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1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ramework Model of Supply-Chain Process in CALS Environ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HU Jian-yang, WANG Zhi-ge, MA Shi-hua, SHEN L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 uhan 430074, China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70-271,共2页
E-supply chain is the trend of the supply chain ma na gement. However, building E-supply chain depends on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 t and re-engineering,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in supply chai n m... E-supply chain is the trend of the supply chain ma na gement. However, building E-supply chain depends on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 t and re-engineering,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in supply chai n management. However,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improvement is constrained because of lack of integrating operation framework and standards based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e find that the idea of CALS origins from DoD of USA can solve the problems very well. CALS is the abbreviation of "continues acquisition and life- cycle support". It is an information strategy adopted by many developed counties. The final objective of the CALS is that government a nd industry can generate, exchange, manage and use all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t hroughout the lifecycle of a product in virtue of adopti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standards, improving existing business process and introducing advance d technology. The Integrated Digital Environment (IDE) created by CALS provides a brand new operation mode for consumer, contractor and supplier in supply chain . Besides, a series mutual standard is involved in CALS system. These standards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technology would be applied widely in the supply chain. This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supply chain process in CALS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a framework model of supply chain process. Then the study analyzes the c 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which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and inf ormation technology, and finally discusses on methods to achieve the supply chai n process in CALS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y chai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C 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ty analysis of wheel brake system based on STAMP/STPA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被引量:8
2
作者 HU Jianbo ZHENG Lei XU Shuk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327-1339,共13页
The wheel brake system safety is a complex problem which refers to its technical state, operating environment, human factors, etc., in aircraft landing taxiing process. Usually, professors consider system safety with ... The wheel brake system safety is a complex problem which refers to its technical state, operating environment, human factors, etc., in aircraft landing taxiing process. Usually, professors consider system safety with traditional probability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linear chain of events. However, it could not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system safety problems, especially in operating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f subsystems, and human factors. Thus,we consider system safety as a control problem based on the 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the processes(STAMP) model and the 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 technique to compensate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Meanwhile,system safety simulation is considered as system control simulation, and Monte Carlo methods are used which consider the range of uncertain parameters and operation deviation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system safety influence factors in control simulation. Firstly,we construct the STAMP model and STPA feedback control loop of the wheel brake system based on the system functional requirement. Then four unsafe control actions are identified, and causes of them are analyzed. Finally, we construct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odel to analyze different scenarios under disturbance. 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choosing corresponding process model variables in constructing the context table and show that appropriate brake strategies could prevent hazards in aircraft landing taxi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fety analysis landing taxiing 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es(STAMP) model and 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STAMP/STPA) feedback control loop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 integrated avionics based on STAMP
