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癌农杆菌介导苎麻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植株再生 被引量:17
1
作者 汪波 彭定祥 +2 位作者 孙珍夏 张娜 邢秀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6-1610,共5页
以苎麻优良品系"5041-3"子叶作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农杆菌菌株为EHA105,重组质粒为pBINm-GFP5-ER。经农杆菌浸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经过共培养、选择培养、伸长培养和生根培养后再... 以苎麻优良品系"5041-3"子叶作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农杆菌菌株为EHA105,重组质粒为pBINm-GFP5-ER。经农杆菌浸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经过共培养、选择培养、伸长培养和生根培养后再生出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的再生过程进行了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能在苎麻中强烈表达,证明GFP基因能够在苎麻遗传转化中得到应用。对抗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苎麻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atp6和atp9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段继强 杜光辉 +2 位作者 李建永 梁雪妮 刘飞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87-1498,共12页
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atp6和atp9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发现所得序列开放阅读框虽不完整,但与GenBank报道... 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atp6和atp9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发现所得序列开放阅读框虽不完整,但与GenBank报道的其他植物线粒体atp6和atp9基因同源性分别高于94%和85%。采用DNA Walking步移法分别从3′端和5′端扩增两个基因片段的未知侧翼序列,分离出完整的苎麻线粒体atp6和atp9基因,包含了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其中"三系"的atp6基因在mtDNA水平、转录和翻译调控水平、蛋白质水平上均无差异。不育系atp9基因在编码区3′端与保持系和恢复系相比存在若干个碱基的差异和缺失;RT-PCR分析还表明,不育系atp9基因在现蕾期和盛花期的表达量很高。推测不育系atp9基因的结构变异和/或异常表达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细胞质雄性不育 atp6基因 atp9基因 DNA WALKING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苎麻种质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1 位作者 张寿文 黄海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9,共9页
通过旱池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三种不同根型苎麻品种和不同生长期苎麻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探讨苎麻抗旱性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干旱胁迫使苎麻叶片含水量、自由水 束缚水比值、净光合强度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 ,但抗旱性品种下降较少 ;而K+... 通过旱池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三种不同根型苎麻品种和不同生长期苎麻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探讨苎麻抗旱性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干旱胁迫使苎麻叶片含水量、自由水 束缚水比值、净光合强度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 ,但抗旱性品种下降较少 ;而K+ 、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浓度及原生质膜相对透性 (RPP)、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增大。同不抗旱性品种比较 ,抗旱品种K+ 浓度增幅较大 ,而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RPP和CAT活性增幅较小。不同生长期、不同根型苎麻在干旱胁迫下这些指标亦存在差异。干旱下叶片含水量、RPP、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和净光合强度的变化与抗旱性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抗旱性 生理生化指标 干旱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色素与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育性转换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恒蔚 周瑞阳 徐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7-600,共4页
利用红光(R)/远红光(FR)逆转的标准试验技术,对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进行长暗期(14 h/d)光间断处理。结果表明,R间断诱导雌性败育,延迟现蕾和开花;而FR可以逆转R的效应,使雌性可育;暗间断对雄性的育性没有明显影响。暗示光敏色... 利用红光(R)/远红光(FR)逆转的标准试验技术,对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进行长暗期(14 h/d)光间断处理。结果表明,R间断诱导雌性败育,延迟现蕾和开花;而FR可以逆转R的效应,使雌性可育;暗间断对雄性的育性没有明显影响。暗示光敏色素是PFSR雌性育性光敏性的光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色素 苎麻 光敏感雌性不育性 暗间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不同苎麻品种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飞虎 张寿文 +1 位作者 梁雪妮 肖德兴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叶面茸毛多、叶着生角度小、比叶重大,而在干旱胁迫下叶片衰老慢,根冠比大、根活跃吸收面积大、萝卜根数量多且直径大,纤维细胞直径和胞壁厚度降低幅度小。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正常水分及干旱条件下... 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叶面茸毛多、叶着生角度小、比叶重大,而在干旱胁迫下叶片衰老慢,根冠比大、根活跃吸收面积大、萝卜根数量多且直径大,纤维细胞直径和胞壁厚度降低幅度小。