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侯梓桐 隋娟 +3 位作者 任梦雪 秦瑜玲 毕红 陈瑞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观测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情况评分、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等。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失访,治疗组有2例患者治疗期间未按规定试验方案服药剔除,最终95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47例,治疗组48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月经情况改善、临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分布和Salle评分均得到明显优化,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发现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显著升高,妊娠失败例数低于对照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补肾助孕方可改善肾虚中医证候,提高RSA患者临床妊娠率。补肾助孕方具有明显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降低RI和PI的作用,验证了补肾助孕方孕前干预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孕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患者血清差异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金金 李妍 +3 位作者 徐芳 葛鹏玲 张春宇 侯丽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12,I0001,共5页
目的应用临床及蛋白质组学结合的方法观察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痰湿证的疗效。方法以鹿特丹诊断标准纳入PCOS痰湿证患者30例,应用补肾化痰方治疗3个月,采集治疗前后临床及血清样本,进行性激... 目的应用临床及蛋白质组学结合的方法观察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痰湿证的疗效。方法以鹿特丹诊断标准纳入PCOS痰湿证患者30例,应用补肾化痰方治疗3个月,采集治疗前后临床及血清样本,进行性激素、糖脂代谢水平检测,并选取12例血清样本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筛选治疗前后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补肾化痰方治疗后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1(ApoB/A1)显著下降,SHBG较治疗前升高;经质谱分析PCOS痰湿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发现87个差异蛋白,上调蛋白10个,下调蛋白77个。补肾化痰方组与PCOS痰湿证组比较,共发现63个差异蛋白,上调蛋白25个,下调蛋白38个。在PCOS痰湿证组表达上调或下调,经补肾化痰方干预后,明显回调的蛋白有7个。补肾化痰方干预后主要富集的KEGG通路包括补体和凝血级联、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和Jak-STAT信号通路。结论补肾化痰方治疗PCOS痰湿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反应、糖脂代谢、抗氧化反应、补体活化调节等病理环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证 化痰 蛋白质组学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的影响及中枢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妍 向楠 +5 位作者 周广文 李章青 谭张奎 黄诗怡 熊梦欣 张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259-262,共11页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脂骨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月龄未孕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利维爱组、补肾化痰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利维爱组、补肾化痰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假手...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脂骨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月龄未孕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利维爱组、补肾化痰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利维爱组、补肾化痰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同等质量的脂肪组织。术后第5周开始给予不同药物灌胃干预8周:补肾化痰组9.4 g/kg、阿托伐他汀组0.92 mg/kg、利维爱组0.23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2 mL生理盐水,1次/d。采用Micro-CT检测各组大鼠右侧股骨BM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免疫组化检测下丘脑组织瘦素(leptin,LPN)、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OBR)、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其Y2受体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明显下降(P<0.05),TG、TC、HDL-C明显升高(P<0.05),LDL-C明显下降(P<0.05),LPN、OBR表达明显下降(P<0.05),NPY、Y2受体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利维爱组、补肾化痰组BMD明显升高(P<0.05),TG、TC、HDL-C明显下降(P<0.05),LDL-C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痰组LPN、OBR表达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利维爱组LPN、OBR表达显著上升(P<0.01),补肾化痰组LPN、OBR蛋白水平较阿托伐他汀组和利维爱组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利维爱组、补肾化痰组NPY、Y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补肾化痰组和利维爱组NPY、Y2蛋白水平较阿托伐他汀组低(P<0.05),补肾化痰组NPY、Y2蛋白水平较利维爱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可通过LPN-下丘脑NPY轴调控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脂骨代谢异常,从而改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 瘦素 神经肽Y 骨代谢 脂代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全身麻醉后认知障碍及对血清E2、T、Aβ、BNP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叶辉 邱黎黎 +2 位作者 邵亚 黄丽君 严国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全身麻醉后认知障碍及对患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Tβ-淀粉样蛋白(Aβ)、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诊治的老年全身麻醉后认知障碍96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全身麻醉后认知障碍及对患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Tβ-淀粉样蛋白(Aβ)、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诊治的老年全身麻醉后认知障碍96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患者血清E2、T、Aβ、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MMSE、MoCA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后1周两组间MMSE、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MMSE、MoC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E2、T、Aβ、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两组患者的血清E2、T、Aβ、BNP均有改善,但治疗后1周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的血清E2、T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Aβ、BNP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6/48),对照组为10.4%(5/48),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全身麻醉后认知障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清Aβ、BNP水平、升高血清E2、T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认知障碍 老年 益气活血化痰 雌二醇 睾酮 Β-淀粉样蛋白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止颤方联合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血谷氨酸、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宋曦 胡玉英 张志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补肾止颤方联合针刺在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睡眠障碍中的疗效及其对血谷氨酸(glutamate,Glu)、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4例肝肾阴虚型PD合并睡眠... 