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护士血压测量操作的现状调查
1
作者 李羽娟 马彩霞 +4 位作者 李倩 石晓霞 苑航 王莹 常可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63,共5页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血压测量操作现状,为规范儿童血压测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18个省、2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共230所医院的2817名儿科护士,使用自行编制的儿童血压测量操作现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674名;788名(2...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血压测量操作现状,为规范儿童血压测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18个省、2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共230所医院的2817名儿科护士,使用自行编制的儿童血压测量操作现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674名;788名(29.47%)护士选择的血压测量设备在儿童中经过验证;2037名(76.18%)护士根据儿童上臂围选择袖带型号,但1669名(62.42%)护士测量上臂围方法错误;护士血压测量次数及数值报告方法各异,甚至有17.31%的护士仅测量1次血压就取读数。结论儿童血压测量操作临床实践差异较大,需制定儿童血压测量规范化操作流程及标准,加强儿童血压测量技术的培训及推广,以提高儿科护士进行血压测量操作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压 测量 护士 袖带 血压计 培训 规范化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血压监测在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田社民 牛希华 +4 位作者 赵耀华 刘凤云 马爱霞 娄季鹤 魏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 :为实施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多指标监测 ,在无创血压 (none invasivebloodpressure ,NIBP)无法监测时 ,创造条件进行有创血压 (invasivebloodpressure ,IBP)监测 ,并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 12例特重、4例重... 目的 :为实施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多指标监测 ,在无创血压 (none invasivebloodpressure ,NIBP)无法监测时 ,创造条件进行有创血压 (invasivebloodpressure ,IBP)监测 ,并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 12例特重、4例重度烧伤病人桡动脉 6次、足背动脉 12次、股动脉 2次、肱动脉 1次 ,应用聚四氟乙烯套管针进行动脉穿刺 ,通过充满肝素盐水的专用测压管道与监护仪相连进行测压。通过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压数值 ,对病人血压实行动态监护 ,并与同体无创血压对比。结果 :有创血压的实施克服了无创压监测的不足 ,使对肢体严重烧伤的病人监测成为可能 ,且可连续监测血压数值及变化。一般来说 ,IBP较NIBP高 5~ 2 0mmHg ,但与无创压的变化同步 ,相关性较好。结论 :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可显示动脉波形和数值的动态变化 ,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灵敏度大于无创压监测 ,在严重烧伤病人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血压监测 严重烧伤 休克期 液体复苏 临床应用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冲洗液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5
3
作者 熊小玲 劳志刚 +2 位作者 黄苑玲 周晓舟 佟亚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6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维持留置管通畅更安全的方法。方法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肝素生理盐水(6U/ml),另一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动脉留置导管,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对留置管置管时间、发生血栓堵塞、血肿、...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维持留置管通畅更安全的方法。方法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肝素生理盐水(6U/ml),另一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动脉留置导管,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对留置管置管时间、发生血栓堵塞、血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及凝血功能指标等进行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结果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8±16.21)h、(65±10.6)h,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病例发生血管内血栓栓塞及血流不畅情况、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并发症血肿、出血、凝血功能下降的发生比例,肝素盐水组比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血压监测中使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维持动脉留置管通畅,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肝素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林彩凤 郭舒文 +3 位作者 张淑芸 曾丽丽 张秀虹 戴冬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收治NICU行动态血压监测的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照组30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使用胫后动脉置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收治NICU行动态血压监测的6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照组30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堵管、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胫后动脉置管对新生儿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可延长置管留置时间,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动脉置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胫后动脉 桡动脉 动脉留置导管 有创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术后有创颅内压的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刁丽 廖燕 陈弟洪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SICU 有创颅内压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与护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凯 王静 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等护理。结果发生桡动脉滑脱1例,股动脉导管口渗血2例,股动脉导管拔除后局部血肿1例,其余均未发生感染、出血、栓塞及肢体远端肿胀等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循环功能监护的重要手段,加强监测和护理,对促进患者安全渡过术后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早期 有创血压 股动脉 桡动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伟玲 魏丽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休克期、麻醉、手术中及术后监测、重症抢救治疗过程中应用动脉穿刺置管,连接压力换能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本组病例...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休克期、麻醉、手术中及术后监测、重症抢救治疗过程中应用动脉穿刺置管,连接压力换能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本组病例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过程中未出现脱管、堵塞,无感染、血栓、气栓、血肿、肢体远端局部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休克期、麻醉手术、术后监测及重症抢救治疗中,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及时、连续、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指导休克期补液、抢救治疗及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有效、及时、准确的动态血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压输液接头运用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彩远 黎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评估正压输液接头运用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重症患者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及有创动脉压监测中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8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救治并需要行有创血压监测的重症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 目的评估正压输液接头运用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重症患者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及有创动脉压监测中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8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救治并需要行有创血压监测的重症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均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期间的护理。