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2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岩石Burgers流变模型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鹏 杨圣奇 陈国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93-2000,共8页
为了准确描述不同轴压下岩石流变过程中的瞬时应变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于描述岩石流变试验中瞬时塑性应变变化规律的裂隙塑性元件,将该元件与传统Burgers模型相结合组成改进的Burgers模型,给出了模型加卸载流变方程,对该模型的蠕变特性... 为了准确描述不同轴压下岩石流变过程中的瞬时应变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于描述岩石流变试验中瞬时塑性应变变化规律的裂隙塑性元件,将该元件与传统Burgers模型相结合组成改进的Burgers模型,给出了模型加卸载流变方程,对该模型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对莒山矿粉砂岩进行瞬时三轴压缩试验,得到试样在不同围压下全应力-应变曲线,给出了围压与峰值强度的线性关系,对粉砂岩试样进行多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流变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辨识和分析,结果表明:瞬时塑性应变在模型参数辨识过程中不能忽略。使用改进的Burgers模型对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粉砂岩加卸载流变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效果较为理想,同时与传统Burgers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burgers流变模型 瞬时塑性应 裂隙塑性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的高精度改进双曲正切模型
2
作者 杜恒 吕彦廷 +1 位作者 黄惠 马佰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9,共11页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 液压作动器中串联多级流道式磁流变阻尼器(MFC-MRD)可有效改善液压阀控缸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足式机器人、挖掘机等装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MFC-MRD的高功率密度设计必然会增加阻尼流道的有效长度,进而增大系统的阻尼力,导致现有动力学模型无法精确描述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征。为改善MFC-MRD的非线性滞回特性,该文基于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分析多级流道结构及非线性滞回曲线特征,对双曲正切曲线进行分割重组,进而提出了符合滞回特性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在参数辨识过程中,为避免模型参数陷入局部最优和“早熟”,对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进行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三级逐步逼近的选择算子,提高了模型参数的辨识精度,并依据力学实验数据,精确地获得了模型参数与电流的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Bouc-Wen模型和数据驱动式模型,该文建立的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精度最高可提高75%,能准确地描述MFC-MRD存在的非线性滞回特性,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道式磁阻尼器 双曲正切曲线 正向运动学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深水超深水常用钻井液流变参数通用预测模型
3
作者 陈浩东 罗鸣 +5 位作者 马传华 庞宇航 徐一龙 梁继文 孙宝江 尹邦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2340,共9页
钻井液的流变参数对于精准预测深水、超深水井钻井水力参数具有重要影响。开展了南海深水常用HEM钻井液(high efficient mud,HEM)和合成基钻井液在4~210℃、30~180 MPa条件下的流变实验,揭示了大温压范围内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及动切力... 钻井液的流变参数对于精准预测深水、超深水井钻井水力参数具有重要影响。开展了南海深水常用HEM钻井液(high efficient mud,HEM)和合成基钻井液在4~210℃、30~180 MPa条件下的流变实验,揭示了大温压范围内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及动切力等流变参数随温压的变化规律;基于实验数据对比评价了已有9种流变模型,发现罗斯模型适用于合成基钻井液、赫巴模型适用于HEM钻井液选,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种适用于高低温、高低压交变,HEM和合成基钻井液的流变参数通用预测模型,最大误差11.95%、平均误差为0.62%,均优于已有模型;在使用HEM钻井液时计算井底压力误差为0.28%,在使用合成基钻井液时计算井底压力误差为0.181%,可满足南海深水钻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超深水 高低温压交 合成基钻井液 HEM钻井液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E52100轴承钢高温流变行为及本构模型
4
作者 陶涛 朱国明 +2 位作者 赵海洋 张世平 熊兵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87,共9页
