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KRB2+9/-9基因多态性通过TLR-2表达影响膝骨关节炎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被引量:3
1
作者 施犇 陈烁 赵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7,164,共8页
目的探究缓激肽B2受体(BDKRB2)+9/-9基因多态性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以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共有156例膝关节OA患者及121名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究。BDKRB2+9/-9基因多态性被测定分型。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究缓激肽B2受体(BDKRB2)+9/-9基因多态性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以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共有156例膝关节OA患者及121名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究。BDKRB2+9/-9基因多态性被测定分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β)、IL-6、IL-8。实时荧光定量(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定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的mRNA水平。用ELISA测定TLR-2对基底和缓激肽(bradykinin,BK)刺激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量。结果在OA患者中-9/-9基因型组血清和滑液TNF-α和IL-8水平显著高于+9/+9组(P<0.05);而-9/-9和+9/-9基因型组IL-6水平显著高于+9/+9组。在滑膜组织中-9/-9和+9/-9基因型组的TLR-2 mRNA水平显著高于+9/+9基因型组(P<0.01)。BDKRB2拮抗剂MEN16132和TLR-2沉默抑制IL-6和IL-8在人类OA滑膜细胞的分泌(P<0.01)。结论 BDKRB2+9/-9多态性可以通过改变TLR-2表达影响膝骨关节炎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受体b2 基因多态性 骨关节炎 toll样受体-2 滑膜细胞 炎性细胞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B2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烁 周利武 +3 位作者 张雷 赵云龙 杨超 赵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明确BDKRB2基因多态性与OA易感性的相关性,并检测OA患者基因多态性对滑膜组织中BDKRB2表达的影响。方法共有278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和291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测定实验对象的BDKRB2基因多态性,在OA患者滑膜组织中通过RT-PCR和Wes... 目的明确BDKRB2基因多态性与OA易感性的相关性,并检测OA患者基因多态性对滑膜组织中BDKRB2表达的影响。方法共有278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和291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测定实验对象的BDKRB2基因多态性,在OA患者滑膜组织中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DKRB2的m 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OA组和对照组中+9/-9 bp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明显。-9/-9 bp多态性和+9/+9 bp相比,与OA的罹患风险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OR=2.35,95%CI:1.409~3.937,P〈0.001)。-9 bp等位基因的表达,与OA的Kellgren-Lawrence分型相关(OR=1.545,,P=0.011)。另外,+9/-9 bp多态性显著影响OA患者滑膜组织中BDKRB2的m RNA和蛋白表达。+9/-9和-9/-9基因型在滑膜组织中BDKRB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同时KL4型OA患者平均BDKRB2 m 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对象(2.502±1.319 vs.1.471±1.002和1.895±1.174,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BDKRB2基因+9/-9bp多态性可能成为OA易感性和严重性筛查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受体b2(bdkrb2) 骨关节炎(OA)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缓激肽受体B1和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洲 向栩莹 +4 位作者 晏桂林 陆观凤 杨燕泽 钟玉馨 张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3-65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尤瑞克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缺血-再灌注(I/R)SD大鼠缓激肽受体B1(B1R)、缓激肽受体B2(B2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后Zea Longa线栓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MCAO模型,缺血2 h时拔栓模拟缺血-再灌注,将制备成功的2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尤瑞克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缺血-再灌注(I/R)SD大鼠缓激肽受体B1(B1R)、缓激肽受体B2(B2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后Zea Longa线栓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MCAO模型,缺血2 h时拔栓模拟缺血-再灌注,将制备成功的25只SD大鼠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I/R+等渗盐水组)、尤瑞克林低剂量治疗组(I/R+LDP组)、尤瑞克林中等剂量治疗组(I/R+MDP组)、尤瑞克林高剂量治疗组(I/R+HDP组),每组5只,术后30 min首次给予尤瑞克林(I/R+LDP组:3.50×10-3 PNAU/kg;I/R+MDP组:8.75×10-3 PNAU/kg;I/R+HDP组:17.50×10-3 PNAU/kg)或等渗盐水尾静脉注射,连续注射7 d、每日定时注射1次,7 d后取材,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梗死灶边缘区域B1R、B2R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测定梗死边界区域微血管密度。