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论域上基于Brouwer-正交补的粗糙近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同军 吴伟志 顾沈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1-878,共8页
主要研究广义近似空间上粗糙近似算子的扩展模型.首先,将Cattaneo提出的抽象近似空间理论具体运用于广义近似空间中的粗糙集模型研究,利用空间中双论域间的二元关系,导出指定论域上的一个Brouwer-正交补算子,据此算子构造性地定义了指... 主要研究广义近似空间上粗糙近似算子的扩展模型.首先,将Cattaneo提出的抽象近似空间理论具体运用于广义近似空间中的粗糙集模型研究,利用空间中双论域间的二元关系,导出指定论域上的一个Brouwer-正交补算子,据此算子构造性地定义了指定论域上的两对粗糙近似算子.然后,研究了新算子的基本性质和代数表示,将它们与已有近似算子进行对比,指出它们的异同,给出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关系.最后,研究了新近似算子和已有近似算子的等价性,给出它们与邻近算子之间等价的条件,讨论了等价条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粗糙集 广义近似空间 brouwer-正交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补的6-3 Stewart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 被引量:14
2
作者 程世利 吴洪涛 +2 位作者 王超群 姚裕 朱剑英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509,共5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6-3 Stewart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问题的新方法。通过分析动平台位姿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增加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得到了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11个相容方程。使用正交补方法进行消元,最终可以将6-3 Stewart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 提出了一种研究6-3 Stewart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问题的新方法。通过分析动平台位姿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增加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得到了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11个相容方程。使用正交补方法进行消元,最终可以将6-3 Stewart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问题表达成一个一元八次方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并联机构 运动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选补虚颗粒水提工艺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军 陈富超 +2 位作者 李鹏 陈琴华 钱航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优选补虚颗粒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出物得率、阿魏酸含量为评定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补虚颗粒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 目的优选补虚颗粒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出物得率、阿魏酸含量为评定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补虚颗粒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颗粒 阿魏酸 实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补空间的遮挡点恢复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侍刚 彭亚丽 +1 位作者 曾智勇 裘国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915,共5页
为了有效地恢复遮挡点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补空间的遮挡点恢复方法,该方法将图像两两组合,并删除同组中的遮挡点,利用删除遮挡点后的图像组生成的正交补空间之和等于三维空间结构点生成的正交补空间的特性,线性地求解出遮挡点的... 为了有效地恢复遮挡点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补空间的遮挡点恢复方法,该方法将图像两两组合,并删除同组中的遮挡点,利用删除遮挡点后的图像组生成的正交补空间之和等于三维空间结构点生成的正交补空间的特性,线性地求解出遮挡点的真实位置.由于该方法的求解是线性的,克服了现有迭代方法需要初值的缺点;同时,该方法将所有的图像及可见图像点都平等地看待.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好及误差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点 空间 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补空间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3
5
作者 孔万增 朱善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1-573,589,共4页
为了实现人脸识别免于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补脸(OC-faces)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空间正交分解理论,对不同类的原始训练样本进行Gram-Schmidt正交化,以正交化后的基张成各个不同的子空间,将测试样本分解为子空间投影及子空... 为了实现人脸识别免于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补脸(OC-faces)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空间正交分解理论,对不同类的原始训练样本进行Gram-Schmidt正交化,以正交化后的基张成各个不同的子空间,将测试样本分解为子空间投影及子空间正交补两部分.正交补的范数体现了测试样本到各类子空间的距离,并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在Yale库和AT&T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两种经典识别手段相比,该方法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投影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补肾益骨膏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邓远辉 杨柳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5,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产品的浸膏得率,淫羊藿甙含量为指标优选出补肾益骨膏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即浸渍0.5h,提取3次,水的用量为药材的10倍.醇沉浓度为70%。
