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脱型潜山成藏研究——以沾化凹陷渤深6潜山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单宝杰 徐刚 刘魁元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渤深6潜山于早第三纪初期与埕东凸起分离,沿边界断层滑脱至渤南洼陷,后期为第三系覆盖,是济阳坳陷中典型的滑脱型潜山。在多期构造运动及古岩溶作用下,潜山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的下古生界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渤南洼陷中沙三段烃源岩为潜... 渤深6潜山于早第三纪初期与埕东凸起分离,沿边界断层滑脱至渤南洼陷,后期为第三系覆盖,是济阳坳陷中典型的滑脱型潜山。在多期构造运动及古岩溶作用下,潜山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的下古生界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渤南洼陷中沙三段烃源岩为潜山提供了充足的油源,潜山内幕发育的断层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从而在潜山顶部形成风化壳油藏,而在潜山内幕则形成层状油藏。该潜山油气藏具有埋藏深、破碎严重、含油层系多、单井产能高且不含水的特点。研究渤深6潜山的成藏机制对指导断陷盆地深层滑脱型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型潜山 潜山内幕 油气成藏 渤深6潜山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26-6变质岩潜山大油田发现与认识创新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家雄 杨海风 +3 位作者 官大勇 石文龙 李龙 谢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历经40余年勘探,仅在浅层发现渤中26-2小型油田,潜山长期未能实现勘探突破。针对成山机制及圈闭特征、控储要素和储层预测、油藏分隔与成藏规律这三方面,通过精细构造演化、油藏分隔机制和油气富集规律等研究,...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历经40余年勘探,仅在浅层发现渤中26-2小型油田,潜山长期未能实现勘探突破。针对成山机制及圈闭特征、控储要素和储层预测、油藏分隔与成藏规律这三方面,通过精细构造演化、油藏分隔机制和油气富集规律等研究,取得了新认识。研究认为:①多期次构造演化形成大规模潜山圈闭奠定了渤中26-6潜山勘探的基础;②“构造主控,差异溶蚀”控制研究区潜山优质储层发育,基于微古地貌约束的潜山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储层预测技术可以有效刻画优质储层的分布;③潜山内幕断层糜棱岩化作用有效分隔潜山油藏,太古界潜山是油气勘探有利层系。新认识指导勘探实践,2022年在渤南低凸起西段发现了渤中26-6大型整装油田,实现了渤海海域中位潜山勘探领域性突破,进一步拓宽渤海海域太古界潜山带的勘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26-6 中位潜山 成藏模式 渤南低凸起 渤海海域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