结果(1)B1R mRNA表达:与I/R+等渗盐水组比较,I/R+LDP组、I/R+MDP组、I/R+HDP组B1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0.34±0.05)、(0.35±0.04)、(0.47±0.03)比(0.23±0.05),均P<0.05];与I/R+LDP组及I/R+MDP组比较,I/R+HDP组B1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2)B2R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I/R+等渗盐水组B2R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0.33±0.01)比(0.23±0.02),P<0.05]。与I/R+等渗盐水组比较,I/R+LDP组、I/R+MDP组、I/R+HDP组B2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分别为(0.49±0.02)、(0.52±0.04)、(0.71±0.03),均P<0.05];与I/R+LDP组及I/R+MDP组比较,I/R+HDP组B2R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3)微血管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I/R+等渗盐水组的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多[(169±6)比(74±12),P<0.01];与I/R+等渗盐水组比较,I/R+LDP组、I/R+MDP组、I/R+HDP组的微血管计数均明显增多[分别为(240±9)、(252±9)、(349±17),均P<0.01];与I/R+LDP组及I/R+MDP组比较,I/R+HDP组微血管计数均明显增多(均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尤瑞克林上调MCAO大鼠B1R、B2R表达,发挥促血管再生的作用,且高剂量的尤瑞克林对血管新生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缺血-再灌注 缓激肽受体b1 缓激肽受体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咪唑[2,1-b][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英俊 李春燕 +6 位作者 靳焜 邵昕 周晓霞 李丽娜 赵楠 于洋 罗潼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1-537,共7页
合成了18个新型含苯并噁/噻唑啉酮结构的2,6-二取代咪唑[2,1-b][1,3,4]噻二唑衍生物5a^5i',即2-[(2-苯并噁/噻唑啉酮-3-基)甲基]-6-芳基-咪唑[2,1-b][1,3,4]噻二唑.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β2-... 合成了18个新型含苯并噁/噻唑啉酮结构的2,6-二取代咪唑[2,1-b][1,3,4]噻二唑衍生物5a^5i',即2-[(2-苯并噁/噻唑啉酮-3-基)甲基]-6-芳基-咪唑[2,1-b][1,3,4]噻二唑.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拮抗剂钙流筛选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β2-AR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化合物5c'的拮抗效果最高,为70%.这些化合物可作为潜在的β2-AR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噁/噻唑啉酮 咪唑[2 1-b][1 3 4]噻二唑 β2-AR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2B亚基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建华 于英妮 +1 位作者 胡春奎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655-3657,共3页
慢性、持续的疼痛可能是病人就医的最常见的原因,因此,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重视。新近的研究发现.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R)在痛敏的产生和维持方面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慢性疼痛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 b亚基 受体2 receptor 病人就医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介导的Th17细胞活化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荣荣 杨晓飞 +3 位作者 董杰 黄长形 张野 连建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2(TLR2)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为阐述HBV感染诱导炎症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唐都医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34例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其中24例慢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2(TLR2)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为阐述HBV感染诱导炎症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唐都医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34例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其中24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0例急性乙型肝炎;另外选取健康对照者10例,分离PBMC,利用HBV C基因型Envelope区肽段(特异性)或佛波酯联合伊屋诺霉素(非特异性)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TLR2表达及Th17细胞百分比。进一步用TLR2的激动剂刺激PBMC,检测Th17细胞变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在非特异性刺激条件下,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百分比(4.08±1.78)%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1.85±1.28)%及健康对照者(2.09±0.53)%(P=0.000 9、0.000 4),而TLR2+及IL-17A+TLR2+的表达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特异性刺激条件下Th17及TLR2的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表达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5.45±1.61)%vs(3.20±1.13)%;(5.19±3.18)%vs(1.88±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0.000 6)。加入TLR2激动剂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Th17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但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刺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可以直接影响Th17细胞的应答,从而促进乙型肝炎中炎症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TH17细胞 TOLL样受体2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基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NF-α、IL-8、IL-6和sIL-2R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沈茜 方凤 +1 位作者 姜爱琴 徐玉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柯萨基B组病毒(CoxB)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变化,评价CoxB感染时机体细胞因子的... 