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gorithm for source recovery in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ased on plane pursuit 被引量:1
1
作者 FU Weihong WEI Juan +1 位作者 LIU Naian CHEN Jie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te recovery signals under the underdetermined circumstance in a comparatively short time,an algorithm based on plane pursuit(PP)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elects the atoms accordin... 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te recovery signals under the underdetermined circumstance in a comparatively short time,an algorithm based on plane pursuit(PP)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elects the atoms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ceived signals and hyper planes, which are composed by column vectors of the mixing matrix, and uses these atoms to recover source signal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P algorithm has low complexity and higher accuracy as compared with basic pursuit(BP),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 and adaptive sparsity matching pursuit(ASMP)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UBSS) source recovery greedy algorithm plane pursu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脱酸剂清洁高效脱除减二线馏分油中环烷酸
2
作者 赵强 汪鹏飞 +3 位作者 杨帅康 张浩哲 乔英云 田原宇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一种复合脱酸剂对减二线馏分油进行脱酸及回收环烷酸。利用酸值测定、黏度测试和FTIR等方法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脱酸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剂油体积比0.50,反应时间15 min,相分离温度25℃,... 采用一种复合脱酸剂对减二线馏分油进行脱酸及回收环烷酸。利用酸值测定、黏度测试和FTIR等方法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脱酸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剂油体积比0.50,反应时间15 min,相分离温度25℃,相分离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脱酸率达到92.70%,精制油酸值降为0.33 mg/g,满足了工业上设备耐腐蚀的要求(酸值小于0.50 mg/g),环烷酸在该复合脱酸剂相和油相的表观分配比达到了24.79。与一级萃取相比,达到酸值小于0.50 mg/g的标准时,三级萃取比一级萃取脱酸剂用量减少了40%以上。回收的环烷酸副产物品质较好,酸值为177.03 mg/g,达到了石油酸一级品55号酸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二线馏分油 复合脱酸剂 萃取分离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炼油厂富氢干气回收氢气中的应用
3
作者 章海春 庄强 蒋佳俊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5,共7页
介绍了某炼油厂新增的两套采用膜分离技术的干气回收氢气设施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情况。根据标定结果,氢气回收率均在90%以上,每年可回收氢气29008 t,创效9883万元,同时提高了全厂管网燃料气热值,减少了波动,稳定了装置运行... 介绍了某炼油厂新增的两套采用膜分离技术的干气回收氢气设施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情况。根据标定结果,氢气回收率均在90%以上,每年可回收氢气29008 t,创效9883万元,同时提高了全厂管网燃料气热值,减少了波动,稳定了装置运行,提升了炼油厂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干气 氢气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制酸碱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曾娟 张玉凤 +1 位作者 刘孟 余侃萍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132,共7页