其中观察组采用正压输液接头,对照组未采用正压输液接头,比较两组患者有创血压监测过程中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动脉导管留置时间较长(P<0.01);观察组患者有创血压监测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压输液接头运用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可有效延长重症患者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其有创血压监测中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输液接头 集束化护理干预 有创血压监测 置管时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后血压监测频率研究及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包志英 任珍 李惠聪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4-1105,共2页
目的研究肝脏穿刺术后血压监测的合理频率,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浪费,将有效护理时间还给护士,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同时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方法本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2.0... 目的研究肝脏穿刺术后血压监测的合理频率,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浪费,将有效护理时间还给护士,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同时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方法本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重点对172例肝脏穿刺术后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并对术前15 min及术后的血压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术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共860人次的血压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后血压监测频率1次/30 min,可实际反应肝穿术后患者是否有出血等病情变化的信息。结论对肝穿刺术后患者血压监测频率的调整,有利于缓解患者情绪,减少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穿刺 血压 监测频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的血压动态监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先美 郭永洪 伍国锋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的血压动态变化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血肿引流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首次测到的收缩压水平分为3组:A...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的血压动态变化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血肿引流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首次测到的收缩压水平分为3组:A组收缩压〈18.7kPa(140mmHg);B组收缩压18.7~22.5kPa(140~169mmHg);C组收缩压≥22.7kPa(170mmHg)。动态监测并分析患者血压变化特点。结果入院时首次收缩压较大的患者,术后收缩压也较高,从术后第6天开始B组与C组患者之间的收缩压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微创置管引流术后患者应严密监测入院时首次收缩压较高患者的血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7
11
作者 舒雅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ICU危重症患者11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经桡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观察组经足背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2组均... 目的观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ICU危重症患者11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经桡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观察组经足背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2组均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动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动脉套管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足背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效果优于经桡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同时高质量的护理干预配合对降低并发症风险、延长动脉套管留置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ICU 危重症 穿刺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临床发病特点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俊 赵劭懂 +4 位作者 葛许华 李军 王晓榕 江涛 喻文亮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评价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PICU收治的95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特点,统计危重手足口... 目的:探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评价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PICU收治的95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特点,统计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中心静脉压、连续有创动脉血压和脉搏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应用趋势,并对不同监测途径相关临床应用进行比较。结果:我院PICU收治的危重手足口病患儿分别为2009年18例、2010年28例、2011年49例,总计95例。2009-2011年需呼吸机支持治疗分别为11例、19例和34例,均在50%以上。死亡病例16例,死亡病例在频繁抽搐(>3次)、昏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尿潴留方面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CU病死率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17.8%和22.4%。中心静脉置管率由2009年的38.89%提高至2011年的93.88%;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率由2009年的33.33%提高至2011年的67.35%。2011年PiCCO监测5例(10.20%)。应用中心静脉压、连续有创动脉血压构成比较高,应用广泛;PiCCO监测参数相对较多,监测费用高,指导价值相对较高。结论:危重手足口病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呼吸机使用率,对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需求高。死亡病例频繁抽搐、昏迷、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尿潴留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有创动脉血压 脉搏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危重症 手足口病 有创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佟姝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1期1945-1946,共2页