目的:观察柯萨基B组病毒(CoxB)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变化,评价CoxB感染时机体细胞因子的应答及其在心肌细胞免疫病理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检测血清采自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其中16例血清CoxB抗原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均阳性(M1组);另9例为血清CoxB抗原阴性、特异性IgM阳性(M2组)。10例正常儿童血清为对照。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及CoxB抗原、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Cox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NF-α为(297.4±268.0)ng/L、IL-8为(480.9±435.5)ng/L和IL-6为(207.0±293.9)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然而,sIL-2R为(3984.8±1781.0)n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中M1组血清TNF-α、IL-6的含量与M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M2组。血清TNF-α和IL-8的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Cox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sIL-2R水平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柯萨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Ku70、NF-κB及Bcl-2在Graves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坤 高蕊 +3 位作者 于燕 张伟晓 刘岩 杨爱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18,230,共5页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细针穿刺组织中EGFR、Ku70、NF-κB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Graves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Graves病组患者59例,平均年龄(44.66+12.94)岁,其中男16例,女43例;甲状腺结节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27例为对照... 目的研究Graves病患者细针穿刺组织中EGFR、Ku70、NF-κB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Graves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Graves病组患者59例,平均年龄(44.66+12.94)岁,其中男16例,女43例;甲状腺结节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27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4.64+14.27)岁,其中男6例,女2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GFR、Ku70、NF-κB和Bcl-2在Graves病及对照组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t检验分析基因表达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法分析基因表达与临床特征及相关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基因在对照组及Graves病甲状腺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Graves病患者组织中EGFR及Ku7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组织(1.752±0.660 vs.0.859±0.125,P<0.05;3.304±0.402 vs.0.768±0.102,P<0.001);NF-κB及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甲状腺组织(0.578±0.066 vs.0.884±0.085,P<0.001;0.834±0.086vs.1.235±0.261,P<0.05)。Graves病组织中NF-κB与Bcl-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99,P<0.001)。Graves病组织中Ku70的表达水平与血清TgAb水平呈正相关(r=0.263,P<0.05),而其他基因表达与相关血清学指标无关(P均>0.05)。结论 Ku70、EGFR、NF-κB、Bcl-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Graves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KU70 EGFR NF—κb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Cl-MGV-1/BDNF-TrkB通路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方雪 邵卫 +2 位作者 许慧芳 李道新 王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9-826,共8页
目的基于2-(2-氯苯基)喹唑啉-4-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2-Cl-MGV-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通路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大脑... 目的基于2-(2-氯苯基)喹唑啉-4-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2-Cl-MGV-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通路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和2-Cl-MGV-1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建立MCAO模型,2-Cl-MGV-1组在模型建立后采用2-Cl-MGV-1治疗,连续给药7 d。评估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线粒体损伤和BDNF/TrkB信号通路。体外将PC12神经元细胞系分为以下3组:对照(Con)组、氧气和葡萄糖剥夺/再灌注模型(OGD/R)组和2-Cl-MGV-1组。除Con组,其他组建立OGD/R模型,2-Cl-MGV-1组加入25μmol/L 2-Cl-MGV-1处理细胞24 h。通过CCK-8评估细胞活力。