为明晰利用双极膜将盐转化为酸碱过程的传质规律并以此指导工业生产,以Na_(2)SO_(4)为原料,依据Nernst-Planck方程、泊松方程构建双极膜单元模型,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计算确定网格数、膜基团容量等关键参数,模拟计算了不同膜单... 为明晰利用双极膜将盐转化为酸碱过程的传质规律并以此指导工业生产,以Na_(2)SO_(4)为原料,依据Nernst-Planck方程、泊松方程构建双极膜单元模型,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计算确定网格数、膜基团容量等关键参数,模拟计算了不同膜单元电压、进料浓度条件下盐的转化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极膜单元网格数为30000、阴/阳膜离子膜基团容量为300mol/m^(3)时,获得的传质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计算获得了双极膜单元中电势分布、离子分布、离子迁移通量分布等传质过程数据,发现利用双极膜将Na_(2)SO_(4)转化为相应酸碱的传质效率及能效主要与跨膜压降、膜单元电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传质 模型 数值模拟 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 膜分离 酸碱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轻烃分离工艺流程设计及优化
5
作者 肖荣鸽 郑子烁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228,共6页
针对LNG轻烃分离存在LNG冷能利用不足、设备负荷过大、工艺流程综合能耗过高等问题,基于2种已有的轻烃分离技术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NG轻烃分离工艺流程,使用HYSYS软件对3种流程进行模拟比较,分析影响甲烷质量分数、乙烷回收率和... 针对LNG轻烃分离存在LNG冷能利用不足、设备负荷过大、工艺流程综合能耗过高等问题,基于2种已有的轻烃分离技术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LNG轻烃分离工艺流程,使用HYSYS软件对3种流程进行模拟比较,分析影响甲烷质量分数、乙烷回收率和综合能耗等关键参数。结合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自适应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2)进行最佳解集的求解。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专利A,新工艺在乙烷回收率提高了4.31%,综合能耗降低了2 002.79 kW;相比较于专利B,乙烷回收率提高了3.05%,综合能耗降低了24 709.9 kW,降幅约46.6%。优化前后综合能耗相近时,优化后乙烷回收率可提高1.05%;优化前后乙烷回收率相近时,优化后综合能耗减少3 098.9 kW,综合能耗降低10.94%,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轻烃分离 乙烷回收率 综合能耗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资源化的膜分离技术前沿与进展研究
6
作者 张成林 裘洋波 +3 位作者 王超 任龙飞 邵嘉慧 何义亮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8,共6页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主要含有有机物、氮、磷、无机盐等污染物,其成分通常较为单一,且主污染物浓度较高。当前,混凝-沉淀、氧化沟、吸附等工艺已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中广泛应用,但其运行成本高、资源化回...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主要含有有机物、氮、磷、无机盐等污染物,其成分通常较为单一,且主污染物浓度较高。当前,混凝-沉淀、氧化沟、吸附等工艺已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中广泛应用,但其运行成本高、资源化回收潜力低,与我国双碳战略不符。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因其分离精度高、无副产物、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将膜法与其他工艺相结合,不仅能弥补诸多传统工艺的问题与不足,还可基于尺寸筛选、荷电效应等实现对特定物质选择性分离回收。因此,本文围绕有机碳分离、氮磷分离回收、无机盐分盐提锂,分别以染料废水、氮磷废水、盐湖卤水等为例,系统介绍了当前基于膜法的工业废水资源化技术的相关研究和进展,以期为我国工业废水资源化回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膜分离 有机碳回收 氮磷分离 无机盐分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疏水渗透汽化膜及其溶剂回收应用
7
作者 徐泽海 刘超 张国亮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5-2069,共15页
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溶剂回收和环境保护领域。通过选择性渗透和汽化过程,渗透汽化膜可有效分离水与有机溶剂,尤其适用于处理含水溶剂的废液,能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立足于以聚合物材料作为基底... 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溶剂回收和环境保护领域。通过选择性渗透和汽化过程,渗透汽化膜可有效分离水与有机溶剂,尤其适用于处理含水溶剂的废液,能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立足于以聚合物材料作为基底的膜材料设计,综述疏水渗透汽化膜的研究进展,凝练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推动该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引。