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酶法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凌 曹巧巧 张建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0-506,共7页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得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因变量,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酶解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37(g/ml)、果胶酶添加量10.67 g/k...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得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因变量,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酶解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37(g/ml)、果胶酶添加量10.67 g/kg、酶解温度36.4℃、pH值5.0、酶解时间80 min条件下,马齿苋多糖得率预测值与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9%,模型拟合度较高。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因此,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马齿苋多糖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马齿苋 多糖 酶解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梅岭霉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斌 庄英萍 +2 位作者 郭美锦 储炬 张嗣良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29-33,共5页
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对梅岭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部分因子实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评估 ,确认玉米粉、淀粉和酵母粉是影响梅岭霉素发酵水平的关键因子 ,通过快速登高法搜索关键组分的适宜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 ... 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对梅岭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部分因子实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评估 ,确认玉米粉、淀粉和酵母粉是影响梅岭霉素发酵水平的关键因子 ,通过快速登高法搜索关键组分的适宜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 ,基关键因子的数学模型 ,确定关键组分的最佳浓度与优化后的培养基并进行实验验证。经上述优化过程 ,梅岭霉素发酵单位从 5 1 3μg/ml提高至 2 31 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岭霉素 中心组合设计 优化 抗生素 发酵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酶法提取胖大海多糖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孙鹏 裴国亮 孙先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2,共4页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胖大海多糖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浓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进行了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胖大海多糖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浓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进行了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胖大海多糖得率的工艺参数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92%,料液比1∶30.5,pH4.8,50℃下酶解时间126min,在此条件下,胖大海多糖得率为7.9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多糖 酶法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 被引量:9
4
作者 付启伟 王永红 +2 位作者 庄英萍 储炬 张嗣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1-526,共6页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 将克隆自卡波霉素产生菌的4"-O-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到螺旋霉素产生菌S trep tomy ces sp iramy ceticus F-21的染色体上,构建成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 SJ-1-195,它产生的一组以4"-O-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基因工程新型抗生素命名为必特螺旋霉素。针对目前没有适合必特螺旋霉素产生菌的合成培养基,所以本文顺序通过部分因子析因设计法、最速上升实验、中心组合实验,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A S V 8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必特螺旋霉素合成培养基的组成,为以后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提供基础。经过优化后必特螺旋霉素的发酵效价从173μg/m l提高到1880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特螺旋霉素 部分因子析因设计 中心组合 SAS 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淫羊藿苷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8
5
作者 侯莹莹 赵岩 +7 位作者 唐国胜 郭帅 韩玲玲 李学军 张志东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5-181,共7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的淫羊藿苷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8%、超声提取时间23min、液(mL)固(g)比32∶1,该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可达到0.661%,与理论值0.663%十分接近。【结论】确定了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具有耗时短、提取率高、能量消耗少且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霞忠 王丹 +1 位作者 董垠红 周文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Citrus limon(L.)Burm.f.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中心组合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液固比17∶1,70%乙醇,提取时间...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Citrus limon(L.)Burm.f.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中心组合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液固比17∶1,70%乙醇,提取时间33 min,提取温度50℃,平均提取率达0.454 5 mg/g。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可为柠檬苦素的提取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柠檬苦素 超声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莽吉柿果皮中总氧杂蒽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岩 蔡恩博 +3 位作者 唐强 李哲 张燕娣 张连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21,共5页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优化莽吉柿果皮中总氧杂蒽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总氧杂蒽酮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优化莽吉柿果皮中总氧杂蒽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总氧杂蒽酮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9%、超声时间73.8min、液固比17.1:1(mL/g)。