结果与MCAO组相比,2-Cl-MGV-1组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5),和尼氏体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01),而2-Cl-MGV-1组的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MCAO组(P<0.01)。在第7天,MCAO组大鼠穿过平台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2-Cl-MGV-1组大鼠穿过平台的次数较MCAO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皮质中的线粒体膜电位和ATP产量显著降低(P<0.01),而2-Cl-MGV-1组线粒体膜电位和ATP产量较MCAO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大鼠皮层神经元中的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并且2-Cl-MGV-1组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MCAO组(P<0.05)。与Con组相比,OGD/R组细胞活力和ATP产量显著降低(P<0.05),而2-Cl-MGV-1组细胞活力和ATP产量较OGD/R组显著增加(P<0.05)。与Con组相比,OGD/R组PC12细胞中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并且2-Cl-MGV-1组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MCAO组(P<0.05)。结论2-Cl-MGV-1对MCAO诱导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线粒体保护作用,并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2-Cl-MGV-1可能通过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l-MGV-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 线粒体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小鼠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抗体抑制肉瘤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文忠 刘艳君 +3 位作者 朱平 刘洁 韩强涛 富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73-876,共4页
目的观察抗小鼠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抗体对小鼠肉瘤S180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对小鼠Toll样受体2(mTLR-2)B细胞优势表位预测的基础上,合成B细胞识别表位20mer短肽,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所得兔抗m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 目的观察抗小鼠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抗体对小鼠肉瘤S180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对小鼠Toll样受体2(mTLR-2)B细胞优势表位预测的基础上,合成B细胞识别表位20mer短肽,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所得兔抗m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多克隆抗体TSP-1纯化后,采用Western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进行初步鉴定。小鼠肉瘤株S180细胞注射小鼠左后肢,其中实验组混合100μg纯化抗体TSP-1,无关免疫球蛋白对照组混合100μg正常兔IgG,空白对照组仅接种S180。小鼠经麻醉分别于10、14、18d处死,称量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结果Westernblotting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95000处可见清晰的反应条带;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抗体可与表达天然mTLR-2的J774A.1细胞反应;实验组小鼠肉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瘤质量在10、14、18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抑瘤率分别为77%、51%和53%。结论局部应用抗m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抗体可抑制小鼠肉瘤S180生长,且表现在肿瘤生长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TLR-2 b细胞识别表位 抗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对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宇小婷 谢莉 +2 位作者 占蒙娜 郑俊克 于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7-972,977,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受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LILRB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功能和相关机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确定LILRB2在THP1、U937、K562等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LILRB2高表达的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异性靶向LILRB2的shRNA慢病毒载体(带GFP标记)包装病毒并感染THP1细胞,使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GFP+的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hRNA干扰效率,同时监测LILRB2敲除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凋亡等细胞命运的变化,分析LILRB2敲除后其下游调控信号改变等相关分子机制。结果 3株细胞系均表达LILRB2,其中又以THP1的表达最高;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表明所构建的4个shRNA慢病毒干扰质粒中,shLILRB2-717及shLILRB2-1312能显著下调LILRB2的表达;抑制LILRB2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可导致细胞增殖明显减缓并出现大量坏死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hLILRB2-717和shLILRB2-131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90±1.61)%和(24.80±1.32)%,显著高于对照组(Scramble组)的(3.96±0.64)%(P<0.05);两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分别为(13.80±0.98)%和(23.60±1.03)%,均显著高于Scramble组的(10.80±0.48)%(P<0.05);LILRB2敲除可导致SHP1和磷酸化SHP1(p-SHP1)表达的显著下调,提示LILRB2可能通过SHP1调控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结论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2可表达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抑制LILRB2的表达可引起THP1细胞中SHP1和p-SHP1的显著下调并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揭示SHP1可能对白血病的演变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受体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成员2 白血病 凋亡 SH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B细胞表位初步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珠哈 王安 +3 位作者 吴乐 朱珊丽 朱冠保 张丽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生物信息学软件综合预测筛选HER2/neu可能B细胞表位,以吴氏平均抗原性指数为标准,确定目的表位。