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群落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37
1
作者 潘复静 张伟 +3 位作者 王克林 何寻阳 梁士楚 韦国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5-343,共9页
为了解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群落凋落物养分空间分异以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析了4个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凋落物现存量、C、N、P含量及C、N、P元素比值关系在不同坡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凋落物现存量和C、N、P含量... 为了解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群落凋落物养分空间分异以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析了4个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凋落物现存量、C、N、P含量及C、N、P元素比值关系在不同坡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凋落物现存量和C、N、P含量、N∶P值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升高;C∶N值和C∶P值随植被正向演替而下降。(2)凋落物C含量、C∶N值、C∶P值和N∶P值在不同坡位表现为上坡位较高、下坡位较低;P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N含量则没呈现很明显的规律性(P<0.05)。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演替阶段和坡位对凋落物积累、养分分布和存储影响最大,坡度、坡向和裸岩率也有较大影响。(3)N∶P值是制约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凋落物在P素较低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N及木质素含量(即较高的N∶P值),分解速率较低,较低的N∶P值使凋落物更易分解。N素在3个坡位的不显著差异以及P素的显著差异反映了P含量波动对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凋落物N∶P值和分解速率变化的影响。推测下坡位及幼龄林群落由于具有较低的N∶P值,其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对较快,养分的存储量较少。因此,上坡位、成熟林群落的凋落物有利于积累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凋落物 养分含量 养分归还 c∶N∶p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P-C矩阵的R族科学发展节律指标——科学发展节律指标研究(1) 被引量:6
2
作者 梁立明 Ronald Rousseaut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7-885,共9页
一论文集的一般P-C矩阵由论文数据和引文数据两部分组成。基于一般P-C矩阵并引入“等时性”概念,我们创建了关键变量Ck。Ck表示的是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在各自发表后第k年的引文数量的平均值。借助Ck可以构建R族科学发展节律指标,定义... 一论文集的一般P-C矩阵由论文数据和引文数据两部分组成。基于一般P-C矩阵并引入“等时性”概念,我们创建了关键变量Ck。Ck表示的是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在各自发表后第k年的引文数量的平均值。借助Ck可以构建R族科学发展节律指标,定义为引文观察值和引文期望值的比值,用于反映科学发展的节律。R族指标包括4项指标:①指标R——被引年视角加三角形引文窗口;②指标R’——被引年视角加平行四边形引文窗口;③指标r——引用年视角加三角形引文窗121;④指标r’——引用年视角加平行四边形引文窗口。以Journal of Documentation为例,本文具体说明了R族序列的计算和R族指标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p-c矩阵 等时性 R族 科学节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模糊(C+P)均值聚类和SP-V-支持向量机的TSK分类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明亮 王士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3-650,共8页
为获得具有模糊规则自适应约简性能和较好的泛化性能的TSK分类器,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C+P)均值聚类(FCPM)算法和SP-V-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来构建TSK(Takagi-Sugeno-Kang)分类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用FCPM聚类算法对训练数据进行... 为获得具有模糊规则自适应约简性能和较好的泛化性能的TSK分类器,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C+P)均值聚类(FCPM)算法和SP-V-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来构建TSK(Takagi-Sugeno-Kang)分类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用FCPM聚类算法对训练数据进行聚类;然后根据聚类结果确定TSK分类器的模糊规则前件中的高斯隶属度函数的中心和宽度参数;最后采用成组稀疏约束SP-V-SVM算法对模糊规则后件参数进行学习,该算法不仅改善了系统的泛化性能,还使系统具有模糊规则自适应约简功能,使得系统更为紧凑。与相关算法在UCI和IDA标准数据集分类实验中的模糊规则数和分类性能对比表明:用提出的分类算法所构造的TSK分类器不仅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而且模糊规则数少,有利于构建更为紧凑的模糊分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K分类器 模糊规则 规则约简 模糊(c%pLUS%p)均值聚类(FcpM) Sp-V-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原子在X@Al_(12)(X=C,Si,P^+)团簇吸附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莉莉 卢其亮 李永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3-868,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了对X@Al_(12)(X=C,Si,P^+)团簇吸附氧原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氧原子在三个吸附位置(顶位置、桥位置和空位置)的氧原子吸附能,HOMO-LOMO能隙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空位位置.C@Al_(12)和...