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SPM分析与处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部位与范围识别能力的仿真研究 |
李光林
吕维雪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2
|
全心电生理建模及体表电位标测图的仿真 |
李心雅
许亮
杨啸林
彭屹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3
|
房颤病人体表标测信号的f波提取方法研究 |
王德玺
杨翠微
|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4
|
逐搏体表希氏束电图的临床研究 |
陆琨
马兰
陈训
韩卫星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5
|
体表心电标测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探讨 |
叶小钧
柯元南
吴宁
关东旭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0 |
1
|
|
6
|
心电地图仪中工频干扰的一种滤除方法 |
沈凤麟
李山河
梁岩
|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
1994 |
2
|
|
7
|
一种求解心电场逆问题的新方法用于心肌梗塞参数识别的研究 |
李光林
吕维雪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8
|
心脏电活动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模型的构造与实现原理 |
徐振耀
符影杰
吕维雪
|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3 |
1
|
|
9
|
心电体表地形图系统简介及其在急性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赵洪东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用体表心电标测方法探讨复极离散及空间分布 |
叶小钧
柯元南
吴宁
关东旭
郑知刚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2 |
0 |
|
11
|
非梗死相关动脉狭窄对急诊介入术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
姚青海
吴尚勤
孙姗
杨琦
程爱娟
丁军
陈炳伟
李鹏
杨培根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2
|
体表电位积分差图对确定心肌梗塞区域的价值研究 |
徐文龙
夏灵
吕维雪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3
|
非叠加法体表逐搏检测His束电图的研究 |
陈训
叶玉玲
杨圣
张丽敏
万胜春
韩继标
邹宝明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4
|
基于神经网络的K-L变换和心电地图数据压缩 |
沈凤麟
掌继立
卞红林
|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
1996 |
0 |
|
15
|
80例正常人体表标测Q-T_d^p的观察 |
杨舒玲
许俊堂
肖洁
李俊华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
1999 |
0 |
|
16
|
基于织物电极的可穿戴体表电位标测系统的研制 |
方文胜
朱松盛
徐静怡
刘宾
向文涛
李建清
|
《电子测量技术》
|
2020 |
1
|
|
17
|
体表阵列心电信号零延时波数谱分析的新结果 |
沈凤麟
卞红林
|
《数据采集与处理》
EI
CSCD
|
1998 |
0 |
|
18
|
体表电位标测图进行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之分辨率及导联密度影响的仿真研究 |
胡小刚
李心雅
彭屹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