结果HER2/neu为一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以无... 目的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生物信息学软件综合预测筛选HER2/neu可能B细胞表位,以吴氏平均抗原性指数为标准,确定目的表位。结果HER2/neu为一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的区域出现较多。其N端第497~504,939~943,1 106~1 116,1 140~1 158,1 166~1 175,1 225~1 234,1 240~1 246区段,可能为HER2/neu的优势B细胞表位。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HER2/neu的B细胞表位,可进一步为HER2/neu相关肿瘤治疗性表位疫苗分子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二级结构 b细胞表位预测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CLEC2B基因沉默对淋巴细胞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峻岭 柳君如 +2 位作者 徐士福 程琳 马秀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199-3201,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淋巴细胞中CLEC2B基因沉默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因子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揭示CLEC2B基因参与白癜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人Jurkat淋巴瘤细胞株细胞培养后,分别应用RNA干扰技术转染3条CL... 目的探讨RNA干扰淋巴细胞中CLEC2B基因沉默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因子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揭示CLEC2B基因参与白癜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人Jurkat淋巴瘤细胞株细胞培养后,分别应用RNA干扰技术转染3条CLEC2B siRNA(沉默1组、沉默2组、沉默3组),转染scrambled siRNA(非沉默对照组)及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析CLEC2B基因沉默效率,MTT法检测CLEC2B基因沉默后淋巴细胞增殖率(A值),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IL-2R mRNA表达情况。结果转染CLEC2B siRNA后,各CLEC2B沉默组较非沉默对照组淋巴细胞CLEC2B mRN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CLEC2B沉默组siRNA序列对CLEC2B基因沉默效率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沉默2组siRNA沉默效率最高,与沉默1组和沉默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LEC2B基因沉默后,空白对照组、非沉默对照组、CLEC2B沉默组淋巴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IL-2R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LEC2B沉默组较非沉默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EC2B基因表达沉默后可下调淋巴细胞sIL-2R mRNA的转录表达,提示CLEC2B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参与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淋巴细胞 CLEC2b 受体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增强β2糖蛋白1免疫小鼠B细胞的活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成思 周红 +5 位作者 解鸿翔 孔祥民 谢娅超 何超 于尹婧 夏龙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β2糖蛋白Ⅰ(β2GP1)免疫的小鼠中,对B细胞活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C3H/HeN(TLR4正常型)和C3H/HeJ(TLR4缺陷型)2种小鼠随机分为β2GP1免疫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注射β2GP1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免疫。采用...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β2糖蛋白Ⅰ(β2GP1)免疫的小鼠中,对B细胞活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C3H/HeN(TLR4正常型)和C3H/HeJ(TLR4缺陷型)2种小鼠随机分为β2GP1免疫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注射β2GP1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免疫。采用皮下多点注射进行初次免疫,2次腹腔注射加强免疫,最后冲击免疫的方法免疫小鼠。采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β2GP1抗体的效价;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生发中心数量及大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脾脏生发中心内的CD40配体(CD40L)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中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水平变化。结果经β2GP1免疫后,2种小鼠血清中均出现高效价的抗β2GP1抗体,且C3H/HeN血清效价高于C3H/HeJ小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2种小鼠经β2GP1刺激后,CD40L、CD19+CD80+细胞和CD19+CD86+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增加;但C3H/He J小鼠CD40L,CD19+CD80+细胞和CD19+CD86+细胞的数量低于C3H/He N小鼠。经β2GP1刺激的小鼠脾脏生发中心,比生理盐水组更大更多,C3H/HeN小鼠的生发中心的数量多于C3H/HeJ小鼠。结论 TLR4增强β2GP1免疫小鼠B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β2糖蛋白Ⅰ 抗β2GP1抗体 b细胞 生发中心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烷基-3-取代-3H-咪唑并[4,5-b]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晓明 吴希罕 +1 位作者 徐进宜 华维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41-646,共6页
