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含锂废水制备Li_(2)CO_(3)工艺优化
1
作者 李世春 高桂梅 +4 位作者 刘大锐 张云峰 洪雨 赵宇航 武飞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111,共7页
以粉煤灰盐酸法生产Al2O3过程中产生的含锂废水为原料,用碳酸盐沉淀法制备Li_(2)CO_(3),研究了沉锂温度、搅拌速率、加料速率对Li_(2)CO_(3)纯度和粒径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i_(2)CO_(3)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提高沉锂... 以粉煤灰盐酸法生产Al2O3过程中产生的含锂废水为原料,用碳酸盐沉淀法制备Li_(2)CO_(3),研究了沉锂温度、搅拌速率、加料速率对Li_(2)CO_(3)纯度和粒径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Li_(2)CO_(3)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提高沉锂温度有利于Li_(2)CO_(3)晶粒的长大和纯度的提高,在较高温度下Li_(2)CO_(3)易形成棒状晶体;搅拌速率对Li_(2)CO_(3)产品的纯度影响较小,合适的搅拌速率有利于Li_(2)CO_(3)晶体的生长;较低的加料速率可使Li_(2)CO_(3)晶体充分长大,减小包晶现象产生的概率;制备Li_(2)CO_(3)的最佳条件为沉锂温度90℃、搅拌速率200 r/min和加料速率2%/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Li_(2)CO_(3)品质最优,纯度≥96.71%,平均粒径≤7.3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锂废水 Li_(2)CO_(3) 纯度 粒径 响应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高乌头根酒蒸工艺研究
2
作者 马佳荣 王玉辉 +2 位作者 李莉 赵敏 李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 探究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本研究以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为探究加黄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对酒蒸高乌头根炮制工艺的影响,开展了单因素考察试验。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总生物碱、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的权重,以三者的综合评分结合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确定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酒蒸高乌头根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高乌头根重量15%的加酒量、闷润时间2 h、蒸制时间5 h、蒸制温度127℃、蒸制压力0.15 MPa。本研究拓宽了高乌头根炮制方法且所建立的炮制工艺评价体系准确、可信,为高乌头根炮制相关研究及临床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熵权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 酒蒸高乌头根 总生物碱 高乌甲素 冉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混凝土超材料原胞设计研究
3
作者 陈俊豪 李俣慧 +3 位作者 陈国东 龙广成 谢友均 曾晓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17-3530,共14页
混凝土超材料的带隙特性在振动控制、隔音隔振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原胞设计的精确性与高效性仍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迭代时间并优化设计过程,以实现混凝土超材料原胞带隙频率对目标频带的完全覆盖,首先... 混凝土超材料的带隙特性在振动控制、隔音隔振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原胞设计的精确性与高效性仍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迭代时间并优化设计过程,以实现混凝土超材料原胞带隙频率对目标频带的完全覆盖,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对混凝土超材料原胞的带隙特性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带隙的关键材料参数。随后,结合设计变量与设计目标,运用响应面法构建原胞带隙的响应面模型,并通过参数评估与残差分析验证模型的拟合性。最后,结合罚函数法,计算得到满足目标频带要求的原胞结构最佳材料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散射体密度、包裹层弹性模量、包裹层泊松比和基体密度是影响混凝土超材料原胞带隙的关键材料参数。单独调整任何一个材料参数,难以实现原胞带隙频率对目标频带的完全覆盖。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材料参数组合:散射体密度为11341.3 kg/m^(3),包裹层弹性模量为41521.5 Pa,包裹层泊松比为0.423,基体密度为1041.8 kg/m^(3),带隙起始频率和截止频率分别为99.6 Hz和135.6 Hz,能够满足目标频带的要求。进一步验证表明,带隙起始频率和截止频率的预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4%和−0.4%,表明所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提出的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混凝土超材料原胞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并为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超材料 带隙特性 原胞设计 响应 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与MOPSO算法的水轮机叶轮优化设计
4
作者 刘铭滨 成思源 +1 位作者 李永健 杨雪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5,172,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阻力型水轮机的效率并降低其对管道液体输送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叶轮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四个关键参数及其取值范围。接着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关键参数与效率和水头损失的... 为进一步提高阻力型水轮机的效率并降低其对管道液体输送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叶轮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四个关键参数及其取值范围。接着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关键参数与效率和水头损失的函数关系,得到了回归模型。最后运用MOPSO算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寻优,获得了叶轮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阻力型水轮机效率平均提高4.053%,水头损失平均降低0.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型水轮机 多目标优化 响应 MOPSO算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薄荷超微粉碎工艺优化
5
作者 陈雪婷 张建军 何承砚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6,239,共7页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粉碎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荷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饮片含水量6.0%、粉碎时间18 min、投药量70 g。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薄荷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快捷,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熵权 星点设计-响应 超微粉碎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某粉质黏土深基坑土钉参数分析与优化