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了对X@Al_(12)(X=C,Si,P^+)团簇吸附氧原子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氧原子在三个吸附位置(顶位置、桥位置和空位置)的氧原子吸附能,HOMO-LOMO能隙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氧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空位位置.C@Al_(12)和Si@Al_(12),P^+@Al_(12)在对氧的吸附性质上比较接近.氧在X@Al_(12)(X=C,Si,P^+)的吸附性质与Al_(13)^-有显著不同.在Al_(13)^-O中O是倾向于以桥位形式吸附在Al_(13)^-上的.X@Al_(12)(X=C,Si,P^+)和Al_(13)^-的电子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导致了O在这些团簇表面不同的吸附形式,表明掺杂可以有效的改变团簇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l12(X=c Si p%pLUS%)团簇 氧原子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nP_2^+(n=1~7)团簇结构与能量的密度泛函研究
5
作者 李晓波 陈明旦 +2 位作者 党丽 梁晖 张乾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322-325,共4页
使用分子图形软件设计出多种CnP2+(n=1~7)的结构模型,并进行B3LYP密度泛函几何构型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通过总能量的比较,最稳定的构型是具有D∞h对称性的线性结构.当n为奇数时团簇具有类似的聚炔结构性质,而n为偶数的团簇具有类似的... 使用分子图形软件设计出多种CnP2+(n=1~7)的结构模型,并进行B3LYP密度泛函几何构型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通过总能量的比较,最稳定的构型是具有D∞h对称性的线性结构.当n为奇数时团簇具有类似的聚炔结构性质,而n为偶数的团簇具有类似的累积二烯烃结构性质.电离能曲线具有明显地奇偶变化的规律,说明了n为奇数的团簇分子比n为偶数团簇稳定,这与激光质谱图的奇强偶弱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团簇结构 几何构型优化 结构性质 B3LYp 结构模型 软件设计 分子图形 频率计算 线性结构 对称性 总能量 电离能 二烯烃 质谱图 分子比 类似 簇具 奇数 偶数 奇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碳原子在X@Al_(12)(X=Al^-,C,Si,P^+)团簇吸附性质的研究
6
作者 李永 卢其亮 +1 位作者 孟俊伟 宋文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3,共6页
使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X@Al12(X=Al",C,Si,P+)等幻数团簇吸附氮原子和碳原子性质进行研究.分析氮原子和碳原子在X@Al12表面的吸附位置,还分析了Al-N和Al-C键长,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与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的能隙,吸... 使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X@Al12(X=Al",C,Si,P+)等幻数团簇吸附氮原子和碳原子性质进行研究.分析氮原子和碳原子在X@Al12表面的吸附位置,还分析了Al-N和Al-C键长,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与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的能隙,吸附的结合能和电荷转移等性质.结果表明氮原子和碳原子都倾向于空位吸附.尽管X@Al12(X=Al-,C,Si,P+)性质都很稳定,但很大的结合能表明氮原子和碳原子都能稳定地束缚在这些团簇表面.但是由于中性的Al13团簇不具有满壳层的电子结构,它对N和C的吸附性质明显不同于具有满壳层电子结构的X@Al12(X=Al-,C,Si,P+)团簇,表明掺杂可以有效地调节团簇的性质,从而获得所期望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l12(X=Al- c Si p%pLUS%)团簇 氮和碳原子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和LBF模型的医学图像自动分割 被引量:2
7
作者 崔文超 王毅 +1 位作者 樊养余 冯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4期200-204,共5页
基于局部区域二相拟合(LBF)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对初始轮廓敏感并仅能分割单类目标,若手动选取的初始轮廓不合适,将导致算法耗时过大甚至分割失败。针对上述不足,提出联合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LBF模型自动分割算法。对待分割图像进... 基于局部区域二相拟合(LBF)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对初始轮廓敏感并仅能分割单类目标,若手动选取的初始轮廓不合适,将导致算法耗时过大甚至分割失败。针对上述不足,提出联合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LBF模型自动分割算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FCM聚类,将得到的目标类隶属度值变换为适用于LBF模型的水平集函数初始值,利用LBF模型从该初始值开始演化直至收敛,从而完成分割。合成图像及血管和脑部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自动获取合适的初始值,有效解决LBF模型对初始轮廓敏感的问题,减少迭代次数,而且通过选择不同的FCM聚类结果,可以实现对多类目标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聚类 局部二相拟合模型 水平集 血管图像 磁共振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自组织网络基于簇的协作MAC协议研究
8
作者 叶翔 章国安 +1 位作者 金喜龙 陈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针对VANET中车辆行驶的特征以及车辆间安全信息传输严格的时延限制和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的协作MAC(CCB-MAC)协议用于...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针对VANET中车辆行驶的特征以及车辆间安全信息传输严格的时延限制和高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的协作MAC(CCB-MAC)协议用于安全信息的传输。当在广播期间节点没有接收到安全信息时,被选择的辅助节点重传先前侦听到的安全信息到目的节点,并且重传是在未被预留的时隙中进行的,这将不会中断正常的传输。数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CCB-MAC明显提高了安全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降低了传输时延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自组织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 簇头 簇成员 协作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C均值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增强聚类算法 被引量:8