目的分析补肾止颤方联合针刺在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睡眠障碍中的疗效及其对血谷氨酸(glutamate,Glu)、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4例肝肾阴虚型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止颤方与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lality,PQSI)]、生活质量[39项帕金森生存质量量表(the 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Glu、血清CysC水平,日平均多巴丝肼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DSS量表得分均较其同组治疗前上升,PQSI量表得分均较其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DSS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QSI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DQ-39量表中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躯体不适、社交、社会支持、耻辱感、情感、认知等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得分均较其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DQ-39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中医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Glu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上升,血清Cys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Glu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多巴丝肼日平均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巴丝肼日平均用量较同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药物平均用量(P<0.05)。观察组治疗中恶心欲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涎、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针刺治疗后,有5例患者出现针刺部位过敏现象,经热敷等简单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止颤方与针刺能有效改善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睡眠障碍 止颤 针刺 血谷氨酸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瘀生新方优化缺血缺氧微环境对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效应及分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金生 张宝霞 刘雪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6,I0013,共9页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生新方优化缺血缺氧微环境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旁分泌效应调控作用,探讨其对MSCs增值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的1640培养基和低氧细胞工作站培养24 h建立缺血缺氧微环境细胞体外模型...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生新方优化缺血缺氧微环境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旁分泌效应调控作用,探讨其对MSCs增值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的1640培养基和低氧细胞工作站培养24 h建立缺血缺氧微环境细胞体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以完全培养基培养(L-DMEM+10%FBS);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血清培养基,放入低氧细胞工作站培养24 h;模型组:以完全培养基培养(L-DMEM+10%FBS),低氧细胞工作站培养24 h;治疗组:加入含有补肾化瘀生新方含药血清培养基,低氧细胞工作站培养24 h。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鉴定补肾化瘀生新方大鼠体内吸收入血成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VEGF、bFGF、SDF-1、IL-10和TNF-α含量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NF-κBp65的细胞核转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microRNA-124a-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icroRNA-124a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MSCs向内皮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分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期细胞数增多,G0/G1期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S期细胞数减少,G0/G1期比例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期细胞数减少,G0/G1期比例逐渐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EGF、bFGF、SDF-1、IL-10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VEGF、bFGF、SDF-1、IL-10增多明显(P<0.05),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VEGF、bFGF、SDF-1、IL-10减少(P<0.05)。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VEGF、bFGF、SDF-1、IL-10呈减少动态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F-κBp65、TNF-α、microRNA-124a-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F-κBp65、TNF-α、microRNA-124a-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NF-κBp65、TNF-α、microRNA-124a-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P<0.05)。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NF-κBp65、TNF-α、microRNA-124a-mRNA和蛋白表达呈升高动态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FAP、Ⅲβ-Tubulin、VWF阳性细胞数增多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GFAP、Ⅲβ-Tubulin、VWF阳性细胞数增多明显(P<0.05),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GFAP、Ⅲβ-Tubulin、VWF阳性细胞数降低明显(P<0.05)。随缺血缺氧时间延长GFAP、Ⅲβ-Tubulin、VWF阳性细胞数呈升高动态变化。补肾化瘀生新方动物含药血清共分析鉴定出阿魏酸、黄芩苷、梓醇、地黄苦苷、甲基异茜草素、大黄素甲醚6个为主要吸收入血成分。结论补肾化瘀生新方通过优化缺血缺氧微环境调控MSCs旁分泌效应可以提高MSCs增殖、分化能力,其体内吸收入血成分可能是参与此过程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生新 间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效应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止颤方对帕金森病大鼠Caspase-4/1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玉英 徐水婷 +5 位作者 宋曦 罗荣卿 钟洁 张志伟 王晋平 胡跃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234-237,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止颤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Caspase-4/1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酶抑制因子注射法建立慢性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多巴丝肼组(2 g·kg^(-1)·d^(-1)),补肾止颤方低、中、... 目的探讨补肾止颤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Caspase-4/1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酶抑制因子注射法建立慢性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多巴丝肼组(2 g·kg^(-1)·d^(-1)),补肾止颤方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g·kg^(-1)·d^(-1)),假手术组采用等量的70%乙醇溶液注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10 mL·kg^(-1)·d^(-1)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3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于灌药前1周及灌药后第3周进行悬挂实验并评分。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病理改变,qPCR技术检测中脑黑质区α-syn、TH、IL-1β、GSDMD、Caspase-4/1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补肾止颤方能增加悬挂实验时间及评分,减轻神经元病理损伤,明显抑制α-syn、IL-1β、GSDMD、Caspase-4/11表达,增加TH表达。结论补肾止颤方可有效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障碍、减轻神经元病理损伤,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4/11,抑制GSDMD蛋白的表达,减少α-syn、IL-1β分泌,从而减轻细胞焦亡,达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颤 帕金森病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4/11 细胞焦亡 非经典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止颤方调控miR-296-5p/GSDMD通路抑制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元焦亡机制研究
8
作者 胡玉英 李伦甘 +6 位作者 刘永辉 宋曦 钟洁 张志伟 王晋平 罗荣卿 黄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19,I0032,共7页
