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Bt—DCPV复合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文山松毛虫试验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胡光辉
陈尔厚
陈世维
索启恒
段兆尧
槐可跃
-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出处
《云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56-60,共5页
-
文摘
经Bt 2× 10 7、 4× 10 7、 6× 10 7、 8× 10 7、 1× 10 8孢子 /mL5种浓度对 4龄文山松毛虫的室内生测 ,筛选出松毛虫死亡率达 70 %的最佳浓度为 2 0× 10 7孢子 /mL ;以此浓度的Bt与DCPV复配试验 ,选择残存虫DCPV感染率 5 0 %的DCPV最低浓度为 6 0× 10 5PIB/mL。林间应用最适的Bt +DCPV复配浓度是 6 0× 10 7孢子 /mL +4 0× 10 5PIB/mL ,其防治效果为 82 0 8%。
-
关键词
bt-dcpv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文山松毛虫
防治
-
Keyword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
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ompound microbiological pesticide
-
分类号
S763.42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效果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石雷
赵耘
张忠和
徐珑峰
万有铭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1-464,共4页
-
基金
国家林林业局科技司科持示范推广项目(2001 天保16号)"复合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示范推广"资助项目
-
文摘
对用质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在云南南涧、禄丰县大面积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林内调查、定枝套袋观察和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林内、袋内和室内的防治死亡率云南松毛虫分别达86%、79%和49%,思茅松毛虫分别为62%、73%和10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防治
云南松毛虫
思茅松毛虫
-
Keywords
compound microbial pesticide
control
Dendrolimus houi
Dendrolimus kikuchii
-
分类号
S767.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应用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祝军
金山
-
机构
兴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新宾县林业局
-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58,共2页
-
文摘
应用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效试验,筛选出了防治不同虫龄的最佳体积浓度和最佳施药时间。幼虫1-2龄为1:800倍液,3-4龄为1:400倍液,5龄为1:200倍液;最佳施药时间宜在晴天的8时以前和16时以后或阴天的全天,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既可节约防治费用,又能达到防治效果。
-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防治
-
分类号
S767.3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松茸毒蛾试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任惠
林思诚
梁云芳
柯沛强
-
机构
广东省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66-368,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林用高效广谱微生物杀虫剂的研制及利用技术研究"部分内容.
-
文摘
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J-DsCPV)、苏云金杆菌(BT)和白僵菌混配成的复合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毒蛾,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松毒蛾有一定的杀虫效果,每0.0667hm2用CPV10.0亿多角体+BT1000亿芽孢+白僵菌250亿孢子防治效果较理想,药后12天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0.3%,残存活虫CPV平均感染率达89.2%.
-
关键词
松毒蛾
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TS7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
-
题名涕灭威复合污染体系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张清敏
李得翔
熊瑛
戴树桂
-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农业环境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2-30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29837170
-
文摘
选择了一种毒性很高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和一种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组成复合污染体系,以细菌、真菌、放线菌、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呼吸强度为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测试指标,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涕灭威-SDBS复合污染体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复合体系较二者单独作用的显著效应时间明显缩短,其机制是SDBS加速了涕灭威的降解解毒作用。
-
关键词
涕灭威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复合污染体系
土壤微生物
生态毒理效应
杀虫剂
农药
-
Keywords
aldicarb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combined pollution system
ecotoxicological effect of microbial consortia in soil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2种生物试剂对林间美国白蛾防治效果试验
- 6
-
-
作者
文杨
