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蕾 崔建国 王洪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文介绍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和Bt毒蛋白基因的分类;概述了Bt毒蛋白基因在杨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当前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杨树抗虫基因工程在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抗虫基因工程 杨树 研究进展 bt毒蛋白基因 苏云金芽孢杆菌 杀虫机理 应用现状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毒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良斌 官春云 +2 位作者 李栒 周小云 陈信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57-360,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3号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子叶柄再生体系,以4~5d无菌苗的子叶柄为外植体,6-BA含量为4.5mg/L时,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最高.同时探索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子叶柄的各种因素,并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甘蓝...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3号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子叶柄再生体系,以4~5d无菌苗的子叶柄为外植体,6-BA含量为4.5mg/L时,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最高.同时探索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子叶柄的各种因素,并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3号,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blot分子检测证明,Bt毒蛋白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cry3A抗虫基因杨树中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12
3
作者 牛小云 黄大庄 +2 位作者 杨敏生 李晓芬 付新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转Btcry3A基因741杨(Populus×aldatomentosacl.741)目前已进入中间试验林阶段,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对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的抗虫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和野外测定,研究了转Bt基因741杨对目标害虫产卵、生长发育及致死率的影... 转Btcry3A基因741杨(Populus×aldatomentosacl.741)目前已进入中间试验林阶段,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对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的抗虫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和野外测定,研究了转Bt基因741杨对目标害虫产卵、生长发育及致死率的影响(甄志先等,2007;王彦平等,2008;王永芳等,2002)。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对目标害虫表现出一定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杨树 抗虫基因 毒蛋白 时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油菜品系选育和性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2 位作者 陈社员 李木旬 林良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35-336,共2页
为选育优质抗虫油菜新品系 ,在 Bt毒蛋白基因成功地转化到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3号后 ,对其植株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 ,获得稳定的转 Bt基因油菜品系 .该品系除前期叶片稍大、叶色稍淡、苗期抗虫性较强外 ,其他性状与湘油
关键词 转基因油菜 bt毒蛋白 育种 抗虫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抗虫基因种类及抗虫原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袁胜亮 李明 +3 位作者 周国娜 姜文虎 高宝嘉 赵永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963-9964,共2页
概述了目前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应用较广的Bt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外源凝集素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和动物源抗虫基因及抗虫原理,分析了抗虫基因植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延缓害虫对转基因植物抗性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bt毒蛋白基因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外源凝集素基因 淀粉酶抑制剂基因 动物源抗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不同抗虫基因741杨的抗虫选择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彦平 李静 +1 位作者 杨敏生 梁海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71,共5页
以转抗虫基因(BtCry3A)741杨7个株系和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API)741杨2个株系为材料,从分子生物学检测、毒蛋白的表达、抗虫性检测3个方面,研究转不同Bt基因741杨对不同类型害虫的抗虫选择性。结果表明:2种Bt抗虫基因分别在转基因741... 以转抗虫基因(BtCry3A)741杨7个株系和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API)741杨2个株系为材料,从分子生物学检测、毒蛋白的表达、抗虫性检测3个方面,研究转不同Bt基因741杨对不同类型害虫的抗虫选择性。结果表明:2种Bt抗虫基因分别在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中稳定存在。转BtCry1Ac的2个株系毒蛋白含量分别为0.0127%和0.0099%,具高抗虫性的株系pb29的毒蛋白含量高于中等抗虫性的株系pb17。转BtCry3A基因的5个株系毒蛋白含量为0.0678%~0.1521%,不同株系间存在一定差异。BtCry3型的毒蛋白表达量非常高,是BtCry1型的10倍。用对鳞翅目害虫具高抗虫性和中等抗虫性的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API)741杨株系叶片饲养鞘翅目害虫柳蓝叶甲,幼虫死亡率达到28.4%~42.8%,转基因株系与未转基因的对照没有明显差异。用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叶片饲养柳兰叶甲幼虫,均表现出高抗虫性,死亡率在2天之内均可达到100%;而饲养杨扇舟蛾幼虫,死亡率为0~42.86%,未表现出明显抗虫性,与未转基因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抗虫基因741杨 外源基因 bt毒蛋白 抗虫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