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型面非对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旺才 张建栋 +3 位作者 葛菲元 吴少培 李得洋 李国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81,共10页
为研究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型面优化问题,以外、内轨钢轨磨耗面积及滚动圆半径差为优化目标,在考虑减缓磨耗的同时对车辆通曲能力进行优化,运用克里格理论拟合目标函数得到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非均匀有理样条曲线对钢轨廓形进行参数... 为研究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型面优化问题,以外、内轨钢轨磨耗面积及滚动圆半径差为优化目标,在考虑减缓磨耗的同时对车辆通曲能力进行优化,运用克里格理论拟合目标函数得到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非均匀有理样条曲线对钢轨廓形进行参数化描述,结合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目标对应的优化廓形,并从优化型面的磨耗性能、动力学性能、钢轨滚动接触疲劳及车轮磨耗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设计变量的范围对目标函数影响显著,优化设计变量范围后求解得到的最优廓形在磨耗面积和滚动圆半径差上的表现均优于初始设计变量范围对应的最优廓形;优化型面在磨耗指数、磨耗功及钢轨磨耗量方面均优于初始CN75型面,在轮对横移量等动力学性能方面也均优于初始CN75型面,可以更好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方面,优化型面均优于初始CN75型面,其中右轨的优化效果最为显著;在车轮磨耗方面,优化型面与初始CN75型面对车轮的磨耗影响差异较小,外、内轨优化型面整体磨耗量较初始CN75型面有微幅减少,优化型面车轮磨耗性能优于初始CN75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磨耗 小半径曲线钢轨型优化 设计变量影响效应 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 钢轨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废次烟叶中烟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飞 张哲 +3 位作者 魏先文 陈国平 杨富功 杨可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0-673,共4页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烟叶中烟碱工艺。方法以烟碱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固液比、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4个因素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进行...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烟叶中烟碱工艺。方法以烟碱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固液比、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4个因素对烟碱提取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浸泡时间、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微波功率对烟碱的提取率具极显著影响,确定微波辅助提取烟碱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为6h,微波辐射时间7min,固液比为0.1,微波功率为800W。结论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烟叶中烟碱工艺,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验观察数据相符,该提取工艺合理,精确度高,可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效应 微波辅助 废次烟叶 烟碱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提取废次茶叶中咖啡因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黄飞 徐慧敏 +3 位作者 王杰 黄涛 黄成相 吴孔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9-496,共8页
以咖啡因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离子液体[HSO_3-pmim]^+[HSO_4]^-浓度4个因素对咖啡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HSO_3-pmim]^+[HSO_4]^-提... 以咖啡因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离子液体[HSO_3-pmim]^+[HSO_4]^-浓度4个因素对咖啡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HSO_3-pmim]^+[HSO_4]^-提取咖啡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0.05 g/mL,浸提时间为160 min,浸提温度为90℃,离子液体浓度为70%,咖啡因的提取率为95.1 mg/5 g茶样。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HSO_3-pmim]^+[HSO_4]^-提取废次茶叶中咖啡因,提取工艺合理,方法简便,精确度高,可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效应 离子液体[HSO3-pmim]+[HSO4]- 废次茶叶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乳痛软坚片挥发油包合工艺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林 夏新华 +1 位作者 周莉莉 杜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9-423,共5页
目的优选乳痛软坚片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与研磨法;结合单因素试验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研磨法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研磨法优于饱... 目的优选乳痛软坚片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与研磨法;结合单因素试验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研磨法包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研磨法优于饱和水溶液法,其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g)与挥发油(m L)投料比为10∶1,加水量3倍,研磨时间2.5 h。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 效应 挥发油 Β-CD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厚朴酚-分离乳清蛋白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工艺及体外评价
5
作者 邓鸿丹 张倩 +3 位作者 刘芳 杨璐萍 吴学渊 张芮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2,I0025,I0026,共8页
目的运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厚朴酚-分离乳清蛋白自组装纳米粒(magnolol whey protein isolate nanoparticles,MAG-WPI-NPs)的制备工艺参数,对其进行制剂表征及抗氧化、抗菌作用评价。方法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MAG-WPI-NPs,以... 目的运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厚朴酚-分离乳清蛋白自组装纳米粒(magnolol whey protein isolate nanoparticles,MAG-WPI-NPs)的制备工艺参数,对其进行制剂表征及抗氧化、抗菌作用评价。方法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MAG-WPI-NPs,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参数,对优化出的MAG-WPI-NPs进行形貌、粒径、电位等理化性质表征,并评价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大肠杆菌性能。结果优化出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反溶剂/溶剂体积比12∶1、乳清蛋白/厚朴酚投料比12∶1、探超时间1.5 min;所制得的MAG-WPI-NPs外观澄清、透明、微泛蓝光,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27.33±0.02)nm,ζ电位为(-23.6±0.02)mV,包封率为(98.57±0.46)%,载药量为(8.57±0.001)%,多分散指数(poly dispersity index,PDI)为(0.1369±0.26)%;MAG-WPI-NPs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大肠杆菌抑制作用,且较游离药物作用强。结论研究制备了一种天然食品级自组装MAG-WPI-NPs,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无毒,明显改善厚朴酚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为临床厚朴酚应用奠定制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分离乳清蛋白 box-behnken设计-效应 制备工艺筛选 抗氧化 抗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水红花子中总黄酮和花旗松素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佟苗苗 初明 +4 位作者 王添敏 李娜 张慧 王月丹 翟延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优化水红花子中总黄酮和花旗松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水红花子总黄酮、花旗松素提取率为指标,并对2种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优化水红花子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6%,提取时间为93 min,... 目的优化水红花子中总黄酮和花旗松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水红花子总黄酮、花旗松素提取率为指标,并对2种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优化水红花子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6%,提取时间为93 min,乙醇量为20倍,提取1次;提取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为2.44%、-2.11%。结论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预测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红花子 花旗松素 总黄酮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连钱草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宁 刘晓鹏 +3 位作者 张俊霞 江亚东 丁振国 李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17-320,326,共5页
