpC,通过尿素梯度复性结合Ni-NTA柱纯化,在500 mmol/L咪唑洗脱时获得可溶性OmpC。【结论】可溶性OmpC和包涵体OmpC均能与单克隆抗体2G12发生特异性反应。该研究为后续利用OmpC制备高亲和力的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外膜蛋白c 抗体 重组表达 免疫检测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环境下C-S-H/γ-FeOOH界面黏结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7
作者 陈彦齐 马彬 +1 位作者 魏燕锋 楚云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544-5551,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水化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 hydrate,C-S-H)和钢筋钝化膜(γ-FeOOH)(下文简称为C-S-H/γ-Fe OOH)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从界面处离子演化、径向分布函数、粒子强度分布、相互作用能和力学性能等... 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水化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 hydrate,C-S-H)和钢筋钝化膜(γ-FeOOH)(下文简称为C-S-H/γ-Fe OOH)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从界面处离子演化、径向分布函数、粒子强度分布、相互作用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揭示了Na Cl溶液浓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Na Cl溶液浓度升高,层间Ca_(h)^(2+)离子从C-S-H表面脱离扩散至层间溶液,Na^(+)离子进入C-S-H层中,Ca_(h)^(2+)离子对溶液中Cl^(-)离子具有吸附作用,导致C-S-H表面出现Ca_(h)^(2+)和Cl^(-)的离子团。此外,由于γ-Fe OOH表面羟基振荡,为Na^(+)离子提供吸附点位,致使γ-Fe OOH表面Na^(+)离子增多。当Na Cl溶液浓度升高时,Ca_(h)—O_(s)的径向分布函数(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峰值逐渐降低,Ca_(h)—O_(w)、Ca_(h)—Cl和Na—O_(s)的RDF峰值均逐渐升高,该结果与离子强度分布一致,其中O_(s)为C-S-H中硅链上的氧,O_(w)为层间溶液水中的氧。Ca_(h)^(2+)离子与水中O_(w)形成离子键,导致C-S-H表面Ca_(h)—O_(s)离子键减少。Ca_(h)—O_(s)离子键的强度和稳定性优于Ca_(h)—O_(w),故随着Na Cl溶液浓度的升高,C-S-H/γ-FeOOH界面相互作用能和峰值应力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h Γ-FEOOh NAcL溶液 黏结性能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
18
作者 李金玉 黄丹梅 +2 位作者 张艳美 高分飞 汪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及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JAK2抑制剂AG490研究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SV减轻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RSV可有效抑制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并促进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而AG490干预后明显拮抗RSV抑制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结论RSV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缺氧/复氧 h9c2心肌细胞 JAK2/STAT3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AG4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旬盆地南缘淋湘金矿床流体来源及其成因探讨:C-H-O-Fe同位素、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19
作者 薛仲凯 范堡程 +3 位作者 李航 高永宝 魏立勇 马承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31,共19页
淋湘金矿床是南秦岭镇安-旬阳盆地南缘一处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关于其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且对成矿机制的认识尚不充分。本研究选取Ⅱ-Ⅲ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和黄铁矿,分别进行了C-H-O同位素和Fe同位素分析,... 淋湘金矿床是南秦岭镇安-旬阳盆地南缘一处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关于其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且对成矿机制的认识尚不充分。本研究选取Ⅱ-Ⅲ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和黄铁矿,分别进行了C-H-O同位素和Fe同位素分析,并采集了仁河口-双河镇断裂两侧志留系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淋湘金矿床主成矿期δ^(13)CV-PDB值为-10.59‰~-9.22‰,δ^(18)O_(V-SMOW)值为14.06‰~15.57‰,δD水-SMOW值为-82.10‰~-68.30‰,δ^(18)O水值为4.52‰~8.97‰,表明成矿流体在运移中沿构造萃取地层成矿物质,并在成矿后期有深部岩浆的加入。δ^(56)Fe值为-0.87~0.23,δ^(57)Fe值为-0.43~0.18,指示成矿早期阶段成矿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随后幔源物质加入成矿作用。裂变径迹结果显示磊石沟地区120~0 Ma以来经历3个阶段,南沙沟地区120~0 Ma以来经历4个阶段,与镇旬盆地金成矿关系密切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持续至90 Ma左右,45 Ma左右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场响应到达仁河口-双河镇断裂。镇旬盆地总体剥蚀厚度为(4.98±0.33)km,矿体被剥蚀程度较弱,深部具备良好的金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结合前人对南秦岭构造演化的认识,笔者认为在三叠纪时期陆内造山演化阶段形成大量含Au变质流体,在陆内造山运动晚期,盆地基底演化为伸展环境或碰撞后挤压-伸展过渡环境,幔源物质和流体随岩浆在减压条件下沿深大断裂上涌到地壳浅部,为金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挥发分和少量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同位素 FE同位素 裂变径迹 成矿机制 淋湘金矿床 镇旬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S-H晶核早强剂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20
作者 张金龙 唐孟雄 +3 位作者 衷从浩 胡家兵 邵强 钟开红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探究纳米水化硅酸钙(C-S-H)晶核早强剂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推动纳米C-S-H晶核早强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首先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尺寸均匀分布的纳米C-S-H晶核早强剂,借助力学性能、水化热测试对比分析了所合成纳米C-S-... 探究纳米水化硅酸钙(C-S-H)晶核早强剂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推动纳米C-S-H晶核早强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首先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尺寸均匀分布的纳米C-S-H晶核早强剂,借助力学性能、水化热测试对比分析了所合成纳米C-S-H掺量变化的作用规律及其与常用早强剂的效果差异,并通过XRD、TG-DTG、SEM测试分析了纳米C-S-H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所合成纳米C-S-H晶核早强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1 d抗压强度、水化放热速率及水化放热量的提升幅度先增加后减小,在纳米C-S-H掺量为0.6%(质量分数)时,早强剂的早强效果最佳,且对7、28 d抗压强度无负面影响;相比空白组,纳米C-S-H的加入显著提升了水泥诱导期的水化速率,以及1 d龄期内AFm、AFt及C-S-H凝胶的生成量和密集程度,但对中后期龄期水化产物的生成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S-h晶核早强剂 成核位点 抗压强度 水化热 水化产物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