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 of emissivity with a new grey body and novel IR thermal sensor dubbed TMOS
1
作者 Moshe Avraham Shlomi Bouscher +2 位作者 Jonathan Nemirovsky Yael Nemirovsky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The concept of emissivity has been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world since Planck formulated his blackbody radiation law more than a century ago.Nevertheless,emissivity is an elusive concept even for ex⁃perts.... The concept of emissivity has been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world since Planck formulated his blackbody radiation law more than a century ago.Nevertheless,emissivity is an elusive concept even for ex⁃perts.It is a vague and fuzzy concept for the wider community of engineers.The importance of remote sensing of temperature by measuring IR radi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medical,and environ⁃mental uses.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errors in IR radiometry is the emissivity of the surface being measured.In real experiments,emissivity may be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surface texture,spectral properties,oxida⁃tion,and aging of surfaces.While commercial blackbodies are prevalent,the much-needed grey bodies with a known emissivity,are unavailable.This study describes how to achieve a calibrated and stable emissivity with a blackbody,a perforated screen,and a reliable and linear novel IR thermal sensor,18 dubbed TMOS.The Digital TMOS is now a low-cost commercial product,it requires low power,and it has a small form factor.The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wo-color measurements,with two different optical filters,with selected wavelengths conform⁃ing to the grey body definition of the use case under study.With a photochemically etched perforated screen,the effective emissivity of the screen is simply the hole density area of the surface area that emits according to the blackbody temperature radiation.The concept is illustrated with ray tracing simulations,which demonstrate the approach.Measured results a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body grey body graybody cavity blackbody extended area blackbody EMISSIVITY IR thermometry remo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罩包装机PVC温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王佳睿 张德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58,共5页
针对某包装机PVC温控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控制参数整定繁琐、参数整定质量差异大等问题,提出基于继电反馈PID自整定算法的PVC温控系统。该PID参数自整定温控系统,以S7-1200PLC为主控制器并由人机界面、加热器、传感器、温度变送器等硬件... 针对某包装机PVC温控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控制参数整定繁琐、参数整定质量差异大等问题,提出基于继电反馈PID自整定算法的PVC温控系统。该PID参数自整定温控系统,以S7-1200PLC为主控制器并由人机界面、加热器、传感器、温度变送器等硬件组成,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PC通讯,实现了温度模拟量的闭环控制与监控。最后利用温控算法测试实验台对所设计的温控程序与温控算法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根据所设计的内容,对包装机电气控制柜温控部分的电气元件进行安装与调试,并将程序移植到包装机PVC温控系统的控制器中,通过包装机现场实验验证得:所设计温度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PID控制器参数可自动整定,加热系统稳定可靠,加热温度波动在(±1)℃以内,符合包装机PVC温度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机 温控系统 PLC PID控制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干涉的光纤冰体应变传感器
3
作者 武瑞杰 刘铁根 +4 位作者 刘琨 江俊峰 王双 丁振扬 李致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61,共9页