该条件下提取率为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吉柿 氧杂蒽酮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热带假丝酵母菌冷冻干燥保护剂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华 贺金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4-247,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蔗糖14.15g/100mL、L-谷氨酸钠7.07g/100mL、聚乙二醇1.10g/100mL,...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蔗糖14.15g/100mL、L-谷氨酸钠7.07g/100mL、聚乙二醇1.10g/100mL,菌体存活率预测值为81.46%,实际值为8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菌 保护剂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曲霉型豆豉纯种发酵制曲工艺(上)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建华 李里特 丁长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以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三因素为自变量,埃及曲霉Y20纯种发酵豆豉曲中β-葡萄糖苷酶和中性蛋白酶酶活为因变量,按中心组合设计法中的Hartley法设计试验方案,考察各因素交互作用对两酶酶活的影响。用SAS6.0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 以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三因素为自变量,埃及曲霉Y20纯种发酵豆豉曲中β-葡萄糖苷酶和中性蛋白酶酶活为因变量,按中心组合设计法中的Hartley法设计试验方案,考察各因素交互作用对两酶酶活的影响。用SAS6.0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响应面分析和统计优选方法的结果,确定在37℃、湿度77.5%条件下发酵44h为最佳发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型豆豉 发酵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S-Cr-TiO_2催化剂光降解工艺条件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晖 刘少友 +2 位作者 杨晓艳 杨再相 赵钟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确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硫与铬共掺杂二氧化钛(S-Cr-TiO)2光催化剂与水溶苯胺蓝(ANB)可见光降解过程中的三个作用因子:催化剂的浓度、水溶苯胺蓝水溶液的pH值及其初始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在确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硫与铬共掺杂二氧化钛(S-Cr-TiO)2光催化剂与水溶苯胺蓝(ANB)可见光降解过程中的三个作用因子:催化剂的浓度、水溶苯胺蓝水溶液的pH值及其初始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了影响因子与降解速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及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图。结果表明,S-Cr-TiO2光催化剂对水溶苯胺蓝的可见光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催化剂浓度为2.05g/L,水溶苯胺蓝的浓度为42.57mg/L、pH=6.63时,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1432 min-1,比未优化工艺条件时所得光降解反应速率常数0.01348min-1提高了6.2%。中心组合设计对筛选光降解工艺条件,提高光降解效率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铬共掺杂二氧化钛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方法 可见光降解 水溶苯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电解预处理含酚废水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琪 张睿 +4 位作者 伍昌年 王莉 李侠 黄显怀 牛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6-1029,共4页
针对含酚废水不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的问题,采用电解法预处理含酚废水,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初始p H、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的影响为电压>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初始p ... 针对含酚废水不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的问题,采用电解法预处理含酚废水,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初始p H、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的影响为电压>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初始p H>苯酚初始浓度。优化后的最佳条件如下:初始p H为6.56、电压为24.93 V、极板间距为20.05 mm、电解质质量浓度为2.46 g/L、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368.87 mg/L。在优化条件下,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300.00~500.00 mg/L时,出水质量浓度计算值为12.60~51.60mg/L,实验值为17.40~55.40 mg/L,去除率计算值为89.68%~96.47%,实验值为88.90%~95.40%,计算值与实验值接近,说明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酚废水 电解预处理 中心组合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的生长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标 武运 +4 位作者 王璐 苗森 古丽娜孜 张亚南 王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6-220,共5页
为了研究四种不同低聚糖对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促进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3种低聚糖,并运用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为:低聚半乳糖1.... 为了研究四种不同低聚糖对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促进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3种低聚糖,并运用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为:低聚半乳糖1.30%(W/V)、低聚异麦芽糖0.80%(W/V)、低聚木糖0.40%(W/V),在最优条件下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可达到(5.97±0.16)×10^8 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乳 乳酸菌 低聚糖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提取橘皮色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凤 廖立敏 王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1-804,共4页
以干燥的橘皮粉为原料,在超声波功率为320 W下对其色素进行提取.以色素相对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对色素得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中的Central Composite程序设计安排实验.实... 以干燥的橘皮粉为原料,在超声波功率为320 W下对其色素进行提取.以色素相对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对色素得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中的Central Composite程序设计安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橘皮色素相对得率受到各个因素及其交叉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超声波提取橘皮色素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为40℃、乙醇浓度为70%(V/V)、提取时间为20min、液料比10∶1,用此工艺对橘皮色素进行提取,橘皮色素相对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超声波 色素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的注塑成型过程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玲利 吴大鸣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21-223,共3页