9
作者 胡磊 牛秦洲 陈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1-993,共3页
针对传统重复聚类算法精度不高、消耗资源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模糊C均值(FCM)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增强聚类算法。该算法思路是先将实例数据集利用FCM粗分为C类,然后使用SVM再对每一类进行细化分类,实现中提出了基于完全二叉树... 针对传统重复聚类算法精度不高、消耗资源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模糊C均值(FCM)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增强聚类算法。该算法思路是先将实例数据集利用FCM粗分为C类,然后使用SVM再对每一类进行细化分类,实现中提出了基于完全二叉树的决策级联式SVM模型,以便达到增强聚类的目的。针对使用FCM迭代聚类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新的特征使原有的聚类失去平衡性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划分的思想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来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利用鸢尾属植物真实数据集对相关算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克服精度低的缺点,并节约了系统资源,可以提高聚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 支持向量机 增强聚类 完全二叉树 量化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虚干涉法约束的模糊C均值聚类地震初至自动提取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家炜 李静 +1 位作者 李飞达 曾昭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9-990,930-931,共14页
在静校正和层析成像等地震数据处理中,准确并快速地拾取初至是随后速度结构成像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前提。手动拾取方法难以适用于海量地震数据处理,且存在人为误差。对于低信噪比地震数据,相关法、能量比值法(STA/LTA)、分形维法等常... 在静校正和层析成像等地震数据处理中,准确并快速地拾取初至是随后速度结构成像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前提。手动拾取方法难以适用于海量地震数据处理,且存在人为误差。对于低信噪比地震数据,相关法、能量比值法(STA/LTA)、分形维法等常规自动拾取方法需不断调整参数以达到设定拾取精度,导致稳定性变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超虚干涉(SVI)约束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地震初至自动拾取方法。FCM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仅依赖数据本身进行分类,可更灵活、方便地应用于实际地震初至拾取;对于低信噪比数据,须预先利用SVI法加强远炮检距等弱初至信号的能量,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以实现地震初至的准确、稳定拾取。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FcM) 聚类分析 初至拾取 超虚干涉法(SVI)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GAC模型肺部薄扫CT图像序列分割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娜娜 强彦 +1 位作者 赵涓涓 郝晓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72-2777,共6页
针对测地线活动轮廓(geodesic active contour,GAC)模型轮廓演化速度慢的问题,构造一个区域灰度相似性信息项,对GAC模型的能量泛函进行改进,加快轮廓演化速度,将其用于肺部薄扫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序列中肺实质的自动分割。采... 针对测地线活动轮廓(geodesic active contour,GAC)模型轮廓演化速度慢的问题,构造一个区域灰度相似性信息项,对GAC模型的能量泛函进行改进,加快轮廓演化速度,将其用于肺部薄扫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序列中肺实质的自动分割。采用基于Nystrom逼近的谱聚类算法分割CT图像序列中间位置CT中的肺实质,计算其灰度均值与标准差,构造区域灰度相似性信息项,以分割好的肺实质轮廓作为初始轮廓,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采用改进了能量泛函的GAC模型实现其它切片中肺实质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实现肺实质的自动分割,与医师分割结果的重合率可达94.83%,时间消耗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 灰度相似性信息 谱聚类算法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序列 肺实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快速二值化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震 胡钟山 +1 位作者 杨静宇 唐振民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31-334,共4页