对连钱草多糖进行提取,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提取的四个因素:p H、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提取工艺为p H7.2、液固比33∶1(m L/g)、提取温度89℃、提取时间160min时,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3.40%±0.... 对连钱草多糖进行提取,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提取的四个因素:p H、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提取工艺为p H7.2、液固比33∶1(m L/g)、提取温度89℃、提取时间160min时,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3.40%±0.05%,与理论值3.39%接近。此研究为连钱草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钱草 box-behnken设计 效应 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式析因设计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蒿甲醚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璐 高文军 +1 位作者 王芳 杨华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7-2311,共5页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的用量比以及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在析因设计优选考察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5.4 nm,包封率为(77.19±4.10)%、载药量为(5.01±4.03)%。结论分式析因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纳米粒 分式析因设计 box-behnken设计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连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吕秀梅 唐策 +3 位作者 范刚 李艳 张静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1期2240-224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选黄连中黄连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以黄连出膏率、多糖得率和糖醛酸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连多糖回流提取过程的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选黄连中黄连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以黄连出膏率、多糖得率和糖醛酸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连多糖回流提取过程的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黄连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8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5.7。结论:运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连多糖的提取方法是准确、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多糖 box-behnken设计-响应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中药赭石提取工艺
10
作者 石典花 张军 孙立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39-2641,共3页
目的优选中药赭石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水煎出物和有效元素Fe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赭石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取20-24目赭石颗粒,加入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粒度对... 目的优选中药赭石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水煎出物和有效元素Fe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赭石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取20-24目赭石颗粒,加入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粒度对赭石提取具有极显著性影响,建议赭石以20-24目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石 box-behnken设计-效应 水煎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茴香油β-环糊精微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11
作者 杨黎燕 余丽丽 姚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50-53,共4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RSA)对影响茴香油β-CDP微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反应温度、β-CDP微球与茴香油投料比、水与β-CDP微球投料比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经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RSA)对影响茴香油β-CDP微球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反应温度、β-CDP微球与茴香油投料比、水与β-CDP微球投料比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经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得到优化制备条件为:茴香油用量1mL、β-CDP微球用量5.7g、水用量50mL、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1h,此条件下茴香油平均包合率为86.9%、微球包合物平均产率为93.9%。经验证,应用效应面法所得到的茴香油β-CDP微球包合物制备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油 β-CDP微球包合物 box-behnken设计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含锂废水制备Li_(2)CO_(3)工艺优化
12
作者 李世春 高桂梅 +4 位作者 刘大锐 张云峰 洪雨 赵宇航 武飞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111,共7页
以粉煤灰盐酸法生产Al2O3过程中产生的含锂废水为原料,用碳酸盐沉淀法制备Li_(2)CO_(3),研究了沉锂温度、搅拌速率、加料速率对Li_(2)CO_(3)纯度和粒径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i_(2)CO_(3)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提高沉锂... 以粉煤灰盐酸法生产Al2O3过程中产生的含锂废水为原料,用碳酸盐沉淀法制备Li_(2)CO_(3),研究了沉锂温度、搅拌速率、加料速率对Li_(2)CO_(3)纯度和粒径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i_(2)CO_(3)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提高沉锂温度有利于Li_(2)CO_(3)晶粒的长大和纯度的提高,在较高温度下Li_(2)CO_(3)易形成棒状晶体;搅拌速率对Li_(2)CO_(3)产品的纯度影响较小,合适的搅拌速率有利于Li_(2)CO_(3)晶体的生长;较低的加料速率可使Li_(2)CO_(3)晶体充分长大,减小包晶现象产生的概率;制备Li_(2)CO_(3)的最佳条件为沉锂温度90℃、搅拌速率200 r/min和加料速率2%/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Li_(2)CO_(3)品质最优,纯度≥96.71%,平均粒径≤7.3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锂废水 Li_(2)CO_(3) 纯度 粒径 响应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处方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建筑 郝吉福 +1 位作者 李菲 郭丰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缓释滴丸,以药物的质量分数(A)、水溶性基质与难溶性基质用量...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缓释滴丸,以药物的质量分数(A)、水溶性基质与难溶性基质用量比(B)、硬脂酸与单硬脂酸甘油脂用量比(C)为考察因素,以2 h累积释放度,10 h累积释放度,R(R=250r-150+(f10-f2)×100/2)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最佳处方。结果优化后最优处方为含药量20%,水溶性基质-难溶性基质(2.4∶1),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1.3∶1)。最佳处方滴丸的溶出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后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研发水飞蓟素新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缓释滴丸 释放度 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猪苓多糖工艺 被引量:10