从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观点出发,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注塑成型过程的过程参数进行优化,对参与实验的因素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注塑制品质量特性的影响进行定量非线性分析,获得制品质量与注塑过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从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观点出发,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注塑成型过程的过程参数进行优化,对参与实验的因素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注塑制品质量特性的影响进行定量非线性分析,获得制品质量与注塑过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寻找出对制品质量特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找出它最有利于关键指标的水平,并对其加以统计控制从而达到优化过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C 中心组合设计 注塑成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柑桔皮中柚皮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云凤 袁辉 薛胜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桔皮中柚皮苷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柑桔皮中柚皮...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桔皮中柚皮苷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柑桔皮中柚皮苷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为1∶30、超声时间30min、提取温度58℃、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2次的实验条件下,柑桔中柚皮苷具有最高的提取率3.38%。结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提取效率高,是一种工艺简单、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柚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红花油脂肪酸单甘酯的合成条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少友 甄卫军 李振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4-146,共3页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合成红花油脂肪酸单甘酯的三个关键因子:碱催化剂用量wt%、反应温度℃、甘油与红花油的摩尔比对其产率的影响,得到了三因子与单甘酯产率的回归方程以及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图。优化结果表明,碱催化剂用...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合成红花油脂肪酸单甘酯的三个关键因子:碱催化剂用量wt%、反应温度℃、甘油与红花油的摩尔比对其产率的影响,得到了三因子与单甘酯产率的回归方程以及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图。优化结果表明,碱催化剂用量为0.142%、反应温度194.3℃、甘油与红花油摩尔比3.05时,红花油脂肪酸单甘酯产率可达64.8%,比正交实验结果(62.54%)提高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方法 红花油 单甘酯 合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前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志容 刘中兵 +1 位作者 张志荣 何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前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考察前阳离子脂质体的有关性质。方法:以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前阳离子脂质体,以平均粒径、转染效率为指标,对鱼精蛋白(protamine)与质粒DNA的质量比、CHETA([2[[4-[羧甲基]二硫-1...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前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考察前阳离子脂质体的有关性质。方法:以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前阳离子脂质体,以平均粒径、转染效率为指标,对鱼精蛋白(protamine)与质粒DNA的质量比、CHETA([2[[4-[羧甲基]二硫-1-亚氨丁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酸胆固醇酯)摩尔百分比浓度、CHETA与质粒DNA的质量比3个自变量的各个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响应面分析选取较佳工艺条件。以LacZ为报告基因转染HepG2细胞,定量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计算转染效率。结果:影响平均粒径、转染效率的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取值分别为:protamine/DNA,2.5∶1;CHETA(mol%),45;CHETA/DNA,4∶1。优化条件制备的前阳离子脂质体形态近似于球体,平均粒径为(228.9±8)nm,多分散指数为0.122±0.02(n=3),Zeta电位为-(25.08±2.5)mV(n=3),载基因前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pG2肝癌细胞转染效率为(24.26±2.6)mUβ-半乳糖苷酶/mg protein。结论:中心组合设计应用简便、预测性好,制备的前阳离子脂质体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前阳离子脂质体 鱼精蛋白 转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嗜酸乳杆菌NCU402增菌培养基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涛 王昕悦 +2 位作者 杨正楠 姜亚茹 黎洪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115,共7页
为筛选优化适合嗜酸乳杆菌La NCU402高密度培养的增菌培养基,通过单因素法筛选基础优化培养基、二水平部分因子设计(two-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FFD)获得最大影响因子、最速上升法(steepest ascent,SA)试验获得最优点区域... 为筛选优化适合嗜酸乳杆菌La NCU402高密度培养的增菌培养基,通过单因素法筛选基础优化培养基、二水平部分因子设计(two-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FFD)获得最大影响因子、最速上升法(steepest ascent,SA)试验获得最优点区域以及中心组合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适增菌培养基。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5%、蛋白胨1%、牛肉膏1.458 4%、酵母粉0.4%、柠檬酸三铵0.2%、K2HPO4·7H2O 0.2%、Mg SO4·7H2O 0.02%、Mn SO4·4H2O 0.005%、Na Ac·3H2O 0.5%、乳糖1.766 5%、番茄汁31.602 9%、吐温80 0.1%;由此培养得到的活菌浓度可达到2.883 3×109CFU/m L,是最初MRS的5.029倍。该结果可为以后的菌剂制备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增菌培养基 中心组合设计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曲霉型豆豉纯种发酵制曲工艺(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华 李里特 丁长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曲霉 豆豉 纯种发酵 制曲工艺 Hartley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二冬膏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学军 林先燕 +2 位作者 陈锡赟 冯光维 李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63-1865,共3页
目的:优化二冬膏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二冬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法(RSM)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液固比18∶1,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1.48 h,提取2次。结论:响应面法可在连续范围内进... 目的:优化二冬膏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二冬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法(RSM)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液固比18∶1,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1.48 h,提取2次。结论:响应面法可在连续范围内进行分析,具有实验周期短,精密度高的优点。优化结果可为制剂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冬膏 多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