通过确定阈值实现图像的二值化分割是一种重要且实用的图像分割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二值化方法.这种方法将模糊C-均值算法加以推广(GFCM)后,应用于图像的二值化分割.通过与Otsu阈值法的分割结果比较后表明,该方法... 通过确定阈值实现图像的二值化分割是一种重要且实用的图像分割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二值化方法.这种方法将模糊C-均值算法加以推广(GFCM)后,应用于图像的二值化分割.通过与Otsu阈值法的分割结果比较后表明,该方法的分割效果好,分割耗时少且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图像二值化 模糊聚类 模糊c-均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大规模数据集的增量式模糊聚类算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滔 王士同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FCPM算法已被成功地应用到模糊系统建模上,但其在某一类的聚类中心已知的大规模数据上的聚类性能较差。为了避免这个缺点,参照单程模糊c均值(SPFCM)聚类算法、在线模糊c均值(OFCM)聚类算法,提出了适合大规模数据集的增量式模糊聚类算法(... FCPM算法已被成功地应用到模糊系统建模上,但其在某一类的聚类中心已知的大规模数据上的聚类性能较差。为了避免这个缺点,参照单程模糊c均值(SPFCM)聚类算法、在线模糊c均值(OFCM)聚类算法,提出了适合大规模数据集的增量式模糊聚类算法(Incremental fuzzy(c+p)-means clustering,IFCM(c+p))。通过在每个数据块中使用FCPM算法进行聚类,把每个数据块的聚类中心及其附近的一些样本点加入到下一个数据块参与聚类,同时添加平衡因子以提高算法聚类性能。同SPFCM、OFCM以及rse FCM算法相比,IFCM(c+p)对初始聚类中心不敏感。实验表明在没有花费很多运行时间的情况下,IFCM(c+p)算法的聚类性能比SPFCM算法和rse FCM算法更具优势,因此该算法更适合处理某一类聚类中心已知的大规模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式模糊聚类 FcpM IFcM(c%pLUS%p) 平衡因子 大规模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马丁香不同种源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杨晓霞 冷平生 +4 位作者 郑健 胡增辉 刘学娅 杨晓红 窦德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 为探究不同产地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 (Rupr .) P. S. Green et M. C. Chang〕 种子和幼 苗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 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来源于黑龙江、 河北、 北京、内蒙古、 青海和山西的1 0个种 源( 包括6 个野生种源和4 个栽培种源)的种子和幼苗为实验材料, 对种子长和宽、 种翅长和宽、 百粒质量、 发芽率、 叶长和宽、 叶长与叶宽的比值、 叶柄长、 株高和地径1 2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方差分析、 变异系 数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暴马丁香不同种源间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 差异(P = 0 . 01 ), 差异较大的表型性状为发芽率、 百粒质量、 种翅长和种翅宽.种源内和种源间各表型性状的变异 系数(CV)均差异较大, 种源内CV值为1 . 3 9 % -4 5 . 5 6 %, 种源间CV值为6 . 4 5 % -4 2 .7 6% ;其中, 种源内种翅长和 种翅宽的CV平均值较大, 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 V平均值均较小, 而种源间发芽率和百粒质量的CV值则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暴马丁香表型性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种子长、 种子宽和叶长, 其次为株高、 发芽率、 地径、 叶宽和种翅宽.根据聚类分析结果, 供试的1 0个种源被划分为4 类, 其中, 来源于北京和内蒙古及3 个来源于河北的 种源聚为I 类, 来源于黑龙江哈尔滨的2 个种源聚为Ⅱ类, 来源于山西的2 个种源聚为Ⅲ类, 来源于青海的1 个种 源单独聚为Ⅳ类, 聚类结果与各种源的地理分布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及表型性状与地理- 气候因子间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 其中, 种子发芽率与种子的其他5 个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经度和纬度与各表型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 而海拔、 年均温和无霜期则是影响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暴马丁香各种源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遗传分化, 地理隔离和生态因子的大幅变化导致其种子和幼苗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 根据研究结果, 对暴马丁香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丁香 表型性状 地理-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13
15
作者 肖燕彩 张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对训练样本内的噪声和孤立点比较敏感,影响了支持向量机分类性能的弱点,利用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学习方法,构建了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采取一种基于二叉树的多分类方法,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求取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模糊隶属度... 针对支持向量机对训练样本内的噪声和孤立点比较敏感,影响了支持向量机分类性能的弱点,利用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学习方法,构建了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采取一种基于二叉树的多分类方法,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求取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模糊隶属度,采用径向基核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寻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二叉数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基于二叉树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支持向量机 二叉树 故障诊断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遗传优化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特征的钢丝绳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慧贤 张玉华 罗飞路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27,共5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钢丝绳图像难以准确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直方图的一阶熵、二阶熵作为LBP特征的统计测度,降低LBP特征的维数。