基于“单模-无芯-单模”光纤传感器对冰体进行应变测量研究。传感器以“分层冰冻”的方法植入冰体,冰体应变变化导致传感器干涉光谱波长偏移,通过监测光谱波长实现冰体应变测量。对于实际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冰体,对“分层冰冻”方法进行优... 基于“单模-无芯-单模”光纤传感器对冰体进行应变测量研究。传感器以“分层冰冻”的方法植入冰体,冰体应变变化导致传感器干涉光谱波长偏移,通过监测光谱波长实现冰体应变测量。对于实际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冰体,对“分层冰冻”方法进行优化,通过在冰面上铺设光纤,之后注水冰冻的方式,实现光纤在已有冰体中的植入。利用光谱相邻波谷温度灵敏度相近的特点,将相邻波谷波长差应用于应变测量,可以不受冰体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冰体承载力大于500 g时,其应变显著增加,当承载力大于600 g时,冰体出现脆性断裂,传感器有效提取了该区间内冰体“韧-脆”转变过程中的应变信号。融化实验显示,传感器可以监测到冰体自然融化过程中完整的应变变化过程,测量结果不受冰体内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传感器 应变测量 冰体 承载力 光谱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马速度赛体尺与速度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敏 孟军 +8 位作者 王建文 刘志安 韩煜茹 罗鹏辉 朱文强 任海帆 巴西坤.吾荣 尼加提.热哈提 姚新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研究伊犁马速度赛体尺和体尺指数与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速度赛中不同比赛项目伊犁马的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和管围(X4),并计算体长率(X5)、胸围率(X6)和管围率(X7),并用SPSS18.0软件分析其与速度之间的相关... 【目的】研究伊犁马速度赛体尺和体尺指数与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速度赛中不同比赛项目伊犁马的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和管围(X4),并计算体长率(X5)、胸围率(X6)和管围率(X7),并用SPSS18.0软件分析其与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体高、管围、管围率与四个比赛项目的速度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短距离比赛项目(1 000 m、2 000 m)中体高越高、管围和管围率越小,速度越快;中长距离比赛项目(3 000 m、5 000 m)中体高越高、管围、胸围率和管围率越小,速度越快;长距离比赛项目(10000 m)的速度与体尺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速度赛 体尺 体尺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体温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秋菊 刘学飞 +4 位作者 郑萍 包军 刘洪贵 吴梦茹 刘文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12-225,共14页
体温是衡量畜禽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快速准确的测温方法是进行疾病监测及诊疗的有效手段。该文针对目前畜禽养殖行业采用的体温监测技术及其发展进行阐述,重点比较了体内和体外两大类自动化测温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详述了红... 体温是衡量畜禽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快速准确的测温方法是进行疾病监测及诊疗的有效手段。该文针对目前畜禽养殖行业采用的体温监测技术及其发展进行阐述,重点比较了体内和体外两大类自动化测温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详述了红外体表测温、数据传输与网络以及体温自动监测等技术在畜禽生产性能、健康监测以及行为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自动测温技术存在着设备安装、数据传输、温度补偿模型建立等难点,同时表明在无创测温、测量精度、测温部位以及畜禽舍环境调控等方面应作为改进研究重点,并提出体外检测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自动测温技术以其快速、高效、无应激等优点,将成为畜禽养殖体温监测研究及应用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传感器 畜禽体温检测 红外热成像 测温补偿 体表测温 非接触式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三色测温的插值修正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小奇 周海叶 宋海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6-169,共4页
基于CCD的非接触式测温技术是高温检测的重要方法,减少其测温误差有重要意义。在介绍CCD测温原理的基础上,指出被测物体的灰度变化和CCD响应波长带宽是CCD比色测温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为减少灰度变化带来的测温误差,可以采用CCD三色测... 基于CCD的非接触式测温技术是高温检测的重要方法,减少其测温误差有重要意义。在介绍CCD测温原理的基础上,指出被测物体的灰度变化和CCD响应波长带宽是CCD比色测温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为减少灰度变化带来的测温误差,可以采用CCD三色测温方法;为减少CCD响应波长带宽等因素带来的测温误差,可以把这些因素对测温精度的影响归结到三色测温公式的K值中,再利用标定实验数据对K值进行插值修正;给出了对K值进行插值 修正的三色测温方法。理论分析指出,插值修正的CCD三 色测温方法能有效减少测温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电荷耦合器件 三色测温 插值修正方法 非接触式测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红外测温系统测温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孙志远 李清安 +1 位作者 乔彦峰 朱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7-69,共3页
基于比色测温原理设计了一种红外测温系统,测温前先使用标准黑体对测温系统进行标定,得到标定曲线R(T)—T。在测量目标的温度时,在目标附近放置一个超大面元黑体,通过这种方法来消除环境反射辐射和大辐射等辐射量的影响来提高红外测温... 基于比色测温原理设计了一种红外测温系统,测温前先使用标准黑体对测温系统进行标定,得到标定曲线R(T)—T。在测量目标的温度时,在目标附近放置一个超大面元黑体,通过这种方法来消除环境反射辐射和大辐射等辐射量的影响来提高红外测温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超大面元黑体 测温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体温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磊 董茹月 +1 位作者 侯宇 孙小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8-557,共10页
