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HPLC技术的补骨脂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小川 李紫微 +2 位作者 唐慧娴 张小梅 励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5-868,共4页
目的:建立补骨脂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Shim-pack XR-ODSⅢ(50 mm×2.0 mm,1.6μm)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1 mL·min-1,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45℃。结果:建立了补骨... 目的:建立补骨脂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Shim-pack XR-ODSⅢ(50 mm×2.0 mm,1.6μm)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1 mL·min-1,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45℃。结果:建立了补骨脂药材的UHPLC指纹图谱,标定10个共有色谱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6个色谱峰。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重复性好,可为补骨脂药材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指纹图谱 相对保留时间 超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盐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2
作者 魏子涵 王文琦 +4 位作者 赵泽林 张诗涵 张丽艳 李军 马四补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71-177,共7页
建立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盐炙前后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生品补骨脂、盐补骨脂的差异。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 建立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盐炙前后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生品补骨脂、盐补骨脂的差异。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90 nm。采用镜像对比、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相似性评价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成功建立了生品补骨脂、盐补骨脂的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1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2种成分。生品补骨脂相似度良好,盐炙后的补骨脂相似度发生变化。镜像分析结果表明,盐炙后的补骨脂HPLC指纹图谱与生品补骨脂存在差异。与生品补骨脂相比,盐补骨脂的1~14号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LS-DA分析结果表明,生品补骨脂与盐补骨脂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为补骨脂盐炙前后的鉴别及质量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生品补骨脂 盐炙补骨脂 HPlC指纹图谱 偏最小二乘法(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的抑菌活性
3
作者 孙礼雪 关丽杰 +3 位作者 马晓彤 高洁 张洪雨 商今雨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探讨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5省5地进行茶饼... 探讨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5省5地进行茶饼病田间试验。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EC50分别为12.925 mg/L和6.074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2.00~2.67 mg/kg时,其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为68.08%~83.78%,其防治效果相当或优于对照药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 抑菌活性 田间防治效果 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高倩倩 颜翠萍 +4 位作者 翁泽斌 赵根华 陈志鹏 蔡宝昌 李伟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结果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血清体积分数为20%时,补骨脂盐炙品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品(P<0.01);同时,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作用,且盐炙品要优于生品。结论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其中盐炙品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盐炙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对猪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江宁 翁新楚 +1 位作者 吴侯 毕开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1,共2页
用OSI法测定了补骨脂原药材及补骨脂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 ,补骨脂及补骨脂提取物有很强的抗猪油自动氧化的能力。石油醚提取物与氯仿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相当 ,且两者的抗氧化作用均强于 0 0 2 %的BHT。
关键词 补骨脂 猪油 抗氧化作用 补骨脂提取物 OSI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水煎液和醇提物对斑马鱼骨骼发育的影响及其毒性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颖 王茉 +5 位作者 宋捷 詹扬 景莉君 陈书芹 贾晓斌 韦英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1-669,共9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水煎液(WD)和醇提物(EE)促骨骼发育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将受精后3 d(3 dpf)斑马鱼幼鱼暴露于泼尼松龙(PN)25μmol·L^(-1)和WD或EE 0.1,1,10和100 mg生药·L^(-1),以及依替膦酸二钠(ED)30 mg·L^(-1)溶液中... 目的研究补骨脂水煎液(WD)和醇提物(EE)促骨骼发育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将受精后3 d(3 dpf)斑马鱼幼鱼暴露于泼尼松龙(PN)25μmol·L^(-1)和WD或EE 0.1,1,10和100 mg生药·L^(-1),以及依替膦酸二钠(ED)30 mg·L^(-1)溶液中,隔天换液至9 dpf处死。茜素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头骨骨矿化面积和骨密度,荧光定量PCR法检测9 dpf斑马鱼骨保护素(OPG)和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 RNA表达。另将1 dpf斑马鱼胚胎置于EE 10,20,30,35,40,50和60 mg生药·L^(-1)、WD 10,50,100,125,150,175,200和500 mg生药·L^(-1)、补骨脂素(PS)12.5,25,50,100,200和400μmol·L^(-1)及补骨脂酚(BK)1,5,10,25和50μmol·L^(-1)溶液中,光镜检测3 dpf斑马鱼胚胎形态,观察记录给药后2~9 dpf胚胎或幼鱼死亡数,SPSS软件计算4,6和9 dpf LC50;另用速率法检测6 dpf斑马幼鱼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E 0.1 mg生药·L^(-1)和WD 1 mg生药·L^(-1)能显著增加斑马鱼头部骨骼染色面积和骨密度(P<0.01),提示增加骨矿化量;且WD和EE 1 mg生药·L^(-1)均上调OPG m RNA、下调RANKL m RNA表达水平(P<0.01),OPG/RANKL比值显著提高(P<0.01)。EE,WD,PS和BK可致斑马鱼心包、卵黄囊肿大,GOT活性降低(P<0.01),WD和PS的LC50值分别为EE和BK的4~7倍和4.3~20倍。结论 EE较WD促骨骼发育活性强,且毒性更大,提示脂溶性特征性成分可能是起效或致毒的关键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补骨脂 骨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安亚兰 王建舫 +1 位作者 许水明 韩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6-271,共6页
