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高”期高渗砂岩油藏化学驱部署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奎斌 温静 +1 位作者 李程 崔智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7-79,94,共4页
针对锦16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为保证其化学驱油效果,实现优化部署,重点开展了以流动单元研究为基础的精细地质特征研究,同时采用了岩心分析、测井、数值模拟、动态分析、油藏工程概算、微观驱替等方法,全面、细致... 针对锦16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为保证其化学驱油效果,实现优化部署,重点开展了以流动单元研究为基础的精细地质特征研究,同时采用了岩心分析、测井、数值模拟、动态分析、油藏工程概算、微观驱替等方法,全面、细致地描述了试验区剩余油分布的规律及特点。在细致总结、吸取锦16块近30a注水开发取得的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类比等方法进行了优化部署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化学驱部署研究的相关技术,对辽河油区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化学驱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砂岩油藏 剩余油 化学驱油 锦16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特高孔渗“双特高期”油藏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开发效果分析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温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辽河欢喜岭油田锦16区块处于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双特高期"开发阶段,水驱已临近经济极限,2011年开展了25注37采大规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工业化试验。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密闭取心测试、与驱替效果较好同类油... 辽河欢喜岭油田锦16区块处于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双特高期"开发阶段,水驱已临近经济极限,2011年开展了25注37采大规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工业化试验。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密闭取心测试、与驱替效果较好同类油田类比等手段建立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系统总结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前置段塞、主段塞前期、主段塞低含水期等不同开发阶段含水率、产出能力、注入能力、动用状况、采出流体、含油饱和度、驱油效率等生产参数特征,对现场试验开发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对见效规律不明显井通过提高聚合物浓度,分注、有利时机增加采油井点等措施进行全过程跟踪调整,试验区高峰日产油达353t/d,是转驱前的6倍,综合含水最低为81.7%,较转驱前降低15个百分点,阶段累计产油量为59.7×10~4t,复合驱提高采收率19个百分点,最终采收率可达70%,投入产出比为1.00∶2.42。研究成果可为复合驱全程跟踪调整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为同类型油藏复合驱开发评价和跟踪调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高期”油藏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密闭取心测试 锦16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出液配制二元复合体系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穆剑 武俊宪 +1 位作者 姚振杰 郑晓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6,156-157,共3页
辽河油区锦16块实施二元复合驱时,产生大量采出液,同时要向油层注入大量水以保持油层压力。通过室内驱替实验模拟该区块实施复合驱后二元体系的采出液,测定采出液配制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黏度稳定性及流变性,研究采出液配制二元复... 辽河油区锦16块实施二元复合驱时,产生大量采出液,同时要向油层注入大量水以保持油层压力。通过室内驱替实验模拟该区块实施复合驱后二元体系的采出液,测定采出液配制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黏度稳定性及流变性,研究采出液配制二元复合体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注入阶段采出液配制的二元复合体系所需的聚合物用量均比深部处理污水配制相同黏度的聚合物干粉用量少;采出液配制的二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可达10-3mN/m;采出液配制的二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采出液配制的二元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黏弹性。因此,采出液配制二元复合体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液 二元复合体系 界面张力 稳定性 流变性 辽河油区锦16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