目的从焦亡角度探讨补肾止颤方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15 g·kg-1)、中(30 g·kg-1)、高(60 g·kg-1... 目的从焦亡角度探讨补肾止颤方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15 g·kg-1)、中(30 g·kg-1)、高(60 g·kg-1)剂量组,美多芭组(0.2 g·kg-1)。除正常组外,余各组予背部皮下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因子I(proteasome inhibitors I,PSI)溶液构建慢性PD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余各组予对应药物剂量灌胃,连续干预3周。采用行为学观察爬杆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予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细胞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大鼠中脑黑质区miR-296-5P及Gasdermin D(GSDMD)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测定miR-296-5p与GSDMD上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余各组大鼠出现自主活动减少、全身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等症状,悬挂实验评分下降(P<0.05);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水肿,部分细胞膜结构模糊,细胞核呈不规则形,细胞中α-syn、Caspase-1、IL-1β、GSDMD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H及miR-296-5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止颤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全身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等症状改善,悬挂实验评分升高(P<0.05),细胞水肿减轻,细胞中α-syn、Caspase-1、IL-1β、GSDMD mRNA表达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TH及miR-296-5p表达水平升高(P<0.05),以补肾止颤方高剂量组改变显著;荧光素酶报告显示miR-296-5p可靶向调控GSDMD的表达。结论补肾止颤方能改善PD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及受损的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96-5p/GSDMD通路,下调Caspase-1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抑制PD大鼠神经元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颤 帕金森病 miR-296-5p/GSDMD 细胞焦亡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协定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朋 李钊 +3 位作者 罗天 胡仕畅 杨冰旋 梁详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协定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肾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KOA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3例)和观察组(n=93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协定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肾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KOA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3例)和观察组(n=93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协定方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分别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s,HS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与膝关节功能,用膝关节高频超声检查软骨厚度、滑膜厚度,检测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及血清中脂联素(adiponectin,APN)、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c induction factor-1α,HIF-1α)水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55%(87/93),与对照组82.79%(77/93)的有效率比较,以观察组显著升高(χ2=5.155,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治疗治疗2周、治疗4周后均降低,HSS评分在治疗2周、治疗4周后均升高,以观察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增加关节软骨厚度、降低滑膜厚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效果,以观察组软骨厚度增加程度、滑膜厚度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关节液中TNF-α、TLR-4、P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PN水平显著升高,HIF-1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协定方利于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关节液、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以减轻滑膜炎症、调节软骨代谢有关,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活血协定 虚血瘀证 依托考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填精方治疗肾虚型崩漏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祥艳 孙云 +3 位作者 卢亦彬 林超 高楚楚 马大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补肾填精方治疗肾虚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肾虚型崩漏患者92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8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联合给予补肾填精方治疗。观察并比较... 目的探讨和分析补肾填精方治疗肾虚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肾虚型崩漏患者92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8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联合给予补肾填精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痊愈率、有效率、治疗前后阴道流血量、腰膝酸软、神疲力乏等中医证侯评分和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Ang-2)、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等血清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有效率、无效率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流血量、神疲力乏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流血量、神疲力乏等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ng-2、LH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ng-2、LH等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对肾虚型崩漏患者联合给予补肾填精方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同时改善血清指标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型崩漏 填精 临床疗效 中医证候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逐瘀化痰汤对湿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旭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逐瘀化痰汤对湿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3月选择该院湿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10 mg/周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逐瘀化痰汤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逐瘀化痰汤对湿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3月选择该院湿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10 mg/周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逐瘀化痰汤治疗,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骨硬化蛋白(bone sclerosis protein,SOST)、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1.48%(44/54)低于观察组94.44%(5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IL-6分别为(50.11±14.65)pg/mL、(39.62±12.37)pg/mL,血TNF-α分别为(61.62±18.42)pg/mL、(48.62±17.45)pg/mL,血SOST分别为(61.59±13.60)pg/mL、(72.05±14.51)pg/mL,血BMP-2分别为(190.22±27.75)ng/L、(161.51±24.57)n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逐瘀化痰汤可提高湿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降低炎症因子、改善骨化分子有关,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瘀化痰 湿瘀痹阻型 强直性脊柱炎 炎症因子 骨化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