首先讨论了基于聚合物基底的渗透汽化膜的类型及特征,从提升材料疏水特性的角度,阐述了用于提升膜疏水性能的方法,如物理共混、表面结构控制和中间层构筑等,分析总结了具有所需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的聚合物基疏水渗透汽化膜的设计策略。其次,介绍了聚合物基疏水渗透汽化膜在溶剂回收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前景,包括醇类、脂类、烃类和酮类等溶剂的回收。再次,介绍了聚合物基疏水渗透汽化膜的热稳定性和中试案例。最后,对聚合物基疏水渗透汽化膜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聚合物基疏水渗透汽化膜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分离 渗透汽化 溶剂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冶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8
作者 李家荣 罗七斤 +3 位作者 查国正 蒋文龙 杨斌 刘大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8,共15页
真空冶金作为现代有色金属高效提炼的重要工艺,因其金属回收率高、工艺流程短、纯化效率高、绿色低碳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推动绿色冶金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向。对现阶段常见的真空冶金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现代工业中使用较多的... 真空冶金作为现代有色金属高效提炼的重要工艺,因其金属回收率高、工艺流程短、纯化效率高、绿色低碳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推动绿色冶金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向。对现阶段常见的真空冶金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现代工业中使用较多的真空冶金案例,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真空冶金技术在铟、锡、锌、铅、硒、碲、银、金等关键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旨在推动我国真空冶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冶金 有色金属 资源回收 合金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半逆流型筒式磁选机分选过程仿真研究
9
作者 谢金成 姜亚雄 +2 位作者 任祥君 陈禄政 薛子兴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半逆流型筒式磁选机是关键的弱磁选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维护成本低、指标稳定等优点,但针对该备磁选过程的机理研究鲜有报道,随着入选物料的不断细化,如何高效回收微细粒矿物也成为半逆流型筒式磁选机面临的新问题。为此,采用COMSO... 半逆流型筒式磁选机是关键的弱磁选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维护成本低、指标稳定等优点,但针对该备磁选过程的机理研究鲜有报道,随着入选物料的不断细化,如何高效回收微细粒矿物也成为半逆流型筒式磁选机面临的新问题。为此,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对半逆流型筒式磁选过程进行模拟,揭示其流场/磁场分布特征及矿粒捕获特征。结果表明,矿浆在进入分选区之前流速较小,穿过分选区时流速较快,分选筒附近存在一层流速较快的区域,这有利于矿浆的分散和矿粒的选择性捕获;磁系中永磁块N-S交叉排列使分选筒表面的磁场大小和方向快速交变,不仅能增加矿粒所受磁力大小,还有利于磁性矿粒在分选筒表面的翻滚,进而提高分选的选择性;考查不同条件下矿粒的捕获规律发现,-20μm微细磁铁矿的回收难度大,增大磁场强度、降低给矿流量、缩小分选筒间隙能强化其回收。在实践中,通过采用“高场强+窄间隙+适中给矿流量”的调控策略,使云南某微细粒氰化尾渣中的磁性铁回收率从不足70%提高至90%以上,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选 半逆流型筒式磁选机 COMSOL仿真 超细磁铁矿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化合物基磁性复合颗粒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10
作者 龙委世 张志伟 +3 位作者 郭振彩 王增坤 陈诚 姜黎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1,共7页
在室温条件下,本文简便制备出铁氧化合物基磁性复合颗粒(Fe_(3)O_(4)@NH_(2)-BPEI),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e_(3)O_(4)@NH_(2)-BPEI的理化性质,通过系统地改变pH值和吸附时间来评估其对染液吸附脱色性能。结果表... 在室温条件下,本文简便制备出铁氧化合物基磁性复合颗粒(Fe_(3)O_(4)@NH_(2)-BPEI),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e_(3)O_(4)@NH_(2)-BPEI的理化性质,通过系统地改变pH值和吸附时间来评估其对染液吸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NH_(2)-BPEI对酸性大红GR(ABS GR)染料展现出显著的吸附能力,其饱和吸附量达91.08 mg/g;同时,在外部磁场作用下Fe_(3)O_(4)@NH_(2)-BPEI可与染色残液快速分离,并且能达到多次循环利用效果。此外,Fe_(3)O_(4)@NH_(2)-BPEI在模拟染色废液体系中,依然能够保持较高效的吸附效力,凸显其在染色残液吸附处理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颗粒 染料吸附 染色废液 磁响应 分离回收 循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选择性分离与回收工业废水有价物质研究进展