关键词 肾益骨膏 试验 浸膏得率 淫羊藿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汤淏 唐安福 +1 位作者 崔恩忠 王曙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采用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优选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澄清工艺的因素进行优选,并与醇沉法进行对比。结果:以芍药苷保留率作为指标,确定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为1∶10,... 目的:采用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优选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影响澄清工艺的因素进行优选,并与醇沉法进行对比。结果:以芍药苷保留率作为指标,确定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为1∶10,ZTC两组分用量分别为B组分0.8 mL/g、A组分0.4 mL/g,作用温度B组分为80℃、A组分为60℃时,澄清效果最好。结论: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气血双补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双口服液 ZTC1+1-III型澄清剂 芍药苷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研究补肾通痹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素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606-607,共2页
目的:优选补肾通痹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槲皮素、原儿茶醛薄层斑点,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中等粒度的醋延胡索,50%的乙醇,8倍溶剂量,提取2次,高温减压浓缩。结论:正交设计法试验优选... 目的:优选补肾通痹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槲皮素、原儿茶醛薄层斑点,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中等粒度的醋延胡索,50%的乙醇,8倍溶剂量,提取2次,高温减压浓缩。结论:正交设计法试验优选的补肾通痹颗粒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通痹颗粒 提取工艺 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正交补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耀军 张海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40-1447,共8页
为了解决并联机构引入冗余驱动造成驱动力求解不唯一,可能引起内力对抗的问题,对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和驱动力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以3RRR冗余驱动并联机构为例,基于闭环矢量法确定了机构的位移、速度关系;然后,为克服牛顿-... 为了解决并联机构引入冗余驱动造成驱动力求解不唯一,可能引起内力对抗的问题,对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和驱动力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以3RRR冗余驱动并联机构为例,基于闭环矢量法确定了机构的位移、速度关系;然后,为克服牛顿-欧拉法方程多、计算量大,以及欧拉-拉格朗日法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基于螺旋理论,提出了应用自然正交补方法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机构的逆动力学方程;最后,采用无穷大范数法,以最小化最大驱动力为目标优化驱动力,并通过圆轨迹跟踪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自然正交补方法建立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模型,采用最小化最大驱动力优化,将最大驱动器功率由1.5 Nm降低到1.2 Nm,驱动器功率降低了20%;该方法具有形式简洁、系统高效、中间变量少的优点,对冗余驱动机构的建模和后续控制律开发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学理论 机构动力学方程 冗余驱动 自然方法 驱动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回归插补展延水文系列的统计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杨学军 魏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8,共3页
为解决变量存在误差情况下的回归问题,运用统计试验方法对正交回归法在插补展延短系列水文资料的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证站与设计站系列的离势系数比值为0.5~1.5时,正交回归方法的有利插补条件为0.6≤CS x/CS y≤1.7,参证... 为解决变量存在误差情况下的回归问题,运用统计试验方法对正交回归法在插补展延短系列水文资料的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证站与设计站系列的离势系数比值为0.5~1.5时,正交回归方法的有利插补条件为0.6≤CS x/CS y≤1.7,参证站与设计站系列的最小相关系数为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试验 偏态系数 离势系数 回归 展延 水文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参杞补气颗粒中人参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雅光 潘书洋 +4 位作者 谷雨 王晶 于蔷蔷 王振辉 李超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研究参杞补气颗粒中人参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人参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乙醇浓度、乙醇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并采用HPLC法测定浸膏中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并以3种皂苷收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 目的:研究参杞补气颗粒中人参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人参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乙醇浓度、乙醇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并采用HPLC法测定浸膏中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并以3种皂苷收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参杞补气颗粒中人参提取最佳工艺为:加入药材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3 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且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杞气颗粒 试验 提取工艺 人参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正交补空间反向学习策略的自然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亮 张军 季伟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4-552,共9页
反向学习策略可以提高自然计算方法性能,然而现有策略生成的反向解多样性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反向学习策略,算法根据群体最优个体计算其正交补空间的反向解,增加种群多样性以提高找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将所提策略应用到标准粒子群与标准... 反向学习策略可以提高自然计算方法性能,然而现有策略生成的反向解多样性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反向学习策略,算法根据群体最优个体计算其正交补空间的反向解,增加种群多样性以提高找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将所提策略应用到标准粒子群与标准遗传算法并在基准测试函数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策略能提高算法在多数测试函数上的性能.最后,将策略与重心反向学习结合应用于随机拓扑粒子群算法,CEC13函数集作为测试函数,与四种经典或性能优异的反向学习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反向学习 多样性 粒子群算法 自然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参贝补肺丸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光斌 王艳 +5 位作者 张玉叶 毛琳 毛和平 姜芳宁 赵丽萍 董钰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72-74,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确定参贝补肺丸的制备工艺路线。