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Bombyx mori)不同发育阶段饲料适宜pH值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健辉 徐俊良 +1 位作者 吕顺霖 缪云根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通过改变人工饲料的pH值,对蚁蚕、稚蚕和壮蚕进行饲育,以了解家蚕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对人工饲料pH值的要求,并研究用不同pH值的人工饲料饲育1~2龄家蚕对3龄改用桑叶育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蚁蚕摄食和稚蚕饲育的最适... 通过改变人工饲料的pH值,对蚁蚕、稚蚕和壮蚕进行饲育,以了解家蚕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对人工饲料pH值的要求,并研究用不同pH值的人工饲料饲育1~2龄家蚕对3龄改用桑叶育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蚁蚕摄食和稚蚕饲育的最适人工饲料pH值分别为4.3和4.6;壮蚕人工饲料的适宜pH值范围是4.4~4.7;但当3龄采用桑叶育时,1~2龄中所用人工饲料的pH值,以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发育阶段 人工饲料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对家蚕(Bombyx mori)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袁红霞 裔洪根 徐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82,共6页
采用添加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的试验方法,观察了家蚕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变态、生命力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500mmol·L-1以上浓度壬基酚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发... 采用添加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的试验方法,观察了家蚕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变态、生命力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500mmol·L-1以上浓度壬基酚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发育整齐度、生命力等都明显下降,在发育后期和蜕皮、化蛹、羽化等变态时期更加明显。同时,NP在蚕体内可能有累积作用。2.000mmol·L-1浓度的NP能使家蚕幼虫很快死亡。NP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家蚕的雌雄大小开差缩小,并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是环境激素效应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壬基酚 家蚕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桑蚕(Bombyx moriL.)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研究 Ⅱ.饲料的简易化制作和同一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个体差异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俊良 沈群芳 +1 位作者 黄健辉 崔为正 《科技通报》 2000年第5期325-329,共5页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蚕发育不齐问题 ,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1)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 ,微波炉加热灭菌与蒸煮的效果相近 ,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蚕发育不齐问题 ,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1)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 ,微波炉加热灭菌与蒸煮的效果相近 ,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理想 ;2 )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 .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食促进物质的感受性 ,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 ;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 ,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 .研究认为 ,要提高人工饲料育蚕的群体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 人工饲料 简易化制作 摄食性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料pH值和缓冲性能对家蚕(Bombyx mori)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健辉 徐俊良 《科技通报》 1996年第6期324-328,共5页
由控制饲料的pH值和缓冲液浓度来确定饲料的缓冲力,并配制不同水平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检测三者间对饲料质量影响的主次.结果表明:饲料的缓冲力、pH值以及缓冲液浓度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饲料缓冲液浓度和缓冲力的增加... 由控制饲料的pH值和缓冲液浓度来确定饲料的缓冲力,并配制不同水平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检测三者间对饲料质量影响的主次.结果表明:饲料的缓冲力、pH值以及缓冲液浓度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饲料缓冲液浓度和缓冲力的增加,饲料pH值的降低,都会引起蚕体重增量、相对生长率和净生长效率的降低,龄期经过的延长、消化后用于能量代谢的食物量的增加.在检验的pH值范围内(4.0~5.5),饲料pH值对家蚕生长发育和适口性的影响要小于饲料缓冲力,而略大于缓冲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家蚕 PH值 缓冲性能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料蛋白质含量与桑蚕(Bombyxmori)对氨基酸的吸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俊良 张传溪 《科技通报》 1994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试验用5种脱脂大豆粉和纤维素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饲养5龄雌蚕。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9.12%增至37.18%,每头蚕的氨基酸排出量从54.92增至259.82mg。但蚕体对Leu、Phe、Val、Thr、H... 本试验用5种脱脂大豆粉和纤维素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饲养5龄雌蚕。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9.12%增至37.18%,每头蚕的氨基酸排出量从54.92增至259.82mg。但蚕体对Leu、Phe、Val、Thr、His、Glu等氨基酸的吸收率则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蚕体对Arg、Lys、Ala、Ile、Gly、Pro、Asp的吸收率及对所测16种氨基酸的平均吸收率,则均以饲料蛋白质含量为16.14%时为最高。蚕体对氨基酸的吸收与氨基酸性质有关,吸收率依次为:碱性>中性>杂环>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蛋白 氨基酸 吸收率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Bombyx mori L.)1~2龄人工饲料1回育3~5龄桑叶育及其成本分析