3
作者 ZHAO Changxiao LI Hao +2 位作者 ZHANG Wei DAI Jun DONG L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689-706,共18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in complex avionics systems,an HCI safety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system-theoretical process analysis(STPA...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in complex avionics systems,an HCI safety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system-theoretical process analysis(STPA)and 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CREAM)is proposed.STPACREAM can identify unsafe control actions and find the causal path during the interaction of avionics systems and pilot with the help of formal verification tools automatically.The common performance conditions(CPC)of avionics systems in the aviation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 an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uman failure is carried out.Taking the head-up display(HUD)system interaction process as an example,a cas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the layered safety control structure and formal model of the HUD interaction process are established.For the interactive behavior“Pilots approaching with HUD”,four unsafe control actions and35 causal scenarios are identified and the impact of common performance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on the pilot decision model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UD's HCI level gradually improves as the scores of CPC increase,and the quality of crew member cooperation and time sufficiency of the task is the key to its HCI.Through case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STPACREAM can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hazards in HCI and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that impact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ONICS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 safety assessment 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翼迎流面积不变时Suboff尾部参数对桨盘面伴流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边超 夏林生 +3 位作者 赵普 丁家琦 王晓放 刘海涛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5,共12页
[目的]探究水下航行体桨盘面伴流场均匀性随尾翼位置和尾部去流角的变化规律,揭示航行体尾部结构对伴流场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水下航行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伴流场不均匀度指标进行高斯过程建模分析,探究... [目的]探究水下航行体桨盘面伴流场均匀性随尾翼位置和尾部去流角的变化规律,揭示航行体尾部结构对伴流场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水下航行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伴流场不均匀度指标进行高斯过程建模分析,探究设计范围内结构-流场的形性协同响应,分析Suboff尾部结构对伴流场不均匀度的敏感性,探寻伴流均匀的Suboff尾部结构。[结果]结果显示,在固定尾翼迎流面积保证航行体操作性能和航行效率的情况下,尾翼位置和尾部去流角会对桨盘面不均匀度产生较大影响;当去流角θ=10°时,尾翼后移会使桨盘面伴流目标函数(WOF)值从0.124 5降至0.091 4;当去流角θ=20°时,尾翼后移会使桨盘面WOF值从0.104 9先升至0.114 5随后降至0.106 8;当尾翼轴向位置h=3.810 0 m时,去流角增大会使桨盘面WOF值从0.124 5降至0.104 9;当尾翼轴向位置h=4.114 8 m时,去流角的增大会加剧桨盘面的不均匀性,WOF值从0.091 4升至0.106 8;利用高斯过程建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改善Suboff的尾部结构能有效降低桨盘面伴流场的不均匀度。[结论]研究表明,对于尾翼迎流面积不变的Suboff模型,大的尾翼轴向位置与小的尾部去流角配置可显著提升桨盘面伴流场的均匀性,能为水下航行体尾部结构设计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模 Suboff模型 桨盘面不均匀度 尾翼轴向位置 尾部去流角 高斯过程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ent-driven process execution model for process virtual machine 被引量:3
5
作者 WU Dong-yao WEI Jun GAO Chu-shu DOU Wen-shen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5-1685,共11页
Current orchestration and choreography process engines only serve with dedicate process languages.To solve these problems,an Event-driven Process Execution Model(EPEM) was developed.Formalization and mapping principle... Current orchestration and choreography process engines only serve with dedicate process languages.To solve these problems,an Event-driven Process Execution Model(EPEM) was developed.Formalization and mapping principles of the model were presented to guarantee the correctness and efficiency for process transformation.As a case study,the EPEM descriptions of Web Services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WS-BPEL) were represented and a Process Virtual Machine(PVM)-OncePVM was implement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EP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process virtual machine service orchestration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TPA和DEMATEL-ISM的民机起落架收放系统风险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宝惠 韩文瑞 +2 位作者 肖海建 高源 陈怡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85-2894,共10页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DEMATEL-ISM)相结合来开展分析。