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正常水分及干旱条件下叶片气孔密度以及茎导管和根系维管束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抗旱性 根叶形态 纤维细胞 品种 解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克隆苎麻CCoAOMT基因部分序列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建荣 张学文 郭清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7-790,共4页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为材料,研究木质素代谢的关键酶苎麻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离了高纯度RNA和DNA。以RNA为模板,用简并引物以RT-PCR的方法,克隆了苎麻CCoAOMT基因cDNA部分序列,长度为486 bp,编码162个氨基酸...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为材料,研究木质素代谢的关键酶苎麻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离了高纯度RNA和DNA。以RNA为模板,用简并引物以RT-PCR的方法,克隆了苎麻CCoAOMT基因cDNA部分序列,长度为486 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此cDNA序列为苎麻植物中首次克隆的(caffeoyl-CoA 3-O-methyltransferase,CCoAOMT)新基因序列。GenBank注册,登录号为AY651026。以苎麻4个栽培品种基因组DNA为模板,经温度梯度PCR条件优化,获得苎麻CCoAOMT基因的部分基因组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AY818191(湘苎3号,922 bp)、AY822619(圆麻,915 bp)、AY822620(芦竹青,914 bp)、AY822622(青麻,914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苎麻4个栽培品种的CCoAOMT基因基因组DNA片段序列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 CCoAOMT基因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温光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2 位作者 张寿文 黄海泉 汪怀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不同日长 (9.5~ 12 .5h d)光照处理 ,分析供试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发育对温度和日照长度的反应。不同供试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营养生长进度较为一致 ,而生殖生长进度差异较大 ;高温主要促进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 ,而短...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不同日长 (9.5~ 12 .5h d)光照处理 ,分析供试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发育对温度和日照长度的反应。不同供试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营养生长进度较为一致 ,而生殖生长进度差异较大 ;高温主要促进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 ,而短日照主要促进生殖生长阶段的发育 ;短日高温条件明显加速苎麻不育系的发育速度。但高温的促进作用随日照长度增加而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系 感温性 感光性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1 位作者 张寿文 黄海泉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雄性不育性的发现为苎麻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展现了乐观前景。通过田间观察、花粉压片观察、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观察 ,鉴定供试苎麻不育系的育性特征和分析育性遗传方式。供试不育系表现为 4种类型 ,Ⅰ型 -无雄蕾 ;∏型 -雄蕾不膨... 雄性不育性的发现为苎麻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展现了乐观前景。通过田间观察、花粉压片观察、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观察 ,鉴定供试苎麻不育系的育性特征和分析育性遗传方式。供试不育系表现为 4种类型 ,Ⅰ型 -无雄蕾 ;∏型 -雄蕾不膨大 ,无花粉粒 ,最后变黄枯落 ;Ⅲ型 -雄蕾可膨大至 1 .6 - 1 .8mm ,淡黄色 ,无可育花粉粒 ,最后变褐枯落 ;Ⅳ -型个别或少量雄蕾可开放 ,但无可育花粉粒 ,其它方面同Ⅲ型。GS1 4- 1、SS370、GSA - 2、GS1 5 - 8和SS387等不育系的育性由 1对隐性核基因和相应的胞质基因所控制 ,属于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已找到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系 育性鉴定 育性遗传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生理生化、形态解剖指标综合评价苎麻抗旱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张寿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研究不同根型苎麻品种 (种质资源 )由干旱胁迫引起的形态、解剖特征与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基础上 ,使用隶属函数法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等统计模型确定供试品种的综合抗旱能力值 ,用以评定苎麻种质资源的抗旱性 ,其结果与根据产量计... 在研究不同根型苎麻品种 (种质资源 )由干旱胁迫引起的形态、解剖特征与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基础上 ,使用隶属函数法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等统计模型确定供试品种的综合抗旱能力值 ,用以评定苎麻种质资源的抗旱性 ,其结果与根据产量计算的抗旱指数评定结果完全相符。品种黄壳铜和青壳子为强抗旱 ;宁都苎麻为中抗旱 ;细叶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抗旱性 抗旱指数 形态解剖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生化代谢和育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张寿文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1年第4期1-7,共7页