11
作者 何飞宇 封玲 +5 位作者 朱铭 陈莉 田秉晖 王学科 池勇志 付翠莲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8,共9页
随着工业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工业废水处理正从末端污染控制向资源化利用转变,高选择性、低能耗地分离与回收废水中的有价物质成为近年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电渗析(Electrodialysis,ED)作为一种基于电场力驱动的... 随着工业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工业废水处理正从末端污染控制向资源化利用转变,高选择性、低能耗地分离与回收废水中的有价物质成为近年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电渗析(Electrodialysis,ED)作为一种基于电场力驱动的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工业废水的分离、浓缩和循环利用等,且电渗析在选择性分离回收工业废水中有价物质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系统阐述了电渗析选择性分离与回收工业废水中有价物质的技术原理,并依据工业废水特征与有价物质的种类与来源,详细评述了常规电渗析、电去离子(EDI)、双极膜电渗析(BMED)、倒极电渗析(EDR)以及选择性电渗析(SED)等关键技术在分离回收重金属离子、盐分及酸碱等物质方面的重要突破与研究进展。最后,从离子交换膜种类、工艺耦合、引入智能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电渗析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处理 电渗析 选择性分离 有价物质回收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锡二次资源中锡的高效回收与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起杰 苏子键 +2 位作者 李秋雨 何明强 张元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2-3256,共15页
含锡二次资源类型丰富,包括锡尾矿、锡中矿、锡渣、锡合金废料、锡阳极泥及含锡电子废弃物等。由于其物质组成复杂,锡含量差异较大,导致相应的分离回收工艺复杂多样。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锡资源的储量、产量与消费现状,并综述了不同类型... 含锡二次资源类型丰富,包括锡尾矿、锡中矿、锡渣、锡合金废料、锡阳极泥及含锡电子废弃物等。由于其物质组成复杂,锡含量差异较大,导致相应的分离回收工艺复杂多样。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锡资源的储量、产量与消费现状,并综述了不同类型含锡二次资源的分离回收技术及短流程、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低品位、高杂质含锡二次资源的富集提取技术与研究动态;其次,阐述了中高品位含锡二次资源在湿法、火法及其联合工艺中实现高选择性分离回收再生锡的研究现状;然后,评述了含锡废料增值加工制备锡酸钠、纳米二氧化锡等功能材料的最新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含锡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与发展机遇,并对未来高效回收与高值化利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锡二次资源 高效分离回收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ES体系中多种贵金属的反萃过程与机理
13
作者 王泽宇 宋永辉 +3 位作者 王一帆 郎世磊 石嘉俊 王艺昕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6-834,共9页
采用多种反萃剂从疏水性低共熔溶剂(HDES)体系的负载有机相中分离回收Pt(Ⅳ)等贵金属离子。重点研究了反萃剂浓度、振荡时间和相比(A/O)对反萃率的影响,解析其反萃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洗涤,硫脲浓度为1.5 mol/L,氨溶液浓度... 采用多种反萃剂从疏水性低共熔溶剂(HDES)体系的负载有机相中分离回收Pt(Ⅳ)等贵金属离子。重点研究了反萃剂浓度、振荡时间和相比(A/O)对反萃率的影响,解析其反萃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洗涤,硫脲浓度为1.5 mol/L,氨溶液浓度为5 mol/L,0.05 mol/L抗坏血酸与5 mol/L硫氰酸铵混合,盐酸溶液浓度为5 mol/L的条件下,Cu(Ⅱ)和Fe(Ⅱ)的反萃率可以分别达到99.1%和99.5%,Pt(Ⅳ)、Ru(Ⅲ)、Ir(Ⅳ)、Rh(Ⅲ)的反萃率可以分别达到99.5%、98.5%、97.1%和96.0%,可以实现负载有机相中贵金属离子的有效分离。反萃过程中,各种贵金属离子分别与强配位反萃剂结合,形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Pt(CS(NH_(2))_(2))_4Cl_(2)]^(2+)、[Ru(NH_(3))_(6)]^(3+)、[Ir(SCN)_(6)]^(3-)、RhCl_(6)^(3-)。同时通过离子交换机制,成功实现了四种贵金属从负载有机相中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低共熔溶剂 贵金属 梯级反萃 分离回收 负载有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水量乙酸废液分离过程的模拟与能耗-经济性分析
