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5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ck-Boost转换器总剂量辐射效应分析与抗辐射加固设计方法
1
作者 郭仲杰 卢沪 +1 位作者 刘楠 吴龙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6,共8页
DC-DC转换器在总剂量辐射环境下会带来输出电压漂移、线性调整率与负载调整率下降等影响,使得电路的输出稳定性能变差。针对传统基于工艺与版图的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方法会带来成本较高、版图面积过大及普适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实... DC-DC转换器在总剂量辐射环境下会带来输出电压漂移、线性调整率与负载调整率下降等影响,使得电路的输出稳定性能变差。针对传统基于工艺与版图的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方法会带来成本较高、版图面积过大及普适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实时监测与自适应加固并行的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设计方法,可脱离工艺实现在电路级层面的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提升了Buck-Boost转换器的抗总剂量辐射能力。基于0.18μm BCD工艺对所提方法进行具体电路设计与物理实现验证,结果表明:在剂量值为2000 Gy(Si)的条件下,可将系统增益的下降率从19.26%补偿至6.65%,输出电压漂移率从0.0663%改善至0.0074%,负载调整率和线性调整率分别降低2.15%/A和0.0389%/V,为电路与系统级的抗总剂量辐射效应加固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剂量辐射效应 加固设计 buck-boost转换器 误差放大器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可修调误差放大器的高精度Buck-Boost转换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仲杰 卢沪 +2 位作者 曹喜涛 刘楠 刘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0-436,共7页
传统的修调方案是通过改变电阻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来对系统的输出电压进行修调,这种针对于特定输出电压下的反馈电阻修调的方法无法保证配置不同输出电压时的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环路的工作特点,从固定工作点的误差放大器入... 传统的修调方案是通过改变电阻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来对系统的输出电压进行修调,这种针对于特定输出电压下的反馈电阻修调的方法无法保证配置不同输出电压时的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环路的工作特点,从固定工作点的误差放大器入手,提出基于动态修调误差放大器电流的高精度Buck-Boost转换器设计方法.基于0.18μm BCD工艺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电路设计与物理实现验证.结果表明,修调电流可以将输出电压±40 mV的输出电压误差降低到±1.83 mV,输出电压精度可以达到0.0457%;在输出电压误差满足≤5 mV时,满修调时可实现最大误差62.83 mV的修调.相较于传统结构,修调电压的精度受PVT变化影响较小,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输出精度,该方法已在一款Buck-Boost型转换器中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转换器 输出精度 可修调 误差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崔家瑞 周昊 +3 位作者 王明刚 阎群 周晓红 李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3,共6页
针对铝电解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信号长距离传输和电磁干扰导致的信号衰减问题,以及槽电压高精度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电源模块、VFC模块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 针对铝电解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信号长距离传输和电磁干扰导致的信号衰减问题,以及槽电压高精度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频率转换器(VFC)的铝电解槽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电源模块、VFC模块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提供±15、5V不同电压等级的隔离电源;VFC模块包含信号衰减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异常报警电路。信号衰减电路将0~70V的槽电压分段衰减至0~8V;信号转换电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RS485差分频率信号,以实现与微控制器单元模块之间的长距离传输;异常报警电路则能在槽电压超出正常范围时发出报警信息,并在超过危险范围时驱动继电器切断电动机运行。微控制器单元模块通过频率捕获方法测量信号频率,进而计算出原始槽电压值,槽电压值经过滤波处理后上传至上位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相对误差≤1.2%,测量精度优于铝电解现场的测量装置,有助于推动铝电解行业的低碳转型和装备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电压 电压-频率转换器 频率捕获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换器测试技术和系统研究
4
