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laser linewidth on performance of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被引量:6
1
作者 郝蕴琦 叶青 +2 位作者 潘政清 蔡海文 瞿荣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57-261,共5页
The effects of optical sources with different laser linewidths on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tral linewi... The effects of optical sources with different laser linewidths on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tral linewidth of spontaneous Brillouin scattering remains almost constant when the laser linewidth is less than 1 MHz at the same pulse width; otherwise, it increases sharply. A comparison between a fiber laser (FL) with 4-kHz linewidth at 3 dB and a distributed feedback (DFB) laser with 3-MHz linewidth is made experimentally. When a constant laser power is launched into the sensing fiber, the fitting linewidths of the beat signals (backscattered Brillouin light and local oscillator (LO)) is about 5 MHz wider for the DFB laser than for the FL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beat signal is about a half. Furthermore, the frequency fluctuation in the long sensing fiber is lower for the FL source, yielding about 2 MHz less than that of the DFB laser, indicating higher temperature/strain resolu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laser linewidth 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 fiber las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research on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with simplex pulse codes 被引量:7
2
作者 郝蕴琦 叶青 +2 位作者 潘政清 蔡海文 瞿荣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53-256,共4页
The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techniqu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out any frequency-scanning device in the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where the simplex pulse codes are applied in the sensi... The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techniqu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out any frequency-scanning device in the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where the simplex pulse codes are applied in the sensing system. The time domain signal of every code sequence is collected by the data acquisition card (DAQ). A shift-averaging technique is appli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local oscillator (LO) in the coherent detection is fix-frequency deviated from the primary source. With the 31-bit simplex cod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has 3.5-dB enhancement with the same single pulse traces, accorda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frequency fluctuation for simplex codes is 14.01 MHz less than that for a single pulse as to 4-m spatial resolution. The results are believed to be beneficial for the BOTD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simplex pulse codes signal-to-nois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llel-Computing Wavelet-Based FDTD Method for Modeling Nanoscale Optical Resonator
3
作者 蒋锡燕 王瑾 +1 位作者 陆云清 许吉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4年第3期260-268,共9页
An efficient wavelet-base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method is implemented for analyzing nanoscale optical devices,especially optical resonator.Because of its highly linear numerical dispersion properties the... An efficient wavelet-base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method is implemented for analyzing nanoscale optical devices,especially optical resonator.Because of its highly linear numerical dispersion properties the high-spatial-order FDTD achieves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cells,i.e.used memory,while analyzing a high-index dielectric ring resonator working as an add/drop multiplexer.The main novelty is that the wavelet-based FDTD model is extended in a parallel computation environment to solve physical problems with large dimensions.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rallelized FDTD model,a mirrored cavity is analyzed.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reduces computation time and memory cost,and the parallel computation result match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optics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alysis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 WAVELET parallel compu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A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钱振东 黄卫 +1 位作者 关永胜 韩光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9-803,共5页
为了研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BOTDA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监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的室内以及现场试验.对埋设于环氧沥青试件中的光纤在车辆荷载和极限温度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BOTDA对铺装层裂缝监测进行了室内模拟;在此... 为了研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BOTDA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监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的室内以及现场试验.对埋设于环氧沥青试件中的光纤在车辆荷载和极限温度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BOTDA对铺装层裂缝监测进行了室内模拟;在此基础上,将BOTDA应用到现场沥青路面的铺装层中,进行路面的温度、残余变形及裂缝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埋设在铺装层内的光纤能够满足实际沥青铺装监测中的抗压性能要求和温度变化要求,紧套光纤比裸光纤更能适用于实际铺面的裂缝监测,并且将BOTDA应用到沥青铺装层裂缝监测中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llouin光时域分析技术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裂缝监测 紧套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G-BOTDA联合感测管桩击入土层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朱友群 朱鸿鹄 +1 位作者 孙义杰 施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95-702,共8页
