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油菜种植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
1
作者 夏敏洁 徐赫 王勇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01-104,109,共5页
利用南京市5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154个区域气象站(2010—202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南京市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L.)气候资源特点和影响油菜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选取春季降水量、4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 利用南京市5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2年)、154个区域气象站(2010—2022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南京市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L.)气候资源特点和影响油菜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选取春季降水量、4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作为南京市油菜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建立各区划指标的小网格推算模式,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构建综合气候评价模型。应用GIS技术得到南京市油菜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南京市油菜种植气候适宜及以上区域主要分布在六合区大部、浦口区大部、江宁区大部以及溧水区大部分地区,占可种植农田面积的67.9%。区划成果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南京市油菜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调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L.) 灰色关联度 气候适宜性 区划 江苏省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十个白菜薹品种周年栽培的农艺性状分析
2
作者 唐霖 孙信成 +8 位作者 杨连勇 黄琳 蒋万 薛鑫 陈位平 康杰 彭元群 王桢 张忠武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6-29,33,共5页
为实现洞庭湖区露地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周年生产与供应,对市场主栽的10个白菜薹品种开展不同茬口的品种适应性试验,分析6个茬口条件下白菜薹的11项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 为实现洞庭湖区露地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周年生产与供应,对市场主栽的10个白菜薹品种开展不同茬口的品种适应性试验,分析6个茬口条件下白菜薹的11项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龙牙苔200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3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杂交薹王3个品种为主,5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7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9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杂交薹王、绿薹5号、国薹早40F13个品种为主,1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杂交薹王、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品种为主;秋冬季播种的白菜薹早熟、中熟或晚熟品种均可,其中国薹BT197白菜薹可在本区域周年栽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 周年栽培 农艺性状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与聚苯乙烯微塑料复合胁迫对小油菜生长发育、生理特征及冠层温度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迪 丰晨晨 +2 位作者 陈悦 郭冰林 李岚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5,共11页
为明晰镉(Cd)与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复合胁迫对小油菜生长发育、生理特征、冠层温度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采用室内水培实验,以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为供试植物,系统研究Cd与2种粒径(100和1000 nm)PS-MPs复合胁迫对小油菜生长... 为明晰镉(Cd)与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复合胁迫对小油菜生长发育、生理特征、冠层温度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采用室内水培实验,以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为供试植物,系统研究Cd与2种粒径(100和1000 nm)PS-MPs复合胁迫对小油菜生长发育、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营养品质、解剖结构、冠层群体温度以及Cd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Cd及PS-MPs胁迫均显著抑制小油菜生长发育和光合生理过程,其表型指标及光合色素等均随Cd与PS-MPs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Cd与PS-MPs胁迫显著增强了小油菜氧化应激反应能力,降低了小油菜叶片维生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品质指标,缩小了小油菜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显著提升了小油菜植株冠层群体温度。Cd与PS-MPs复合胁迫下低浓度PS-MPs(1 mg·L^(-1))可有效缓解其Cd胁迫抑制效应。随PS-MPs浓度升高(20 mg·L^(-1)),其对小油菜植株生理特征的影响则与Cd胁迫呈协同叠加抑制趋势变化。Cd与PS-MPs复合胁迫对小油菜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土壤Cd及PS-MPs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镉(CD) 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 生理特征 冠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筛选及其保持系选育
4
