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Glycoprotein D Gene of Bovine Herpesvirus-1 Strain Luojing
1
作者 LIJi-chang TONGGuang-zhi +2 位作者 QIUHua-Ji ZHOUYan-Jun XUEQi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By means of PCR,the gene encoding gD of bovine herpesvirus-1 (BHV-1) strain Luojing was amplified,cloned and sequenced.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is gD gene was (1 251 bp,)encoding 417 amino acids.Comparied with the... By means of PCR,the gene encoding gD of bovine herpesvirus-1 (BHV-1) strain Luojing was amplified,cloned and sequenced.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is gD gene was (1 251 bp,)encoding 417 amino acids.Comparied with the published P8-2 strain,the homology of the necleotide sequence is 99.92%,and that of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is 100%.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D of BHV-1 was highly conserv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ne herpesvirus-1(bhv-1) D glycoprotein gene(gD)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STRG.22610.1对BHV-1体外复制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姜坤生 王禹淳 +2 位作者 马金柱 于立权 宋佰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4,299,共8页
本研究室前期将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感染牛肾细胞(MDBK),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到了转录显著差异的长链非编码RNA-MSTRG.22610.1(lncRNA-MSTRG.22610.1),为了探究其在MDBK中对BHV-1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法筛选对细胞无毒性的聚凝... 本研究室前期将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感染牛肾细胞(MDBK),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到了转录显著差异的长链非编码RNA-MSTRG.22610.1(lncRNA-MSTRG.22610.1),为了探究其在MDBK中对BHV-1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法筛选对细胞无毒性的聚凝胺、嘌呤霉素的最佳浓度;将重组慢病毒r ZHLV-U6-Zs Green1-puro-MSTRG.22610.1和r ZHLV-U6-Zs Green1-puro(对照慢病毒)按照不同的MOI分别感染MDBK细胞,48 h后观察荧光,采用Image J软件检测并计算各慢病毒感染细胞后出现绿色荧光细胞的比率,出现绿色荧光细胞的比率达80%的细胞对应的MOI即为最佳MOI。筛选结果显示聚凝胺与嘌呤霉素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5μg/mL及3μg/m L,慢病毒感染的最适MOI为80。将r ZHLV-U6-Zs Green1-puro-MSTRG.22610.1和对照慢病毒分别以最佳条件感染MDBK细胞并培养及传代,传至8~10代,每代均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中的绿色荧光,并通过RT-q PCR检测第6、8、10代细胞中lncRNA-MSTRG.22610.1的转录水平,以构建并鉴定稳定表达lncRNA-MSTRG.22610.1的MDBK细胞系1T及对照细胞系1NC。结果显示,每代1T细胞、1NC细胞的状态均良好并均与阴性对照MDBK细胞的形态无差别,且每代1T及1NC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RT-q PCR结果显示,与1NC及阴性对照细胞相比,1T细胞系中lncRNA-MSTRG.22610.1的转录水平极显著升高(P<0.0001)。表明获得了高水平表达lncRNA-MSTRG.22610.1却不影响细胞增殖的细胞系,且该细胞系的遗传稳定性较强。将BHV-110倍倍比稀释后分别感染传至10代的1T与1NC细胞,24 h后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各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结果显示,1T、1NC及MB细胞(感染BHV-1的MDBK细胞)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5.15 TCID50/0.1 m L、104.41TCID50/0.1 m L及104.58 TCID50/0.1 m L。与MB和1NC细胞相比,1T细胞中的病毒滴度显著升高(P<0.05),表明lnc RNA-MSTRG.22610.1表达后促进BHV-1在MDBK细胞中的复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lncRNA-MSTRG.22610.1促进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及深入了解BHV-1感染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牛肾细胞 牛疱疹病毒I型 慢病毒过表达 病毒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志元 闻晓波 冉旭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2-46,共5页
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为α疱疹病毒亚科成员,是引起牛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BHV-1面对牛免疫系统的不断进化,产生出多种机制以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其主要包括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感染淋巴细胞和抑制淋巴细胞反应、抑制干扰素... 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为α疱疹病毒亚科成员,是引起牛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BHV-1面对牛免疫系统的不断进化,产生出多种机制以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其主要包括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感染淋巴细胞和抑制淋巴细胞反应、抑制干扰素-β表达和建立潜伏感染等多种免疫逃逸机制。BHV-1的免疫逃逸给治疗和预防BHV-1所导致的相关疾病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尤其以潜伏感染最为严重,它能使患病动物终身带毒并能实现病毒的再激活。故主要阐述BHV-1的上述免疫逃逸机制,以期对相关疾病的防制和疫苗创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 免疫逃逸 潜伏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V-1在牛胚气管细胞中的增殖规律研究
4
作者 徐丽媛 张志飞 +1 位作者 周伟光 呼凤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25,共5页
