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C素坯密度对GSIC/C-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荣军
缪花明
+1 位作者
王衍飞
孙国帅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6期16-21,共6页
采用气相渗硅工艺(GSI)制备C/C-Si C复合材料,研究了C/C素坯密度对GSI C/C-Si C复合材料物相组成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C-Si C复合材料的制动过程,并归纳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C素坯密度的增大,GSI C/C-Si C复合材...
采用气相渗硅工艺(GSI)制备C/C-Si C复合材料,研究了C/C素坯密度对GSI C/C-Si C复合材料物相组成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C-Si C复合材料的制动过程,并归纳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C素坯密度的增大,GSI C/C-Si C复合材料的密度呈递减趋势,且C含量和开气孔率逐渐增加,而Si C含量和残余Si含量逐渐减少;自对偶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磨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C素坯密度为1.25g/cm3时有最大值,而制动稳定系数则不断增大。GSI C/C-Si C复合材料的制动过程是犁沟效应和粘着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动初始阶段和刹停阶段以犁沟效应为主,中间阶段以粘着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素坯
密度
GSI
c/
c
-Si
c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坯密度对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曹宇
刘荣军
+3 位作者
曹英斌
龙宪海
严春雷
张长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5,共7页
三维针刺碳毡经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增密制备C/C素坯,通过气相渗硅(Gaseous Silicon Infiltration,GSI)制备C/C-SiC复合材料。研究素坯密度与CVI C层厚度及素坯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素坯密度对C/C-SiC复...
三维针刺碳毡经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增密制备C/C素坯,通过气相渗硅(Gaseous Silicon Infiltration,GSI)制备C/C-SiC复合材料。研究素坯密度与CVI C层厚度及素坯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素坯密度对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素坯密度增大,CVI C层变厚,孔隙率减小;C/C-SiC复合材料中残C量随之增大,残余Si量随之减小,SiC先保持较高含量(体积分数约40%),随后迅速降低,C/C-SiC复合材料密度逐渐减小,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而热导率及热膨胀系数降低至平稳。当素坯密度为1.085g/cm3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弯曲强度可达308.31MPa,断裂韧度为11.36MPa·m1/2。研究发现:素坯孔隙率较大时,渗硅通道足够,残余硅多,且CVI C层较薄,纤维硅蚀严重,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素坯孔隙率较小时,渗硅通道很快阻塞,Si和SiC含量少,而闭孔大且多,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也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素坯
气相渗硅
c/
c
-SI
c
c
VI
c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C素坯密度对GSIC/C-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荣军
缪花明
王衍飞
孙国帅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6期16-21,共6页
基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科研计划项目(JC14-01-01)
文摘
采用气相渗硅工艺(GSI)制备C/C-Si C复合材料,研究了C/C素坯密度对GSI C/C-Si C复合材料物相组成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C/C-Si C复合材料的制动过程,并归纳了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C素坯密度的增大,GSI C/C-Si C复合材料的密度呈递减趋势,且C含量和开气孔率逐渐增加,而Si C含量和残余Si含量逐渐减少;自对偶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磨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C素坯密度为1.25g/cm3时有最大值,而制动稳定系数则不断增大。GSI C/C-Si C复合材料的制动过程是犁沟效应和粘着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动初始阶段和刹停阶段以犁沟效应为主,中间阶段以粘着效应为主。
关键词
c/c素坯
密度
GSI
c/
c
-Si
c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Keywords
c/
c
green density
GSI
c/
c
-Si
c
c
omposite
Fri
c
tion and wear property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V2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坯密度对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曹宇
刘荣军
曹英斌
龙宪海
严春雷
张长瑞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5,共7页
基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科研计划资助项目(JC14-01-04)
文摘
三维针刺碳毡经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增密制备C/C素坯,通过气相渗硅(Gaseous Silicon Infiltration,GSI)制备C/C-SiC复合材料。研究素坯密度与CVI C层厚度及素坯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素坯密度对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素坯密度增大,CVI C层变厚,孔隙率减小;C/C-SiC复合材料中残C量随之增大,残余Si量随之减小,SiC先保持较高含量(体积分数约40%),随后迅速降低,C/C-SiC复合材料密度逐渐减小,力学性能先增大后减小,而热导率及热膨胀系数降低至平稳。当素坯密度为1.085g/cm3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弯曲强度可达308.31MPa,断裂韧度为11.36MPa·m1/2。研究发现:素坯孔隙率较大时,渗硅通道足够,残余硅多,且CVI C层较薄,纤维硅蚀严重,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素坯孔隙率较小时,渗硅通道很快阻塞,Si和SiC含量少,而闭孔大且多,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也不高。
关键词
c/c素坯
气相渗硅
c/
c
-SI
c
c
VI
c
力学性能
Keywords
c/
c
preform
GSI
c/
c
-Si
c
c
omposite
c
VI
c
me
c
hani
c
al property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C素坯密度对GSIC/C-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刘荣军
缪花明
王衍飞
孙国帅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素坯密度对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曹宇
刘荣军
曹英斌
龙宪海
严春雷
张长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