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助孕方对LPD模型大鼠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伯如 周惠芳 +4 位作者 刘贝 朱宏坤 戴佳轩 徐建亚 谢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4-55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信号系统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寻找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非司酮对SD雌鼠进行造模,并进行药物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样...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信号系统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寻找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非司酮对SD雌鼠进行造模,并进行药物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样本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垂体FSHβ、LHβ基因转录水平。对大鼠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关键分子以及下游重要转录因子分别采用q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肾助孕方显著提高了由米非司酮诱导的血清低FSH水平与垂体GnRH受体低表达(P<0.05),补肾助孕方组高、低剂量组中PKC、p38MAPK、JNK、ERK、PKA等关键信号转导分子以及c-Jun、Elk-1、Egr-1、CREB等转录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CAM及其下游的Nur77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肾助孕方能够通过调节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证明该方具有调节生殖轴整体功能的作用,阐释了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与现代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内容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黄体功能不全 信号通路 GNRH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肾虚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斌 周文清 +2 位作者 陈莎 郭宇洁 谢京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565-2569,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肾虚薄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造模组20只,通过羟基脲灌胃建立肾虚合并着床障碍型子宫内膜大鼠模型。随后将20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肾虚薄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造模组20只,通过羟基脲灌胃建立肾虚合并着床障碍型子宫内膜大鼠模型。随后将20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肾助孕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均灌服蒸馏水10 mL/kg;补肾助孕方组灌服中药0.3 mg/kg,均1次/d,持续3个动情周期(15 d)。在第3个动情期后处死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动脉血中雌二醇、孕酮的水平。取子宫标本,光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脉血雌二醇、孕酮的水平减少;子宫内膜腺体稀少,上皮变薄,间质致密,血管少;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间质厚度、子宫腺体数、子宫血管数均减少;整合素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减少。补肾助孕方组较之模型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补肾助孕方可改善肾虚合并着床障碍型状态大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可能与提高血中激素水平,增加内膜中整合素a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子宫内膜容受性 子宫内膜形态 整合素Β3 白血病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