为研究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在牛胚气管细胞(EBTr)中的生长特性和增殖规律,参考文献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HV-1感染EBTr细胞6、12、24、48、72、96、120、144h后病毒的增殖规律,并观察对应... 为研究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在牛胚气管细胞(EBTr)中的生长特性和增殖规律,参考文献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HV-1感染EBTr细胞6、12、24、48、72、96、120、144h后病毒的增殖规律,并观察对应时间点的细胞病变(CPE)。结果显示,用100TCID_(50)的BHV-1感染EBTr细胞,48h后开始出现细胞病变,72h细胞病变明显,120h细胞大部分变圆,开始脱落,144h细胞大面积脱落、崩解。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BHV-1感染EBTr在6h^24h内,病毒缓慢增殖,48h^96h,病毒增殖速度加快,拷贝数呈对数增长,120h^144h,BHV-1的含量仍然呈现升高的趋势,但增长速度变慢。结果证明,BHV-1能够在EBTr中产生CPE,而且CPE程度与病毒DNA增殖规律一致,该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BHV-1对EBTr细胞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 牛胚气管细胞 增殖规律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病毒、牛疱疹病毒1型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张帆帆 韦家禛 +6 位作者 李杰茂 谭美芳 胡利珍 曾艳兵 龚小齐 杨群 徐俊 《福建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2-1247,共6页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1,BoH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牛繁殖障碍类疫病鉴别诊断及防控奠定基础...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1,BoH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牛繁殖障碍类疫病鉴别诊断及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针对AKAV的S基因、BoHV-1的gH基因和BVDV的3'UTR保守区域设计3对引物,通过反应条件参数的优化,建立AKAV、BoHV-1和BVD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结果】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AKAV、BoHV-1和BVDV阳性样品检测为阳性,对牛细小病毒(bovine parvovirus,BP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3,BPIV3)、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rhabdovirus,BEFV)等阳性样品检测为阴性。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对AKAV、BoHV-1和BVDV重组质粒的下限阈值均为1.0×10^(3)拷贝·μL^(-1)。重复性结果显示,批内、批间重复性均较好。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43份患繁殖障碍的牛全血/组织样品进行测定,并与现有的地方标准进行对比,验证本检测方法的实际临床应用效能。结果显示,AKAV、BoHV-1和BVDV的阳性率分别为2.80%(4/143)、21.68%(31/143)、38.46%(55/143),存在混合感染现象,与AKAV、BoHV-1和BVDV地方标准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9.3%、98.6%和97.2%,Kappa系数分别为0.885、0.960和0.942,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地方标准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开创性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适用于AKAV、BoHV-1和BVDV的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牛疱疹病毒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多重RT-PCR 繁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融合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武 肖少波 +5 位作者 方六荣 江云波 宋云峰 严琳 余晓岚 陈焕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1-407,共7页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TK-/gE-/LacZ+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TK-/gE-/...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TK-/gE-/LacZ+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与牛疱疹病毒1型VP22(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TK-/gE-/VP22E+/VP22M+。经PCR、Southern blot、Westernblot证实rPRV构建正确,并能表达与BHV-1 VP22融合的PRRSV E及M蛋白。rPRV在IBRS-2、PK-15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PRV亲本株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rPRV增殖。用该rPRV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抗PRRSV中和抗体及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与未融合VP22的单表达PRRSV E蛋白及共表达E及M蛋白的rPRV TK-/gE-/E+与TK-/gE-/E+/M+进行比较。结果显示TK-/gE-/VP22E+/VP22M+可诱导小鼠产生更好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BHV-1 VP22发挥了佐剂效应。本研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1型VP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修饰型ORF5基因 ORF6基因 重组伪狂犬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犊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文焕 陈静怡 +1 位作者 张天琦 贾春涛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2023年8月,天津某牛场暴发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确定病因,对发病犊牛进行相关病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采集病死犊牛肺部病料,采用PCR方法对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疱疹病毒1型(B... [目的]2023年8月,天津某牛场暴发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确定病因,对发病犊牛进行相关病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采集病死犊牛肺部病料,采用PCR方法对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疱疹病毒1型(BHV-1)、牛腺病毒3型(BAdV-3)、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牛肺炎克雷伯菌(Bovine Klebsiella pneumoniae)、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7种牛呼吸道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样本检测出BHV-1、BAdV-3共2种病原,存在混合感染。其他病原未检出。[结论]本研究证实BHV-1、BAdV-3在该牛场中存在和流行,为犊牛呼吸道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1 牛腺病毒3型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1型gG/TK双基因缺失株对豚鼠免疫保护效力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姣 王琛 +5 位作者 王安平 陈颖钰 李庆妮 胡长敏 陈曦 郭爱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5-1281,共7页
