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生物农药毒力效价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玮玮 李红梅 +2 位作者 弓爱君 邱丽娜 曹艳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12-15,共4页
Bt生物农药是目前应用广泛而有效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防治虫害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无残留,能保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使用中对人、畜比较安全。综述了检测Bt生物农药的毒力效价的几种方法,主要包括孢子计数法、生物测... Bt生物农药是目前应用广泛而有效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防治虫害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无残留,能保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使用中对人、畜比较安全。综述了检测Bt生物农药的毒力效价的几种方法,主要包括孢子计数法、生物测定法、免疫PCR技术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研究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生物农药 苏云金杆菌 毒力效价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半固态发酵产Bt生物农药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惠 张文毓 +3 位作者 姜林 姚珏君 梁竞 汪群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8-273,共6页
为降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该研究采用餐厨垃圾为原料半固态发酵生产Bt生物农药,并对其产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发酵48 h后半固态发酵样品中的伴孢晶体产率较相同体积的... 为降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该研究采用餐厨垃圾为原料半固态发酵生产Bt生物农药,并对其产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发酵48 h后半固态发酵样品中的伴孢晶体产率较相同体积的固态发酵样品和液态发酵样品分别提高了54%和162%。体系含盐量、p H值、温度及紫外线4种常见因素中,体系含盐量的变化对伴孢晶体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温度对伴孢晶体稳定性的影响显著,但当体系温度在0~60℃间变化时,各组数据差异并不显著。p H值对伴孢晶体稳定性的影响显著,且各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紫外线对伴孢晶体稳定性影响极显著,试验表明,当伴孢晶体在紫外线(36 W,距离40 cm)下暴露3 h后,其毒力效价即下降50%。为进一步提高伴孢晶体的抗紫外能力,采用聚乳酸为载体包覆伴孢晶体制备缓释剂,结果表明该缓释农药可有效延缓晶体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失活速度,使其在紫外线照射72 h后仍然能保持85%的活性,较相同照射条件下的伴孢晶体原粉提高了10倍左右,并能在30 d的作用周期内稳定的释放伴孢晶体,该成果对Bt生物农药产品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垃圾 农药 苏云金芽孢杆菌 bt生物农药 毒力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Bt对棉铃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加保 杨可胜 +4 位作者 程福如 潘泽义 许晓斌 马自胜 钱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20-621,共2页
通过生物农药Bt对棉铃虫的连续 2次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生物农药Bt对 2代棉铃虫控害效果显著 ,保蕾、保顶效果明显 ;同时 。
关键词 生物农药bt 棉铃虫 天敌 药效试验 安全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真菌群落和潜在功能对施加外源Bt毒素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洁 葛蕾 +11 位作者 胡聪 王璐瑶 郭官清 武国干 王翠 宋丽莉 孙宇 王金斌 曾海娟 徐勤青 全哲学 李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861,共14页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植物和Bt重组菌生物农药释放的Bt毒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毒性的潜在环境外源污染物,Bt毒素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是转基因植物和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但是外源Bt毒素对土壤真菌群落和潜...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植物和Bt重组菌生物农药释放的Bt毒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毒性的潜在环境外源污染物,Bt毒素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是转基因植物和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但是外源Bt毒素对土壤真菌群落和潜在功能的影响还不清楚。以施加不同浓度Bt毒素处理土壤和未施加Bt毒素对照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Bt毒素在土壤中的持留动态;同时采用真菌18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施加Bt毒素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毒素施加量和培养时间均可以显著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且随着Bt毒素施加量增加和土壤培养时间延长,土壤真菌群落差异性逐渐变大。施加Bt毒素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香农指数和关联网络的负相关性比例及模块数,因而没有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评估Bt毒素的环境行为及微生态效应要关注Bt毒素施加量及其长期影响。随着Bt毒素施加量增加,Phymatotrichopsis、Homalogastra、Geosmithia和Apiotrichum等真菌以及参与蛋白质降解、碳素代谢和磷素代谢的功能基因编码酶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推测上述真菌物种和潜在功能参与了Bt毒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和转化过程。研究结果为转Bt基因植物、Bt重组菌生物农药以及Bt毒素的生态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毒素 bt基因植物 bt生物农药 群落多样性 生物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楝果实提取物对Bt-8010和Bt-7216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翟兴礼 刘秀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将采摘的苦楝果实烘干、粉碎,以甲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法提取苦楝果实的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的苦楝果实提取液,用于测定2种生物农药Bt_8010和Bt_7216的抑菌圈和抑菌率。结果表明:苦楝果实提取液浓度越高,其抑菌程度越大。其中,对Bt_7216... 将采摘的苦楝果实烘干、粉碎,以甲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法提取苦楝果实的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的苦楝果实提取液,用于测定2种生物农药Bt_8010和Bt_7216的抑菌圈和抑菌率。结果表明:苦楝果实提取液浓度越高,其抑菌程度越大。其中,对Bt_7216的抑菌活性较大,Bt_8010次之。高浓度的苦楝提取物与生物农药(Bt)混用会降低Bt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提取物 生物农药(bt)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及其复配制剂对豆野螟的防效评价及防治策略
6
作者 谷清义 刘华梅 +3 位作者 司升云 熊海燕 刘方英 陈刚 《湖北植保》 2012年第4期18-19,共2页
为探索豇豆生产中的绿色防控技术,笔者进行了Bt及其复配制剂防治豇豆豆野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00IU/l Bt SC、32000IU/mg Bt WP、55%杀单.苏云菌WP和1.5%阿维.苏云菌WP均对豆野螟有较好的防效,药后3d,各处理防效都在80%以上;在施... 为探索豇豆生产中的绿色防控技术,笔者进行了Bt及其复配制剂防治豇豆豆野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00IU/l Bt SC、32000IU/mg Bt WP、55%杀单.苏云菌WP和1.5%阿维.苏云菌WP均对豆野螟有较好的防效,药后3d,各处理防效都在80%以上;在施药5d后,32000IU/mg Bt WP和55%杀单.苏云菌WP的防效达到80%以上,高于对照药剂甲维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豇豆 生物农药bt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螟虫综防措施
7
作者 黄书炳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10期30-30,共1页
甘蔗螟虫又称甘蔗钻心虫。常见的甘蔗螟虫有二点螟、黄螟、白螟、条螟及水稻二化螟等。甘蔗螟虫危害甘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以幼虫蛀入甘蔗嫩茎,入侵蔗茎组织,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螟蛀节,使甘蔗品质变差,产量降低。
关键词 甘蔗螟虫 综防措施 水稻二化螟 安徽省繁昌县 性诱剂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二点螟 bt可湿性粉剂 bt生物农药 平衡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