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例非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静 张慧 +1 位作者 龚若兰 陈同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分析8例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多态性特点。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但BTK基因未检测出突变的患儿为研... 目的分析8例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多态性特点。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但BTK基因未检测出突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Sanger法检测其常见致病基因,包括IGHM、IGLL1、CD79a和CD79b。结果共纳入8例患儿,男女比例为3:1,平均发病年龄(3.7±2.4)岁。所有患儿均有反复感染史,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1例患儿检测出IGLL1基因突变,其他致病基因未明。结论非BTK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常见呼吸系统感染,可通过基因分析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疾病特征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菲 朱海静 +3 位作者 周湘 陆涛 焦宇 唐伟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7-624,共8页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激酶,目前已成为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失调疾病的热门靶标。BTK有多个抑制剂已进入临床研究,表现出较好的开发前景,其代表性药物依鲁替尼(ibrutinib)在临床试验中...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激酶,目前已成为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失调疾病的热门靶标。BTK有多个抑制剂已进入临床研究,表现出较好的开发前景,其代表性药物依鲁替尼(ibrutinib)在临床试验中对于套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示出突出的治疗活性,已被批准上市。本文对BTK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研的BTK抑制剂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ton酪氨酸激酶 小分子抑制剂 依鲁替尼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六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3
作者 吴倩 刘丽慧 +2 位作者 王婷 聂晶 吴记勇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ADR)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OpenVigil2.1平台挖掘FAERS,收集2004年3月—2022年9月六种TKI(伊马替尼、吉... 目的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ADR)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OpenVigil2.1平台挖掘FAERS,收集2004年3月—2022年9月六种TKI(伊马替尼、吉非替尼、达沙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帕替尼)的ADR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比法分析六种TKI代表药物的ADR信号,并按照发生频次和信号强度进行排序。结果六种TKI代表药物共检索到105052份ADR报告,其中舒尼替尼最多(38498份)。按发生频次排序,六种TKI代表药物所致ADR均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和胃肠系统疾病,在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中伊马替尼引起胸腔积液的发生频次位于第7位。伊马替尼出现染色体和细胞等遗传学分析异常风险信号,吉非替尼出现线粒体谷草转氨酶升高等风险信号,达沙替尼可能引起乳糜胸,舒尼替尼引起睫毛颜色变化,索拉非尼引起掌跖角化病。结论六种TKI代表药物风险信号所提示的ADR和累及系统与药品说明书一致,但风险信号提示的伊马替尼引起的胸腔积液、舒尼替尼引起的眼部ADR等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剂 药物不良反应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Mer对高糖环境培养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调控作用观察
4
作者 付怡丹 陈文婷 +3 位作者 苏晓杨 赵燕 兰丹凤 杨秋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48 h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浓度为后续研究的高糖浓度。取RSC96细胞先饥饿处理4 h,置入含10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分别于培养0、24、36、48、60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最终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的时间为后续研究培养时间。取RSC96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敲降组及敲降组:高糖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高糖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后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对照组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培养48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Edu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一组相比,四、五组细胞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培养0 h相比,培养48、60 h时RSC96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活力低(P<0.05),敲降组细胞增殖活力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敲降组细胞P65、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敲降组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低、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高糖组细胞Mertk、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结论敲降Mertk基因表达的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能力高,细胞P65、TNF-α表达高。Mertk可能通过促进细胞P65、TNF-α表达,促进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 受体激酶Mer 葡萄糖 雪旺细胞 细胞增殖 核转录因子κB P65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疗效的单臂meta分析
5
作者 邵丽华 宋海侠 +4 位作者 祁月潇 董玉梅 郭丽云 蔡雅琴 魏世鸿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CBM)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11日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TKIs治疗Her-2阳性BCBM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BCBM)中的疗效。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4月11日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TKIs治疗Her-2阳性BCBM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7.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其中3项关于TKIs单药治疗,12项关于联合治疗,meta分析显示TKIs单药治疗的疗效欠佳,与未使用TKIs治疗相比总生存期(OS)差异不显著(P>0.05),但TKIs联合治疗的疗效改善,与未使用TKIs治疗、未使用抗Her-2治疗或仅基于曲妥珠单抗治疗相比,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为TKIs单药或联合药物治疗的主要进展方式,发生率为59.0%~82.2%,而TKIs联合放疗的CNS复发率降低为22.9%。结论基于TKIs的联合治疗能够改善Her-2阳性BCBM的预后,但CNS复发率仍然很高,TKIs联合放疗能够降低CNS复发率,但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较少,需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最佳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脑转移 激酶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中的价值