为了评价牛疱疹病毒1型(BoHV-1)gG/TK双基因缺失株(BoHV-1 gG-/TK-)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以豚鼠作为该缺失株免疫效力评价模型,将16只豚鼠随机平均分4组,3组为免疫组,1组为对照组。免疫组分别肌肉注射106 TCID50/只(低剂量组)、107 TCID... 为了评价牛疱疹病毒1型(BoHV-1)gG/TK双基因缺失株(BoHV-1 gG-/TK-)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以豚鼠作为该缺失株免疫效力评价模型,将16只豚鼠随机平均分4组,3组为免疫组,1组为对照组。免疫组分别肌肉注射106 TCID50/只(低剂量组)、107 TCID50/只(中剂量组)和108 TCID50/只(高剂量组)BoHV-1 gG-/TK-株,接种后21 d以相同剂量和方式加强免疫;对照组以相同方式接种DMEM培养基。免疫前及免疫后测定各组豚鼠直肠温度,观察临床症状,同时免疫后PCR检测排毒情况,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接种BoHV-1 gG-/TK-株后各组豚鼠体温均正常,首免后5 d,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豚鼠出现鼻腔分泌物,持续3 d,而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无明显临床症状;排毒检测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豚鼠免疫后均不排毒。一免后采集血清,分别利用gB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各组豚鼠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该缺失株可诱导豚鼠产生gB抗体、中和抗体,这两种抗体水平分别在首免后7 d和21 d升高,持续时间分别为28 d和35 d,加强免疫后各免疫组豚鼠中和抗体急剧升高,首免后35 d高剂量组豚鼠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免疫组和对照组;同时利用试剂盒检测各组豚鼠血清中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首免后5 d免疫组豚鼠血清中IFN-γ含量达到峰值,持续时间为2 d;对以上数据分析显示,3个剂量免疫组豚鼠血清中抗体水平和IFN-γ含量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并显著高于对照组。首免后35 d 4组豚鼠均以107 TCID50/只经鼻腔接种wt BoHV-1强毒进行攻毒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后4组豚鼠均体温正常,仅对照组分离到病毒;各组均有豚鼠出现鼻腔分泌物,高剂量组2只,持续1 d,另外两个剂量组各1只,均持续7 d,而对照组3只,最长持续11 d;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示,高剂量组豚鼠肺组织几乎无病变,另外两个剂量组豚鼠肺脏有不同程度损伤,而对照组表现为肺泡结构消失,局部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综上所述,BoHV-1 gG-/TK-株能诱导豚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08 TCID50/只以下的剂量为肌注安全剂量,当免疫剂量为108 TCID50/只时能抵抗强毒株攻击,免疫效力最高,而106 TCID50/只~107 TCID50/只可产生部分保护效果。本研究为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疫苗的豚鼠评价模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IBR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基因缺失 免疫保护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1型主要囊膜糖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翟璐 张海威 +2 位作者 涂伟 黄艳梅 宋佰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2,共5页
牛疱疹病毒(BHV-1)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的DNA病毒,可引起牛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和母牛流产。该病毒能在牛的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因此,对于该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BHV-1除了引起初始感染外,还可通过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继发感... 牛疱疹病毒(BHV-1)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的DNA病毒,可引起牛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和母牛流产。该病毒能在牛的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因此,对于该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BHV-1除了引起初始感染外,还可通过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继发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研究发现,病毒入侵牛机体时,病毒囊膜糖蛋白在病毒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对牛疱疹病毒1型主要囊膜糖蛋白(包括gB、gD、gN)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加以归纳总结,为该病毒的感染特性研究和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1 囊膜糖蛋白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 感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 牛呼吸道疾病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疱疹病毒1型转移载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10
作者 戴莎莎 马小静 +3 位作者 王景松 田兴苗 王健霖 李继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11-2320,共10页
为构建一种能用于牛疱疹病毒1型(BHV-1)重组的转移载体,在真核表达载体pVAX1 CMV(cytomegalovirus)启动子的反向位点插入另一个CMV启动子,构建具有双向启动功能的表达载体prPP,在正、反向CMV启动子下游预置多克隆酶切位点;将绿色荧光蛋... 为构建一种能用于牛疱疹病毒1型(BHV-1)重组的转移载体,在真核表达载体pVAX1 CMV(cytomegalovirus)启动子的反向位点插入另一个CMV启动子,构建具有双向启动功能的表达载体prPP,在正、反向CMV启动子下游预置多克隆酶切位点;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置于反向启动子下,构建BHV-1重组载体prPgP;以BHV-1囊膜糖蛋白基因gE作为重组位点,将gE上下游同源臂插入prPgP载体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E 2基因置于正向CMV启动子下,构建p△gErPgP-E2载体,用重组质粒转染已感染BHV-1的牛肾细胞(MDBK),产生的重组病毒经筛选、纯化、鉴定,命名为rBHV-1-△gE/E2,所含GFP和E 2基因正常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rPgP能方便地用于BHV-1的重组,为相关研究及其疫苗研制提供了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1 同源臂 转移载体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芳 刘瑞宁 +1 位作者 陈颖钰 郭爱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7,共5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IBR的早期准确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IBR的诊断方...