首先,定义事故和系统级危险,以民机进近阶段放下起落架为例,运用STPA完成对风险因素的系统化辨识;其次,基于最大平均熵减(Maximum Mean De-entropy,MMDE)算法帮助DEMATEL-ISM模型确定阈值,完成对风险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分析并识别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据此挖掘关键致因场景,以给出风险预防建议。结果显示:线路性能退化或失效、位置作动控制组件(Position Action Control Unit,PACU)核心处理器故障为关键原因因素,收放作动筒作动异常、机组成员操作不当、起落架指示灯显示异常、起落架液压选择阀作动异常、PACU信息接收有误为关键结果因素,这些因素均涉及多条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应予以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起落架收放系统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关键因素 风险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FMEA的综合急救方案在AIS静脉溶栓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琳 郭盛 +2 位作者 梁恒娟 杨博 黄小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HFMEA构建有针对性的综合急救方案,对目标医院静脉溶栓流...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HFMEA构建有针对性的综合急救方案,对目标医院静脉溶栓流程进行优化,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干预前后的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结果HFMEA实施后AIS静脉溶栓流程风险优先指数平均值较实施前降低;与常规管理组比较,HFMEA模式管理组发病4.5h内静脉溶栓率增长至54.08%;患者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中位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治疗后1、2周及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减少;但两组患者间的住院日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运用HFMEA管理工具可有效改善AIS患者静脉溶栓流程,提高AIS再灌注治疗率,缩短DNT,且能改善早期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健康,减轻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静脉溶栓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SM-FRAM-AHP的有限空间作业过程风险防控
8
作者 王涵宇 谭钦文 +3 位作者 刘娟 李爽露 田忠伟 陈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173,共9页
为解决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多层次、多环节、多功能交互关系模糊和不良耦合影响的问题,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RAM),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优化改进层次结构和判断方式,通过划分风险层次结构,将系统功能耦合变异性的影响... 为解决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多层次、多环节、多功能交互关系模糊和不良耦合影响的问题,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RAM),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优化改进层次结构和判断方式,通过划分风险层次结构,将系统功能耦合变异性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并计算功能单元和层级结构的重要度,通过功能可变性和耦合损失度结果,确定上下游功能变化输入输出表型,理清系统功能要素间耦合作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改进ISM-FRAM-AHP的有限空间作业过程风险防控模型,能够得到23个功能单元和10层风险层级功能网络;功能可变性数值和耦合损失度最大值为4.36(外部环境F_(23))和0.8084(制定作业方案F_(2)),作业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顺序、目标和控制,针对8条失效链路设置物理、象征、功能、隐形4种有效屏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结构模型(isM) 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RAM) 层次分析法(AHP)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过程 风险防控 层次结构 耦合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业务流程异常检测与定位方法
9
作者 赵海燕 付建平 +2 位作者 关威 曹健 陈庆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1662,共12页
在业务流程执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从而给企业组织带来风险,导致巨大的损失。为了检测事件日志中的异常轨迹,并定位轨迹中的异常活动,提出一种结合启发式挖掘算法和自编码器模型的集成学习框架。首先,使用启发式挖掘算法来挖掘... 在业务流程执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从而给企业组织带来风险,导致巨大的损失。为了检测事件日志中的异常轨迹,并定位轨迹中的异常活动,提出一种结合启发式挖掘算法和自编码器模型的集成学习框架。首先,使用启发式挖掘算法来挖掘流程模型并提取主干。基于主干对事件日志进行重叠采样,并针对每个子事件日志训练自编码器模型。若某个轨迹无法匹配任何一条主干,或者被所有自编码器模型检测为异常,则该轨迹将被检测为异常。此外,通过对异常轨迹与其匹配的主干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引起异常的具体活动,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检测业务流程中的异常,并能有效地定位轨迹中的异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 异常检测 集成学习 流程挖掘 事件日志 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使能的柔性工作流及其应用
10
作者 丁维龙 田涵 +2 位作者 徐进东 杨坤峰 赵卓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6-1816,共11页
业务工作流可以提高业务执行的效率,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在科技服务、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当前,面向业务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基于工作流的数据预处理,往往需要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但是,业务工作流在处理大数据时,仍存在... 业务工作流可以提高业务执行的效率,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在科技服务、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当前,面向业务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基于工作流的数据预处理,往往需要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但是,业务工作流在处理大数据时,仍存在不支持规范化的大数据抽象,以及流程不能即时调整的局限,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因此,基于现有工作流规范提出了一种工作流技术方案,不但在构造时支持大数据活动的建模,并且在运行时支持流程的动态变更及柔性保障。通过在科技服务领域的实际案例表明,所述的柔性工作流可提升快速响应的能力;在物联网机器人领域的案例表明,低时延的快速响应可明显提升业务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柔性工作流 BPMN 工作流引擎 业务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