用不同温度和日长处理盆栽材料,测试苎麻雄性不育系的温光反应;于雌雄性器官发育期取盆栽植株顶部展开叶往下数第7叶,分析不育系的生化代谢;根据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情况,鉴定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方式。结果如下:高温加速营养生长,而... 用不同温度和日长处理盆栽材料,测试苎麻雄性不育系的温光反应;于雌雄性器官发育期取盆栽植株顶部展开叶往下数第7叶,分析不育系的生化代谢;根据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情况,鉴定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方式。结果如下:高温加速营养生长,而短日促进生殖生长,短日高温明显加快不育系的发育进度,但高温的促进作用随日长增加而减弱,以至消失。不育系的叶片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比可育系减少,尤其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减少明显,但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这些物质代谢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苎麻雄性不育的原因。不育系 GS14-1、SS370、GSA-2、GS15-8和 SS387等的不育性遗传与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相符,已找到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 温光反应 蛋白质 氨基酸 不育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多用途研究进展及广西苎麻产业发展方向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洪涛 李初英 +1 位作者 黄其椿 赵艳红 《中国麻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05-109,110,共6页
文章综述了苎麻的多用途研究进展情况,分析广西发展苎麻产业的优势所在并指出目前面临的困难,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水土保持及石漠化治理、饲料用苎麻等方向发展苎麻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苎麻 多用途 广西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刈割茬次间苎麻饲用产量与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延周 戴求仲 +3 位作者 王满生 喻春明 唐守伟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第2期85-91,共7页
为探讨刈割茬次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以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和纤饲兼用苎麻"中苎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一年内不同刈割茬次的测产和营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在不同茬次间的产量性状中,干鲜比的变异幅... 为探讨刈割茬次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以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和纤饲兼用苎麻"中苎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一年内不同刈割茬次的测产和营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在不同茬次间的产量性状中,干鲜比的变异幅度最大;而在不同茬次间的饲用品质上呈现"前两次优于后4次"的变化规律,且不同茬次间,茎的饲用品质变异幅度大于叶。在实际苎麻生产过程中,可利用干鲜比估测苎麻植株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茬次 粗蛋白质 饲用产量 饲用品质 干鲜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点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0,共5页
于雌雄性器官发育期取盆栽植株顶部展开叶往下数第 7叶 ,比较分析苎麻( Boehmeria nivea( L.) Gaud.)雄性不育系及其近等基因可育系的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及全钾含量等的差异。同可育系比较 ,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叶片粗蛋白质、氨... 于雌雄性器官发育期取盆栽植株顶部展开叶往下数第 7叶 ,比较分析苎麻( Boehmeria nivea( L.) Gaud.)雄性不育系及其近等基因可育系的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及全钾含量等的差异。同可育系比较 ,苎麻雄性不育系的叶片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减少 ,但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在不育系叶片水解氨基酸中 ,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减少尤明显。这些物质代谢的变化 ,可能是导致苎麻雄性不育的原因。叶片可溶性糖及全钾含量与苎麻雄性不育似无明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蛋白质 脯氨酸 苎麻 雄性不育系 生理生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期间断对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恒蔚 周瑞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短日照(10 h/d)处理的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的暗期进行红光和远红光间断暗期的处理,并对叶片和雌性花器官的活性氧相关酶的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红光处理诱导雌性败育,远红光处理则雌性可育。败育株叶片... 在短日照(10 h/d)处理的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的暗期进行红光和远红光间断暗期的处理,并对叶片和雌性花器官的活性氧相关酶的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红光处理诱导雌性败育,远红光处理则雌性可育。败育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可育株,但败育节位的MDA含量较低;败育株各节花蕾中POD活性较高,正在发育雌蕾的SOD和CAT活性亦高于可育株,但在败育节位下降到可育株水平,MDA含量则升高并超过可育株。暗示光敏色素调节了雌花活性氧代谢的失衡,而且与诱导雌性败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光敏感雌性不育性 暗期间断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叶绿体DNA的提取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建树 喻春明 +6 位作者 陈平 王延周 谭龙涛 卢凌霄 陈继康 朱涛涛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5期239-243,252,共6页