为了探讨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MTT法、PNPP(对硝基苯磷酸二钠盐)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榆测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液(10^-4~10^1mol·L^-1)及补骨脂素(10^-8~10^-4 mol·L^-1)对体外培... 为了探讨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MTT法、PNPP(对硝基苯磷酸二钠盐)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榆测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液(10^-4~10^1mol·L^-1)及补骨脂素(10^-8~10^-4 mol·L^-1)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3mg·mL^-1补骨脂水提液对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高浓度(10^-4、10mol·L^-1)补骨脂素抑制细胞增殖,而低浓度(10^-7、10^-8mol·L^-1)补骨脂素能够促进增殖;10^-4、10^-6、10^-8mol·L^-1补骨脂素均能使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明显上升;各浓度的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使细胞G,期百分比降低,而S期、G2期百分比显著增加。试验结果证实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具有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促使细胞由G1期向S期、G2期转化;补骨脂素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补骨脂素 成骨细胞 MTT PNPP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尹震花 张娟娟 +3 位作者 陈林 郭庆丰 张伟 康文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7-32,共6页
对补骨脂多糖(Psoralea corylifolia polysaccharides,PPs)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多糖的一般理化性质、单糖组成、摩尔质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谱(1H-NMR和13C-NMR)、微观结构及其对RAW264.7活力的影响进... 对补骨脂多糖(Psoralea corylifolia polysaccharides,PPs)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多糖的一般理化性质、单糖组成、摩尔质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谱(1H-NMR和13C-NMR)、微观结构及其对RAW264.7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除蛋白,经DEAE-52纤维素色谱柱(0.05 mol/LNaCl溶液洗脱)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2 种多糖(PPs-1-1和PPs-2-1),均为白色絮状粉末,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正丁醇、丙酮、氯仿、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考马斯亮蓝染色、斐林试剂反应、三氯化铁反应、碘-碘化钾反应均为阴性,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4.35±0.23)%和(95.27±0.42)%。PPs-1-1和PPs-2-1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不同物质的量比组成,平均摩尔质量分别为3.98×106 g/mol和4.47×106 g/mol;PPs-1-1具有表面光滑且致密的三维层流结构,具有α-和β-构型的呋喃糖苷;PPs-2-1具有表面疏松多孔的层状结构,具有β-构型的吡喃糖苷;PPs-1-1和PPs-2-1质量浓度分别低于0.16 μg/mL和0.01 μg/mL时,可明显激活RAW264.7巨噬细胞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多糖 纯化 结构鉴定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不同炮制饮片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一龙 郭延垒 +2 位作者 励娜 李胜容 王贤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13-2122,共10页
为探讨补骨脂不同炮制方法下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MS),对补骨脂生品、清炒品及盐炙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对补骨脂中9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合统计... 为探讨补骨脂不同炮制方法下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MS),对补骨脂生品、清炒品及盐炙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对补骨脂中9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炮制前后含量变化。在定性分析中,共鉴定指认38个化合物,建立了补骨脂MS数据库,发现了5个成分存在于生品与清炒饮片,而盐炙品中未发现;在定量分析中,发现补骨脂生品与炮制品(盐炙和清炒)化学成分有显著性差异,并筛选出4个差异标志物(补骨脂酚、补骨脂素、补骨脂宁和新补骨脂异黄酮)。从整体来看,补骨脂生品与炮制品(盐炙和清炒)在化学成分轮廓上存在一定差异。由含量变化推测,在补骨脂的炮制过程中,补骨脂酚和补骨脂素、补骨脂宁和新补骨脂异黄酮可能存在转化。本实验结果与建立的补骨脂MS数据库可为补骨脂炮制机理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清炒 盐炙 化学成分 定性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测定补骨脂中的主要成分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斌 刘荔荔 +3 位作者 翟振兴 陈伟 方慧生 吴玉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3,共3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和CGC技术测定了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主效应和适宜的操作条件。与传统的萃取法比较,SFE具有...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和CGC技术测定了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主效应和适宜的操作条件。与传统的萃取法比较,SFE具有经济、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 补骨脂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昌勤 赵琳 康文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以中药补骨脂为研究对象,研究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小檗碱为阳性对照,利用K-B法和液体培养法进行体外抑... 