薛玉燕
周洋
李胜国
魏宁
胡猛
-
机构
济宁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曲阜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任城区自然资源局
-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
文摘
在济宁试验区,利用无人机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Bt,32000 IU/mg)、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00万PIB/mL+苏云金芽孢杆菌2‰)对林间美国白蛾1—3龄幼虫防治效果开展试验,通过稀释40,20,10倍3个配比梯度,采用新复极差法对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白蛾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与Bt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喷施复合杀虫剂20倍液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Bt 10倍液,3 d时幼虫死亡率达80%,7 d后防治效果达到99%,较Bt杀虫剂提高10.37%—17.66%。美国白蛾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桑蚕、蜜蜂、虾蟹等无毒害,可在特种养殖等敏感区域推广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害虫种群密度,抑制虫害扩散风险,从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
关键词
美国白蛾
BT
美国白蛾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防治效果
-
Keywords
Hyphantria cunea
Bt
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Bacillus thuringiensis(Hc NPV-Bt)composite insecticide
Control efficacy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复合光合细菌对食用菌农药残留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9
- 7
-
-
作者
杨绍斌
牛志涛
夏舒叶
闻雅男
马俊弛
-
机构
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沈阳市辽中县杨士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沈阳市辽中县冷子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
出处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0,共2页
-
基金
沈阳大学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 0 0 4 0 1 2 )。
-
文摘
采用喷施复合光合细菌微生物制剂的方法,降解食用菌子实体上残留的杀虫剂,试验表明:在长出子实体以后,先喷杀虫剂,1d后再喷施1×1 0 3个/mL浓度的复合光合细菌制剂即可使顺反氯氰菊酯降解;当喷施复合光合细菌浓度达到1×1 0 4 个/mL时可使毒性较强的虫螨克2号有效降解。此方法不仅能降解食用菌上残留农药,而且还能促进子实体生长,及防病抗病,使食用菌生产走上无公害化、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棚菜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了配套技术。
-
关键词
农药残留降解
复合
可持续发展道路
光合细菌制剂
微生物制剂
子实体生长
食用菌生产
农产品生产
氯氰菊酯
细菌浓度
残留农药
无公害化
安全生产
配套技术
杀虫剂
喷施
虫螨克
抗病
棚菜
-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CPV-Bt复合制剂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研究
- 8
-
-
作者
童新旺
董炽良
龙风芝
杜克辉
谭瑞成
劳先闵
-
机构
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0-52,共3页
-
-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林间防治
防治效果
复合制剂
复合微生物杀虫剂
残留种群
林业科学研究
虫口密度
带毒率
湖南省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苏云金杆菌高毒力菌株4.0718的快速选育
被引量:21
- 9
-
-
作者
丁学知
夏立秋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3-166,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 (96 0 9)
湖南省农业重大攻关项目 (99WKY10 0 4 0 8)
-
文摘
从湖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旱作地、果园和稻田采集的 858份土样中 ,分离筛选出苏云金杆菌 30株。选取一株具典型苏云金杆菌菌落特征和较高杀虫毒力的菌株 70 1 2c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和两次亚硝基胍的交替复合诱变 ,显微涂片染色镜检 ,发现菌体的伴孢晶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及芽孢与伴孢晶体的比例与杀虫效力密切相关。以这些特征为参考进行快速初筛和毒力生测复筛 ,筛选出一株高毒力突变杀虫菌株 4 0 71 8。该突变株杀虫毒力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了 7 5倍 ,在 6、1 2和 2 4h内供试小菜蛾三龄幼虫死亡率分别高达 2 0 %、97%和 1 0 0 %。此菌株的高效速效杀虫毒力经连续 1
-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芽孢
伴孢
复合诱变育种
微生物杀虫剂
菌株选育
-
Keyword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Plutella xylostella
proportion of spore and crystal protein
multiple mutagenesis
-
分类号
TQ453.5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
-
题名喜树幽斑螟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黄吉力
-
机构
三明市梅列区林业局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39,共4页
-
文摘
喜树幽斑螟是喜树的一种新害虫。该虫的综合防治应以生物防治为基础。试验表明,复合生物杀虫剂对幼虫有良好防治效果,低龄幼虫盛发期可喷洒Bt-8010 1-2×109孢子·ml-1+白僵菌1-2×108孢子·ml-1+80%DDVP1/20000;冬季树干涂白也有良好防治效果。
-
关键词
喜树幽斑螟
防治
复合微生物
杀虫剂
喜树
-
Keywords
Pyla Sp.
Control
Complex microbic insecticide
Camptotheca acuminata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