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进行SAE52100轴承钢的单道次热压缩实验,测得800~1200℃温度和0.01~10 s^(-1)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高温流变行为受到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显著影响,温度≥1000℃时动态再结晶和回复... 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进行SAE52100轴承钢的单道次热压缩实验,测得800~1200℃温度和0.01~10 s^(-1)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高温流变行为受到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显著影响,温度≥1000℃时动态再结晶和回复占主导地位,温度<1000℃时则表现出显著的硬化效应。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数据,进行了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推导,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R值与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 AARE分别为0.9875和5.65%。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应力预测,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及高应变速率应用场景中表现出明显优势,R值与e AARE分别达到0.9935和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E52100 行为 本构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混合模型建立及其控制研究
5
作者 类维政 胡国良 +1 位作者 喻理梵 方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强非线性特点,难以精确建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磁流变阻尼器Hammerstein模型和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混合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性能仿真测试,并将测试所得数据用于训练和建立Hammerstein模型以及改进双曲正切...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强非线性特点,难以精确建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磁流变阻尼器Hammerstein模型和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混合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性能仿真测试,并将测试所得数据用于训练和建立Hammerstein模型以及改进双曲正切模型。将Hammerstein模型作为磁流变阻尼器逆模型,将改进双曲正切模型作为磁流变阻尼器正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形成兼具非参数化与参数化优势的磁流变阻尼器混合模型。利用Simulink搭建半主动悬架仿真平台,对混合模型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高、误差小,在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良好;混合模型能够根据控制器的信号得到稳定的电流脉冲信号和准确的期望阻尼力信号,进而有效抑制车辆悬架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HAMMERSTEIN模型 改进双曲正切模型 半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rgers模型的温拌胶粉沥青胶浆低温流变特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丽娟 龙念泉 +1 位作者 王岚 单鸣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13-1320,共8页
为了研究热氧老化作用对SDYK表面活性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SWCRM)和EM降黏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EWCRM)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对热氧老化后的SWCRM、EWCRM以及热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HCRM)进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以劲度模量(S)... 为了研究热氧老化作用对SDYK表面活性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SWCRM)和EM降黏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EWCRM)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对热氧老化后的SWCRM、EWCRM以及热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HCRM)进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以劲度模量(S)与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的比值S/m及基于Burgers模型的松弛时间(λ)和低温综合柔量参数(J_(c))为指标,分析老化作用对3种沥青胶浆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沥青胶浆热氧老化后的低温流变性能均减弱;采用Burgers模型研究沥青胶浆的低温流变性能是合理的;J_(c)能很好地描述沥青胶浆的低温流变性能;在-18℃时,EWCRM的S/m值和J_(c)值相较于HCRM分别下降了12.72%、8.58%,SWCRM的S/m值和J_(c)值相较于HCRM分别下降了30.09%、20.71%,说明温拌剂的加入会改善沥青胶浆的低温流变性能,且SDYK的改善效果优于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 弯曲梁试验 burgers模型 低温综合柔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凝胶微球的流变性及凝胶微球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磊 倪军 樊平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1,共9页