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患者在腹腔镜切除后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医嘱,术前施以降压和扩容等药物并配合心理护理。术后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数据准确无误。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得到准确调整泵入,... 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患者在腹腔镜切除后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医嘱,术前施以降压和扩容等药物并配合心理护理。术后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数据准确无误。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得到准确调整泵入,做好嗜铬细胞瘤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3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均在有创血压监测下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剂量,血压、血糖、心律得以有效控制,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成活率100%。结论腹腔镜微创行有创血压监测,严密观察及护理,可使病人安全度过肾上腺危象期,是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腹腔镜 有创血压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动脉压监测对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的优势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荣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对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观察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危重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无创动脉压监测,观察组则给予有创动脉压监测。比较两组危重症治疗效果;血压监测平均费用;监...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对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观察情况。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危重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无创动脉压监测,观察组则给予有创动脉压监测。比较两组危重症治疗效果;血压监测平均费用;监测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和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观察组危重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压监测平均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监测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和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危重症的应用效果确切,操作安全方便,费用虽然较高,但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有良好的监护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压监测 危重症患者 舒张压 收缩压 无创动脉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血压监测(IBP)在PICU危重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洁 蒋萍 +1 位作者 李玥璐 刘煜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IBP)在PICU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PICU病房危重患儿100例,分别在有创血压监测的同时进行无创血压监测(NBP),比较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有创血压监测组收缩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监测组(P&... 目的:分析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IBP)在PICU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PICU病房危重患儿100例,分别在有创血压监测的同时进行无创血压监测(NBP),比较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有创血压监测组收缩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监测组(P<0.05),但两组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血压监测方法相比,持续有创血压监测PICU危重患儿的血压更加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血压监测 无创血压监测 危重患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创血压模拟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友明 蔡秀梅 任鹏飞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7-69,73,共4页
针对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研发阶段、校准测试或在教学实验中难以采用人体或动物来做试验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有创血压模拟器设计方法。该模拟器通过微控制器产生正弦波和各种人体血压波形,输送到扬声器产生振动,利用传动模块和压力传感器... 针对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研发阶段、校准测试或在教学实验中难以采用人体或动物来做试验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有创血压模拟器设计方法。该模拟器通过微控制器产生正弦波和各种人体血压波形,输送到扬声器产生振动,利用传动模块和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变化值传送到上位机作显示分析。实验表明该模拟器具有精度高、波形显示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血压 模拟器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中血压实时监测模块的研究
17
作者 刘永峰 钟君 +2 位作者 成贤锴 于涌 熊大曦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4,共4页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中血压值是确定患者病情的重要参数,因此设计了一种非侵入式的血压实时监测模块。该监测模块采用气压传感器作为检测血压的测量元件,低功耗的单片机MSP430F449作为处理核心,高精度的AD7714作为模数转换模块,实现了对循...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中血压值是确定患者病情的重要参数,因此设计了一种非侵入式的血压实时监测模块。该监测模块采用气压传感器作为检测血压的测量元件,低功耗的单片机MSP430F449作为处理核心,高精度的AD7714作为模数转换模块,实现了对循环管路中血压的非侵入式实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血压实时监测模块能实现0.12%精度,输入、输出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能准确反映血压的实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系统 实时监测 血压 低功耗 非侵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园园 顾伟勇 +1 位作者 张国娟 杨素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7期652-653,共2页
目的总结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操作,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护理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北京美高仪MGY—ABP1)监测7192例患者24h血压节律变化。以自昼每30min、夜晚每60min测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总结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操作,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护理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北京美高仪MGY—ABP1)监测7192例患者24h血压节律变化。以自昼每30min、夜晚每60min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1次,时间从上午8:00~9:00至次日上午8:00~9:00。结果本组高血压患者的24h节律变化显示出双峰一谷的特点。结论动态血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真实和准确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全面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血压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安敏 何艳 +1 位作者 李伟 陈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期51-52,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并血栓形成,而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对人们的...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并血栓形成,而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有创血压监测 心功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中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有创血压监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振宏 张彦选 +5 位作者 曲青山 李明 房军 刘瑞勇 蒋欣 苗书斋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9-160,175,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有创血压监测的效果。方法将6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患者30例设为A组,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患者3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测压有效率及穿刺针位...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有创血压监测的效果。方法将6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患者30例设为A组,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患者3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测压有效率及穿刺针位置,比较两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A组测压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端端吻合动静脉内瘘穿刺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测压有效率高,提高了肾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动静脉内瘘 动脉穿刺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