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Boost型变换器电磁干扰水平的峰值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振军 鲁静 +1 位作者 赵坤 高金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一般峰值电流控制DC/DCBoost型变换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对最小输入电流的控制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对最大和最小输入电流加以限制的新型峰值电流控制DC/DCBoost型变换器,并分别对两种结构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在一般峰值电流控制DC/DCBoost型变换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对最小输入电流的控制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对最大和最小输入电流加以限制的新型峰值电流控制DC/DCBoost型变换器,并分别对两种结构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控制电路变换器可使开关频率以下频段的谱峰值比原型DC/DCBoost型变换器降低20dB,显著改善原型DC/DCBoost型变换器开关频率以下频段频谱过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型变换器 电磁干扰 峰值电流 控制方法 开关变换器 电磁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的有源钳位隔离型Boost变换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玲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80,共6页
传统的隔离型Boost变换器需要使用两个及以上的磁性元件,造成磁性元件数量偏多。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源钳位隔离型Boost变换器,该变换器将变压器、输入电感和谐振电感集成在一个磁性元件中,变换器的开关管数量及增益特性与传统的隔离... 传统的隔离型Boost变换器需要使用两个及以上的磁性元件,造成磁性元件数量偏多。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源钳位隔离型Boost变换器,该变换器将变压器、输入电感和谐振电感集成在一个磁性元件中,变换器的开关管数量及增益特性与传统的隔离型全桥Boost变换器相同。通过设置原边有源钳位电路,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不超过变换器的最高输入电压;设置副边谐振倍压网络,变换器实现了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最后在一台500 W的样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隔离boost变换器 有源钳位 磁性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HD模型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无源混合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坤鹏 张巧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8-83,共6页
为了提高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性能,根据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建立了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ort controlled hamiltonian with dissipation,PCHD)模型,提出了无源控制和PI控制相结合的无源混合控制策略。基于PCHD模型,采用互... 为了提高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性能,根据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建立了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ort controlled hamiltonian with dissipation,PCHD)模型,提出了无源控制和PI控制相结合的无源混合控制策略。基于PCHD模型,采用互联和阻尼配置方法,设计了无源电流控制器;为了消除系统稳态误差,设计了电压外环PI控制器以提供无源电流控制器期望电流给定。仿真结果表明,无源混合控制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所提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boost变换器 PCHD模 无源控制 阻尼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关-耦合电感二次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
4
作者 徐进文 王宾 +2 位作者 石晓艳 陈忠辉 张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7-331,336,共6页
文章针对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升压能力有限,且开关管电压应力较大等问题,在原来的拓扑基础上变换了储能电容的位置,在保留传统二次型升压变换器优点的同时,使得储能电容的电压应力大幅度降低,减小了电容的体积和寄生电阻功率损耗;引... 文章针对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升压能力有限,且开关管电压应力较大等问题,在原来的拓扑基础上变换了储能电容的位置,在保留传统二次型升压变换器优点的同时,使得储能电容的电压应力大幅度降低,减小了电容的体积和寄生电阻功率损耗;引入开关电感、耦合电感升压单元,增加变换器电压增益的同时,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实现了以较小的占空比获得较大电压增益输出;此外,引入无源漏感吸收回路,有效抑制开关器件两端电压尖峰的同时,将漏感能量回收,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并详细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和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更高的电压增益输出,且降低了开关管和储能电容的电压应力;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boost变换器 开关电感 耦合电感 高升压比 无源漏感吸收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新型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清 张彼德 +3 位作者 郭筱瑛 刘威 罗谦 曹太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8-1085,共8页
针对燃料电池输出端电压低且变化范围宽,需较高的直流电压增益才能实现并网发电的特点,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交错控制和平均电流控制的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合适的占空比、脉动较小的输入输出电流纹波,... 针对燃料电池输出端电压低且变化范围宽,需较高的直流电压增益才能实现并网发电的特点,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交错控制和平均电流控制的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合适的占空比、脉动较小的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开关管承受的电压电流应力远远低于传统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而且控制电路简单等特点。文章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性能,并对其进行了小信号的建模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所研究的拓扑电路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交错控制 平均电流控制 二次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前馈的CC-FOT控制二次型Boost变换器研究
6