11
作者 孙晋永 许乾 +2 位作者 闻立杰 邓文伟 马瑞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2-1683,共12页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名(即控制流)与其他事件属性(即数据流)一样看待,使用独热编码对其进行统一编码,得到案例特征数据集。然后,构建事件属性预测模型来获取业务过程实例的下一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事件及其属性的概率分布。进一步,将以上概率分布转换为异常评分,得到候选异常案例集。接着,使用基于霍夫丁不等式的双层滑动窗口机制、概念漂移比率从候选异常案例集中识别出数据流、控制流漂移案例,进而得到真正的异常案例。最后,采用循环更新策略,使用得到的漂移案例集作为新知识来更新事件属性预测模型,使得所提出的方法更准确地检测出真正的业务过程异常。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发现事件日志中的数据流漂移,对于包含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的事件日志可以获得较高的异常检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异常检测 数据流漂移 事件属性 概念漂移比率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群点检测的业务流程不频繁行为挖掘方法
12
作者 田银花 武于皓 +2 位作者 张如月 韩咚 李昕燃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3,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积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业务流程信息。然而,现有过程挖掘方法侧重于频繁行为建模,忽略了事件日志中虽不频繁但具有重要价值的行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群...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积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业务流程信息。然而,现有过程挖掘方法侧重于频繁行为建模,忽略了事件日志中虽不频繁但具有重要价值的行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群点检测的不频繁行为挖掘方法。从事件日志中提取事件轨迹、频率和标签等信息,借鉴机器翻译领域的以召回率为导向的摘要评价指标(ROUGE)度量轨迹之间的相似度,通过改进的局部离群因子(LOF)算法挖掘不频繁行为。综合考量局部密度、频率和轨迹相似度等信息,使用真实事件日志进行评估,并与现有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批量处理事件日志,准确识别其中的不频繁行为,从而提供可靠的挖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群点检测 轨迹相似度 不频繁行为挖掘 业务流程 事件日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ERT和轻量化CNN的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方法
13
作者 田银花 杨立飞 +1 位作者 韩咚 杜玉越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209,共11页
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可以帮助企业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保证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方法。首先,根据... 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可以帮助企业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保证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方法。首先,根据历史事件日志中的轨迹提取轨迹前缀,构造带拟合情况标记的数据集;其次,使用融合相对上下文关系的BERT模型完成轨迹特征向量的表示;最后,使用轻量化CNN模型构建合规性检查分类器,完成在线业务流程合规性检查,有效提高合规性检查的准确率。在5个真实事件日志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Word2Vec+CNN模型、Transformer模型、BERT分类模型在准确率方面有较大提升,且与传统BERT+CNN相比,所提方法的准确率最高可提升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 合规性检查 表示学习 事件日志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缀轨迹表示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的业务流程绝对剩余时间预测方法
14
作者 田银花 庞孝文 +3 位作者 杨瑞敏 韩咚 王路 杜玉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2-1778,共17页
剩余时间预测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现有的预测方法存在轨迹刻画中语料库不丰富难以捕捉关键信息、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单一且通用性不足以及需要根据不同长度训练多个模型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缀轨迹表示学习方法... 剩余时间预测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现有的预测方法存在轨迹刻画中语料库不丰富难以捕捉关键信息、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单一且通用性不足以及需要根据不同长度训练多个模型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缀轨迹表示学习方法和注意力机制的绝对剩余时间预测模型。首先,设计一种前缀轨迹表示学习方法获取表示向量,然后结合注意力机制提出PTr-Transformer模型。最后,该模型在5个真实事件日志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大规模数据集可以有效提升剩余时间预测精度,最高可提升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时间预测 业务流程管理 前缀轨迹 注意力机制 表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象标签序列与大语言模型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
15
作者 朱锐 肖鸿浩 +4 位作者 李文鑫 胡泉舟 宋俊巧 胡胜男 陈晔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9-1650,共12页
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对企业领域的业务过程管理产生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客户体验和促进创新等显著影响。业务过程管理(BPM)中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具有模拟业务过程进行业务改进以及将复杂的业务过程可视化等重大意义。所提出的... 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对企业领域的业务过程管理产生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客户体验和促进创新等显著影响。业务过程管理(BPM)中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具有模拟业务过程进行业务改进以及将复杂的业务过程可视化等重大意义。所提出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方法能够整合到实际业务场景中,以帮助改善业务过程并提高效率。所提方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将业务过程文本经过信号词库转化为抽象标签序列,其次构建提示模板从大语言模型中得到抽象标签的邻接表从而确定抽象标签之间的连接关系得到一张初始图,随后将初始图输入到归纳式图神经网络进行监督学习训练,最后预测出活动间直接时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过程图。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活动间时序关系的总体F1-分数达到了0.67,在预测顺序、并发和无关系的时序关系上领先基线方法和大语言模型的方法,在选择关系上能够领先基线方法但落后于大语言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业务过程管理 业务过程自动生成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综述
