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文佛典里的“别人”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谭代龙
-
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
文摘
本文探讨了“别人”一词在汉文佛典中两种意义的产生时代及其原因,认为通常认定见于唐代的旁指代词“别人”首见于北周翻译佛经,同时“别人”在佛经里又被用为佛教术语,有专门的意义所指,作“少数人”解。
-
关键词
佛典
“别人”佛教术语
-
Keywords
buddhist scriptures "bieren" buddhist term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佛经译场中的翻译理论探索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刘长庆
-
机构
襄樊学院外语系
-
出处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6-109,共4页
-
文摘
我国佛经翻译理论随着译场的建立而产生,随着译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东晋道安从宏观上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观点,主张译文要保留原文的风格面貌。隋彦琮对译场工作人员提出了"十条八备"的标准。唐玄奘和道安一样,也主张保存原文的风格面貌,但他进一步从微观上提出了具体的"五不翻"原则。北宋赞宁提出的"新意六例"是对东汉以来佛经翻译的实践经验和翻译理论的总结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孤立地看待这些不同时期的翻译思想和观点,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继承和不断发展的有机联系,最终形成了我国古代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理论体系。尽管这些原则和理论主要体现在形而下的"术"的方面,但它们对现代翻译理论的构建和翻译实践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译场
翻译原则和理论
五失本三不易
十条八备
五不翻
新意六例
-
Keywords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ng center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Five Losses of Original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on
Ten Qualifications and Eight Qualities
Five Categories of Untranslated terms
Six New Translation Cases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