6
作者 黄健辉 周中水 徐俊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245-249,共5页
通过春、夏2期桑蚕1~2龄人工饲料1回育3~5龄桑叶育的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试验区的茧丝质成绩春季基本接近全龄桑叶育,夏季优于全龄桑叶育;通过小蚕人工饲料育的成本分析,采用1~2龄人工饲料1回育每盒蚕种可节省7.53元。
关键词 桑蚕 人工饲料育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Bombyx mori)食性的改变
7
作者 Y.田岛 霍永康 《广东蚕丝通讯》 1991年第2期65-67,共3页
一、X—幅射诱导食性突变田岛于1952年开始的实验是选用一些生产用品种,在蛹的后期,对雌蛹和雄蛹进行辐射处理,采用的x-射线剂量为6~8KR(千伦琴)。处理蛹化蛾后,使与无处理的配偶蛾进行交配。检验其杂种一代能否喂饲甜菜叶。在三龄... 一、X—幅射诱导食性突变田岛于1952年开始的实验是选用一些生产用品种,在蛹的后期,对雌蛹和雄蛹进行辐射处理,采用的x-射线剂量为6~8KR(千伦琴)。处理蛹化蛾后,使与无处理的配偶蛾进行交配。检验其杂种一代能否喂饲甜菜叶。在三龄蚕中检出变种的机率为11/937,910(0.001%)。但只有一只雄蛾存活,因为甜菜叶带有毒性。这只幸存的雄蛾与同系无处理的雌蛾交配,其F<sub>1</sub>代显示正常的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mbyx mori 雄蛾 辐射处理 雌蛹 杂种一代 人工饲料 修饰基因 致死基因 雌蛾 细胞质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基酚对家蚕(Bombyx mori L.)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红霞 秦粉菊 顾华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61-1666,共6页
为探讨辛基酚对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使用添加0.01~0.08 g·kg-1辛基酚(4-tert-octylphenol,4-t-OP)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 L.),研究了4-t-OP对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量、发育整齐度和生命力等影... 为探讨辛基酚对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使用添加0.01~0.08 g·kg-1辛基酚(4-tert-octylphenol,4-t-OP)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 L.),研究了4-t-OP对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量、发育整齐度和生命力等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01 g·kg-1以上浓度4-t-OP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速度(幼虫期和蛹期发育经过时间)、生长量(幼虫期体质量和蛹期茧层量)、生命力(3龄起蚕绝食生命时数、4龄起蚕结茧率、蚕茧的死笼率和羽化率)等都明显下降,抑制眠蚕体质量。4-t-OP对家蚕幼虫生长发育后期、化蛹及羽化等发育变态期的影响更加明显,其在家蚕体内可能有累积效应。添食0.08 g·kg-14-t-OP的家蚕不能完成生活史。研究表明,4-t-OP对家蚕生长发育毒性影响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基酚 家蚕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僵蚕中多种兽药残留
9
作者 任菲菲 张静 +1 位作者 张艳红 郑艳青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僵蚕中16种兽药残留。方法僵蚕粉加水湿润,用提取液[80%乙腈水溶液(含0.2%甲酸)]提取,Waters 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梯度洗脱,0.1%甲酸(A)、甲醇(B)作为流相;C_(18)色谱... 目的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僵蚕中16种兽药残留。方法僵蚕粉加水湿润,用提取液[80%乙腈水溶液(含0.2%甲酸)]提取,Waters 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梯度洗脱,0.1%甲酸(A)、甲醇(B)作为流相;C_(18)色谱柱分离;应用ESI源,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以空白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的正负离子切换模式检测。结果16种化合物浓度在0.5~100.0 ng/m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85。检出限为0.10~0.20μg/kg,定量限为0.30~0.50μg/kg。3组不同等级(5.0,10.0,20.0μg/kg)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16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6.4%~110.7%。RSD为1.9%~9.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同时对僵蚕中的16种兽药残留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兽药残留 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氰戊菊酯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10
作者 俞瑞鲜 胡秀卿 +4 位作者 柳新菊 汤涛 吴珉 吴声敢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71,共8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生长发育毒性,为农桑混栽区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2龄起蚕的96 h-LC50为0.251~0.570 mg·L^(-1),属于高毒和剧毒级别。生长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生长发育毒性,为农桑混栽区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2龄起蚕的96 h-LC50为0.251~0.570 mg·L^(-1),属于高毒和剧毒级别。生长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0.062 8、0.020 9、0.006 98、0.002 33、0.000 775 mg·L^(-1))的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眠蚕体重和发育历期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家蚕龄期的增长其影响逐渐减弱;0.002 33、0.000 775 mg·L^(-1)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化蛹率和死笼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个体生长发育影响明显;0.062 8、0.020 9、0.006 98 mg·L^(-1)氰戊菊酯处理组家蚕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氰戊菊酯对家蚕具有极高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因此,在农桑混栽区使用氰戊菊酯时应注意,避免雾滴漂移或其他农事活动污染桑园引起家蚕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家蚕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ilk using solid-state NMR