作者 杨杰尧 陈海东 +8 位作者 何招领 梁振川 陈慧冰 夏晨斌 赵小娇 王宜 胡健 车文荃 薛泉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极化转换器的迅速发展对相应的测试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化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运用时域和频域互转以及时域加窗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处理。文中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VB.... 极化转换器的迅速发展对相应的测试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化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运用时域和频域互转以及时域加窗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处理。文中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VB.NET的控制软件,并研制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结构的极化转换器用于对比验证。通过仿真和测试对比,所提出的测试系统的反射率测试误差预计优于2 dB,同时,其测试效率相对于传统机械方法提升了80%以上。所研制的测试系统有望成为本领域先进的研制案例,推动极化转换器测试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法 超表面 极化转换器 时域消除法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可见光红外匹配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伍薇 鲜勇 +3 位作者 苏娟 张大巧 李少朋 李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0-348,共9页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较好地学习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多尺度深层次特征,增大图像同名点对描述子的相似度;在特征匹配模块,利用线性转换器对SuperGlue匹配算法进行改进,聚合特征以提高匹配性能。在多个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获得了更好的匹配效果,提高了匹配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异源图像匹配 特征金字塔 线性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流水线逐次逼近混合型模数转换器设计
6
作者 叶茂 白春阳 +1 位作者 郑肖肖 赵毅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为满足数字X射线系统中光电二极管阵列读出电路对平均性能优越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要求,设计一款高精度流水线逐次逼近混合型模数转换器.采用带有预放大级的增益增强型放大器结构,实现了高能效运放设计.使... 为满足数字X射线系统中光电二极管阵列读出电路对平均性能优越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要求,设计一款高精度流水线逐次逼近混合型模数转换器.采用带有预放大级的增益增强型放大器结构,实现了高能效运放设计.使用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LSB)平均抗噪声方法,简化第二级比较器结构,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运用基于延迟锁相环(delay-locked loop,DLL)反馈环路实现比较器时钟自调节,提高了异步时序鲁棒性.基于0.18µm EPI BCD工艺完成对ADC电路设计、版图绘制和后仿真验证.在5.0 V供电电压、5 MS/s采样率的条件下,有效位数ENOB为15.61 bit,信噪失真比SNDR为95.73 dB,非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110.7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模数转换器 LSB平均抗噪声 DLL时钟自调节环路 高能效运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维纳过程的DC/DC转换器辐照加速退化试验评估
7
作者 赵令 锁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142,共7页
针对空间辐照环境下DC/DC转换器的寿命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维纳过程的辐照加速退化试验评估方法。利用维纳过程退化模型结合统一定义的加速模型,建立DC/DC的可靠性模型和寿命分布,再利用加速退化试验性能退化数据,通过极大似然函数估计法... 针对空间辐照环境下DC/DC转换器的寿命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维纳过程的辐照加速退化试验评估方法。利用维纳过程退化模型结合统一定义的加速模型,建立DC/DC的可靠性模型和寿命分布,再利用加速退化试验性能退化数据,通过极大似然函数估计法求解模型参数,从而实现DC/DC的寿命评估。以某型号DC/DC转换器为对象,通过开展辐照恒定剂量率加速退化试验获得性能退化数据,并根据提出的评估方法进行可靠性建模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对比2种参数-应力关系加速退化模型,表明所建立的维纳过程双加速退化模型在应用于辐照特殊环境的加速退化试验评估时,展现出更为稳健与可靠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转换器 空间辐照 维纳过程 可靠性评估 加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波段大视角液晶偏振转换器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启东 穆全全 +4 位作者 刘璐璐 于洋 彭增辉 刘永刚 鲁兴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3-696,共14页
偏振转换器能够通过对入射光偏振态的动态调控间接实现几何相位型多功能光学器件光学响应特性的动态可调。基于液晶的偏振转换器具有调控效率高、调控面积大、紧凑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偏振转换器。本文围绕偏振转... 偏振转换器能够通过对入射光偏振态的动态调控间接实现几何相位型多功能光学器件光学响应特性的动态可调。基于液晶的偏振转换器具有调控效率高、调控面积大、紧凑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偏振转换器。本文围绕偏振转换效率、工作波段、视场角3个核心参量,系统介绍了液晶偏振转换器最新的研究进展,分别给出了典型液晶偏振转换器和大视角宽波段液晶偏振转换器的详细结构和性能表现,同时介绍了液晶偏振转换器工作波段和视角的拓展方法。该项工作能够为液晶偏振转换器结构设计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同时为基于几何相位或新型相位调控模式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偏振转换器 波段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秃鹰优化算法的海上混合光伏波浪能转换器阵列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博 段金航 +2 位作者 李密维 刘炳强 韩一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0-2489,I0060-I0063,共14页