管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身裂缝、爆桩等病害。将具有实时动态监测功能的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和具有分布式监测功能的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联合应用到管桩打入过程中的监测,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 管桩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桩身裂缝、爆桩等病害。将具有实时动态监测功能的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和具有分布式监测功能的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联合应用到管桩打入过程中的监测,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管桩打入过程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能够较好地动态监测打入过程中桩身应变变化特征,反映桩身不同部位随不同深度应变变化规律;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较好地监测管桩在打入过程中暂停(接管)状态下桩身应变变化特征;根据应变变化分析管桩受偏心荷载程度,分析管桩是否出现裂缝、破坏等病害,研究管桩打入过程中桩土作用规律。试验结果还表明,FBG联合BOTDA光纤监测技术在管桩打入过程中监测管桩质量具有广阔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桩 布拉格光纤光栅(FBG)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 分布式监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A在岩层移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柴敬 王正帅 +3 位作者 袁强 李毅 王帅 李廷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岩层移动变形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过程,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对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进行分布式应变测量,在3 m平面应力模型内埋设2根传感光纤,对应位置布置百分表5个,对比分析岩层移动变形过程中的布里渊频移变化。试验结... 为了研究岩层移动变形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过程,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对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进行分布式应变测量,在3 m平面应力模型内埋设2根传感光纤,对应位置布置百分表5个,对比分析岩层移动变形过程中的布里渊频移变化。试验结果表明: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的分布式应变测量,不仅能很好地测量光纤沿线的岩层垮落情况,而且能够感知和反映某一点处岩层的移动变形特征,为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对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测试技术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光纤传感 岩层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瑞利BOTDA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尚秋峰 毛训 +1 位作者 张立欣 刘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9-203,共5页
搭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瑞利散射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Rayleigh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RBOTDA)传感系统。该系统工作在单端,能克服传统BOTDA双端接入的缺点;采用两个EOM并联的结构产生含有连续基底光的脉冲光,探测光由... 搭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瑞利散射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Rayleigh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RBOTDA)传感系统。该系统工作在单端,能克服传统BOTDA双端接入的缺点;采用两个EOM并联的结构产生含有连续基底光的脉冲光,探测光由基底连续光的瑞利散射提供,避免了多种受激布里渊散射(stimulated Brillouinscattering,SBS)作用带来的干扰,信噪比更高,传感距离更长;采用双边带探测方法,有效减少泵浦脉冲的损耗与非本地效应。建模解析了该系统中的SBS作用过程,并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布里渊增益谱完好地贴合洛伦兹曲线,非本地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在2.4km光纤上,室温25℃下泵浦脉宽50ns时,布里渊频移为10.867GHz,布里渊线宽约为40.21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单端 受激布里渊散射 瑞利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预泵浦瑞利BOTDA系统的解析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倩 李婷 +2 位作者 安琪 李晓娟 李攀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86,共8页
将脉冲预泵浦的概念引入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利用由传感脉冲和经微波调制的预泵浦脉冲组成的阶梯脉冲作调制信号,通过作为探测光的时间有限的预泵浦脉冲1阶边带的瑞利散射与传感脉冲的受激布里渊作用,实现布里渊信号的时域整形,... 将脉冲预泵浦的概念引入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利用由传感脉冲和经微波调制的预泵浦脉冲组成的阶梯脉冲作调制信号,通过作为探测光的时间有限的预泵浦脉冲1阶边带的瑞利散射与传感脉冲的受激布里渊作用,实现布里渊信号的时域整形,减小非本地效应;通过预泵浦脉冲0阶基带和传感脉冲的受激布里渊作用,实现布里渊信号的谱域整形,有效地解决空间分辨率和测量精度之间的矛盾。利用频域法求解瞬态耦合波方程,建立了阶梯脉冲光在光纤中受激布里渊作用的解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传感脉冲宽度为5 ns、峰值功率为100 m W,预泵浦脉冲宽度为50 ns、峰值功率为16 m W时,在空间分辨率0.5 m内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在0.14 m处达到最大值,然后近似线性下降至0.37 m处,其余位置近似为零;系统布里渊散射谱宽近似为35 MHz,约为传统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布里渊谱宽212 MHz的1/6,在相同空间分辨率下提高了频率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脉冲预泵浦 瑞利散射 信号整形 瞬态受激布里渊耦合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BOTDA系统的2维提升小波降噪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薇 尚秋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6-350,共5页
为了解决基于瑞利散射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BOTDA)中传感信号受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采用2维提升小波变换算法,将测量信号从1维空间转换到2维空间,进行阈值降噪处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传统小波与2维提升小波降噪数据。... 为了解决基于瑞利散射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BOTDA)中传感信号受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采用2维提升小波变换算法,将测量信号从1维空间转换到2维空间,进行阈值降噪处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传统小波与2维提升小波降噪数据。结果表明,2维提升小波变换比传统小波变换信噪比提高约10dB,运算量减少了1/3;2维提升小波充分利用测量信号时间上的相关性,变换结构简单、运算速度快、降噪效果优于传统小波,适用于瑞利BOTDA系统降噪。该结果对光纤传感系统中信号降噪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信噪比 2维提升小波 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传感技术的空间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振安 徐成 +1 位作者 刘颖刚 尉婷 《光电技术应用》 2014年第6期43-45,50,共4页