凝胶微球调剖是基于大量分散的凝胶微球个体在油藏介质中的变行与运移而实现的。凝胶微球的变行与运移在本质上取决于材料的流变特性,认识单个凝胶微球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对持续发展凝胶微球调剖技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对单... 凝胶微球调剖是基于大量分散的凝胶微球个体在油藏介质中的变行与运移而实现的。凝胶微球的变行与运移在本质上取决于材料的流变特性,认识单个凝胶微球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对持续发展凝胶微球调剖技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对单个凝胶微球流变参数测试方法、微尺度流变力学模型建立原理以及凝胶微球在油藏介质中的运移力学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组合不同的微尺度力学参数测试方法,可以实现从凝胶微球表面局部的或单一的性能指标测试转变至能反映凝胶微球整体的或综合的性能指标测试,为后续的力学模型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实验依据;基于黏弹性分解的原理,通过微尺度弹性力学模型和微尺度黏性力学模型组合叠加的方法,开展微尺度黏弹性力学模型研究,为后续的数值计算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微尺度黏弹性力学模型,结合多孔介质和凝胶微球的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凝胶微球在多孔介质中的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定量刻画凝胶微球在油藏介质中的运移阻力大小。研究成果可为促进凝胶微球的性能表征、凝胶微球的高效调剖以及高分子材料流变学从宏观向微观的拓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微球 测试方法 力学模型 油藏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蔗耕地黏土离散元参数标定的流变模型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彪 杨鑫三 +2 位作者 王京云 陈警 沈卫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6-44,共9页
针对华南宿根甘蔗的耕地土壤因多级复合团聚显现的逐层异构黏重性,为表征其特异性流变行为,该研究通过重黏土的离散元参数标定,构建团粒几何、力学属性多层演变的非匀质耕层模型,进而分析仿生壁板的推进阻力。结合休止角与三轴压缩试验... 针对华南宿根甘蔗的耕地土壤因多级复合团聚显现的逐层异构黏重性,为表征其特异性流变行为,该研究通过重黏土的离散元参数标定,构建团粒几何、力学属性多层演变的非匀质耕层模型,进而分析仿生壁板的推进阻力。结合休止角与三轴压缩试验及仿真结果,JKR表面能、恢复系数与动摩擦因数是影响重黏土流变响应的显著因子,不同耕层间参数差异明显。蕴含团粒级配分布、本征接触属性与黏聚特性的离散元模型具有表征多耕层复合流变性能的能力,通过三轴力学试验验证得到的本构响应偏差低于9.27%。采用该模型计算出的仿生耕作壁板推进阻力与土槽实测推进阻力之间的相对误差仅8.3%,表明对机具—土料互作关系的预测有效且较准确。研究结果可为触土部件适应性设计与动力学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黏土 离散元模型 参数标定 黏聚特性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Bingham力学模型改进及参数辨识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群 马继超 +1 位作者 朱雨睿 郭海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3,19,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不仅具有阻尼快速响应、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内部结构简单等优势,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电流使阻尼器的出力值连续变化,实现阻尼力可控。由于磁流变阻尼器阻尼特性与内部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有关,具体表现非常复杂,现有力学... 磁流变阻尼器不仅具有阻尼快速响应、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内部结构简单等优势,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控制电流使阻尼器的出力值连续变化,实现阻尼力可控。由于磁流变阻尼器阻尼特性与内部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有关,具体表现非常复杂,现有力学模型目精度不足,无法精确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特性。在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基础上,应用分段拟合函数方法同时结合反正切函数模型改进模型,并辨识改进后力学模型中各参数。将改进后的Bingham模型与实际测试出力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ingham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Bingham力学模型在非线性滞回阶段出力值曲线与实际测试数据不符的问题,改进后模型总体出力值曲线与阻尼器实际出力值基本相同,模型精度大幅提升。此种改进方法为磁流变阻尼器建立高精度力学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Bingham模型 非线性滞回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脂热效应行为的分析与预测
10
作者 潘家保 李贻良 王锦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423,共9页