近年来,海上能源发电技术备受瞩目,一种新兴趋势是将波浪能转换器(wave energy converter,WEC)与海上光伏(offshore floating photovoltaic,OFPV)相结合,形成混合光伏-波浪能转换器系统(hybrid PV-wave energy converter,HPV-WEC)。HPV-... 近年来,海上能源发电技术备受瞩目,一种新兴趋势是将波浪能转换器(wave energy converter,WEC)与海上光伏(offshore floating photovoltaic,OFPV)相结合,形成混合光伏-波浪能转换器系统(hybrid PV-wave energy converter,HPV-WEC)。HPV-WEC具有提高海上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以及实现功率稳定输出等优势。为了充分利用HPV-WEC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在不增加新设备的情况下提高能源产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秃鹰优化算法(improved bald eagle search algorithm,IBES)的HPV-WEC阵列布局优化策略。IBES结合了莱维飞行策略和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机制,以平衡局部开发和全局探索之间的关系。为了评估IBES在优化HPV-WEC阵列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5个浮标和8个浮标规模的阵列优化,并将IBES与其他5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IBES表现出实现最大总功率输出并具有显著的收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秃鹰算法 波浪能转换器 海上光伏 布局优化 海上混合光伏-波浪能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8μm SiGe BiCMOS工艺的4GS/s、14 bit数模转换器
10
作者 张翼 戚骞 +4 位作者 张有涛 韩春林 王洋 张长春 郭宇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基于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超高速高精度数模转换器(DAC),其时钟采样率为4 GS/s、精度为14 bit。为满足4 GHz处理速度,该DAC中所有电路均采用异质结晶体管(HBTs)搭建。为了降低功耗和节约面积,本设计采用10+4分段译码的方式,... 基于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超高速高精度数模转换器(DAC),其时钟采样率为4 GS/s、精度为14 bit。为满足4 GHz处理速度,该DAC中所有电路均采用异质结晶体管(HBTs)搭建。为了降低功耗和节约面积,本设计采用10+4分段译码的方式,其中低10位电流舵使用R-2R梯形电阻网络,而高4位使用温度计码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DAC的DNL、INL分别为0.54 LSB和0.39 LSB,全奈奎斯特频域内的无杂散动态范围均大于82 dBc。在3.3 V和5 V混合电源供电下,整个DAC的平均功耗为2.39 W。芯片总面积为11.22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转换器 SiGe HBT 电流模逻辑 电流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蜜獾算法的波能转换器阵列优化
11
作者 杨博 刘炳强 +3 位作者 陈义军 武少聪 束洪春 韩一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5-1478,共14页
针对波浪能转换器(WEC)阵列发电效率提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蜜獾算法的三系WEC阵列优化方法.首先,为克服原始蜜獾算法(HBA)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等缺陷,引入佳点集初始化、混沌机制和蜜獾种群变异3种策略对原始HBA进行改进.此外,... 针对波浪能转换器(WEC)阵列发电效率提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蜜獾算法的三系WEC阵列优化方法.首先,为克服原始蜜獾算法(HBA)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等缺陷,引入佳点集初始化、混沌机制和蜜獾种群变异3种策略对原始HBA进行改进.此外,为了验证改进蜜獾算法(IHBA)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开展2个浮标、10个浮标和20个浮标3个不同规模的WEC阵列优化实验.2浮标阵列仿真结果表明,WEC阵列优化存在多组最优解,且IHBA、HBA、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都能以不同速度找到最优解.然而,随着WEC阵列规模的增大,3种对比算法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相反地,IHBA依然表现出较强寻优能力并能搜寻到全局最优解.最后,IHBA所获10浮标和20浮标的阵列q因子分别高达1.059和0.968,远优于其他3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可再生能源 波能转换器 阵列优化 改进蜜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Boost隔离直流转换器设计
12
作者 王雪丹 李文鹤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2期189-191,共3页
在Buck-Boost隔离直流转换器宽范围输入电压的条件下,分析了典型的全桥Boost转换器拓扑结构,由于存在的谐振电感包括漏电感,全桥Boost转换器只能采用双边沿调制。该转换器采用UC3895作为控制器,对全桥单元采用移相转换控制的方式,为了... 在Buck-Boost隔离直流转换器宽范围输入电压的条件下,分析了典型的全桥Boost转换器拓扑结构,由于存在的谐振电感包括漏电感,全桥Boost转换器只能采用双边沿调制。该转换器采用UC3895作为控制器,对全桥单元采用移相转换控制的方式,为了提高全桥Boost转换器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采用三模式两频率控制方式,在输入宽范围电压的情况下,最高500V输入,360V输出。在此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输入电压平均效率范围是96.2%,最高效率能达到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 隔离直流转换器 全桥Boost转换器 脉宽调制 双边沿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及锂电池组主动均衡策略研究
13
作者 李善寿 钱龙 +2 位作者 叶伟 黄梅初 谢陈磊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823,共10页
