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昌水牛Bola-DRB3基因第二外显子的PCR-RFLP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智华 顾磊 钟金城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6期49-53,共5页
本研究应用PCR-RFLP方法,对德昌水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HaeIII酶切出现7种基因型,即AA、AB、AD、BC、AC、BF和BB,共有A、B、C、D、F 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AA型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 本研究应用PCR-RFLP方法,对德昌水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HaeIII酶切出现7种基因型,即AA、AB、AD、BC、AC、BF和BB,共有A、B、C、D、F 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AA型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型,A基因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结果出现3种基因型,即GH、GG、HH,共有G、H 2个基因控制;GG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型,G基因为优势基因。这表明德昌水牛在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上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在RsaI酶切位点上,德昌水牛未达到Hardy-Weiberg平衡状态,显示在群体中有选择、基因突变、近交、遗传漂变等因素的一定影响,这是对保种极为不利的,应引起畜牧工作者的关注。在德昌水牛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存中,作者认为应严格划定杂交改良和保种区的范围;在杂交改良区内可以进行选育、品种间杂交,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其生产性能;而在保种区或群中不进行杂交,同时减少选育;使德昌水牛遗传资源的有效保存和充分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昌水牛 bola—drb3基因 PCR—RFL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额牛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智华 顾磊 +2 位作者 钟金城 胡汉傈 李子良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本文应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大额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HaeⅢ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NN、OO、NO,由N和Q两个等位基因控制;NO为优势基因型,O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也出现3种基因型,即PP、PQ、QQ... 本文应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大额牛MHCⅡ类基因座位的B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HaeⅢ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即NN、OO、NO,由N和Q两个等位基因控制;NO为优势基因型,O为优势基因。RsaI酶切也出现3种基因型,即PP、PQ、QQ,由P和Q两个等位基因控制;QQ为优势基因型,Q为优势基因,说明大额牛在有些基因位点上,特别是在Bola基因系统中还是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经X^2适合性检验表明两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这对保种是有利的。作者认为目前大额牛的保种应以传统保种方法为主,在泸水县、福贡县等地引种,异地纯繁成功的基础上,国家给予重点扶持,建立保种场和核心群进行重点保种;同时,应积极探索冻精、冻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保种和基因库保种等方法,加大生物技术保种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在必要的条件下建立大额牛冻精、冻胚的“基因库”,开展细胞工程、胚胎工程方面的研究,并探讨细胞核移植作为大额牛遗传资源保存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额牛 bola—drb3基因 PCR—RFL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BoLA-DRB_3基因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东英 陈宏 +4 位作者 张良志 胡沈荣 苏利红 王新庄 王居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共3页
利用PCR-RFLP技术对易感乳房炎的奶牛血样24份,不易感染乳房炎的2个黄牛品种南阳牛、秦川牛血样66份共计90个个体进行牛BoL 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252 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 stU I酶切后表现多态,且奶... 利用PCR-RFLP技术对易感乳房炎的奶牛血样24份,不易感染乳房炎的2个黄牛品种南阳牛、秦川牛血样66份共计90个个体进行牛BoL 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252 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 stU I酶切后表现多态,且奶牛AA型个体显著高于黄牛品种,提示BoL A等位基因A作为母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候选标记具有潜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drb3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中国黄牛BoLA-DRB3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昆 张沅 孙东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3-857,共5页
通过DNA测序,分别对4个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的MHC-Ⅱ类基因DRB3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DRB3*exon2等位基因259种,其中新等位基因131个。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品种特异性。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大量多态位点,统计分析表... 通过DNA测序,分别对4个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的MHC-Ⅱ类基因DRB3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DRB3*exon2等位基因259种,其中新等位基因131个。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品种特异性。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大量多态位点,统计分析表明:发生非同义替换的多态位点均主要分布在抗原结合位点对应的编码序列中,共有17个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在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7个位点差异显著(P<0.05);10个位点差异极显著(P<0.01)。在变异位点中,有8个位点为抗原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牛 bola—drb3外显子2 等位基因 序列测定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BoLA-DRB3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彦亮 张兆霞 +2 位作者 赵长红 赖寿贵 何高明 《中国奶牛》 2009年第5期8-11,共4页