空间分辨率是BOTDA传感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主要取决于泵浦脉冲光的宽度。为了提高BOTDA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在不改变泵浦脉冲光宽度的情况下,采用螺旋式盘绕传感光纤的方法,分析了布里渊散射传感原理,理论上分析采用螺旋式盘绕光纤对... 空间分辨率是BOTDA传感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主要取决于泵浦脉冲光的宽度。为了提高BOTDA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在不改变泵浦脉冲光宽度的情况下,采用螺旋式盘绕传感光纤的方法,分析了布里渊散射传感原理,理论上分析采用螺旋式盘绕光纤对提高实际测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实验中泵浦脉冲光宽度为10 ns,BOTDA系统采样间隔为0.4 m。采用1 m长螺旋式盘绕传感光纤监测0.5 m管线轴向温度分布,监测空间分辨率为0.5 m。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螺旋式盘绕光纤更有利于提高监测管线温度场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率 采样间隔 螺旋式盘绕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坝内部二维变形一体化分布式监测技术试验研究
11
作者 吴哲辉 何宁 +2 位作者 姜彦彬 孔洋 槐伟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
随着中国筑坝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测量手段难以满足高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亟须改进坝体内部变形监测技术。采用二维变形一体化分布式监测技术,将相邻测点间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转化为监测单元内部的光纤应变,在不同条件下开... 随着中国筑坝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测量手段难以满足高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亟须改进坝体内部变形监测技术。采用二维变形一体化分布式监测技术,将相邻测点间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转化为监测单元内部的光纤应变,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多种二维变形调节状态的室内测试,对比V型和X型2种光纤布设工艺的监测效果,2种布纤方式下47组试验测得的监测单元水平位移和沉降值绝对误差均为毫米级,且X型布纤测试结果水平位移和沉降值中误差更小。分析实际堆石坝工程案例的内部变形观测资料,开展室内断面连续监测模拟试验,2种布纤方式下的室内二维变形一体化监测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堆石坝内部变形数据的曲线形式均有较高吻合度。研究结果可提高二维变形一体化分布式监测技术的精度,验证光纤保护结构的可行性,为该技术应用于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变形监测 一体化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室内试验 误差分析 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A在城市角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德亮 李志远 《工程质量》 2020年第9期105-108,共4页
针对城市钢结构建筑难以进行变形监测的问题,通过角钢不同位置布设分布式传感光纤,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分布式光纤应变温度分析仪,采用裸光纤、紧套光纤两种类型光纤,10 cm、50 cm两种不同空间分辨率进行角钢变形实验分析... 针对城市钢结构建筑难以进行变形监测的问题,通过角钢不同位置布设分布式传感光纤,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分布式光纤应变温度分析仪,采用裸光纤、紧套光纤两种类型光纤,10 cm、50 cm两种不同空间分辨率进行角钢变形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技术应用于钢结构变形监测完全可以达到要求;裸光纤比紧套光纤更能反映钢结构形变;10 cm比50 cm空间分辨率信噪比低,抗干扰能力较低,在城市角钢结构的变形监测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角钢结构 变形监测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BOTDA系统中电光调制器的优化设计
13
作者 尚秋峰 刘薇 李永倩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1,共4页
单端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单端入射,测量断裂光纤的传感信息,适用于大范围监测场合。基于瑞利散射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通过从光纤同一端入射脉冲光和连续光来实现单端测量。为了得到频率单一的脉冲光和连续光,提出采用两个... 单端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单端入射,测量断裂光纤的传感信息,适用于大范围监测场合。基于瑞利散射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通过从光纤同一端入射脉冲光和连续光来实现单端测量。为了得到频率单一的脉冲光和连续光,提出采用两个电光调制器并联结构产生含脉冲基底的脉冲光,讨论了电光调制器的最佳工作点设置。研究证明,该设计能够产生系统所需的一阶双边带基底连续光和0阶脉冲光,克服了单个电光调制器调制时受到多种光分量干扰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对电光调制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端 瑞利散射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电光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锈蚀梁钢筋应力监测及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操礼林 王芳冰 +3 位作者 石启印 赵春 王春 李青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3期94-97,共4页
对简支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全过程静力加载试验,采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计的光纤传感技术监测钢筋应变。比较分析了钢筋局部锈蚀对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简支梁的锈蚀位置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计的光纤传感技术... 对简支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全过程静力加载试验,采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计的光纤传感技术监测钢筋应变。比较分析了钢筋局部锈蚀对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简支梁的锈蚀位置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计的光纤传感技术能够有效监测钢筋锈蚀状况。依据锈蚀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锈蚀梁受力性能正确有效,同时也验证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应力监测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 钢筋锈蚀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PHC桩挠度分布式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童恒金 施斌 +3 位作者 魏广庆 李忠义 孙义杰 王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3-699,共7页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桩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挠度大小和分布的检测困难,介绍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的桩身挠度检测方法;设计了管桩平推模型试验,推导出了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通过模拟和实测数据对...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桩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挠度大小和分布的检测困难,介绍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的桩身挠度检测方法;设计了管桩平推模型试验,推导出了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通过模拟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BOTDA用于PHC桩挠度检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获得了PHC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合具体工程,对该方法用于PHC桩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挠度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OTDA用于PHC桩挠度的检测与监测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分布式检测的特点,可以准确获得水平荷载对PHC桩的影响深度和挠度分布;该方法操作简便,性价比高,感测光纤耐久性好,可对桩身挠度分布进行精细化检测与监测,值得在桩基检测与监测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 挠度 分布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高温传感研究(特邀)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鹏柏 王晓龙 +7 位作者 温坤华 郑永秋 周金运 董永康 董新永 杨军 王云才 秦玉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40,共9页