体温是动物重要的基本生理指标,其变化可以灵敏指示机体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和所处环境变化。体温及其变化的准确测定是生产中进行奶牛发情鉴定、疾病诊断和热应激程度评估的重要依据。可用于反映奶牛体温的指标很多,每种指标的测定方... 体温是动物重要的基本生理指标,其变化可以灵敏指示机体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和所处环境变化。体温及其变化的准确测定是生产中进行奶牛发情鉴定、疾病诊断和热应激程度评估的重要依据。可用于反映奶牛体温的指标很多,每种指标的测定方法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血液、鼓膜、腹膜、乳房、牛奶、直肠、阴道、瘤/网胃、体表等部位温度作为奶牛体温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应用,并结合上述指标的应用现状,阐述了直肠温度、阴道温度、牛奶温度、瘤/网胃温度和体表温度的常见测定方法,以供奶牛生产或相关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核温度 体表温度 评价指标 测定方法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测量患儿体温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国娣 黄群仙 +5 位作者 张圆 章文静 王肖华 李影 王烨 袁有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64-1465,共2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应用红外鼓膜体温计(简称耳温计)测量体温的可行性。方法按便利抽样法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某院儿科住院患儿860例,用耳温计测量患儿耳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腋温、肛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3种方法测量...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应用红外鼓膜体温计(简称耳温计)测量体温的可行性。方法按便利抽样法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某院儿科住院患儿860例,用耳温计测量患儿耳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腋温、肛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3种方法测量体温的数值及测量时间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患儿的耳温和腋温、肛温的随机区组间的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种方法所测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耳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38,P>0.05),但耳温与腋温、腋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60,t3=-0.0498,均P<0.05)。测量腋温、耳温、肛温所耗时间分别为10min、3s、3min。结论耳温计可以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且更省时、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测温方法 耳温 腋温 肛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型机械火花能量的判定方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玥 李晋 +2 位作者 吕东 张网 张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6-1177,1210,共3页
利用摩擦型机械火花测试实验装置进行测温实验和引燃实验,对304不锈钢、316不锈钢和45号钢产生的机械火花开展测温实验,对304不锈钢、316不锈钢、45号钢、铝合金、铸铁、黄铜产生的机械火花开展引燃实验,引燃气体为甲烷和乙烯。实验发现... 利用摩擦型机械火花测试实验装置进行测温实验和引燃实验,对304不锈钢、316不锈钢和45号钢产生的机械火花开展测温实验,对304不锈钢、316不锈钢、45号钢、铝合金、铸铁、黄铜产生的机械火花开展引燃实验,引燃气体为甲烷和乙烯。实验发现,在测温实验中,304不锈钢热导率最低,故其摩擦区域温度最高,最高温度为582.19℃;45号钢热导率最高,摩擦区域温度最低,最高温度为412.38℃。引燃实验中,相同条件下,只有304不锈钢产生的机械火花可以引燃当量浓度的乙烯,引燃概率为33.3%。根据摩擦区域的温度变化和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304不锈钢产生机械火花的能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火花 测温实验 引燃实验 摩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8232和MLX90615的心电与体温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孙旭东 张跃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4,共4页
心电、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对心电、体温进行长期准确的测量与监护能够为预防和诊断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一种便携式心电、体温测量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AD8232生物电传感器和MLX90615红外温度传感器来分别实现... 心电、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对心电、体温进行长期准确的测量与监护能够为预防和诊断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一种便携式心电、体温测量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AD8232生物电传感器和MLX90615红外温度传感器来分别实现对人体心电和体温的测量。处理器将采集到的心电、体温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蓝牙发送给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该测量系统不仅体积小、功耗低,便于携带和长时间测量,而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利于普及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采集 体温测量 AD8232 MLX90615 蓝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头部体表温度随室内环境温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喻春雨 解家乐 +1 位作者 费彬 张俊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76,共5页