14
作者 黄良德 童张法 +1 位作者 金庸 蒋迎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8-475,共8页
乙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对其进行回收是乙酸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低含水量的乙酸废液分离和回收问题,本文分别构建了常规精馏、萃取精馏、共沸精馏和热泵精馏共4种不同分离工艺的模拟流程,分析对比... 乙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对其进行回收是乙酸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低含水量的乙酸废液分离和回收问题,本文分别构建了常规精馏、萃取精馏、共沸精馏和热泵精馏共4种不同分离工艺的模拟流程,分析对比了这4种分离工艺的能耗和经济性,并根据一个实例研究4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4种分离工艺均能满足GB/T 1628—2020要求。在能耗和公用工程成本上,采用热泵精馏的分离流程能耗最低、但设备投资费用较高,而采用萃取精馏的分离流程能耗最高但分离工艺经济性更好。综合对比不同乙酸废液回收规模下的分离效果,发现随着废液处理量增加,公用工程成本与经济效益都会增加,热泵精馏和共沸精馏更适合长期、大规模生产,而萃取精馏适合短期、小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废液 分离回收 精馏技术 能耗分析 经济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捕集熔炼-渣磁选法深度回收废三元催化剂中铂族金属
15
作者 施善林 路文 +2 位作者 张跃宏 肖发新 狄跃忠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8,共9页
本研究针对废汽车三元催化剂(SAC)中铂族金属(PGMs)的高效回收,开发了铁捕集熔炼-磁选联合工艺。通过公斤级中频炉试验确定优化工艺参数为:氧化钙配入量40%、铁粉14%、熔炼温度1480℃、反应时间45 min,此时熔渣中PGMs含量降至<30 g/t... 本研究针对废汽车三元催化剂(SAC)中铂族金属(PGMs)的高效回收,开发了铁捕集熔炼-磁选联合工艺。通过公斤级中频炉试验确定优化工艺参数为:氧化钙配入量40%、铁粉14%、熔炼温度1480℃、反应时间45 min,此时熔渣中PGMs含量降至<30 g/t,捕集回收率达98.55%。针对熔渣中残留的Fe_(3)O_(4)/Fe_(3)Si包裹PGMs颗粒,采用湿式球磨(粒径-0.1 mm≥85%)结合0.14 T磁场强度磁选,获得精矿产率1.3%,尾渣中PGMs含量<0.6 g/t,磁选回收率97.7%。全流程PGMs总回收率突破99.9%,其中Fe_(3)O_(4)和Fe_(3)Si颗粒的磁性富集是实现PGMs深度回收的核心机制。该工艺显著提升了铁捕集熔炼技术对分散态PGMs的回收效率,为SAC二次资源规模化再生提供了可靠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三元催化剂 铂族金属深度回收 铁捕集熔炼 渣型分析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身前体影响的S弯进气道大迎角性能试验
16
作者 全景阁 韩珊珊 +2 位作者 冯晓强 郁新华 孙琰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考虑融合体机身前体的影响,对一种高机动隐身无人机背负式S弯进气道开展了大迎角状态下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考虑流量系数、马赫数、迎角和侧滑角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在亚、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重点关注融合体机身前体对S弯进... 考虑融合体机身前体的影响,对一种高机动隐身无人机背负式S弯进气道开展了大迎角状态下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综合考虑流量系数、马赫数、迎角和侧滑角的影响,获得了进气道在亚、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重点关注融合体机身前体对S弯进气道大迎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机身前体影响后,机身前体分离涡对进气道产生有利影响,S弯进气道大迎角气动性能得到改善,表现出和常规背负式S弯进气道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迎角增加,进气道大迎角总压恢复系数不再减小,而是在某一临界迎角后开始增加,畸变指数不再增加,而是在临界迎角后开始降低,进气道大迎角性能不再变差,而是保持较好的性能;侧滑角对进气道性能的不利影响减弱,小侧滑大迎角状态下进气道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体前机身 前体分离涡 S弯进气道 大迎角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尿液中尿素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权 裴洪昌 李贤辉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不同膜工艺耦合在尿液尿素回收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膜分离技术用于尿素回收利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膜材料的研发与不同膜分离技术的联用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尿液处理 资源化利用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热力学促进剂对水合物法分离回收瓦斯的影响