本研究采用Hae Ⅲ和BstYⅠ内切酶,以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了新疆地区引进的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BoLA-DRB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测到9种基因型5种等位基因,其中基因型HaeⅢAB和BstYⅠAA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HaeⅢA... 本研究采用Hae Ⅲ和BstYⅠ内切酶,以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了新疆地区引进的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BoLA-DRB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测到9种基因型5种等位基因,其中基因型HaeⅢAB和BstYⅠAA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HaeⅢA和BstYⅠA为优势基因;在高于健康牛的分布频率中,基因型Hae Ⅲ AB和BstYⅠAB,基因Hae ⅢB和BstYⅠA基因频率在感染牛中分布频率最高;在高于感染牛的分布频率中,基因型Hae Ⅲ AA和BstYⅠAA,基因Hae Ⅲ A和BstYⅠA在健康牛中分布频率最高。经χ2适合性检验,Hae Ⅲ酶切位点的碱基突变偏离平衡状态(P<0.01),而BstYⅠ酶切位点碱基突变达到平衡状态(P>0.05);Hae Ⅲ酶切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感染牛和健康牛中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0.01);BstYⅠ酶切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感染牛和健康牛中的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bola—drb3 PCR—RFLP 多态性 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绒山羊DRB3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罗秀刚 马小军 +3 位作者 张小丽 岳燕 李富强 姜力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6,共7页
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1 046只河西绒山羊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分析各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意义。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DRB3基因第2外显子表现了18个等位基因(LG001-LG018)控制... 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1 046只河西绒山羊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分析各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意义。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DRB3基因第2外显子表现了18个等位基因(LG001-LG018)控制的31个基因型,LG005为优势等位基因,LG005*005为优势基因型,18个单倍型序列分析发现4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29个氨基酸多态位点;与GenBank下载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6个DRB3的等位基因是本研究首次发现;DRB3基因遗传多态指数中,观察杂合度为0.269 6,多态信息含量为0.869 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69 1;经χ2适合性检验,该群体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18个DRB3基因外显子2的单倍型序列NJ系统发育树呈2支分化趋势。研究认为河西绒山羊DRB3基因第2外显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河西绒山羊DRB3基因最初由2个等位基因突变分化成两大类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b3基因 多态性 PCR-SSCP 河西绒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DRB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飞 成述儒 罗玉柱 《中国奶牛》 2011年第2期4-8,共5页
利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对奶牛MHCⅡ区DRB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预测DRB3基因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同时构建DRB3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DRB3编码产物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具有明显的信号肽,其切割位点位于29... 利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对奶牛MHCⅡ区DRB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预测DRB3基因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同时构建DRB3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DRB3编码产物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具有明显的信号肽,其切割位点位于29~30位的氨基酸之间。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作用。序列分析表明,DRB3编码产物可能具有免疫应答、受体、胁迫应答、信号转导等功能,可能在免疫应答和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对奶牛免疫力和抗病性起关键作用。DRB3编码产物氨基酸邻接系统树表明,奶牛DRB3与绵羊、羚羊、塔尔羊、麝牛、亚洲水牛等物种DRB3氨基酸距离较近,它们具有高度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rb3基因 生物信息学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DRB3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沙日耐 安天午 +1 位作者 俄广鑫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6-753,共8页
试验通过对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DRB3基因外显子2部分CDS序列进行分析,获得其准确单倍型,通过直接测序与聚合酶链式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扩增法获得干净的单链,对高度杂合的双链进行分型。结果发现65个SNPs,1个密码子的插入缺失,获得3... 试验通过对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DRB3基因外显子2部分CDS序列进行分析,获得其准确单倍型,通过直接测序与聚合酶链式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扩增法获得干净的单链,对高度杂合的双链进行分型。结果发现65个SNPs,1个密码子的插入缺失,获得30个单倍型,其中有7个单倍型是首次发现,应该是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特有的单倍型。通过对已知牛属所有DRB3基因外显子2单倍型与本研究发现的单倍型进行分析发现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分享普通牛和瘤牛单倍型,可能有普通黄牛和瘤牛的遗传背景,且DRB3基因外显子2的4、25、30、53、59、62、63、66、78氨基酸位点受到了正选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天祝白牦牛群体里,这与天祝白牦牛长期选育白毛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白牦牛 甘南牦牛 drb3基因 外显子2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