磁流变介质在服役过程中受温升、磁场、持续剪切的多场耦合作用,其作用引起流变学行为规律不明并难以准确预测。由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存在容易收敛于局部极值的问题,通过建立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高温热效应磁流变脂... 磁流变介质在服役过程中受温升、磁场、持续剪切的多场耦合作用,其作用引起流变学行为规律不明并难以准确预测。由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存在容易收敛于局部极值的问题,通过建立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高温热效应磁流变脂流变性能预测模型,用于表征和预测实验温度、磁场、热效应时间、剪切速率与磁流变脂流变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磁场下,磁链大量聚拢受到皂纤维的阻碍较小,磁流变脂剪切应力大幅增加。高温热效应对磁流变脂复合结构造成了一定破坏,表现为MRG-24h在各实验条件下的剪切速率曲线整体较低。BP预测模型在评估局部离散性较大的数据时,出现R2为负值的低泛化性能表现,而SSA-BP预测模型对于整体不同数据集和局部离散性较小、较大的数据进行预测性能评估时,仍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SSA-BP预测模型可以为磁流变脂流变性能预测,并为磁流变器件的设计和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多场耦合 剪切应力 SSA-BP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的流变特征及Burgers,Hansen模型的本构关系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铁成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33,共8页
本文分析了流动化混凝土和凝固混凝土的流变变模型点。采用与拉式变换解答相容的求特解的方式对形象表达混凝土流变持征的Burgers模型和Hansen模型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数学解析,分析了弹性流变行为。为实测确定混凝土的流变参数,定量描述... 本文分析了流动化混凝土和凝固混凝土的流变变模型点。采用与拉式变换解答相容的求特解的方式对形象表达混凝土流变持征的Burgers模型和Hansen模型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数学解析,分析了弹性流变行为。为实测确定混凝土的流变参数,定量描述混凝土的流变特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粘性-弹性 模型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的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忠奎 张晗 闫洋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针对Bingham模型磁流变阻尼器由于剪切稀化效应带来的阻尼力计算误差,在理论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获得各参数与电流的关系,从而对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 针对Bingham模型磁流变阻尼器由于剪切稀化效应带来的阻尼力计算误差,在理论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获得各参数与电流的关系,从而对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进行准确计算。最后通过磁流变阻尼器实验对理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借助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仿真分析,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磁流变阻尼器H-B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精确度高、吻合性好,验证了参数辨识结果的通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阻尼器 H-B模型 最小二乘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paloy镍基合金高温流变应力及其本构模型构建
13
作者 许罗鹏 郝梦全 +5 位作者 熊磊 张儒伦 李志欣 张宏 杨卫波 邹华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06-7413,共8页
针对涡轮发动机涡轮叶片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时效变形问题,以涡轮叶片材料Waspaloy镍基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Waspaloy镍基合金时效处理,完成时效态Waspaloy镍基合金600、700和750℃准静态高温力学拉伸试验。利用Ludwik和Hollomon经验公式预... 针对涡轮发动机涡轮叶片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时效变形问题,以涡轮叶片材料Waspaloy镍基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Waspaloy镍基合金时效处理,完成时效态Waspaloy镍基合金600、700和750℃准静态高温力学拉伸试验。利用Ludwik和Hollomon经验公式预测Waspaloy镍基合金高温塑性段流变应力,引入平均误差(the mean error,E_(r))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评价流变应力的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硬度得到有效提升,而其塑性性能有所降低。Waspaloy镍基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600~750℃区间范围内与加载温度呈负相关关系。Ludwik模型较Hollomon模型有更高的流变应力预测精度,而在高温高应变区域Ludwik模型预测流变应力仍存在较大误差。在Ludwik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指数项,修正后的Ludwik模型能更好地预测Waspaloy镍基合金高温塑性段的流变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aloy镍基合金 时效处理 应力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体机器人的磁流变弹性体变刚度模型研究
14
作者 于凌涛 聂洪帅 +3 位作者 袁华营 马英博 杨志勇 孙章喆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9-2265,共7页