作者 黄影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11期11-15,共5页
以二次型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开关频率随输入电压改变而改变的问题,提升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负载瞬态性能,提出基于输入电压前馈的固定关断时间电容电流(Fixed OFF-Time Capacitor Current,CC-FOT)控制二次型Boost变换器,详细... 以二次型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开关频率随输入电压改变而改变的问题,提升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负载瞬态性能,提出基于输入电压前馈的固定关断时间电容电流(Fixed OFF-Time Capacitor Current,CC-FOT)控制二次型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基于PSIM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与电压型(Voltage Mode,VM)控制、CC-FOT控制二次型Boost变换器对比分析电路的负载瞬态性能及抗输入电压扰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相比VM控制二次型Boost变换器,CC-FOT控制和引入输入电压前馈的CC-FOT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电路的负载瞬态性能;且与CC-FOT控制相比,引入输入电压前馈后的电路具有优良的抗输入电压扰动能力。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boost变换器 输入电压前馈 固定关断时间电容电流(CC-FOT)控制 瞬态性能 抗输入电压扰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oost型PFC电路在DCM下的恒频控制方案 被引量:5
7
作者 潘飞蹊 涂祺铠 +1 位作者 梁昆凯 敬守勇 《电子器件》 CAS 2011年第4期453-458,共6页
通过对Boost型变换器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Discontinued Conduction Mode)下平均电感电流的分析,得到了在恒频状态下实现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时,功率开关管所需的开启时间与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结合... 通过对Boost型变换器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Discontinued Conduction Mode)下平均电感电流的分析,得到了在恒频状态下实现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时,功率开关管所需的开启时间与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结合实际电路设计,提出了一种PFC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输入、输出电压的采样信号和一个二次积分电路来调制功率开关管的开启时间,使Boost变换器在不连续导电模式下恒频工作并实现电压跟随。理论分析求解出了电路控制参量取值的边界条件。实验电路测试获得了接近1的功率因数和很低的电流谐波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boost型变换器 不连续导电模式 恒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于直接驱动型风力发电系统的交叉型Boost变流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建林 许鸿雁 +3 位作者 周谦 潘磊 赵斌 许洪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9-824,共6页
采用一个现有的小功率永磁同步机和风力机直接耦合构建了一个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系统升压部分采用了两单元交错式Boost变换器(IBC),两个Boost变换器采用频率相同、存在一定相移角度的驱动信号,通过变换器并联,各个单元可以共同承担输... 采用一个现有的小功率永磁同步机和风力机直接耦合构建了一个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系统升压部分采用了两单元交错式Boost变换器(IBC),两个Boost变换器采用频率相同、存在一定相移角度的驱动信号,通过变换器并联,各个单元可以共同承担输入电流,因此电力电子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效率。另外,通过并联也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如维护简单,容错性高,散热性好)。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驱动 风力发电 齿轮箱 交叉boost变换器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控制回路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威 黎凡森 +1 位作者 李清 曹太强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85-91,共7页
燃料电池输出电压具有低等级和宽范围变化的特性。为满足直流负载或后级逆变器的需求,设计一种具有较高电压等级且稳定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是关键。文章分析单管高增益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及稳态性能,通过对其... 燃料电池输出电压具有低等级和宽范围变化的特性。为满足直流负载或后级逆变器的需求,设计一种具有较高电压等级且稳定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是关键。文章分析单管高增益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及稳态性能,通过对其小信号建模及频域特性分析可知: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中含有2个谐振尖峰,系统稳定性差,需在控制回路中加入相应的补偿网络。为此,设计了控制回路的补偿网络并对控制回路参数进行选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都能稳定在期望值50 V;仿真输出电压纹波为2%,实验输出电压纹波为2.5%。同时由实验结果还知,满载时变换器工作效率最高达到90%。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变换器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高增益 二次boost变换器 小信号建模 控制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系统低电压高变比能量收集电路设计
10
作者 张云睿 张一鸣 +1 位作者 高俊侠 张雨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4期6-11,共6页
液态金属磁流体(Liquid Metal Magnetohydrodynamic,LMMHD)的发电原理为在外力作用下驱使液态金属切割磁场进行发电,具有输出电流大、电压低且输出易受负载特性影响的特点,因此能量收集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析LMMHD发电系统的电... 液态金属磁流体(Liquid Metal Magnetohydrodynamic,LMMHD)的发电原理为在外力作用下驱使液态金属切割磁场进行发电,具有输出电流大、电压低且输出易受负载特性影响的特点,因此能量收集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析LMMHD发电系统的电源特性,提出了基于Boost变换器的能量收集方案,并通过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分析了Boost变换器的输入及输出阻抗特性,验证了Boost变换器对于LMMHD发电系统的适用性。此外,针对传统锂电池储能电压需求,提出了应用并联交错型Boost变换器和基于二极管-电容组合结构的Boost变换器的电能收集方案。最后,参考具体的LMMHD发电系统设计了对应的能量收集电路,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Boost变换器实现了20倍高变比升压,实现了50 W、4 V的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 并联交错boost变换器 高电压传输比 能量收集 状态空间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