为研究人体头部局部特征部位的散热情况,得到局部特征部位体表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规律,选取身体健康、体态标准的青年男女各20名为测试对象并分成男、女两组,根据红外热辐射测温原理对测试对象头部选取5个局部特征部位进行测温、记录。... 为研究人体头部局部特征部位的散热情况,得到局部特征部位体表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规律,选取身体健康、体态标准的青年男女各20名为测试对象并分成男、女两组,根据红外热辐射测温原理对测试对象头部选取5个局部特征部位进行测温、记录。控制空气湿度50%和风速0.15m·s-1,并以2℃幅度逐渐将环境温度从18℃升高到32℃。发现健康青年女性头部各特征部位体表温度略高于男性;男女受试者头部各特征部位体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环境温度近似正比例变化;运动对头部体表各部分温度影响较小且存在差异。分析结果可应用于人体头部特征部位热流研究并对人体健康状况判断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散热 红外测温 体表面积 体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腕部体温监测装置设计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余春艳 齐子铭 +1 位作者 苏金池 郑晓燕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4期121-123,127,共4页
为解决各式体温计测温时间长、精度不高及操作繁琐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腕部测温的可穿戴体温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通过对人体体表温度和深度温度的分析,确定了腕部体表温度与以腋下温度为基准的体温间的补偿方案;对测温装置进... 为解决各式体温计测温时间长、精度不高及操作繁琐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腕部测温的可穿戴体温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通过对人体体表温度和深度温度的分析,确定了腕部体表温度与以腋下温度为基准的体温间的补偿方案;对测温装置进行了设计实现并对数据的处理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体温监测装置稳定性好,精度高,且支持高频率、实时的体温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 腕部测温 温度补偿 体温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内毒素后家兔体温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开富 陆付耳 +1 位作者 徐丽君 邹欣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0,133,共3页
为研究注入内毒素后家兔体温的变化及血浆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动态过程 ,为内毒素血症的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经家兔注射内毒素 5 μg/kg建立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 ,以体温计动态测定家兔肛温变化 ,采用 EDS- 99内毒素定量测试系统检测不... 为研究注入内毒素后家兔体温的变化及血浆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动态过程 ,为内毒素血症的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经家兔注射内毒素 5 μg/kg建立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 ,以体温计动态测定家兔肛温变化 ,采用 EDS- 99内毒素定量测试系统检测不同时相血浆内毒素水平 ,发现注入内毒素后 0 .5 h体温值明显升高 ,此后各时相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 ( P<0 .0 5 ) ,于 4 8h始恢复正常。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于注射后 2 4 h和 72 h两次出现高峰值 :( 3 69.17± 93 .75 ) EU/ml、 ( 3 0 1.5 3± 69.65 ) EU/ml,于 168h自然恢复至正常水平 ( 0 .73± 0 .3 5 ) EU/m l。结果表明 :注入内毒素后 4 8h内体温呈持续增高 ,表现为发热反应 ;外源性内毒素在家兔体内自然清除率缓慢 ,代谢周期约 1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体温 内毒素定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全塑车身先进制造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秦柳 肖勇 +3 位作者 丁玉梅 虞华春 朱国才 杨卫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103,共5页
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全塑车身的整体轻量化设计、成型设备、车身模具、加工工艺的先进制造技术,并对其进行研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电控制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技术,通过对旋塑设备进行热流分析与能效优化,... 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全塑车身的整体轻量化设计、成型设备、车身模具、加工工艺的先进制造技术,并对其进行研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电控制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技术,通过对旋塑设备进行热流分析与能效优化,采用模具内无线测温技术、模具单元分块快速开合模技术和微发泡技术可以满足全塑车身整体一次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轻量化 全塑车身 微发泡 旋塑成型 热流分析 无线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测长机热误差修正温度测量系统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向荣 吴志凌 曾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0-1303,共4页