14
作者 乔艳明 陈文强 +4 位作者 邓百万 彭浩 解修超 张辉 潘嘉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6-994,共9页
为了优化猪苓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研究液料比、p H、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分... 为了优化猪苓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研究液料比、p H、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p H 6.6,微波功率614 W,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到6.75%。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得到的猪苓多糖提取条件参数,为猪苓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微波辅助提取 多糖 box-behnken设计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处方及体外释放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康振华 陈远东 +3 位作者 徐成 游剑 秦民坚 秦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处方,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单因素试验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不同型号、不同用量及与不溶性缓释材料组合使用对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处方,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单因素试验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不同型号、不同用量及与不溶性缓释材料组合使用对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确定以HPMC K100M、Eudragit RSPO、Eudragit L100为主要考察因素,以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得出三者的最优范围,以其中优选处方HPMC K100M 101.5 mg、Eudragit RSPO 98mg和Eudragit L100 13.7 mg和其他辅料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并考察释放度。通过相似因子计算,优选处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预测值和实测值相似度均大于80。对体外释药数据进行方程拟合,探讨其释药机制,Eudragit RSPO促进盐酸普拉克索的释放,Eudragit L100阻滞盐酸普拉克索的释放,二者互为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该处方制备的普拉克索缓释片p H依赖性小,体外释放行为稳定,实现了该缓释片的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拉克索 缓释片 EUDRAGIT RSPO/L100 box-behnken效应 体外释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 被引量:26
16
作者 吴海健 王建新 +2 位作者 黄建明 韩丽妹 侯爱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 ellulose,MCC)的用量、乳糖的用量和黏合剂聚维酮(polyvinylpynolidone,PVP)的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3个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分...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方法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 ellulose,MCC)的用量、乳糖的用量和黏合剂聚维酮(polyvinylpynolidone,PVP)的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和3个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3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根据二次多项式模型,发现3个考察因素和4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为MCC的用量40mg,乳糖的用量为70mg,PVP浓度为4%,优化处方各设定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柘树提取物片剂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片剂的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树提取物片 星点设计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黑木耳菌质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超 曾峰 +1 位作者 黄一帆 刘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8-193,共6页
为了优化黑木耳菌质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水提温度、水提时间、液料比及其交互作用对黑木耳菌质多糖得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分析得到... 为了优化黑木耳菌质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水提温度、水提时间、液料比及其交互作用对黑木耳菌质多糖得率的影响。应用Design Expert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水提温度81.59℃,水提时间81.40 min,液料比36.42∶1。黑木耳菌质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7.92 mg/g,采用上述最佳提取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测得菌质多糖得率为7.79 mg/g。采用响应法优化得到的黑木耳菌质多糖提取条件参数准确可靠,该研究为黑木耳菌质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菌质多糖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糖肾宁颗粒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翟永松 尚雅文 +3 位作者 龚慕辛 张赛 王满元 李朝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优选糖肾宁颗粒(黄芪、葛根、黄蜀葵花、大黄等)乙醇提取部分的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金丝桃苷和葛根素提取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选择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糖肾宁颗粒(黄芪、葛根、黄蜀葵花、大黄等)乙醇提取部分的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金丝桃苷和葛根素提取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选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确定糖肾宁颗粒醇提部分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2倍63%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 h。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糖肾宁颗粒醇提部分工艺,方法简便,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宁颗粒 星点设计 效应 乙醇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大黄渗漉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汪洁 李宁 +3 位作者 夏鹏飞 陈晖 刘峰林 赵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1-230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提取物总浸膏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量和总评归一值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泡乙醇用量、渗漉乙醇用量,再运用... 目的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提取物总浸膏量、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量和总评归一值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泡乙醇用量、渗漉乙醇用量,再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10倍量80%乙醇浸泡17 h,渗漉时料液比为1∶7。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对大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非线性数学拟合,其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中心复合设计-效应 渗漉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卫卫 何炜玲 +3 位作者 冯看 彭晶蕊 李艳 徐冬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清膏相对密度、辅料倍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是清膏相对密度为1.15~1.17(60~65℃),加入清膏量2.... 目的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清膏相对密度、辅料倍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是清膏相对密度为1.15~1.17(60~65℃),加入清膏量2.4倍的糊精。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抗炎退热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退热颗粒 星点设计 效应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