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及其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嬿 魏宁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企业的共同目标和行动纲领。制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面向社会的报告需要以下条件:战略框架的可比性、绩效指标体系和每个企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为中国建筑企业建立了一个包括基于'三重基线'原则...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企业的共同目标和行动纲领。制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面向社会的报告需要以下条件:战略框架的可比性、绩效指标体系和每个企业的发展水平。本文为中国建筑企业建立了一个包括基于'三重基线'原则的绩效指标体系在内的战略框架标准。与此同时,使用8要素起点模型分析我国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起点并对北京地区的11家大型建筑企业进行了详细调查。另外提出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以改善政策环境。这项工作可填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可持续发展框架 绩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及其政策关联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鲜祖德 巴运红 成金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共11页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审议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国际发展合作规划了新的宏伟蓝图。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演进脉络、设计原则与理念,全球指标框架的构建依据、特点、实施以及监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审议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国际发展合作规划了新的宏伟蓝图。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演进脉络、设计原则与理念,全球指标框架的构建依据、特点、实施以及监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入手,通过梳理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与现有发展战略特别是"十三五"规划间的关联,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情况,查找不足和短板。同时从强化规划政策评估,加强统计监测能力,为循证决策提供及时可靠数据信息的视角,对"十四五"时期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指标框架 规划政策 统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内河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博闻 马晓凤 +1 位作者 文元桥 周立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7,共8页
建设绿色港口是顺应未来港口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港口污染物处置能力是绿色港口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加强绿色港口建设,在Bossel可持续发展定向指标框架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长江内河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分析体系... 建设绿色港口是顺应未来港口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港口污染物处置能力是绿色港口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加强绿色港口建设,在Bossel可持续发展定向指标框架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长江内河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分析体系,并以某省港口为例,将港口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及数量、各类污染物接收装置容量和污染物处置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对港口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港口/码头的污染物产生和处置能力风险水平。基于53份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省港口/码头的污染物产生与处置能力整体处于良好水平,其中39个港口/码头评分优良,14个港口/码头评分为中等和及格,没有评分为不可接受的港口/码头。在各定向指标中生存、能效、适应三项得分分别为3.91、4.28、4.13,得分较高;自由、安全和共存得分为3.51、3.58、3.53,评分较低。并结合定向指标中评分较低的自由、安全和共存指标,从增加码头污染物接收装置数量及容量、增加应急设备库数量并改进应急设备库位置、加强污染物处置能力和监管水平四个方面给出了进一步提升的建议。该方法可用于评估内河港口的污染物防治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策研究,对绿色港口的评估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污染物 污染物风险分析 bossel定向指标 长江内河港口 绿色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Gs框架下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74
4
作者 朱婧 孙新章 何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8,共10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以此为基础,用多领域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展。SDGs通过后,各国都将其作为自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中国政府也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并与国家...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以此为基础,用多领域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展。SDGs通过后,各国都将其作为自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中国政府也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并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等实践路径有机结合。然而,SDGs的评价主体是全球和区域进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程度各异的国家进行统一评价并不适用,亟待研究一套适合于中国情况的评估体系,一方面形成国内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综合现状评价,摸清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形成对SDGs评估的对标,以促成SDGs各项目标的落地。基于此背景,本文重点分析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的出台过程、概念框架、以及评估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理论支撑,对标SDGs的各项目标和具体目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国家层面可持续发展进展评估的指标体系,旨在形成对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评价指标建议。选择2012—2016年为研究期,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针对民生改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与SDGs评价目标相对应。评价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总得分在研究期内均保持增长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始终改善。总分增长较快的年份,资源环境质量改善的得分也较高,其中贡献率较大的主要是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下降相关的指标,通过现状评价明确了发展的薄弱环节,形成了SDGs框架下适用于中国评估的指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全球指标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毛亚会 余丹林 +2 位作者 郑江华 常琳琳 王慧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7-103,共7页
城市脆弱性是衡量城市是否健康发展的指标,是制约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分析框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并对城市脆弱性构建数学模型进行论述。提出城市脆... 城市脆弱性是衡量城市是否健康发展的指标,是制约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分析框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并对城市脆弱性构建数学模型进行论述。提出城市脆弱性研究要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特征进行指标选取和选择评价方法,范围上要覆盖城市内部和外部,内容上要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式发展等,归纳总结城市脆弱性研究的优缺点为今后推动城市脆弱性研究起到借鉴意义,为解决当今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分析框架 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