软体机器人在柔性抓取时存在手爪刚度单一不足的情况,而且磁流变弹性体的变刚度范围有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刚度范围大的磁流变弹性体模型。在磁流变效应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磁流变弹性体为主体材料的“菱形”变刚度模型,并给出了3D打印... 软体机器人在柔性抓取时存在手爪刚度单一不足的情况,而且磁流变弹性体的变刚度范围有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刚度范围大的磁流变弹性体模型。在磁流变效应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磁流变弹性体为主体材料的“菱形”变刚度模型,并给出了3D打印模型与铸造技术工艺。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构建了一种磁-力耦合模型,分析了“菱形”变刚度模型主要刚度变化关系,探索了影响模型变刚度的因素。通过建立的实验平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菱形”模型可以大幅提高磁流变弹性体的变刚度范围,并且可以实现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模型的刚度大小,含有3个“菱形”结构的模型在磁场下刚度变化的百分比可以高达约58%,可使磁流变弹性体作为类“皮肤”应用在软体机器人手爪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器人 弹性体 效应 刚度 “菱形”模型 刚度 刚度控制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质量流的变梯度钻井井筒压力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锐尧 王文明 +3 位作者 樊鹏 巨江涛 李军 张伟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为了探究注空心球多梯度钻井中被分离的空心球由钻柱内进入环空时所产生的动态质量流对井筒温压场的影响规律,考虑动态质量流动对传热与传质过程影响、井筒与地层间能量交换和多梯度参数对钻井液物性参数影响,建立了多梯度钻井瞬态井筒... 为了探究注空心球多梯度钻井中被分离的空心球由钻柱内进入环空时所产生的动态质量流对井筒温压场的影响规律,考虑动态质量流动对传热与传质过程影响、井筒与地层间能量交换和多梯度参数对钻井液物性参数影响,建立了多梯度钻井瞬态井筒温度压力耦合场模型,结合经典模型和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分析了传统钻井、双梯度钻井和考虑动态质量流变梯度钻井井筒温压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弥补了以往模型只考虑多梯度参数所导致的预测误差,利用经典模型和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型精度最高可以提升7%;动态质量流会减小分离器处环空温度约5℃,使得分离口处的钻井液密度增大,井底压力升高1.75~3.05 MPa;井筒压力在分离器处存在拐点,整体呈“折线形”分布,分离器位置和数量与拐点的位置数量相同。该研究可以为多梯度钻井井筒压力预测和控压钻井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钻井 动态质量 传热与传质 井筒温压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粉含量对磁流变弹性体滞回特性的影响及参数模型研究
16
作者 马乾瑛 李帅 +1 位作者 佟翔鹏 李裕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共12页
制备了铁粉含量分别为30%、45%、60%、75%的磁流变弹性体(MREs)样品,通过试验分析了铁粉含量对MREs静态和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粉含量增加,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负相关,过高含量会导致机械性能下降。在阻尼滞回性能方... 制备了铁粉含量分别为30%、45%、60%、75%的磁流变弹性体(MREs)样品,通过试验分析了铁粉含量对MREs静态和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粉含量增加,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负相关,过高含量会导致机械性能下降。在阻尼滞回性能方面,随着铁粉含量增加,材料的最大阻尼力、等效刚度、储能模量和耗散能显著提高,呈现明显的非线性趋势;加载频率对材料性能影响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和耦合效应。文中采用Bouc-Wen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对材料非线性滞回特性进行了参数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综合分析发现,60%铁粉含量试样在不同工况下展现出优异的阻尼耗能性能。研究结果揭示了铁粉含量与MREs性能的相关性,为MREs的开发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 羟基铁粉 力学性能 滞回曲线 BOUC-W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写成型金属微粒悬浮液流变特性及动力粘度研究
17
作者 郭恒锐 郭俊卿 +2 位作者 陈拂晓 皇涛 相楠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7,共9页
为制备出符合直写成型技术要求的金属微粒悬浮液,对金属微粒悬浮液的流变特性及动力粘度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具有不同动力粘度的金属微粒悬浮液,在室温下进行了动力粘度测试,依据内摩擦力理论对其流变特性及动力粘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 为制备出符合直写成型技术要求的金属微粒悬浮液,对金属微粒悬浮液的流变特性及动力粘度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具有不同动力粘度的金属微粒悬浮液,在室温下进行了动力粘度测试,依据内摩擦力理论对其流变特性及动力粘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粒体积分数及粒径对其流变特性及动力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A溶液作为液相的金属微粒悬浮液具有直写成型技术要求的流变特性;调节微粒体积分数及粒径可以调控金属微粒悬浮液的动力粘度;通过Williamson模型及牛顿插值法量化了微粒体积分数与动力粘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预测悬浮液动力粘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写成型 金属微粒悬浮液 内摩擦力 特性 William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流变元件模型的层状深厚覆盖层流变对面板坝结构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璠 毛海涛 +1 位作者 王晓菊 侍克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6-228,共13页