6
作者 马同亮 韩若东 +1 位作者 黄羽 朱德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TK)水平在评估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DHF患者238例,根据随访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TK)水平在评估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DHF患者238例,根据随访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5例和预后良好组193例。又根据血清sAxlTK最佳截断值分为高水平组80例和低水平组158例。检测血清sAxlTK、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sAxlTK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43.89(33.95,51.44)μg/L vs 23.89(18.73,33.92)μg/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nI和sAxlTK是AD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22,95%CI:1.035~3.568,P=0.039;OR=1.021,95%CI:1.008~1.03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xlTK、cTnI和NT-proBNP联合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78~0.895)。高水平组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45.0%vs 5.7%,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水平组复合事件累积发生率较低水平组更高(χ^(2)=66.991,P_(log rank)<0.01)。高水平组总生存率较低水平组更低,生存预后更差(χ^(2)=16.899,P_(log rank)<0.01)。结论 老年ADHF患者入院时高血清sAxlTK水平与短期预后不良高风险有关。血清sAxlTK有希望成为短期预后不良早期预测的有用工具,且其与cTnI、NT-proBNP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预后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Axl受体激酶 预后 预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研究进展
7
作者 倪萃 苏景阳 林胜友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603-605,621,共4页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约占全球女性所有癌症的1%~5%,男性约占2%[1]。2015年我国新增甲状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12%,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2]。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约占全球女性所有癌症的1%~5%,男性约占2%[1]。2015年我国新增甲状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12%,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2]。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所有TC的90%以上,其中15%的DTC患者因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导致肿瘤复发或进展转移被称为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 D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治疗 激酶抑制剂 肿瘤复发 D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治疗炎症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任玮杰 岑丽芳 邹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一种胞质酪氨酸激酶,参与B细胞和粒细胞的活化,在B细胞和Fcγ受体下游发挥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抑制BTK活性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等炎症免疫相关病症的潜在治疗方法。本文...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一种胞质酪氨酸激酶,参与B细胞和粒细胞的活化,在B细胞和Fcγ受体下游发挥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抑制BTK活性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等炎症免疫相关病症的潜在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BTK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对目前临床在研的BTK抑制剂用于免疫相关疾病治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BTK抑制剂在非肿瘤适应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激酶 炎症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欣 高金恒 陈国良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05-1012,共8页
目的综述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PTK抑制剂的相关文献,将其分为国外已经上市、国外处于临床研究和我国自主研发的PTK抑制剂进行具体介绍。结果 PTK在细胞内的信号... 目的综述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PTK抑制剂的相关文献,将其分为国外已经上市、国外处于临床研究和我国自主研发的PTK抑制剂进行具体介绍。结果 PTK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密切相关,目前已经有多种结构的PTK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结论随着PTK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类药物终将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激酶抑制剂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Met为肿瘤治疗靶点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媛 程雨兰 +1 位作者 周金培 张惠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7,共12页
受体酪氨酸激酶c-Met在细胞的增殖、代谢以及肿瘤的产生、转移、血管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Met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HGF/c-Met信号通路与VEGFR等其他通路的相互作用(cross-talk)影响了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效果,产生耐药性,因此,多... 受体酪氨酸激酶c-Met在细胞的增殖、代谢以及肿瘤的产生、转移、血管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Met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HGF/c-Met信号通路与VEGFR等其他通路的相互作用(cross-talk)影响了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效果,产生耐药性,因此,多激酶靶点联合用药成为新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了c-Met信号通路与多种膜受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对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性,并综述了单靶点和多靶点的小分子c-Met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 C-MET 相互作用 药物耐药性 c-Met抑制剂 抗肿瘤靶点 cabozantinib CRIZOTIN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郁宁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泉智 许成勇 +2 位作者 孙志高 王发渭 陈利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舒郁宁心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机理。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中药(舒郁宁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复制孤养加慢性... 