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analysis,BOTDA)测量技术分别研究了单模光纤、光子晶体光纤和镀金光纤在1100℃、1200℃和1000℃的高温传感特性,通过对石英光纤的布里渊频移(Brillouin frequency shift,BFS)跳跃... 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analysis,BOTDA)测量技术分别研究了单模光纤、光子晶体光纤和镀金光纤在1100℃、1200℃和1000℃的高温传感特性,通过对石英光纤的布里渊频移(Brillouin frequency shift,BFS)跳跃现象和涂覆层燃烧现象进行研究,指出石英光纤均需要退火才能够达到热稳定状态。退火后,三种光纤的布里渊频移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其中,单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高温状态下涂覆层气化,二氧化硅发生晶化导致其机械强度大幅下降,因此仅能作为一次性高温传感器;镀金光纤由于金涂层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良好的气密性,高温退火后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机械强度,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重复使用的高温传感器。该研究有望为高温传感应用(如涡轮发动机内部温度监测)提供一种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高温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 光子晶体光纤 镀金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OPGW应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少华 侯继勇 +4 位作者 冯学斌 肖靖峰 武健 杨林慧 王国彬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3期54-57,共4页
为研究长期运行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应变性能,使用高精度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设备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对新缆和不同覆冰环境下的旧缆进行应变监测,对比分析了OPGW光缆内光纤的布里渊频率在长期外界环境作用下的变化。试验... 为研究长期运行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应变性能,使用高精度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设备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对新缆和不同覆冰环境下的旧缆进行应变监测,对比分析了OPGW光缆内光纤的布里渊频率在长期外界环境作用下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运行时间和覆冰等级是影响OPGW光缆内光纤应变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 应变 布里渊频率 覆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温度补偿
18
作者 张兰兰 包腾飞 +1 位作者 王一兵 李涧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162,共6页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BOTDA)利用了布里渊受激放大特性,在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应用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结构应变进行监测时,存在布里渊频移对应变和温度交叉...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sis,BOTDA)利用了布里渊受激放大特性,在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应用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结构应变进行监测时,存在布里渊频移对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问题。为了消除温度对应变监测的影响,基于BOTDA原理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通过附着成一体的应变和温度传感光纤的换算得到消除温度影响后的应变,无需得到待测物温度场,布设安装和数据处理均较方便,温度信息同步性和环境适应性较佳,且成本低廉,与现有温度补偿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对比室内水浴试验和某排水泵站现场试验的结果,可知基于BOTDA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温度补偿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温度补偿 结构健康监测 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A测试光路自动切换保护系统设计
19
作者 王升 孙廷玺 +2 位作者 王旭峰 赵尊慧 张真毅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2,共5页
针对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的测试光路在长期使用中易发生故障进而导致BOTDA测试中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的光路自动切换保护系统。系统以K60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应用FLEXBUS接口挂载SRAM、FPGA和W5300,集成K60... 针对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的测试光路在长期使用中易发生故障进而导致BOTDA测试中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OTDR)原理的光路自动切换保护系统。系统以K60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应用FLEXBUS接口挂载SRAM、FPGA和W5300,集成K60+FPGA架构的OTDR模块,通过光开关实现光路切换,监测各个光路的故障情况,能够在BOTDA测试光路出现故障时切换光路并发送短信报警;介绍了系统原理、主要硬件模块、以太网引导升级和光路自动切换保护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OTDR动态范围达到35 dB以上,满足BOTDA测试光路的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 自动切换 光时域反射 K60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排列熵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家兴 钱君霞 +1 位作者 闫安心 赵盛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了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排列熵(PE)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数个本征模态函数,然后计算各模态分量的PE值定量表征其随机性程度。接着,对含噪声信息较多... 为了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排列熵(PE)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数个本征模态函数,然后计算各模态分量的PE值定量表征其随机性程度。接着,对含噪声信息较多的本征模函数(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并通过信号重构得到降噪后的海缆振动信号。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的海底电缆(海缆)振动信号监测模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获得了冲刷、摩擦、锚砸3种工况下的海缆振动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去除海缆振动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其冲刷、摩擦及锚砸3类信号的信噪比分别提升至30.2578 dB、29.6354 dB、38.7862 dB,且标准差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降噪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