针对当前均衡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存在均衡速度慢、均衡路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拓扑,分析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实现单体-单体和多体-非对称多体均衡控制原理。以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为均... 针对当前均衡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存在均衡速度慢、均衡路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拓扑,分析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实现单体-单体和多体-非对称多体均衡控制原理。以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为均衡变量,构建电池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二次规划算法滚动优化均衡电流。通过调节开关管占空比控制实现锂电池组SOC均衡。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下搭建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及主动均衡控制策略模型。针对马里兰大学公开锂电池充放电实验数据集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均衡拓扑和主动均衡控制策略模型可以快速实现锂电池组SOC均衡,与传统的拓扑和控制策略相比,均衡时间缩短30.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组 非对称buck-boost电路 SOC均衡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晶包层平板光波导的偏振转换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蔚云慧 毕泽坤 +4 位作者 刁志辉 彭增辉 刘永刚 王启东 穆全全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5-734,共10页
基于液晶的动态可调偏振转换器具有大调制幅度、低功耗的优势,在片上集成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现有的液晶偏振转换器存在传输损耗大、液晶分子难取向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包层平板光波导的偏振转换器。首先基于... 基于液晶的动态可调偏振转换器具有大调制幅度、低功耗的优势,在片上集成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现有的液晶偏振转换器存在传输损耗大、液晶分子难取向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包层平板光波导的偏振转换器。首先基于液晶各向异性与4层波导理论,构建了满足液晶包层平板光波导物理特性的偏振转换分析模型,厘清偏振转换发生的内在机理为液晶分子场致转动引起的波导内模式耦合。而后通过精确求解耦合状态下波导模式的传播常数和光场分布,提出一种适合于液晶包层平板光波导的偏振转换分析方法,总结出偏振转换效率及最小转换长度的理论公式,并掌握了模式耦合对偏振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最后综合优化各层波导参数得到了一组可实现高偏振转换效率的器件参数,分析了芯层厚度、取向层厚度和电极长度偏差对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液晶包层平板光波导偏振转换器可在0.2 V的驱动电压变化下实现转换效率在0%~99.98%的连续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光波导 偏振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Buck-Boost复合型恒压无线充电系统
15
作者 李国洪 江超 +2 位作者 郝满满 丁少成 梁高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由于耦合线圈错位和负载变化使得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LCC-S和S-P复合拓扑型结构的恒压无线的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占空比来实现恒压充电。首先,对LCC-S和S-P的拓扑结构进行理论分析,...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由于耦合线圈错位和负载变化使得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LCC-S和S-P复合拓扑型结构的恒压无线的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占空比来实现恒压充电。首先,对LCC-S和S-P的拓扑结构进行理论分析,随后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输出的电压电流特性,得到拓扑结构的耦合互感呈现的增减关系,将其复合到一起,可以得到稳定电压输出;其次,设计了Buck-Boost电路参数,同时通过双闭环控制占空比的变化,使得系统应对耦合系数和负载端阻抗的变化依旧可以维持稳定输出;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得到了该系统应对外部参数变化,可以输出恒定电压,同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 恒压输出 复合拓扑型 buck-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16
作者 皇金锋 陈旭 李聪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31,共13页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将变换器主路和支路分别拟合为自抗扰控制系统范式,转化为2个独立的二阶系统模型,以此来抑制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其次,设计终端互补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线性控制器,同时引入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进一步提高观测器的估计精度,利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优势提高系统受到扰动时的暂态性能。然后,通过Lyapunov理论以及Routh判据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搭建实验平台对3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控制能够很好地抵抗扰动,抑制噪声以及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 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交叉影响 抗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右半平面零点的SIDO 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17