目的观察舒郁宁心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机理。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中药(舒郁宁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复制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进行药物干预。21 d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DNF和TrkB阳性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区BDNF和TrkB阳性表达提高(P<0.05)。结论舒郁宁心汤可能通过提高海马组织BDNF和TrkB的表达起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郁宁心汤 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激酶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云 彭春 +1 位作者 游俊杰 郭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丘脑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rkB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脑卒中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2.12)个vs(41.22±11.91)个、(17.22±5.76)个和(33.67±8.32)个,P<0.01]。结论 PSD大鼠丘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丘脑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质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及p53基因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泓基 臧真真 +2 位作者 侯冰宗 侯巧燕 陆竞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0,127,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Syk)及p53基因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快捷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yk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Syk)及p53基因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快捷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yk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食管鳞癌中上述2个基因表达变化的相关性,并观察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食管鳞癌组织Syk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食管鳞癌组织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Syk蛋白表达与p53蛋白(突变型)表达呈负相关(rs=-0.604,P<0.05);Syk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Syk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减弱及缺失与其发生和转移倾向相关;Syk可能是食管鳞癌的肿瘤抑制基因,其作用可能是p53(野生型)依赖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抑癌基因 激酶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在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迅 戴晨阳 +2 位作者 苏瑞 徐健 张瑞国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99-102,共4页
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主要涉及三种基因突变,即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RAS基因突变和RET/PTC重排。RET/PTC重排可通过调控RET/PTC-RAS-RAF-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使酪氨酸激酶残... 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主要涉及三种基因突变,即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RAS基因突变和RET/PTC重排。RET/PTC重排可通过调控RET/PTC-RAS-RAF-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使酪氨酸激酶残基磷酸化,在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难治性甲状腺癌的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主要有凡德他尼、卡博替尼、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凡德他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用靶点包括RET、VEGFR和EGFR,可有效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也能抑制VEGFR-3、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治疗乳头状癌、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均较好。卡博替尼是一种能抑制VEGFR-2同时抑制RET、Kit和AXL等靶点的TKI,其对RET的亲和力比凡德他尼更强,且治疗时无需考虑患者是否存在RET基因突变。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向的口服小分子TKI,作用靶点为BRAF和RET/PTC、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晚期散发性来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髓样癌(MTC)患者采用索拉非尼治疗效果较好。乐伐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TKI,作用靶点为VEGFR-12和3、PDGFR-β、RET、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和Kit,口服乐伐替尼对进展期MTC具有较高的效果,对凡德他尼和卡博替尼不耐受的MTC患者,可以考虑乐伐替尼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靶向药物 激酶 激酶抑制剂 乐伐替尼 索拉菲尼 卡博替尼 凡德他尼 难治性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彭珧 张怡轩 郑更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最新发现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及其发展方向等内容。结果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有着密切的关...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最新发现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及其发展方向等内容。结果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细胞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筛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激酶抑制剂 信号转导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影响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及神经营养素3、酪氨酸激酶受体C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剑聪 耿楠 +6 位作者 李小琴 潘璠 冼思彤 于跃 高玉峰 鲁梦倩 于天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C,TrkC)表达的影响,研究推拿修复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receptor kinase C,TrkC)表达的影响,研究推拿修复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法于右侧股骨中段下方夹持神经进行造模,7天后进行推拿干预,共20次。