以成熟中苎1号叶片为材料,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完整的叶绿体,并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叶绿体DNA,经核酸和蛋白分析仪、琼脂糖电泳、核基因组及叶绿体基因组特异引物PCR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苎麻叶绿体DNA纯度... 以成熟中苎1号叶片为材料,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完整的叶绿体,并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叶绿体DNA,经核酸和蛋白分析仪、琼脂糖电泳、核基因组及叶绿体基因组特异引物PCR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苎麻叶绿体DNA纯度高,不含核基因组DNA,并适用于基因扩增等分子操作,为深入研究苎麻叶绿体基因组奠定基础。同时,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性广,为其它物种叶绿体DNA的提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叶绿体DNA 密度梯度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剥及折梢诱导苎麻成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瑞阳 魏国平 朱正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6-69,共4页
比较折梢与环剥对圆叶青及黄荆皮品种成花诱导效应的差异。对圆叶青,折梢远不及环剥的成花诱导效应,但黄荆皮的折梢与环剥处理株几乎具有同等的成花诱导效果并优于圆叶青。环剥及折梢应于6月上、中旬进行。折梢角度应为90°左右。
关键词 苎麻 环剥 折梢 成花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种子含油量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加强 刘百龙 周瑞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4,共3页
以4个油纤兼用苎麻无性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杂交当代种子含油量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种子含油量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材料一般配合力效应品系11>品系1>品系... 以4个油纤兼用苎麻无性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杂交当代种子含油量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种子含油量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材料一般配合力效应品系11>品系1>品系9>品系2,其中品系11和品系1为较理想的亲本材料;反交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因组合而异,高含油量材料宜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应视组合而定;含油量的广义遗传率为76.85℅,狭义遗传率为41.38℅,说明苎麻种子含油量的遗传率较高,且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所有供试材料自交种子的含油量均高于其作母本与其他材料杂交的种子含油量,说明大面积种植同一无性系材料对含油量没有不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种子 含油量 配合力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光敏感雌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初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恒蔚 周瑞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6,共4页
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的4个姊妹系自交或相互杂交,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呈13S押3F分离,符合两对基因遗传规律,其中一对为抑制基因,雌性不育基因为隐性,假定PFSR基因型为IiF-phfph。但光钝感雌雄同株苎麻(NM)与PFSR杂交F1代呈3S押5... 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的4个姊妹系自交或相互杂交,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呈13S押3F分离,符合两对基因遗传规律,其中一对为抑制基因,雌性不育基因为隐性,假定PFSR基因型为IiF-phfph。但光钝感雌雄同株苎麻(NM)与PFSR杂交F1代呈3S押5F的分离,而不是所预测的1S押1F的分离,说明与光周期钝感有关的质基因和核基因存在互作。本研究对PFSR及其有关子代的基因型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性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诱导苎麻孤雌生殖效果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江西农业学报》 1996年第1期78-83,共6页
本试验于1994~199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进行,采用不同种类、浓度和配方的化学药剂诱导湘苎系列1~5号等13个三麻品种弧雌生殖结实。对不同品种的平均诱导效果,以激动素最佳,二甲亚砜(DMSO)+秋水仙素(Col)混合... 本试验于1994~199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进行,采用不同种类、浓度和配方的化学药剂诱导湘苎系列1~5号等13个三麻品种弧雌生殖结实。对不同品种的平均诱导效果,以激动素最佳,二甲亚砜(DMSO)+秋水仙素(Col)混合液次之。从各个不同品种的反应来看,1%DMSO对资源11号、100μg/L激动素对湘苎4号、2%DMSO+0.1%Col对湘苎1号和5号、0.2%DMSO+0.2%Col对湘苎3号分别具有较好诱导单性结实作用。化学药剂的种类、浓度、配方均影响诱导效果。诱导产生的弧雌生殖体多为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孤雌生殖 药剂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格里微生物肥在苎麻上的施用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建辉 郭斌 +4 位作者 严立军 匡常贵 刘妹香 刘小吾 刘劲凡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44-45,47,共3页
苎麻施用艾格里生物肥有明显效果,主要表现在促进苎麻生长、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提高效益等方面.主要施用技术是:艾格里微生物肥的施用时间为麻苗出土后苗高30~40cm至封行前的旺长期,施用方法是喷雾,施用次数2~3次,时间间距为7~... 苎麻施用艾格里生物肥有明显效果,主要表现在促进苎麻生长、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提高效益等方面.主要施用技术是:艾格里微生物肥的施用时间为麻苗出土后苗高30~40cm至封行前的旺长期,施用方法是喷雾,施用次数2~3次,时间间距为7~10 d,每次用量是每667 m2100~150ml,对水30~45 kg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格里微生物肥 光合细菌 苎麻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