作者 田俊卓 李奇 +7 位作者 崔群香 周亮 魏百川 王云昭 蒋炎 孙荣欢 马沐然 赵增南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4-18,22,共6页
用多种不同基因型的可育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材料对2个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株进行授粉,根据F1代群体的育性表现,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株;对16个自交品系的纯度进行调查,各品系筛选出5个或10个典型植... 用多种不同基因型的可育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材料对2个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株进行授粉,根据F1代群体的育性表现,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株;对16个自交品系的纯度进行调查,各品系筛选出5个或10个典型植株对其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叶柄长、色泽等性状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系的纯度均不低于50%;1-5、3-31、2-16、2-61、1-79、华冠4的开展度、株高均较大;聚类结果显示,3-31、1-9、2-61、2-16和华冠4聚在第三类,品系间性状差异较小。1-5、1-79、3-31、2-61、1-26、2-11、2-25和1-98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低于30%,一致性好;16个自交品系叶色空间分布较叶柄色集中,说明品系间叶色差异较小;3-31、1-79、1-34-17、2-11、2-16、1-5和华冠4的叶色亮丽。综合分析,1-5、1-79、3-31和2-11色泽好,变异系数小,且纯度高,是选育保持系的优良品系;而华冠4和墩子黄既可以作保持系又可以作父本。3-31和华冠4的植株高大,分别适宜作为保持系和父本,用于选配高产的不结球白菜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 细胞质雄性不育 DH系 保持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薹名优品种——洪山菜薹 被引量:7
5
作者 聂启军 李金泉 +2 位作者 董斌峰 胡志伟 任志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133-135,共3页
介绍了洪山菜薹(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var.purpurea)的栽培历史、生长环境、特征特性、开发利用和栽培技术。洪山菜薹主栽品种大股子品质优良,从播种到采收主薹90~120 d,株高70~80 cm,开展度80~90 cm,菜薹表皮紫红色,有蜡粉,薹... 介绍了洪山菜薹(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var.purpurea)的栽培历史、生长环境、特征特性、开发利用和栽培技术。洪山菜薹主栽品种大股子品质优良,从播种到采收主薹90~120 d,株高70~80 cm,开展度80~90 cm,菜薹表皮紫红色,有蜡粉,薹基部粗壮,横径平均2.5 cm,最大横径可达5 cm以上,薹长35~50 cm,单薹重可达100 g,平均60~8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山菜薹(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var.purpurea)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山菜薹产业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聂启军 叶晓佑 +3 位作者 冯军 夏会勇 任志勇 李金泉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S01期244-246,共3页
简要介绍了洪山菜薹(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var.purpuraria)产业发展现状,对洪山菜薹产业发展前景从生态、品种、品牌、科研优势以及产品覆盖面、原种、标准化、贮运保鲜及加工技术等制约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洪山菜薹(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var.purpuraria) 产业化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菜薹废弃物还田对四季豆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大兵 谢媛圆 +3 位作者 夏贤格 周剑雄 袁家富 赵书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63-66,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utili Tsen et Lee)废弃物还田以及化肥减施对四季豆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红菜薹废弃物半量和全量还田四季豆产量分别增加了13.4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utili Tsen et Lee)废弃物还田以及化肥减施对四季豆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红菜薹废弃物半量和全量还田四季豆产量分别增加了13.41%和29.43%,与红菜薹废弃物全部还田相比,全部还田+化肥用量减施30%使得四季豆产量降低了25.41%;与单施化肥相比,全部还田+化肥用量减施30%处理四季豆生物量增加了9.38%。红菜薹还田氮素、磷素和钾素累积量分别较单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8.72%~32.55%、6.35%~38.22%和5.73%~41.87%,且富集的氮、钾主要存在茎、叶片和果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 Tsen et Lee)废弃物 养分累积量 原位还田 化肥减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铅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源鑫 李维庭 +3 位作者 孙向阳 李素艳 张润哲 马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2-810,共9页