为寻找新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L-158,809为先导,结合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结构模拟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8个2-烷基-3-取代-3H-咪唑并吡啶类衍生物。所有目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 为寻找新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L-158,809为先导,结合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结构模拟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8个2-烷基-3-取代-3H-咪唑并吡啶类衍生物。所有目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初步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2lc具有一定的抗高血压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受体 拮抗剂 咪唑并 吡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脓毒症小鼠肠粘膜核因子-κB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黄恩平 姚君 +1 位作者 杨翠兰 罗深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6,共5页
目的观察抗小鼠Toll样受体2胞外段(mTLR2ECD)单表位抗体TSP-2对脓毒症小鼠肠粘膜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正常兔IgG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 目的观察抗小鼠Toll样受体2胞外段(mTLR2ECD)单表位抗体TSP-2对脓毒症小鼠肠粘膜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正常兔IgG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分别于术后6、12和24 h取回肠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肠粘膜组织NF-κB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肠粘膜TNF-α和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NF-κB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TSP-2治疗组NF-κB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调;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TSP-2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TNF-α和IL-6 mRNA水平也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兔IgG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体TSP-2能抑制脓毒症小鼠肠道NF-κB的活化,并下调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对脓毒血症引起的肠道炎症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并延缓脓毒血症的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TOLL样受体2 TSP-2 核因子-Κb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2反义寡核苷酸对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激活核因子-κB的不同影响
17
作者 李亦蕾 郭甫坤 吴曙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 (IRAK 2 )在白介素 1(IL 1)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激活核因子 κB(NF κB)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IRAK 2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胚肾细胞 (2 93细胞 ) ,阻断IRAK 2的表达 ,用IL 1及肿瘤坏死因子刺激细胞后 ...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 (IRAK 2 )在白介素 1(IL 1)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激活核因子 κB(NF κB)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IRAK 2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胚肾细胞 (2 93细胞 ) ,阻断IRAK 2的表达 ,用IL 1及肿瘤坏死因子刺激细胞后 ,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NF κB活性。结果 以IRAK 2反义寡核苷酸预处理可明显减弱IL 1诱导的NF κB活性 ,此效应强度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但I RAK 2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NF κB活性无影响。结论 IRAK 2反义寡核苷酸对IL 1和TNF激活NF κB有不同影响。IRAK 2在IL 1诱导的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IRAK-2 核因子-Kb 反义寡核苷酸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缓激肽B1和B2受体表达及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桑红菲 邱忠明 +5 位作者 刘玲 许丽丽 张君 张灏 谢怡 张仁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糖尿病基础上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缓激肽B1受体(bradyldnin B1 receptor,B1R)和缓激肽B2受体(bradykinin B2 receptor,B2R)表达及作用的研究尚少。文中旨在观察比较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1R和B2R的表达差异及作... 目的糖尿病基础上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缓激肽B1受体(bradyldnin B1 receptor,B1R)和缓激肽B2受体(bradykinin B2 receptor,B2R)表达及作用的研究尚少。