16
作者 肖建力 许东舟 +4 位作者 王浩 刘敏 周雷 朱林 顾松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47,共18页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诸多领域。文章总结了LLM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了LLM针对医疗任务的基本训练流程、特殊策略以及在具体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讨论了LLM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输出准确性以及隐私、伦理问题等,随后列举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LLM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大型语言模型 智慧医疗 数据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7
作者 张军华 杨梅 +3 位作者 陈永芮 冯德永 亓亮 李晓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40,共12页
CO_(2)驱油对提高采收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效手段,其中地震监测技术是关键。文中分析总结了国内外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包括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综合解释... CO_(2)驱油对提高采收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有效手段,其中地震监测技术是关键。文中分析总结了国内外CO_(2)驱油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包括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综合解释等,并重点论述了CO_(2)驱地震监测技术在高89区块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是研究区块开展时移地震监测的重要前提,满足油藏地质条件、岩石物理条件和地震条件才能有效地进行时移地震监测。要实现油藏动态监测,基础地震与监测地震(时移地震)的一致性处理也非常重要,需开展时差、振幅、频率、相位等要素的匹配滤波。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有助于准确预测CO_(2)驱波及范围,叠前主要借助于AVO属性分析方法;叠后基于基础地震与监测地震资料的差值分析仍是主要方法,频率域信息如分频处理、速度频散、低频伴影等也值得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波及范围预测方法方兴未艾,但其运算效率和泛化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展望了时移地震技术在提高监测精度、开发监测方法、拓展应用市场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 时移地震 可行性分析 一致性处理 正演模拟 深度学习 波及范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MN的业务流程建模元素扩展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航宇 康国胜 +3 位作者 刘建勋 文一凭 曹步清 王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5-244,共10页
业务流程管理(BPM)是企业确保持续改进业务流程(BP)并适应业务变化的有效策略,其中业务流程建模是优化BPM关键。业务流程建模符号(BPMN)是一种可视化的业务流程建模语言,在建模过程提供流程交互、异常处理和语义补偿等功能,并具有良好... 业务流程管理(BPM)是企业确保持续改进业务流程(BP)并适应业务变化的有效策略,其中业务流程建模是优化BPM关键。业务流程建模符号(BPMN)是一种可视化的业务流程建模语言,在建模过程提供流程交互、异常处理和语义补偿等功能,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BPMN尽管在很多领域中应用,但难以直观表达一些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复杂业务场景,这增加了建模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沟通成本。虽然已有解决方法对原生BPMN元素扩展,并详细注释,但表达能力仍然有限,且大量注释使业务流程变得繁杂。对此,基于BPMN 2.0对业务流程建模元素进行扩展,给出通用的扩展机制与实现方法。基于该方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业务需求可扩展新的建模元素和属性。最后,通过真实的业务流程模型案例说明该扩展机制的有效性,为其他业务流程建模元素的扩展提供一种通用的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MN 2.0 业务流程管理 建模元素 扩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芬顿工艺降解有机污染物速率的研究
19
作者 于林堂 陈咚咚 +1 位作者 陶翠翠 朱腾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94-4302,共9页
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算法,预测芬顿工艺中57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通过SHAP方法对模型进行机理解释,识别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LGB模型在预测精度上(R_(adj)^(2)=0.969, ... 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算法,预测芬顿工艺中57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通过SHAP方法对模型进行机理解释,识别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LGB模型在预测精度上(R_(adj)^(2)=0.969, Q^(LOO)^(2)=0.925, R_(ext)^(2)=0.844)优于MLR模型(R_(adj)^(2)=0.831, Q_(LOO)^(2)=0.802, R_(ext)^(2)=0.861).SHAP分析揭示了温度、分子三维结构和原子电离能力是影响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优化芬顿工艺的操作条件和提升降解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氧化工艺 污染物降解速率常数log K 有机污染物 机器学习模型 SHA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经营与企业合作发展的综合分析与战略研究
20
作者 程静 张桂林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3期86-89,共4页
探讨林业经营与企业合作的相关问题,分析林业经营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重点阐述企业参与林业经营的优势与动机,包括合资经营、订单林业和技术合作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分析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利益分配、风险分担与政策协调等问题,并提出... 探讨林业经营与企业合作的相关问题,分析林业经营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重点阐述企业参与林业经营的优势与动机,包括合资经营、订单林业和技术合作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分析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利益分配、风险分担与政策协调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促进林业与企业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营 企业合作 经营模式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