为明确园林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向铅(Pb)、镉(Cd)污染土壤中分别按0(CK)、1%、3%、5%的施用量添加GWC和泥炭,研究不同单一/混合处理对土壤酶活性,Pb、Cd在土壤孔隙水中浓度和在土壤中赋存形... 为明确园林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向铅(Pb)、镉(Cd)污染土壤中分别按0(CK)、1%、3%、5%的施用量添加GWC和泥炭,研究不同单一/混合处理对土壤酶活性,Pb、Cd在土壤孔隙水中浓度和在土壤中赋存形态的影响,并探究小白菜地上部和根部Pb、Cd积累转运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3%和5%的施用量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5%泥炭对提高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更显著,5%GWC对提高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更显著。土壤孔隙水Pb浓度在第1~7 d时随不同处理的施用量增多而降低;5%GWC及5%混施处理在第1 d时的Pb浓度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78%和56%。不同处理中孔隙水Cd浓度在第1 d时均高于CK,其中5%GWC相比CK增加了70%;泥炭处理中Cd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和5%处理下土壤酸溶态Pb、Cd显著减少,残渣态显著增加,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显著下降,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相应降低,其中5%混合施用效果最显著。Pb含量在3%和5%GWC施用下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单一、混合施用GWC及泥炭对土壤中Pb、Cd有显著的钝化效果,且泥炭对于降低植物体重金属积累的效果好于G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 堆肥 泥炭 PB Cd 土壤修复 酶活性 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不结球白菜生理特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金婷 邢秋莹 +1 位作者 徐嵩旸 宋丽芬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34-38,共5页
为减少化肥滥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倡导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和植物品质,试验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苏州青为供试品种,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神锄水溶性生物有机肥(Y1)、助邦生物有机肥(... 为减少化肥滥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倡导施用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和植物品质,试验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苏州青为供试品种,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神锄水溶性生物有机肥(Y1)、助邦生物有机肥(Y2)、喜温娜家庭有机菜园生物有机肥(Y3)、俊利龙达通用型有机肥(Y4)、原绿蚯蚓类有机肥(Y5)、原绿有机肥(Y6)、史丹利大量元素水溶肥料(H,化肥),各施肥处理均以纯氮用量200 mg/kg(土)施用,研究了其对不结球白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可以显著(P<0.05)增加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容重,起到提升不结球白菜品质的作用。Y1、Y2、Y3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的降低效果最好,较H处理分别降低了5.0%、5.1%、6.6%;6种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H处理升高了32.6%、17.9%、47.4%、152.6%、43.2%、76.8%;Y2、Y3、Y5有机肥处理在不结球白菜品质上的综合效果最佳,而Y1处理下由于不结球白菜生长缓慢,无法测定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 植物养分 营养品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种子休眠破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启华 宋莉萍 +2 位作者 林处发 张余洋 汪爱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1期76-80,共5页
试验以M62、汉优两种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物理、化学及激素处理方法对打破小白菜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8%、1.6%KNO_(3)浸种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4%以上,且幼苗长势旺盛;GA浓度低于1000 m... 试验以M62、汉优两种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物理、化学及激素处理方法对打破小白菜种子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8%、1.6%KNO_(3)浸种可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4%以上,且幼苗长势旺盛;GA浓度低于1000 mg/L时,浸种24 h可几乎完全打破休眠,种子发芽率均达99%;在引发处理中发现,400 mg/L GA和1.0%KNO_(3)可完全打破休眠,发芽率达100%;纯浓硫酸浸种可在不伤及胚的情况下有效破除种皮限制,使M62种子发芽率达到100%,汉优发芽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种子休眠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还田对小白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天财 王德全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41-44,55,共5页
通过小区试验,探究了农业废弃物还田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不同还田量对小白菜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高量还田效果最好,小白菜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单株鲜重分别提高了20.8%... 通过小区试验,探究了农业废弃物还田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不同还田量对小白菜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高量还田效果最好,小白菜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单株鲜重分别提高了20.8%、15.8%、26.1%、26.2%、35.9%,均显著高于对照;锯末直接还田对小白菜农艺性状具有抑制作用,不宜直接还田,应进行发酵腐熟处理;西红柿秸秆中量还田对小白菜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单株鲜重提高幅度分别为15.7%、11.5%、39.4%、15.1%和19.8%,均显著高于对照;菌渣还田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单株鲜重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12.4%、7.9%、18.2%、14.3%和22.0%,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总之,菌渣还田小白菜生长指标优于西红柿秸秆和锯末还田,可在今后蔬菜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 农业废弃物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