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IBR的早期准确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IBR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具有特异和敏感及准确等特点,而血清学诊断具有敏感、快速、方便和价廉等特点。为了实施IBR的净化和根除计划,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逐渐采用IBR基因缺失疫苗,配套使用鉴别诊断方法来鉴别IBR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常用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疱疹病毒1 诊断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SH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梅 缪德年 +3 位作者 黄克和 郭佳宏 钱贞峰 张克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采集上海地区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阳性牛病料,按常规PCR鉴定和MDBK细胞盲传未能获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后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MDBK细胞共培养加ConA刺激的方法从抗体阳性牛的血液样品中分离到8株病毒类似牛疱疹病毒1型(BHV-... 采集上海地区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阳性牛病料,按常规PCR鉴定和MDBK细胞盲传未能获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后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MDBK细胞共培养加ConA刺激的方法从抗体阳性牛的血液样品中分离到8株病毒类似牛疱疹病毒1型(BHV-1),命名为BHV-1/SH株。分离毒株经MDBK细胞多次盲传后,细胞出现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拉网等BHV-1特征性病变。用PCR方法从分离病毒BHV-1/SH7株DNA中扩增出与BHV-1 tk基因大小一致的条带,BHV-1/SH7株tk基因与从中国流产牛胚胎分离的NM06株(JN787955.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与美国NVSL challenge97-11株(JX898220.1)、英国野毒型6660株(D00438.1)、瑞士K22株(NC_001847.1)和Cooper株(AJ004801.1)的tk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BHV-1/SH7为BHV-1,其TCID50为1.0×10-8mL-1,对氯仿和胰蛋白酶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疱疹病毒1型) SH株 细胞共培养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Ⅰ型Bartha Nu/67株gD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庄东明 王建华 +4 位作者 吴春涛 霍蕾 侯艳梅 赵祥平 牛钟相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用PCR方法从感染牛疱疹病毒Ⅰ型Bartha Nu/67株的MDBK细胞中扩增gD基因,将之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根据对gD基因的结构分析,设计合成3对引物,以获得的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gD胞外域基因,将之分别亚克隆到pGEX-4T-2和pET-32a表达载... 用PCR方法从感染牛疱疹病毒Ⅰ型Bartha Nu/67株的MDBK细胞中扩增gD基因,将之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根据对gD基因的结构分析,设计合成3对引物,以获得的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gD胞外域基因,将之分别亚克隆到pGEX-4T-2和pET-32a表达载体中构建成表达质粒pGEX-4T-gDQ、pGEX-4T-gDQB、pGEX-4T-gDHB和pET-gDQ、pET-gDQB、pET-gDHB,利用上述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和BL21(DE3),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结果pGEX-4T-gDQ、pGEX-4T-gDQB、pGEX-4T-gDHB和pET-gDQ四个表达质粒出现表达且符合预期大小,Western blot表明表达产物均有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 gD糖蛋白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从大洋洲进口牛的疱疹病毒Ⅰ型五种检疫方案的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国强 张睿 +5 位作者 陈雷 姜珊 李静静 周梅玲 王凯民 唐泰山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2期61-64,共4页
牛疱疹病毒Ⅰ型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原,也是近十多年来我国从大洋洲大量进口奶牛以来,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之一。为了更加有效地防范其传入,本文在分析其感染特点、防控措施、大洋洲流行特点、世界动物卫... 牛疱疹病毒Ⅰ型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原,也是近十多年来我国从大洋洲大量进口奶牛以来,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之一。为了更加有效地防范其传入,本文在分析其感染特点、防控措施、大洋洲流行特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中国现行检疫要求的基础上,对中国从大洋洲进口牛时该病5种检疫方案进行了风险分析,提出了以接种能区分免疫和自然感染的基因缺失疫苗代替接种灭活疫苗为主要内容的检疫的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洲 奶牛进口 Bo HV-1 检疫要求 风险分析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基因表达质粒免疫小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继昌 童光志 仇华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基因疫苗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具有使用安全,生产、运输、贮存方便,免疫效果稳定持久的特点。实验采用PCR方法将从洛阳种牛场西门塔尔牛精液中分离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 tracheitisvirus,IBRV)洛精株g... 基因疫苗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具有使用安全,生产、运输、贮存方便,免疫效果稳定持久的特点。实验采用PCR方法将从洛阳种牛场西门塔尔牛精液中分离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 tracheitisvirus,IBRV)洛精株gD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序列测定确证后构建了g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将其单独或连同脂质体肌肉注射于BALB/c小鼠,应用ELISA定期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含IBRVgD基因的表达质粒能够引起小鼠的特异性血清抗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鼻气管炎 病毒 gD 基因表达 质粒 免疫小鼠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gD-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冰 张敏敏 +2 位作者 刘正飞 陈焕春 郭爱珍 《中国奶牛》 2010年第12期3-6,共4页