6
作者 樊成 王子源 +2 位作者 祁鹏飞 张宏斌 张条条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8,158,共8页
为揭示土钉设计中空间形态参数等因素对粉质黏土深基坑三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河北某粉质黏土地区深基坑为工程背景,基于响应面法设计Plackett-Burman与Box-Behnken试验,采用MIDAS-GTS与Design-Expert软件建立试验模型。通过数值模拟... 为揭示土钉设计中空间形态参数等因素对粉质黏土深基坑三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河北某粉质黏土地区深基坑为工程背景,基于响应面法设计Plackett-Burman与Box-Behnken试验,采用MIDAS-GTS与Design-Expert软件建立试验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分析了各参数对粉质黏土深基坑土钉支护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及优化方案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粉质黏土地区基坑支护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土钉长度、放坡坡角、土钉间距、土钉倾角、土钉直径。在支护参数的组合作用中,土钉长度与土钉间距对安全系数的影响最大。利用响应面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提供最佳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使土体滑移面后移,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由9.33 mm减至5.42 mm,最大竖直沉降由16.9 mm减至11.8 mm,为该类型基坑土钉支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土钉支护 响应 MIDAS-GTS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7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 主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商陆鲜制饮片工艺
8
作者 王海燕 陈重 +1 位作者 余春生 杨俊杰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优化中药商陆鲜制饮片加工工艺,以保证商陆饮片的质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以商陆总皂苷和商陆皂苷甲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商陆鲜品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3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因素... 优化中药商陆鲜制饮片加工工艺,以保证商陆饮片的质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以商陆总皂苷和商陆皂苷甲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商陆鲜品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3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切片厚度,其中干燥温度的影响显著,干燥时间和切片厚度的交互影响极显著,确定了商陆鲜制饮片工艺优化参数为商陆鲜品切片厚度3mm,干燥温度55℃,干燥时间10h。说明商陆鲜制饮片加工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其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生产规范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 box-behnken响应设计 鲜制饮片 产地加工 中药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大型折弯机结构分析与优化
9
作者 陈奚豪 龚俊杰 +3 位作者 陈扬东 王金荣 韦源源 郝文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4-70,共7页
为研究12 MN大型折弯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在SolidWorks中建立折弯机三维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电阻应变技术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折弯机进行测试试验。选取喉口加强筋的6个关键尺寸... 为研究12 MN大型折弯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在SolidWorks中建立折弯机三维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采用电阻应变技术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折弯机进行测试试验。选取喉口加强筋的6个关键尺寸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对大型折弯机的墙板喉口结构尺寸进行参数化。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生成45组样本点,构建Kriging响应面模型,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确定参数影响规律,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折弯机墙板喉口大应力区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与测试数据总体误差在11.27%以内;与优化前相比,折弯机墙板喉口最大应力由264.01 MPa减小至161.14 MPa,最大变形基本保持不变,墙板质量减少1769 kg,减少了5.18%,保证了折弯机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完成了结构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折弯机 响应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BBD响应面法优化内置钻头多维冲击器性能
10
作者 韦明吉 李陈涛 +3 位作者 王旭东 刘洋阳 夏成宇 钱利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597-7603,共7页
目前从各类冲击器的现场应用看,冲击器长度普遍约为1 m,在与钻头连接使用时因增加了稳定器与钻头之间的距离,造成钻具的预期斜率和钻头侧向力降低,进而影响井下造斜效果,而内置钻头多维冲击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使内置钻头多维... 目前从各类冲击器的现场应用看,冲击器长度普遍约为1 m,在与钻头连接使用时因增加了稳定器与钻头之间的距离,造成钻具的预期斜率和钻头侧向力降低,进而影响井下造斜效果,而内置钻头多维冲击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使内置钻头多维冲击器的性能能够实现最大化,降低压耗,采用PB(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设计对冲击器内部参数进行了筛选试验,得到各参数对工具性能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为:射流道宽度>入口面积>出口面积>振荡腔长度>双反馈流道宽度>附壁面曲率半径>劈间角,再利用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排名前三的显著影响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内置钻头多维冲击器内部结构优化组合为入口面积为1 203.416 mm^(2)、射流道宽度为14 mm,出口面积为455 mm^(2),最后通过Fluent软件仿真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冲击 PB(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设计 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 fluent仿真 压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lackett-Burnman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地榆没食子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远江 余波 +3 位作者 刘镜 周思璇 张涛 卢昱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131-135,共5页