同时选用边缘密度... 针对复杂背景下钢丝绳图像难以准确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直方图的一阶熵、二阶熵作为LBP特征的统计测度,降低LBP特征的维数。同时选用边缘密度作为纹理描述的特征之一,弥补LBP算子提取纹理特征不足、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然后以上述纹理特征构成特征矢量,采用模糊C-均值(Fuzzy C-Mean,FCM)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割。在实验中,对比了该算法与灰度共生矩阵、传统LBP算子在钢丝绳图像分割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对钢丝绳图像进行纹理分割,并能取得良好的边界定位效果,性能优于另外两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纹理分割 局部二进制模式 边缘密度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的航天器专业化测试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7
作者 闫金栋 王华茂 +4 位作者 李大明 王劲榕 刘鹤 于忠江 时光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8,共10页
综合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系统识别能力提升要素,从系统层面思考和改进航天器综合测试的管理方法、工作程序及工具手段等。结合航天器研制任务特点,在一定资源、时间和成本约束条件下,开展航天器综合测试流程再造、资源优化配置... 综合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系统识别能力提升要素,从系统层面思考和改进航天器综合测试的管理方法、工作程序及工具手段等。结合航天器研制任务特点,在一定资源、时间和成本约束条件下,开展航天器综合测试流程再造、资源优化配置及组织模式创新等一系列专业化测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批产航天器,建立流水线组批测试模式;针对复杂新研航天器,建立专业化集群测试模式。通过构建统一的多航天器自动化测试平台,建立测试用例库、测试流程库和测试故障模式库,推进基于测试用例的一键式自动化测试,实现测试任务的精细分解、测试资源的优化配置、测试风险的精细管控。该专业化测试模式既能确保航天器测试任务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解决后续日益增长的高峰测试任务需求与有限测试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可供其他工程测试任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测试模式 系统工程 测试用例 流水线测试岛 专业化测试集群 测试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DA和聚类融合的SVM多类分类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汝佳 陈莉 房鼎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9-562,共4页
改进传统的基于二叉树结构的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方法。将无监督聚类引入到算法中,利用无监督聚类剔除大量的非支持向量样本,同时对于无监督聚类在异类样本相近时出现的性能下降问题,引入线性判别分析使得同类样本聚集,异类样本分散,确... 改进传统的基于二叉树结构的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方法。将无监督聚类引入到算法中,利用无监督聚类剔除大量的非支持向量样本,同时对于无监督聚类在异类样本相近时出现的性能下降问题,引入线性判别分析使得同类样本聚集,异类样本分散,确保聚类精度。线性判别分析和无监督聚类结合能够显著地缩减训练样本。该方法能够在保持分类准确率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SVM的分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线性判别分析 模糊c均值聚类 多类分类 二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LDA的多类SVM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炜 陈俊杰 李海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4497-4499,4527,共4页
传统的基于聚类的SVM多类分类方法在聚类时并不考虑样本的类别信息,最终形成的二叉树分支一般很多,当异类样本特征相近时该方法性能下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将线性判别分析法引入二叉树建树过程中,每次在对待训练样本集聚类之前先进行... 传统的基于聚类的SVM多类分类方法在聚类时并不考虑样本的类别信息,最终形成的二叉树分支一般很多,当异类样本特征相近时该方法性能下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将线性判别分析法引入二叉树建树过程中,每次在对待训练样本集聚类之前先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寻找最佳投影子空间使得同类样本聚集、异类样本松散,从而优化二叉树结构,以此改进分类效果,并在UC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二叉树分支,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多类分类 二叉树 模糊c均值聚类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法区分检验塑钢窗 被引量:23
20
作者 何欣龙 王继芬 +3 位作者 刘文浩 赵亚磊 刘腾飞 唐敏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87-1392,共6页
应用拉曼光谱法并结合聚类分析对26种不同品牌、厂家、型号的塑钢窗进行了深入的检验研究。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分别对样品进行检测,得到在780nm激光光源的一阶导数扩展拉曼光谱中,塑钢窗的光谱形态差异显著,荧光背景干扰弱,... 应用拉曼光谱法并结合聚类分析对26种不同品牌、厂家、型号的塑钢窗进行了深入的检验研究。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分别对样品进行检测,得到在780nm激光光源的一阶导数扩展拉曼光谱中,塑钢窗的光谱形态差异显著,荧光背景干扰弱,重叠的谱峰得到有效的分离,可构建具有高鉴别能力的聚类分析模型,采集光谱数据将其定量化,选择离差平方和法作为类间距离,采用欧氏距离作为度量区间表征样品之间的亲疏程度,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同时结合多种方法验证衡量聚类效果,成功将26种塑钢窗样本分为了18类,实现了基于全波段光谱信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建立模型用于准确鉴定塑钢窗种类的目的,为现场物证的区分检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钢窗 拉曼光谱 聚类分析 种类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