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荞麦种子蛋白组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新产 王宝维 魏益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0,14,共3页
SDS- PAGE分析表明 :荞麦种子蛋白质存在显著的多态型变化 ,荞麦籽粒缺乏高分子量蛋白质组分 ,而富含中、低分子量蛋白质亚基 ,荞麦蛋白是药用价值高 。
关键词 荞麦 蛋白质组分 种子 多态性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蛋白对高血脂症小鼠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左光明 谭斌 +1 位作者 王金华 秦礼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7-250,共4页
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对苦荞蛋白各组分进行体内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蛋白各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功能,其中清蛋白最强,球蛋白次之,谷蛋白最弱。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苦荞清蛋白高、低剂... 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对苦荞蛋白各组分进行体内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蛋白各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功能,其中清蛋白最强,球蛋白次之,谷蛋白最弱。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苦荞清蛋白高、低剂量组和球蛋白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LDL-C)(P<0.05),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HDL-C)(P<0.05),有降血脂作用;同时清蛋白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增强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蛋白组分 降血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种质资源种子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石桃雄 郑俊青 +3 位作者 黎瑞源 吕丹 陈庆富 梁成刚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5,共11页
为了揭示苦荞种子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蛋白质种质资源,对来自不同省(区)的231份苦荞种质资源种子的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苦荞种质资源种子总蛋白质、清蛋白、谷蛋白、... 为了揭示苦荞种子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蛋白质种质资源,对来自不同省(区)的231份苦荞种质资源种子的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苦荞种质资源种子总蛋白质、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均值分别为77.78 mg/g、30.32 mg/g、30.53 mg/g、13.72 mg/g和3.21 mg/g,变异系数表现为清蛋白(24.5%)>醇溶蛋白(24.2%)>谷蛋白(19.6%)>球蛋白(16.5%)>总蛋白质(12.7%)。99.1%(229份)的供试苦荞种质资源种子蛋白质主要由清蛋白和谷蛋白组成,二者共占总蛋白质含量的67.9%~88.1%。醇溶蛋白含量与清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球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蛋白质含量除与醇溶蛋白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他3个蛋白质组分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31份苦荞种质资源分成六大类群,其中,类群Ⅴ包含20份种质资源,种子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高;类群Ⅵ包含35份种质资源,种子醇溶蛋白含量最高;类群Ⅰ包含41份种质资源,种子总蛋白质、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较高。这些优异种质资源可用于高蛋白质苦荞品种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种质资源 蛋白质组分含量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耐低磷力鉴定及其产量和品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汪燕 廖凯 +6 位作者 喻武鹃 黄娟 邓娇 霍冬敖 孙艳红 王鹏程 梁成刚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3-510,共8页
选用20个苦荞审定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苦荞品种的耐低磷力鉴定及其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性状对低磷处理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磷下苦荞单株粒数、单株籽粒质量和产量呈下降趋势,种子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4种蛋白质组分含... 选用20个苦荞审定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苦荞品种的耐低磷力鉴定及其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性状对低磷处理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磷下苦荞单株粒数、单株籽粒质量和产量呈下降趋势,种子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4种蛋白质组分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大,且对低磷的响应不一致。耐低磷力鉴定发现,3个品种生物产量耐低磷力达到1级,5个品种籽粒产量耐低磷力和5个品种的耐低磷力综合值达到2级;1个品种适应性达到1级。综合分析发现,六苦3号为高产耐低磷品种、适应性达到1级,晋荞麦2号为高产磷敏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耐低磷 产量 蛋白质组分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麦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 被引量:28
5
作者 聂薇 李再贵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苦荞麦具有卓越的保健价值和食疗功效,是一种重要的粮食替代作物和功能性食品原料。苦荞麦富含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和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多酚等营养成分,其花序中芦丁含量可高达8%以上。总结了国内外对苦荞营养保健功能成分与作用... 苦荞麦具有卓越的保健价值和食疗功效,是一种重要的粮食替代作物和功能性食品原料。苦荞麦富含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和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多酚等营养成分,其花序中芦丁含量可高达8%以上。总结了国内外对苦荞营养保健功能成分与作用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苦荞加工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营养成分 膳食纤维 蛋白质 多酚 荞麦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玉霞 吴卫 +3 位作者 郑有良 王俊 李建 邬昌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34,共5页