文中旨在观察比较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1R和B2R的表达差异及作用变化。方法构建非糖尿病大鼠和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各41只,测试大鼠体重和生化指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8只非糖尿病大鼠及8只2型糖尿病大鼠分为2组:非糖尿病对照组和非糖尿病脑I/R 24 h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脑I/R 24 h组,每组4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再灌注24 h后B1R和B2R的表达。另将33只非糖尿病大鼠及33只2型糖尿病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4组:假手术组(n=6)、等渗盐水组(n=9)、B1R拮抗剂组(n=9)和B2R拮抗剂组(n=9),I/R 24 h后,采用N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测定细胞凋亡,Fluoro-Jade C染色检测神经元变性。结果 41只糖尿病大鼠造模后3、7、14 d空腹血糖[(23.45±5.01)、(23.71±4.87)、(22.72±4.11)mmol/L]较非糖尿病大鼠[(5.77±0.75)、(6.05±0.69)、(7.15±1.09)mmol/L]明显增加(P<0.05);14 d时血胆固醇[(4.59±3.43)mmol/L]、胰岛素[(67.26±12.02)pmol/L]较非糖尿病大鼠[(1.58±0.37)mmol/L、(25.34±4.88)pmol/L]明显升高(P<0.05),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大鼠脑I/R 24 h后脑组织中B1R mRNA水平较非糖尿病大鼠升高更加明显(P<0.01),而B2R mRNA水平则相对下降(P<0.05)。非糖尿病B2R拮抗剂组NSS评分、梗死体积百分比、损伤和凋亡细胞数目较等渗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糖尿病B1R拮抗剂组NSS评分、梗死体积百分比、损伤和凋亡细胞数目较等渗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非糖尿病大鼠脑I/R损伤诱导了B2R mRNA的显著上调,抑制B2R有效地减少脑梗死体积及减轻组织细胞损伤;糖尿病大鼠的脑I/R损伤诱导了B1R mRNA表达上调,B1R拮抗剂取代B2R拮抗剂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缺血再灌注 缓激肽b1受体 缓激肽b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B2受体基因多态性+9/-9bp对骨关节炎患者血清NO产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犇 陈烁 赵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为研究缓激肽B2受体(BDKRB2)基因多态性+9/-9 bp与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产物水平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OA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156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和5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参与研究对象OA患者的BDK... 目的为研究缓激肽B2受体(BDKRB2)基因多态性+9/-9 bp与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产物水平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OA的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156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和5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参与研究对象OA患者的BDKRB2基因多态性被测定后按基因型进行分组,在OA患者滑膜组织中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BDKRB2的mRNA产物表达水平,通过NO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NO产物水平。结果我们发现与+9/+9 bp基因型组相比,+9/-9 bp和-9/-9 bp基因型OA患者血清中NO产物水平更高。相关性分析显示BDKRB2 mRNA与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OA患者血清中NO产物水平显著升高,并且随着Kellgren-Lawrence(KL)评分增加而增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LR)所示(性别和年龄校正后)血清NO产物水平与BDKRB2多态性和KL评分呈正相关,与肥胖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缓激肽B2受体基因+9/-9 bp多态性影响骨关节炎患者中BDKRB2受体基因以及NO产物的表达,其可能作为骨关节炎的一个遗传调制机制在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受体b2(bdkrb2) 基因多态性 骨关节炎(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腺的缓激肽2型受体结合多肽的筛选与验证
20
作者 蒋安娜 刘杨 +2 位作者 刘桂娜 唐业忠 陆方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72,共12页
蛇毒已被证明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包含许多免疫原性弱、活性强的短肽小分子。蛇毒腺是分泌毒液的器官,含有毒素成分及调控其分泌过程的大量生物活性成分。缓激肽2型受体(B2R)参与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作为炎症的调节因子成为潜在的抗炎... 蛇毒已被证明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包含许多免疫原性弱、活性强的短肽小分子。蛇毒腺是分泌毒液的器官,含有毒素成分及调控其分泌过程的大量生物活性成分。缓激肽2型受体(B2R)参与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作为炎症的调节因子成为潜在的抗炎药物开发的靶点。为了获得特异性的B2R结合肽,利用尖吻蝮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毒腺T7噬菌体文库对靶点B2R进行3轮生物淘选,测序获得了多个具有潜在结合能力的序列。通过序列长度、溶解性预测、稳定性预测和分子对接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确定1个含25个氨基酸的肽段,命名为DAvp-4。合成该肽段,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验证了DAvp-4和B2R的结合能力,在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模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中肯定了其抗炎作用。此研究不但获得了一个具有成药潜力的毒腺多肽,还显示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筛选天然产物成分研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毒腺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缓激肽2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