11
作者 Tetsuo Asakura 《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 2024年第3期19-34,共16页
Silkworms and spiders are capable of generating fibers that are both highly durable and elastic in a short span of time,using a silk solution stored within their bodie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normal atmospheric press... Silkworms and spiders are capable of generating fibers that are both highly durable and elastic in a short span of time,using a silk solution stored within their bodie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no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dragline silk fiber,which is essentially a spider's lifeline,surpasses the strength of a steel wire of equivalent thickness.Regrettably,humans have yet to replicate this process to produce fibers with similar high strength and elasticity in an eco-friendly manner.Therefore,it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the extraordinary structure and fibrillation mechanism of silk,and leverage this understanding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high-strength,high-elasticity fibers.This review will delve into the recent progress in comprehending the structure of silks derived from silkworms and spiders,emphasizing the distinctive attributes of solidstate N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 bombyx mori SPIDER Solid-state NMR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和品种聚类
12
作者 王安皆 华丽峰 +2 位作者 周丽霞 张凤林 王照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470-2476,共7页
通过采用因子分析和品种聚类的方法,对家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并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选择育种亲本,为育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以60个家蚕品种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其欧氏距... 通过采用因子分析和品种聚类的方法,对家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并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选择育种亲本,为育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以60个家蚕品种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其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家蚕品种数量性状前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2.754 5%,其中茧丝产量构成因子为第1公因子,最大贡献率达45.954 8%;生命力构成因子为第2公因子,贡献率18.703 3%;第3公因子为解舒因子,贡献率12.561 2%;第4、5公因子为孵化率因子贡献率9.795 6%、茧丝纤度因子贡献率5.739 6%。在欧氏距离聚类图中,可把60个品种分成3大类,即28个品种组成的优质高产类群、19个品种组成的一般类群、13个品种组成的特殊性状遗传材料类群。第1、2公因子茧丝产量和生命力是家蚕育种中的两个主要指标,在各个世代选育过程中根据少数公因子和特殊因子进行选择与改良,提高育种效率。聚类分析能够揭示不同家蚕品种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能较好地为家蚕杂交育种和品种资源的利用及改良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数量性状 因子分析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食一号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实验室鉴定报告
13
作者 张升祥 任春久 +2 位作者 高绘菊 刘庆信 崔为正 《北方蚕业》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掌握广食一号蚕品种的亲本采用小蚕饲料育的继代与繁育模式对普通种食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试验用不同饲料对广食一号进行摄食性鉴定,并调查了商品化饲料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茧丝质情况。结果显示,广食一号品种人工饲料摄食性明显... 为掌握广食一号蚕品种的亲本采用小蚕饲料育的继代与繁育模式对普通种食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试验用不同饲料对广食一号进行摄食性鉴定,并调查了商品化饲料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茧丝质情况。结果显示,广食一号品种人工饲料摄食性明显优于对照种,商品化饲料育条件下的体重、发育经过、茧质及茧丝长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种。这说明,广食一号蚕品种仍具有广食性特性,其亲本的小蚕饲料育的保育模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广食一号 人工饲料 摄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营盘遗址出土丝织物染料和纤维品种及来源
14
作者 郭丹华 杨萌发 +3 位作者 刘剑 赵丰 李文瑛 康晓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2,共8页
文章通过对新疆营盘遗址出土的汉晋时期部分纺织品进行染料和纤维品种鉴别,分析这批织物的纺织材料来源,为出土纺织品提供科学认知和后续保护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染料品种,采用形貌分析、蛋白质组学方... 文章通过对新疆营盘遗址出土的汉晋时期部分纺织品进行染料和纤维品种鉴别,分析这批织物的纺织材料来源,为出土纺织品提供科学认知和后续保护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染料品种,采用形貌分析、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别丝纤维品种。分析结果明确了这批营盘出土的丝织品使用了川黄檗和西茜草染料;纤维采用家蚕丝和野桑蚕丝;推测这批织物中使用的家蚕丝纱线产自四川、湖南、湖北地区,野桑蚕丝纱线产自新疆本地,不同品种的丝线在原料产地采用当地产的植物染料进行丝线的染色,织物为新疆本地织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盘遗址 染料 纤维 黄檗 西茜草 家蚕丝 野桑蚕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的强制牵伸抽丝及其纤维性能