18
作者 张强 孙楠 +3 位作者 郑俊杰 吴强 刘传海 李元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1,共10页
水合物法在分离瓦斯混合气体方面具有清洁、高效、安全的优势,为突破水合物储气效率的瓶颈问题,在磁力搅拌体系中考察了水合物法分离30%CH4/70%N2混合气(摩尔分数)的动力学规律与储气效率。四氢呋喃(THF)、环戊烷(CP)与四丁基溴化铵(TB... 水合物法在分离瓦斯混合气体方面具有清洁、高效、安全的优势,为突破水合物储气效率的瓶颈问题,在磁力搅拌体系中考察了水合物法分离30%CH4/70%N2混合气(摩尔分数)的动力学规律与储气效率。四氢呋喃(THF)、环戊烷(CP)与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氟化铵(TBAF)二元混合体系作为水合物形成热力学促进剂,0.06%L-色氨酸(Trp)作为动力学促进剂。结果表明:与THF或CP单一添加的实验体系相比,THF-TBAF或CP-TBAB、CP-TBAF体系均能延续水合物形成、提高储气量、降低形成速率,其中CP-TBAF改善效果最为明显,3h内的储气量提高了1.33倍,而水合物初期形成速率下降3倍以上。THF-TBAB-Trp、THF-TBAF-Trp体系增大了N2在水合物相的储集量,使CH4/N2的分离效果低于THF-Trp体系;CP与TBAB或TBAF在瓦斯水合分离过程中具有耦合促进作用,CP-TBAF使水合物储气量、分离因子、CH4回收率等关键指标全面提升,其中平均CH4回收率最高可达68.5%,CP-TBAF组合为突破瓦斯水合分离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热力学促进剂 水合物 甲烷回收率 动力学 分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协同从钢渣中分离回收钙硅试验研究
19
作者 王家凤 方佑东 +3 位作者 姜晓媛 朱隆琦 苏畅 吕宁宁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研究了采用酸碱协同分离法回收钢渣中的钙、硅元素,考察了浸出剂浓度、温度、浸出时间及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钙、硅元素浸出率的影响,探究了其在不同浸出条件下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浸出剂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钙、硅元素浸... 研究了采用酸碱协同分离法回收钢渣中的钙、硅元素,考察了浸出剂浓度、温度、浸出时间及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钙、硅元素浸出率的影响,探究了其在不同浸出条件下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浸出剂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钙、硅元素浸出率有较大的影响,而温度对钙、硅元素的浸出率影响不明显;在盐酸浓度0.75 mol/L、浸出时间30 min、温度25℃及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钙浸出率为53.74%,所制得的草酸钙纯度可达98.94%;在氢氧化钠浓度1.5 mol/L、温度95℃、浸出时间120 min及液固体积质量比20∶1条件下,二氧化硅浸出率为43.22%,所制得二氧化硅纯度可达80.85%。该法能有效分离回收钢渣中钙、硅元素,实现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有价元素 酸碱协同 浸出 分离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HCl-H_(2)O_(2)体系中全湿法短流程高效分离回收废旧银铜焊条中的铜银
20
作者 卞国军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含银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弥补我国银矿资源不足、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国家战略金属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废旧银铜焊条,研究了在HCl-H_(2)O_(2)体系中浸出分离铜银,并制备高纯AgCl,考察了各因素对铜银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银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弥补我国银矿资源不足、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国家战略金属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废旧银铜焊条,研究了在HCl-H_(2)O_(2)体系中浸出分离铜银,并制备高纯AgCl,考察了各因素对铜银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过量系数为1.3、HCl过量系数为1.4、液固质量比为11∶1、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3 h优化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9.38%;浸出渣为粒径2~4μm不规则的球状颗粒,主要物相为AgCl,主要成分为Ag和Cl,总质量分数占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银铜焊条 HCL H_(2)O_(2) 分离 回收 氯化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