优化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地榆在中药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出膏率和没食子酸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nman设计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没食子酸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最佳提取条件为加33.... 优化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地榆在中药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出膏率和没食子酸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nman设计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没食子酸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最佳提取条件为加33.5倍水,90℃下回流提取4.2h,提取2次。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Plackett-Burnman设计 box-behnken响应 没食子酸 出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SPS烟囱结构设计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清勇 田阿利 +2 位作者 赵元帅 傅梓轩 姚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7-43,共7页
为实现舰船轻量化设计,且具备更优良的力学性能,采用钢聚氨酯夹层板(Steel-Polyurethane Sandwich plate,SPS)结构替代传统钢制加筋板,形成新型烟囱结构设计方案,并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开展SPS烟囱结构的优化。以烟囱结构位移和等... 为实现舰船轻量化设计,且具备更优良的力学性能,采用钢聚氨酯夹层板(Steel-Polyurethane Sandwich plate,SPS)结构替代传统钢制加筋板,形成新型烟囱结构设计方案,并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开展SPS烟囱结构的优化。以烟囱结构位移和等效应力作为优化目标,结构尺寸和总重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得到优化后的SPS烟囱结构设计方案,并采用有限元法,对优化前后的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对优化目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适用的SPS烟囱结构,在减重13.16%的情况下,位移减小19.50%,应力降低31.96%,说明采用响应面法对SPS烟囱实现多目标优化可行,且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烟囱 替代设计 结构参数优化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绞磨机辅助拉尾绳装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锦云 刘忠 +5 位作者 王罡 赵庆斌 安宁 杜旭伟 李东良 李源周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针对绞磨机辅助拉尾绳装置的轻量化问题,结合装置的刚度和强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绞磨机辅助拉尾绳装置进行参数化建模和静力学分析,将辅助拉尾绳装置的关键结构尺寸作为设计参数,以整体质量最小为目标... 针对绞磨机辅助拉尾绳装置的轻量化问题,结合装置的刚度和强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绞磨机辅助拉尾绳装置进行参数化建模和静力学分析,将辅助拉尾绳装置的关键结构尺寸作为设计参数,以整体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变形量为约束条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对响应面的拟合程度和设计参数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基于响应面模型迭代寻求最优解集,以获得辅助拉尾绳装置的最优设计参数。经优化设计后,辅助拉尾绳装置的质量减小了29%,且工程验证表明,辅助拉尾绳装置整体轻便高效且工作可靠,达到了预期的应用效果,由此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工程装备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磨机 辅助拉尾绳装置 有限元分析 响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脂肪替代物的制备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安攀宇 汪静心 +3 位作者 肖岚 李燮昕 李维 梁欣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5-264,共10页
为改善作为脂肪替代物的复配凝胶的品质,运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复配凝胶品质的配方参数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复配凝胶品质的8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 为改善作为脂肪替代物的复配凝胶的品质,运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复配凝胶品质的配方参数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复配凝胶品质的8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4个因素:卡拉胶、乳清蛋白、水及碳酸钠的添加量;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在最佳配方中的质量比例为卡拉胶-乳清蛋白-水-碳酸钠-魔芋精粉-明胶-大豆分离蛋白-植物油=1.19∶1∶254.52∶2∶6∶1.5∶1∶18.4。由验证实验可知,优化配方制得复配凝胶的硬度为6.96 N,感官弹性为49.41%,咀嚼性为4.14 mJ,白度值为49.44,收缩率为48.33%,质量损失率为45.77%,相对误差在0.85%~1.7%之间,与预测值接近。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可以很好地对复配凝胶的配方参数进行优化,且制备的复配凝胶能较好地模拟中式香肠中的动物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替代物 PLACKETT-BURMAN设计 配方优化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纤维网格布强化混凝土配比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帆 许巍 +4 位作者 张俊 仇念源 卢杨 叶晖 王明琨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6,190,共10页
针对机轮磨耗、飞机尾喷等强外部作用对机场道面表层损坏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纤维网格布对道面混凝土表层进行强化。为设计出最优配合比,以飞机尾喷和紫外线照射作为环境作用,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耐磨耗试验和抗冻试验,对纤维网布尺寸、砂... 针对机轮磨耗、飞机尾喷等强外部作用对机场道面表层损坏严重的问题,提出采用纤维网格布对道面混凝土表层进行强化。为设计出最优配合比,以飞机尾喷和紫外线照射作为环境作用,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耐磨耗试验和抗冻试验,对纤维网布尺寸、砂率和细度模数因素对强化混凝土耐磨耗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二次或三次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较为显著;纤维网格布尺寸对强化混凝土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细度模数,最后是砂率,尺寸和砂率、细度模数交互作用影响明显。当纤维网布尺寸为3 mm×3 mm,砂细度模数为2.8,砂率为0.28~0.31时,强化混凝土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 表层强化 纤维网格布 响应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结合熵权法优化秋水仙碱醇传递体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8