在深厚覆盖层上建造面板堆石坝,除考虑水-土流固耦合外,还应考虑坝基流变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模拟坝基流变对大坝及渗控体系的真实受力,基于深厚覆盖层所呈现出的层状特性,首先改进新的流变元件模型H-KS以适应层状覆盖层,然后借助Comsol... 在深厚覆盖层上建造面板堆石坝,除考虑水-土流固耦合外,还应考虑坝基流变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模拟坝基流变对大坝及渗控体系的真实受力,基于深厚覆盖层所呈现出的层状特性,首先改进新的流变元件模型H-KS以适应层状覆盖层,然后借助Comsol建立流变与流固耦合模型,最后按时间顺序计算了河口村面板坝各阶段的力学指标,分析了坝基流变对大坝及防渗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各向异性明显的层状坝基,采用H-KS流变模型能较好反映大坝各阶段的应力、变形和渗流实际情况,误差均在5%以内;计算结果相比不考虑流变的DuncanE-B模型,应力和变形均增大11.8%以上,部分增量对大坝结构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填筑期的沉降和应力总量占比达70%以上,但单位时间增量却较小,如沉降增量仅为0.015m/月;蓄水期的岩土体流变及流固耦合作用对大坝各部位强度和刚度影响最大,应力及沉降增长率分别为0.02MPa/月、0.038m/月;运行期的各指标增长率逐渐趋缓,最终趋于稳定,但变形和应力增量可能会导致主要结构失稳或破坏。混凝土面板-趾板-连接板-防渗墙是完整、有效的渗流控制体系,坝基流变导致防渗墙上部水平位移增大,整体强度降低;趾板和面板在中部有受弯破坏的趋势。层状岩土体流变具有时效性,该层状坝基的流变在蓄水后2~3a间基本完成,相应指标也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对层状覆盖层上的面板坝安全稳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坝基 模型 防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磁致剪切力学性能实验与仿真模拟
19
作者 赵瑞婷 金福宝 +3 位作者 马山刚 李若冰 李佳伟 张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8-1495,共8页
目前关于磁控智能材料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 MRE)宏观力学滞回模型研究较少,不利于MRE材料应用控制。为提高MRE材料控制效果,基于Bouc-Wen模型对MRE磁致剪切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磁场强度对于MRE力学参数的... 目前关于磁控智能材料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 MRE)宏观力学滞回模型研究较少,不利于MRE材料应用控制。为提高MRE材料控制效果,基于Bouc-Wen模型对MRE磁致剪切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磁场强度对于MRE力学参数的影响。首先借助Simulink搭建Bouc-Wen仿真模型对MRE进行参数拟合;然后分析刚度、阻尼等材料参数随磁场强度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实验检验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磁场强度增加,MRE储能与耗能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等效刚度与最大阻尼力增幅明显,分别提高了210.61%、205.41%;在0.5~0.7 T磁场范围内参数增长速度较快,在0.7~1.0 T范围内增长趋于饱和;采用Bouc-Wen模型对MRE动态力学性能描述效果较好,特征参数最大误差为4.42%。研究成果为MRE材料优化制备与算法控制提供理论与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MRE) 动态力学性能 BOUC-WEN模型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rger’s蠕变模型的采矿车行驶海底稀软底质下陷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化淋 孙永福 +3 位作者 贾超 卫如春 邓浩 吴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在陆地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深海矿产资源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争相开采与利用的焦点,深海采矿车是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装备。海底稀软底质是一种承载力与抗剪强度极低的特殊底质,在采矿作业中,深海稀软底质的物理力学特性直接... 在陆地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深海矿产资源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争相开采与利用的焦点,深海采矿车是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装备。海底稀软底质是一种承载力与抗剪强度极低的特殊底质,在采矿作业中,深海稀软底质的物理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采矿车行走的稳定性。文章选取Burger’s接触模型作为深海稀软底质的本构模型,对某海域海底稀软原状土开展室内三轴试验,通过PFC3D颗粒流数值模拟实验对比实际三轴试验,对稀软底质的Burger’s蠕变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同时依据标定结果改变相应参数,针对5种不同底质条件的工况,建立海底采矿车的数字仿真模型,模拟各工况下采矿车在不同行驶速度时的下陷深度。结果显示,下陷深度会随行驶速度呈非线性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而减少并逐渐趋于稳定。同时结果还表明,该区域海底稀软底质具有更高的黏粒含量(38.1%~48.4%)、含水率(88.13%~137.79%)和压缩性(压缩系数:1.86~3.73 MPa^(-1),压缩模量:1.26~2.13 MPa),具有更低的密度(1.3~1.5 g/cm^(3))和强度特性(贯入阻力:0.19~1.32 N,黏聚力:3.7~6.9 kPa,内摩擦角:2.4°~3.9°),即承载力较低,蠕变性能较强。本研究在宏观上做了一般的探讨,为类似参数的稀软底质下海底采矿车的运行安全控制提供了较好借鉴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采矿车 海底稀软底质 burger’s蠕模型 PFC3D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