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对参贝补肺丸的泛丸、成型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对丸粒的光泽、圆整度进行观察对比,对溶散时限、水分、丸重差异、微生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泛丸工艺为生药细粉粉碎至...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确定参贝补肺丸的制备工艺路线。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对参贝补肺丸的泛丸、成型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对丸粒的光泽、圆整度进行观察对比,对溶散时限、水分、丸重差异、微生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泛丸工艺为生药细粉粉碎至100目,纯化水质量∶药粉质量为0.5∶1,丸粒大小约6.0 mm,60℃干燥10 h,成型丸剂符合规定。提示参贝补肺丸制备工艺切实可行,各项检测指标符合参贝补肺丸质量标准(草案)规定,适合批量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贝肺丸 制备工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正交补空间匹配追踪算法
14
作者 苗英杰 崔琛 易仁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针对正交补空间匹配追踪算法时间开销大、重构成功概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正交补空间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模糊阈值的方法进行支撑集原子选择,每次迭代自适应地选择观测矩阵中与当前重构残差相关性最大的若干个原子,减少重构迭... 针对正交补空间匹配追踪算法时间开销大、重构成功概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正交补空间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模糊阈值的方法进行支撑集原子选择,每次迭代自适应地选择观测矩阵中与当前重构残差相关性最大的若干个原子,减少重构迭代次数,加快了收敛速度;采用回溯法进行原子的二次筛选,将支撑集中错误选择的原子剔除,保证支撑集中原子的准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正交补空间匹配追踪算法,改进算法成功重构所需时间更短,且重构成功概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信号重构 空间匹配追踪 模糊阈值 回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探讨补肾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15
作者 罗泽宇 颜胜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肾颗粒剂 设计 提取工艺 淫羊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连通图的环路子空间与断集子空间的正交补
16
作者 方思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85年第2期90-99,共10页
每个有q条边的连通图G都对应着一个q维的向量空间V(G),它的环路子空间V(B)与断集子空间V(Q)是相互正交的.由此,在中均认为,对于无向图G, V(Q)是V(B)关于V(G)的正交补,或者V(Q)∩V(B)={O}.本文指出了他们的错误,并用一种统一的方法证明了... 每个有q条边的连通图G都对应着一个q维的向量空间V(G),它的环路子空间V(B)与断集子空间V(Q)是相互正交的.由此,在中均认为,对于无向图G, V(Q)是V(B)关于V(G)的正交补,或者V(Q)∩V(B)={O}.本文指出了他们的错误,并用一种统一的方法证明了,当G是有向图时,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当G是无向图时,当且仅当矩阵AA^T是非奇异的,V(Q)才是V(B)的正交补;此外,还提出了另外一些充分必要条件.最后,本文给出了子空间V(Q)∩V(B)的一种简便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图 子空间 生成树 关联矩阵 图(数学) 树(数学) 基本割集矩阵 无向图 有向图 线性空间 向量空间 充分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正交分解定理与Tseng度量广义逆
17
作者 倪仁兴 柯云泉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本文将Banach空间中广义正交分解定理从线性子空间拓广至非线性集—太阳集,分别给出了一算子为度量投影算子和一度量投影算子为有界线性算子的充要条件;得到了判别Banach空间中子空间广义正交可补的充要条件;建立了王玉文和季大琴(2000... 本文将Banach空间中广义正交分解定理从线性子空间拓广至非线性集—太阳集,分别给出了一算子为度量投影算子和一度量投影算子为有界线性算子的充要条件;得到了判别Banach空间中子空间广义正交可补的充要条件;建立了王玉文和季大琴(2000年)新近引入的Banach空间中的线性算子的Tseng度量广义逆存在的特征刻划条件;这些工作本质地把王玉文等人的新近结果从自反空间拓广至非自反空间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分解定理 太阳集 度量投影算子 广义 TSENG度量广义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的二元小波的正则性及正交性
18
作者 刘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155,共5页
研究二元小波.给出一类尺度系数为固定排法的新的二元小波的符号函数,通过递推以及构造的思想,运用割补的方法验证所构造出的小波具有r+1阶正则指数及正交性.
关键词 小波 符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不完全能控系统正交子空间的分析及其低维直观表示
19
作者 匡森 余发山 +3 位作者 张谦 宋运忠 李玉东 王莉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揭示了状态空间的本质特征 ,为最小实现问题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践上 ,有力地促进着系统状态反馈、系统镇定问题的解决 .为了能直观、充分地理解系统结构的本质 。
关键词 线性系统 不完全能控状态 子空间 直观表示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祖慰 雷俊卿 +1 位作者 桂成中 郭殊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082,共12页
以板桁斜拉桥的Q500qE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足尺节段模型疲劳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具有宽U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关键细节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模拟桥面板的轴压力. 3个试验模型总计进行650万次变幅... 以板桁斜拉桥的Q500qE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足尺节段模型疲劳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具有宽U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关键细节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模拟桥面板的轴压力. 3个试验模型总计进行650万次变幅疲劳循环加载.研究结果表明,嵌补段焊缝初始裂纹以宏观长裂纹的方式出现在腹板下缘,荷载幅越大,初始裂纹越长;宽U肋嵌补段腹板和底板的裂纹扩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间有明显的分界点;裂纹扩展速度与裂纹扩展长度正相关;轴压力增大了嵌补段裂纹扩展速度;对设置了焊接垫板的宽U肋嵌补段的焊缝余高进行铲除并磨平处理可以提高焊缝细节的疲劳强度.推荐采用我国公路钢桥结构设计规范(JTG D64-2015)中110类细节疲劳强度设计宽U肋嵌补段对接接头焊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钢桥面板 足尺疲劳试验 轴向压力 U肋嵌 裂纹扩展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