干预10次、20次后,分别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斜板试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再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腹角NT-3、TrkC的表达情况,最后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学检测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在推拿干预后,斜板试验明显升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SFI有一定程度恢复,负值较模型组、模型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及推拿组脊髓NT-3、TrkC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NT-3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更高。结论中医推拿可以改善神经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可能是通过促进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促神经元存活的作用,最终实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损伤 动物行为学 神经营养素3 激酶受体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智华 周业琳 +1 位作者 潘纯国 钟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0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口服EGFR-TKI药物,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口服EGFR-TKI药物,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颅内病灶的疗效为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8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3例,客观有效率为69.8%,疾病控制率为93.0%。颅外病变疗效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24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有效率30.2%,疾病控制率86%。本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9个月、17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无疾病进展时间与PS评分、病理类型、颅外病灶近期疗效相关(P分别为0.001、0.021和0.041),而生存时间仅与PS评分、颅外病灶数目相关(P分别为0.000、0.021)。结论 EGFR-TKI对NSCLC脑转移有一定的疗效,PS为0~1分和无颅外病灶的患者预后较好。EGFR-TKI药物联合全脑放疗是NSCLC脑转移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测定氨甲喋呤对映体耐药A549细胞株中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维东 何晓东 +4 位作者 孙利 李道静 张永娟 张白银 沈佐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对映体诱导的耐药A549细胞株中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的表达差异及受体间的相关性。方法用MTX对映体浓度递增结合低剂量持续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株,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L-(+)-MTX/A549细胞、D-(-)-MTX/A...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对映体诱导的耐药A549细胞株中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的表达差异及受体间的相关性。方法用MTX对映体浓度递增结合低剂量持续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株,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L-(+)-MTX/A549细胞、D-(-)-MTX/A549细胞和亲本A549细胞3组细胞中7种磷酸化RTKs[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p-IGF-1R)、磷酸化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p-HGFR)、磷酸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PDGFRβ)、磷酸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HER-2)、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p-VEGFR2)、磷酸化血管生成素受体(p-Tie-2)]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MTX/A549组p-EGFR、p-HER-2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26.91±1.81、16.56±1.15;L-(+)-MTX/A549组的MFI分别为54.13±2.75、16.94±1.44;亲本细胞组的MFI分别为54.38±2.88、33.75±2.49。p-EGFR与p-HER-2显著相关(P<0.05),p-HER-2和p-VEGFR、p-HGFR之间显著相关(P<0.05),其他磷酸化RTKs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结论 MTX对映体诱导的耐药A549细胞株中,p-EGFR表达水平存在手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蝶呤 A549细胞 对映体 激酶受体 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建东 李国立 +7 位作者 马恒辉 王绪林 盛蓁 饶秋 潘敏鸿 周志毅 董迎春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基因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基因家族中最大的亚族。文中通过CpG岛高甲基化是导致EphA7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检测EphA7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利用荧光标记探... 目的:基因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基因家族中最大的亚族。文中通过CpG岛高甲基化是导致EphA7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检测EphA7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利用荧光标记探针进行实时定量RT-PCR,测定6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标本中EphA7 mRNA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EphA7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EphA7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非癌胃黏膜中呈现差异性表达。根据EphA7在癌组织和癌旁非癌胃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可分为3种类型:正常黏膜/癌组织mRNA表达比值(N/T)(0.5为表达上调(22/62),(2为表达下调(27/62),介于0.5和2之间为表达无差异(13/62)。EphA7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有关(P=0.030),亦与肿瘤分期有关(P=0.031)。EphA7表达上调与肿瘤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P=0.063)。结论:EphA7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的胃癌患者中有很大差异。EphA7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疾病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7 受体激酶 实时定量RT—PCR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百超 权彦龙 +3 位作者 郑玉萍 孙乃学 生野恭司 田野保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lfibroblastscells,RCF)培养 ,用MTT分析法检测PDGF AA和 BB以及AG12 95对兔RCF的增殖状况的影响。建立PVR动物模型 ,玻璃体腔内给予AG12 95 ,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tractionalretinaldetach ment,TRD)的发生率判断药物的体内疗效。眼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结果  10 μmol·L-1和 10 0 μmol·L-1两种浓度的AG12 95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 AA和 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10 0 μmol·L-1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但其作用仅持续至第 2 1d。在AG12 95治疗组中 ,未发现明显的网膜毒性。结论 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DGF受体 激酶抑制剂 PVR 治疗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