作者 皇金锋 李啸天 +1 位作者 章乾 李慧慧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7,共12页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SIDO Buck-Boost)输出两支路存在严重的交叉影响、控制困难以及系统暂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主路微分平坦控制(differentia...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SIDO Buck-Boost)输出两支路存在严重的交叉影响、控制困难以及系统暂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主路微分平坦控制(differential flatness based control,DFBC)和支路改进双闭环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的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主路微分平坦理论,在主路控制中设计微分平坦控制器,并对微分平坦系统进行误差反馈;设计ESO对主路的扰动项进行观测,将观测后的状态量反馈到微分平坦控制器中.其次,针对支路存在耦合以及右半平面零点的问题,设计改进型双闭环ADRC进行系统解耦,其中,电流内环选取基于模型补偿和前馈补偿的ADRC,电压外环选取普通ADRC,然后,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基于HIL搭建了实验平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减小了输出两支路之间的交叉影响,解决了非最小相位系统控制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暂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SIDO buck-boost变换器 右半平面零点 扩张状态观测器 微分平坦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在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殷冰清 刘思远 +3 位作者 王弘睿 胡庆元 刘兰惠 胡德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5,共3页
ChatGPT中文名为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产品,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e language processing,NLP)智能工具。自2022年12月上线以来,... ChatGPT中文名为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产品,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e language processing,NLP)智能工具。自2022年12月上线以来,2个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个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 ChatGPT 慢性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电压的模数转换器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起铭 韩琪娜 +6 位作者 施杨 周琨荔 杨雁 徐睿 金尚忠 赵建亭 屈继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9-625,共7页
相比于用传统半导体器件研制的信号源,约瑟夫森任意波形发生器合成信号的幅值可溯源至自然常数,其输出波形具有超低噪声、超低失真的优点。使用约瑟夫森任意波形发生器评估了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24位数字采集卡PXI 5922的性能。其... 相比于用传统半导体器件研制的信号源,约瑟夫森任意波形发生器合成信号的幅值可溯源至自然常数,其输出波形具有超低噪声、超低失真的优点。使用约瑟夫森任意波形发生器评估了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24位数字采集卡PXI 5922的性能。其中,采用零补偿波形合成方法简化系统硬件结构,并且使用高精度、多比例的感应分压器提升评估效率。首先,在10 kHz的带宽内标定了PXI 5922单通道的增益及其稳定性、信噪比、无杂散动态范围、总谐波失真、信纳比和有效位数;其次,标定了PXI 5922两通道不同相位下的相位差;最后,结合电网的谐波情况,以60 Hz的基波频率为例,标定了PXI 5922在12阶谐波以内各谐波的幅度与相位响应。约瑟夫森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超高精度和宽带输出能力在评估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的性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模数转换器 约瑟夫森任意波形发生器 零补偿 感应分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射型超表面太赫兹宽带极化转换器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瑞 王伟 +1 位作者 陈顺荣 杨宋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80-28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宽带的反射型超表面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其单元结构由主“I”型和两个附加“C”型构成,在较宽频带及较大斜入射角范围,可将入射的线极化波高效地转换为交叉极化波。仿真结果表明,极化转换器工作在1.05~2.45THz的频率范围内,相... 提出了一种宽带的反射型超表面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其单元结构由主“I”型和两个附加“C”型构成,在较宽频带及较大斜入射角范围,可将入射的线极化波高效地转换为交叉极化波。仿真结果表明,极化转换器工作在1.05~2.45THz的频率范围内,相对带宽为80%,极化转换效率达到90%以上;若太赫兹波入射角在40°以内,极化转换效率仍保持在80%以上。给出了反射型超表面极化转换器的设计原理,并结合谐振点的表面电流分布分析了极化转换器的工作机理。所设计的高效反射型极化转换超表面,在太赫兹波极化选择控制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转换器 反射型 太赫兹 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