目的以中药补骨脂为研究对象,研究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小檗碱为阳性对照,利用K-B法和液体培养法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石油醚部位是补骨脂生品主要的抑菌活性部位,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对SA的抑制活性>MRSA>ESBLs-SA,酒炙补骨脂(甲醇总提取物)和酒炙补骨脂(石油醚部位)在质量浓度为50 mg/mL对3种菌的抑菌圈均为12 mm,活性较好;液体培养法中,酒炙补骨脂石油醚部位(IC50=0.10 mg/mL)活性最好。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酒炙补骨脂抑菌活性增强的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抑菌活性 炮制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ESBlS MIC 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抗骨质疏松效应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娜 颜冬梅 +1 位作者 张金莲 高秀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抗骨质疏松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补骨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抗骨质疏松效应成分的含量,对炮制前后三类成分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补骨脂经不同方法炮...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抗骨质疏松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补骨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抗骨质疏松效应成分的含量,对炮制前后三类成分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补骨脂经不同方法炮制后三类成分含量与生品相比均有极显著变化。结论 :药典收载的炮制法可同时提高三类化合物的含量,可能增强其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中医认为"盐炙能增强温补脾肾的作用"的传统观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炮制 抗骨质疏松效应成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楠 郭晏华 +2 位作者 刘刈 郭忠成 郑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3-825,共3页
目的:通过对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HPLC法,以Kromasil 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乙腈、0.3%冰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5 nm。结果:补骨脂炮制前后... 目的:通过对补骨脂生品及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HPLC法,以Kromasil 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乙腈、0.3%冰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5 nm。结果:补骨脂炮制前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没有变化,主要色谱峰含量有所改变,盐炙法以下降为主;而雷公制和酒制以升高为主。结论:补骨脂的不同炮制方法对于其所含化学成分只有量变影响而无质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炮制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庆繁 高璇 +3 位作者 司鹏 王贞佐 张桂荣 滕利荣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总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工艺。选取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得率... 以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总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工艺。选取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RSM)分析,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提取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47.5 min,液料比5.6∶1(mL∶g),提取液20 mL,提取功率330 W,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得率理论值为1.043%,验证值为1.047%,验证值与理论值间的相对误差为0.384%,验证值与真实值相吻合,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超声波法提取条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波提取 补骨脂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类药材补骨脂及其混伪品的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建国 马双姣 +3 位作者 黄玉龙 石林春 金钺 姚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786-790,共5页
目的:种子类药材补骨脂具有肝肾毒性,其混伪品曼陀罗子、天仙子、洋金花的种子、猪屎豆也含有毒性成分,且补骨脂与其混伪品外形相似,易导致混用误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补骨脂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以期快... 目的:种子类药材补骨脂具有肝肾毒性,其混伪品曼陀罗子、天仙子、洋金花的种子、猪屎豆也含有毒性成分,且补骨脂与其混伪品外形相似,易导致混用误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补骨脂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以期快速准确鉴定补骨脂及其混伪品,保证其用药安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补骨脂及其混伪品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所有序列用MEGA6.0软件进行种间、种内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计算,并构建NJ系统聚类树。结果:补骨脂ITS2序列长度为233bp,G+C含量为69.5%,种内无变异位点。补骨脂与其混伪品种间变异位点较多,种间K2P最小距离为0.5321,远远大于其种内距离,NJ树显示可以将补骨脂及其混伪品完全分开。结论:ITS2条形码序列可准确鉴别种子类药材补骨脂及其混伪品,为保证补骨脂的临床用药安全和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ITS2序列 鉴定 DNA条形码 混伪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测定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婷 朱汀滢 吴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根据《欧洲药典》质量标准要求,改进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补骨脂以甲醇提取,YMC-Triart C18色谱柱(4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等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46... 目的根据《欧洲药典》质量标准要求,改进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补骨脂以甲醇提取,YMC-Triart C18色谱柱(4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等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10~100μg/m L范围内成线性,并在Merck-Li Chrospher RP-18(4 mm×250 mm,5μm)和Waters Spherisorb ODS2 column(4 mm×250 mm,5μm)色谱柱上可重复实验结果,两成分的定量测定结果偏差分别为1.50%和1.33%。7个省和缅甸产共16批补骨脂样品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有量在1.11%(云南)和0.29%(广西)之间。