15
作者 刘术 侯腾 +2 位作者 周乐乐 李祥龙 杨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5,共5页
为提升蚕丝的力学性能,采用一种圆锥斜面牵伸装置对五龄桑蚕进行强制牵伸抽丝以制备高强牵伸丝,研究不同牵伸速度对桑蚕牵伸丝形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牵伸丝与蚕丝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由强制抽丝获得的牵伸丝表面光滑平坦,丝... 为提升蚕丝的力学性能,采用一种圆锥斜面牵伸装置对五龄桑蚕进行强制牵伸抽丝以制备高强牵伸丝,研究不同牵伸速度对桑蚕牵伸丝形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牵伸丝与蚕丝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由强制抽丝获得的牵伸丝表面光滑平坦,丝胶均匀附着;随着牵伸速度的增加,牵伸丝截面逐渐向弓形转变;牵伸丝的综合力学性能显著优于蚕丝,且其断裂强度、弹性模量、断裂比功与断裂伸长率随着牵伸速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接近桑蚕自然吐丝速度(1 cm/s)牵伸制备的牵伸丝的断裂强度与蚕丝相当,约为3.00 cN/dtex,但其弹性模量(93.10 cN/dtex)远高于蚕丝(76.90 cN/dtex);当牵伸速度增加至4 cm/s时,可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牵伸丝,其断裂伸长率为22.49%,断裂强度为3.39 cN/dtex,弹性模量为95.76 cN/dtex,断裂比功为0.62 cN/dtex,相比于蚕丝的平均值分别提高了7%、13.76%、24.53%、3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 蚕丝 强制抽丝 牵伸丝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蚕的主要药用成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敬 王彬彬 +3 位作者 王鹏 李娜 周玲 李季生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白僵蚕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有着悠久且广泛的药用史.白僵蚕富含黄酮、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草酸铵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惊厥、通络散结、止咳化痰、抗凝血、抗肿瘤等功效.文章概述了白僵蚕的主要药用成分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白僵蚕的后... 白僵蚕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有着悠久且广泛的药用史.白僵蚕富含黄酮、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草酸铵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惊厥、通络散结、止咳化痰、抗凝血、抗肿瘤等功效.文章概述了白僵蚕的主要药用成分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白僵蚕的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蚕 药用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动物药白僵蚕的专业化人工制备
17
作者 辛峰勇 唐运成 +1 位作者 潘虎 许平震 《江苏丝绸》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白僵蚕作为常用大宗药材,在动物类饮片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供不应求。而在传统的丝茧育中,随着防治真菌感染的药物效果的提升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家蚕感染白僵菌的情况已变得极为罕见。为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人工大... 白僵蚕作为常用大宗药材,在动物类饮片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供不应求。而在传统的丝茧育中,随着防治真菌感染的药物效果的提升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家蚕感染白僵菌的情况已变得极为罕见。为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人工大规模生产白僵蚕应时而生。本文对专业化人工制备白僵蚕的前景、存在的挑战点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蚕 中药材 人工制备白僵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家蚕的表达研究
18
作者 陈智毅 李青兵 +3 位作者 陈列辉 廖琼香 李宝瑜 廖森泰 《广东蚕业》 1999年第4期31-34,共4页
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导入家蚕蛹(G_0)的睾丸,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家蚕卵(G_1)表达的荧光图像。
关键词 家蚕(bombyx mori L.)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表达 荧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桑蚕类吐丝昆虫的利用历史和成就
19
作者 蒋猷龙 《古今农业》 1988年第2期61-68,共8页
一、中国非桑蚕资源及其自然消长从历史的记载和文物的考证,中国利用古桑蚕(Bombyx mandarina)驯化为家蚕(B.mori)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桑蚕的启发之下,其后逐渐发展到对大蚕蛾科(Saturniidae)昆虫的利用,可能是由于后者体型大、食量多... 一、中国非桑蚕资源及其自然消长从历史的记载和文物的考证,中国利用古桑蚕(Bombyx mandarina)驯化为家蚕(B.mori)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桑蚕的启发之下,其后逐渐发展到对大蚕蛾科(Saturniidae)昆虫的利用,可能是由于后者体型大、食量多,始终没有使其野生态成为家养态,只个别的种(species)成为半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蚕蛾科 柞蚕放养 bombyx 柞蚕生产 中国天蚕 蚕业研究所 枫蚕 柞蚕业 野生型 结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0
20
作者 马惠 姜辉 +2 位作者 陶传江 刘亮 王开运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27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其毒性范围进行分级,评价了其对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有2种药剂的LC50<0.1mg/L,属于特高毒级;8种药剂的LC50为0.1~10mg/L,属于高毒级;7种药剂的LC50为10~1000mg/L,属于...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27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其毒性范围进行分级,评价了其对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有2种药剂的LC50<0.1mg/L,属于特高毒级;8种药剂的LC50为0.1~10mg/L,属于高毒级;7种药剂的LC50为10~1000mg/L,属于中等毒级;10种药剂的LC50>1000mg/L,属于低毒级。就农药对家蚕的毒性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毒性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