对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中、矮秆,主茎节数、有效花序数、蛋白质含量适中,一级分枝数偏多、总分枝数偏少,千粒重、单株粒重偏低和生育期较长等特点。... 对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中、矮秆,主茎节数、有效花序数、蛋白质含量适中,一级分枝数偏多、总分枝数偏少,千粒重、单株粒重偏低和生育期较长等特点。主成分分析将9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5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达87.77%。入选材料应是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适中,有效花序数和千粒重偏高,中矮秆的材料。据此标准,筛选到九江苦荞和苦刺荞2份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基于性状表现,供试材料可分为低产晚熟型、多分枝高蛋白型、早熟粒重型等3类,但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蛋白质含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创制苦荞品系的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桃雄 关志秀 +3 位作者 韦春玉 李红兴 汪燕 梁成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7,共6页
为选育高产优质苦荞品种,本课题组以晋荞麦2号为对照,利用^(60)Co-γ射线诱变创制了苦荞种质资源库。本试验从该种质库中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49份材料进行总黄酮、多酚和蛋白质组分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这49份材料的总黄酮含量在7.55~32.05... 为选育高产优质苦荞品种,本课题组以晋荞麦2号为对照,利用^(60)Co-γ射线诱变创制了苦荞种质资源库。本试验从该种质库中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49份材料进行总黄酮、多酚和蛋白质组分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这49份材料的总黄酮含量在7.55~32.05mg/g间,平均为20.52mg/g,19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总多酚含量在4.55~11.76mg/g间,平均为8.21mg/g,4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总蛋白含量在55.51~116.08mg/g之间,平均为88.85mg/g,2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苦荞总蛋白、清蛋白含量与总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选育兼具高蛋白、高黄酮和高多酚含量的苦荞品种具有可行性。^(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不仅是苦荞优质育种的有效途径,还可为苦荞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60)Co-γ 辐射诱变 总黄酮 总多酚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重组自交系群体粒重、粒形与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异 被引量:6
8
作者 郑俊青 黎瑞源 +4 位作者 郑冉 吕丹 陈其皎 石桃雄 陈庆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5-575,共11页
通过研究苦荞粒重、粒形与蛋白组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探索影响苦荞蛋白组分含量的主要性状,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以小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XJ-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对粒重、粒形相关性状和籽粒蛋白组分含量... 通过研究苦荞粒重、粒形与蛋白组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探索影响苦荞蛋白组分含量的主要性状,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以小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XJ-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对粒重、粒形相关性状和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和总蛋白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醇溶蛋白含量外,父本晋荞麦2号的千粒重、粒长、粒宽、长宽比、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母本小米荞;在XJ-RILs群体中,各性状变异系数为5.79%~29.97%,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千粒重与粒长、粒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粒长与谷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于各性状的表型值,在欧式距离为12.10~13.50处,将220个株系划分为12个类群,其中C9类群粒长、长宽比、清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0类群千粒重、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1类群千粒重、粒长、长宽比、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高。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籽粒各蛋白组分含量的基因型差异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材料,筛选获得的蛋白组分优异株系为不同食品和保健品的加工提供了推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重组自交系 粒形 蛋白组分 变异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荞不同品种不同海拔地区种子蛋白组分含量研究
9
作者 张启迪 邓娇 +1 位作者 梁成刚 陈庆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4-532,共9页
该研究通过分析甜荞10个品种在4个不同海拔栽培的种子蛋白质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变异,以揭示不同荞麦品种之间以及不同栽培地点甜荞种子蛋白组分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在所有甜荞品种种子蛋白组分含量中清蛋白... 该研究通过分析甜荞10个品种在4个不同海拔栽培的种子蛋白质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变异,以揭示不同荞麦品种之间以及不同栽培地点甜荞种子蛋白组分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在所有甜荞品种种子蛋白组分含量中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其中,种植于海拔最低的内蒙古通辽的甜荞种子平均球蛋白含量最高(1.081%),而种植于海拔1 450 m的河北甜荞谷蛋白平均含量最高(2.805%);海拔2 620 m的青海甜荞清蛋白平均含量为4.750%,而在海拔最高的西藏日喀则收获的甜荞种子的醇溶蛋白最高(平均为0.393%)。另外,蒙0530在4个地区的平均种子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都最高,而球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赤甜荞1号,定甜荞2号的种子醇溶蛋白含量最高。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种子清蛋白含量品种间变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地点间的种子醇溶蛋白含量达极显著水平,而地点和品种两个因素对种子球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的变异都有极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赤甜荞1号的醇溶蛋白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蒙0530的球蛋白含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品种蛋白组分与海拔的相关性不显著。该研究结果对于甜荞优质品种培育和栽培以及推广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种子蛋白组分 蛋白质含量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