16
作者 柯寄明 江素萍 +5 位作者 刘艳 严佳智 黄山 汪杰 彭灿 张继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结合熵权法优选秋水仙碱醇传递体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以大豆卵磷脂、脱氧胆酸钠和乙醇为考察因素,以粒径、分散系数(PDI)、电位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并采用熵权法...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结合熵权法优选秋水仙碱醇传递体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以大豆卵磷脂、脱氧胆酸钠和乙醇为考察因素,以粒径、分散系数(PDI)、电位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并采用熵权法对4种指标进行赋权,以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优化秋水仙碱醇传递体的制备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秋水仙碱醇传递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大豆卵磷脂500 mg,脱氧胆酸钠50 mg,乙醇4 mL。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结合熵权法优化秋水仙碱醇传递体的制备工艺,该法稳定,预测性较好,为此类制剂的处方筛选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醇传递体 box-behnken响应设计 熵权 处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化锰过氧化物酶培养基条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玉萍 陈晓旺 沈鹏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7-211,共5页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 以白腐真菌为出发菌株,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设计,采用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初始发酵产酶培养基中10个因子,确定麸皮、酵母膏和KH2PO4为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拟合,预测了最佳产酶培养基条件为:麸皮、酵母膏和KH2PO4的添加量分别为10.75、3.37、0.095g/L,最大Mnp酶活预测值为4.06U/mL。验证实验Mnp酶活为4.15U/mL,与预测值十分接近。优化后的酶活与优化前相比,Mnp酶活提高了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过氧化物酶 三水平部分因子分析 box—behnken设计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黄芩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熊 梁健 +2 位作者 黄廼奇 杨春欣 吕迁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0-944,共5页
目的制备黄芩素缓释包衣微丸,优化处方。方法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质量分数、丙烯酸树脂聚合物比例(Eudragit RSEudragit RL)、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建立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微丸在2、6、12 h时的释放度为响应... 目的制备黄芩素缓释包衣微丸,优化处方。方法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质量分数、丙烯酸树脂聚合物比例(Eudragit RSEudragit RL)、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建立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微丸在2、6、12 h时的释放度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考察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处方为增塑剂11%,聚合物比例4∶1,包衣增重12%,其在2、6、12 h时的释放度预测值分别为28.34%、58.56%和95.00%,根据优化处方制得缓释微丸释放度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直。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法可有效应用于黄芩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的筛选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缓释微丸 box-behnken设计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超声联合双酶法提取当归地上部分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唐文文 陈垣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1-85,共5页
试验以当归废弃物(当归地上部分)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联合双酶法提取当归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和FRAP法评价当归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 试验以当归废弃物(当归地上部分)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联合双酶法提取当归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和FRAP法评价当归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利用超声联合双酶法提取当归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50∶1、超声时间41 min、双酶(纤维素酶∶果胶酶=2∶1)用量0.68 g/L、酶解时间93 min,此条件下,当归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8.18%。当归地上部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150 mg/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3%,略低于VC。在浓度为3 000 mg/L时,对ABTS清除率为88.6%,ABTS的IC50为DPPH IC50近30倍,FRAP抗氧化能力为4.64 (mg VC eq/g sample)。试验表明,当归地上部分的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地上部分 总黄酮 超声-双酶 box—behnken响应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船舶节能导管优化设计
20
作者 鲁宏雪 李楷 +2 位作者 董立佳 陈明 王运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525,共10页
以水动力节能装置经典伴流补偿导管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响应面模型综合评价导管设计参数并进行优化.以导管结构特征尺寸为设计参数,建立节能导管的参数化模型.以KP505螺旋桨和节能导管耦合的水动力计算结果为响应参数,生成响应面模型.... 以水动力节能装置经典伴流补偿导管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响应面模型综合评价导管设计参数并进行优化.以导管结构特征尺寸为设计参数,建立节能导管的参数化模型.以KP505螺旋桨和节能导管耦合的水动力计算结果为响应参数,生成响应面模型.将螺旋桨效率提升比作为优化目标,将导管结构特征尺寸阈值作为约束条件,基于二阶响应面模型对导管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仿真验证,证明响应面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桨-管系统的效率提升比增大了37.82%,说明利用构建的响应面模型对节能导管进行优化合理有效,可为其他类型的节能导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导管 响应 优化设计 螺旋桨效率 二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