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疱疹病毒1型成员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ov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virus,IBRV),又能区分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gD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gD ... 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疱疹病毒1型成员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ov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virus,IBRV),又能区分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gD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gD PCR引物,建立PCR方法,反应条件是:94℃预变性5min,94℃1min,58℃1min,72℃1min,30个循环,72℃7min,4℃5min。该方法能从IBRV阳性样本和参考毒株中扩增出372bp的目的片段,而从同属的牛疱疹病毒5型中扩增出440bp和206bp两条目的片段,从同属的伪狂犬病毒中扩增出303bp的目的片段,但不能从非疱疹病毒属成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该PCR检测IBRV的灵敏度可达1PFU/mL以上。鉴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望在牛疱疹病毒感染快速鉴别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疱疹病毒1 牛疱疹病毒5型 PCR GD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牛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继昌 鲁成武 殷会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9-372,共4页
I型牛疱疹病毒(BHV-1)可引起牛的呼吸道疾病、生殖道损害、流产甚至致死性系统感染,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文章介绍了其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原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方面内容。
关键词 Ⅰ型牛疱疹病毒(bhv-1) 活载体疫苗 预防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牛疱疹病毒gE基因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锋 翁永刚 +5 位作者 陈冈 李守富 郭海 叶结平 范红结 陈鸿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5,共4页
以I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1,BHV-1)的gE基因序列,针对1607~1704 bp区域分别设计1对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在建立和优化反应体系后,对经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来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 以I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1,BHV-1)的gE基因序列,针对1607~1704 bp区域分别设计1对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在建立和优化反应体系后,对经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来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检测BHV-1,其灵敏度为10 copies/μL,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可用于BHV-1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GE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Ⅰ型gB、gE基因的克隆及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春涛 李艳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5,共3页
本试验用PCR方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1)Bartha Nu/67株gB、gE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经转化、筛选、鉴定后将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与经相同方法处理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本试验用PCR方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1)Bartha Nu/67株gB、gE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经转化、筛选、鉴定后将重组质粒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与经相同方法处理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连接,得到了重组质粒pFBHgB、pFBHgE。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化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经抗性、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得到了含gB、gE基因的重组穿梭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 gB、gE基因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疱疹病毒I型g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高效表达
20
作者 吴春涛 王建华 +3 位作者 侯相山 霍雷 侯艳梅 牛钟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用PCR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 artha N u/67株gB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构建重组质粒pBAD-gB。将pBAD-gB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 10后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抗原性检测,并通过改变诱导剂L-A rab inose的浓... 用PCR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 artha N u/67株gB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构建重组质粒pBAD-gB。将pBAD-gB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 10后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抗原性检测,并通过改变诱导剂L-A rab inose的浓度和诱导时间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BAD-gB构建成功,gB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gB蛋白的纯度达90%以上,gB蛋白抗原性良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L-A rab inose终浓度为0.2 g/L,诱导时间为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 GB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