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符合欧盟植物药申报专属性、精密度(日间、日内)、准确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HPlC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欧洲药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中三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陆华 黄剑 +1 位作者 邹巧根 相秉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建立补骨脂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补骨脂中补骨脂甲素和补骨脂异黄酮的含量。色谱柱 :汉邦 Lichrosphore C1 8(2 5 0 mm× 4.6mm ,5μm) ;流动相 :乙腈 -水 (4∶6) ;流速 1.0 ml/ min;... 目的 :建立补骨脂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补骨脂中补骨脂甲素和补骨脂异黄酮的含量。色谱柱 :汉邦 Lichrosphore C1 8(2 5 0 mm× 4.6mm ,5μm) ;流动相 :乙腈 -水 (4∶6) ;流速 1.0 ml/ min;检测波长 :2 79nm(0~ 3 0 min) ,2 47nm (3 0~ 45 min) ;进样量 2 0μl。补骨脂查耳酮 :色谱柱 :汉邦 L ichrosphore C1 8(2 5 0 mm× 4.6mm,5 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85∶ 15 ) ;流速 1.0 ml/ min;检测波长 3 87nm ;进样量 2 0μl。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2 % ,RSD为 1.3 % ,0 .0 489~ 0 .3 91μg,r=0 .9999(n=7)。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测定补骨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应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的补骨脂中 3种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不同产地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对补骨脂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成为补骨脂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补骨脂甲素 补骨脂异黄酮 补骨脂查耳酮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鸽 曹学丽 +1 位作者 谭莉 唐亚林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1-4,9,共5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补骨脂中香豆素类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以补骨脂干燥成熟果实为原料,经乙醇回流制备补骨脂粗提物,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所得样品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并由对照品确定成分.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补骨脂中香豆素类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以补骨脂干燥成熟果实为原料,经乙醇回流制备补骨脂粗提物,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所得样品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并由对照品确定成分.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7∶3∶5∶5)作为两相溶剂体系,从补骨脂粗提物中分离得到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二者纯度分别达到99.4%,99.1%.该法可以成功用于补骨脂粗提物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分离,并且具有制备量大和分离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补骨脂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肉豆蔻醇提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内脏高敏感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俊梅 王婷 +4 位作者 高家荣 姜辉 韩燕全 秦秀娟 徐双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81-1886,共6页
目的观察补骨脂-肉豆蔻醇提物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骨脂-肉豆蔻醇提高、中、低剂量组及匹维溴铵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母子分离结合乙酸... 目的观察补骨脂-肉豆蔻醇提物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骨脂-肉豆蔻醇提高、中、低剂量组及匹维溴铵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母子分离结合乙酸灌肠法复制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6周起,治疗组大鼠给予醇提物或匹维溴铵灌胃,连续两周。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内脏高敏感性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有量,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CRF1型受体(CRFR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骨脂-肉豆蔻醇提物(15、10 g/kg)能够升高大鼠腹部回缩反射阈值,降低大鼠结肠运动和结肠组织中SP、CGRP、CRF、CRFR1的表达。结论补骨脂-肉豆蔻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调节结肠组织中SP、CGRP、CRF及其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肉豆蔻 醇提物 肠易激综合症 内脏高敏感性 腹部回缩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纯化补骨脂中的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凤 亢静静 +2 位作者 李爱峰 孙爱玲 柳仁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7-1443,共7页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离纯化补骨脂中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素的工艺方法。采用YMC-C18、YMC-Diol和YMC-NH2等3种色谱柱,甲醇、乙腈、乙醇、异丙醇等4种改性剂,流动相流速2~6 mL×min^-1、温度300~325 K、压力10~14 MPa条件下,考...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离纯化补骨脂中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素的工艺方法。采用YMC-C18、YMC-Diol和YMC-NH2等3种色谱柱,甲醇、乙腈、乙醇、异丙醇等4种改性剂,流动相流速2~6 mL×min^-1、温度300~325 K、压力10~14 MPa条件下,考察了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素的纯化效果。放大得到制备型SFC条件为:色谱柱YMC-Diol;流动相为含有j=2%甲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速14.0 mL×min^-1;分离温度313 K;压力12 MPa。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素的纯度均大于98%,由Van’t Hoff曲线可知实验条件下SFC分离过程为焓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补骨脂 异补骨脂素 补骨脂素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