文章利用石英温度传感器设计制作了一套多路温度测量仪,满足了光栅测长机的测温需求,使光栅测长机的测量精度获得提高,并将手动目视测量改为自动测量。由于从温度采集到显示的整个过程都采用数字量传输,避免了信号检测及传递过程中因电... 文章利用石英温度传感器设计制作了一套多路温度测量仪,满足了光栅测长机的测温需求,使光栅测长机的测量精度获得提高,并将手动目视测量改为自动测量。由于从温度采集到显示的整个过程都采用数字量传输,避免了信号检测及传递过程中因电源波动、寄生热电偶、传感器自热带来的误差,使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实验和检定结果表明温度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不大于±0.1℃,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测长机 热误差 石英温度传感器 测量系统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措施用于胸腹部肿瘤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章立楠 苏文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保温措施用于胸腹部肿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胸外科行择期胸腹部肿瘤根治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 目的观察保温措施用于胸腹部肿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胸外科行择期胸腹部肿瘤根治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包括控制病房温度、提前被褥加温、输液加温等,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内体温变化、寒战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且寒战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加强保温护理可使胸腹部肿瘤患者术后体温相对恒定,寒战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措施 胸腹部肿瘤手术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7的生猪群体体温热红外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晓文 曾雪婷 +3 位作者 李涛 刘刚 丁向东 米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67-274,共8页
针对当前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基于热红外技术的生猪体温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的生猪群体体温检测方法。改进YOLO v7算法在Head层引入VoV-GSCSP结构,降低网络结构复杂度;使用内容感知特征重组(Content-aware reas... 针对当前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基于热红外技术的生猪体温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的生猪群体体温检测方法。改进YOLO v7算法在Head层引入VoV-GSCSP结构,降低网络结构复杂度;使用内容感知特征重组(Content-aware reassembly of features, CARAFE)替换模型原始上采样算子,提高特征图放大后的品质,强化生猪头部区域有效特征;引入感受野增强模块(Receptive field enhancement module, RFE),增强特征金字塔对生猪头部特征的提取能力。本文改进YOLO v7算法对于生猪头部的检测精确率为87.9%,召回率为92.5%,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4.7%。与原始YOLO v7相比,精确率提高3.6个百分点,召回率提高7.0个百分点,mAP提高3.6个百分点。该方法首先自动检测生猪头部区域,再利用头部最大温度与耳根温度的高相关性,最终自动获取生猪体温。温度提取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16℃,检测速度为222 f/s,实现了生猪群体体温的实时精准检测。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定位生猪群体的头部区域,满足生猪群体体温测定的高效和高精度要求,为群养生猪体温自动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群体 体温检测 深度学习 改进YOLO v7 热红外技术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佟 王庆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29,60,共4页
针对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勘查技术发展与现状的分析,在对青海木里煤田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常规测井参数和简易测温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参数对冻土层... 针对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勘查技术发展与现状的分析,在对青海木里煤田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常规测井参数和简易测温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参数对冻土层综合解释是可行的,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木里煤田全区,发现了疑似天然气水合物的钻孔数和疑似天然气水合物的层数;理论分析发现简易测温方法所测温度与实际存在误差,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相结合得出了误差修正值为20 m,精确地计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际埋深,并绘制出疑似天然气水合物单孔累计厚度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 勘查技术 木里煤田 常规测井参数 简易测温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体温测量部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雪娟 汪定成 仝海霞 《护理研究》 2005年第10B期2088-2089,共2页
综述了小儿体温测量常见部位、方法、适用范围,便于儿科护理工作者结合患儿具体病情和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安全、便捷选择。
关键词 体温 测量 部位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