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Blinn-Phong光照模型的机载SVS地形着色方法
1
作者 俞键 杨世保 +2 位作者 赵宝奇 丁浩 冯国昌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三维地形着色技术是机载合成视景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传统的纹理贴图需要大量纹理数据库存储资源,基于光线追踪的全局光照模型对嵌入式软硬件资源要求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Blinn-Phong光照模型的机载合成视景系统(SVS)... 三维地形着色技术是机载合成视景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传统的纹理贴图需要大量纹理数据库存储资源,基于光线追踪的全局光照模型对嵌入式软硬件资源要求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Blinn-Phong光照模型的机载合成视景系统(SVS)地形着色方法,改进了光照模型,优化了顶点颜色映射、法向量计算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存储占用、内存占用显著低于纹理贴图,在CPU占用率、GPU占用率、显示帧率方面优于改进前,适用于机载合成视景系统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视景系统 三维地形可视化 blinn-phong光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含笑幼苗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光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欢 韦如萍 +3 位作者 李吉跃 苏艳 胡德活 郑会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1-539,共9页
为探究不同光强下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光响应特征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以乐昌含笑1 a生幼苗为试材,设置5种光强100%、70%、50%、30%、10%全光照处理,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并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指... 为探究不同光强下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光响应特征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以乐昌含笑1 a生幼苗为试材,设置5种光强100%、70%、50%、30%、10%全光照处理,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并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指数模型(EM)、修正直角双曲模型(MRH)及修正指数模型(MEM)5种模型对其进行拟合,进而利用R_a~2、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结合光合参数实测值与拟合值对5种模型拟合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RH、NRH和EM模型拟合不同光强下乐昌含笑光响应曲线不符合其光合-光响应特征;MRH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MEM模型次之。因此,MRH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适用性,是拟合不同光强下乐昌含笑幼苗光合-光响应特征的最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光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htDiffu-DCE:基于光照强度扩散的低光照图像增强
3
作者 闫光辉 吴佰靖 马龙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4-1129,共16页
针对低光照图像中不同光源的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在图像增强时造成轮廓特征丢失及效果不自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照强度扩散的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Light Diffusion based Zero-DCE Image Enhancement Algorithm,LightDiffu-DCE)。为增... 针对低光照图像中不同光源的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在图像增强时造成轮廓特征丢失及效果不自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照强度扩散的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Light Diffusion based Zero-DCE Image Enhancement Algorithm,LightDiffu-DCE)。为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基于光源光照强度建模的扩散模型,以生成不同光照强度的训练数据集。设计了边缘特征融合的深度曲线估计网络,能够提取更丰富的低光照图像的多尺度轮廓和细节特征,提升对光照强度估计的准确性。为恢复出光照更加自然的图像,融合大气光估计来计算不同图像区域的光照强度,实现了对光增强曲线和光增强系数的动态微调。在无参考数据集ExDark和有参考数据集LOL上,使用6种评价指标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方法,LightDiffu-DCE在ExDark上的无参考评价指标NIQE,PIQE和RISQ上分别提升了约8.35%,6.20%和21.83%,在LOL数据集上的有参考评价指标PSNR,SSIM和RMSE提升了约12.12%,4.76%和49.89%。该方法可以有效增强低光照图像,且恢复出的低光照图像轮廓更加清晰,色彩鲜明且效果更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扩散模型 光照增强 边缘特征 深度曲线估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照模型的细胞内镜图像不均匀光照校正算法
4
作者 邹鸿博 章彪 +3 位作者 王子川 陈可 王立强 袁波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细胞内镜需实现最大倍率约500倍的连续放大成像,受光纤照明及杂散光的影响,其图像存在不均匀光照,且光照分布会随放大倍率的变化而变化。这会影响医生对病灶的观察及判断。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细胞内镜光照模型的图像不均匀光照校正... 细胞内镜需实现最大倍率约500倍的连续放大成像,受光纤照明及杂散光的影响,其图像存在不均匀光照,且光照分布会随放大倍率的变化而变化。这会影响医生对病灶的观察及判断。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细胞内镜光照模型的图像不均匀光照校正算法。根据图像信息由光照分量和反射分量组成这一基础,该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图像的光照分量,并基于二维Gamma函数实现不均匀光照校正。实验表明,经本文方法进行不均匀光照校正后,图像的光照分量平均梯度和离散熵分别为0.22和7.89,优于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同态滤波和单尺度Retinex等传统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WSI-FCN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镜 不均匀光照 光照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咖啡因及联合法诱导建立斑马鱼失眠模型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伞雨晴 史佳宁 张振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7,共9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建立不同睡眠剥夺模型,为失眠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多可重复性的实用建模参考方案。方法用持续光照(150 Lux)和光照加咖啡因两种干预手段诱导斑马鱼失眠模型,随机将斑马鱼分为空白组、光照组、咖啡因组(100μmol/L)和联合组... 目的利用斑马鱼建立不同睡眠剥夺模型,为失眠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多可重复性的实用建模参考方案。方法用持续光照(150 Lux)和光照加咖啡因两种干预手段诱导斑马鱼失眠模型,随机将斑马鱼分为空白组、光照组、咖啡因组(100μmol/L)和联合组。利用旷场实验和昼夜节律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斑马鱼运动能力的区别;利用qPCR技术与ELISA技术检测相关睡眠基因与5-HT神经递质的表达与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光照组斑马鱼睡眠时间、静息时间(白天)、睡眠回合明显减少(P<0.01或P=0.01),移动距离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联合组与咖啡因组斑马鱼静息时间(白天)、睡眠回合较空白组增加(P<0.01)。联合组与咖啡因组斑马鱼活动距离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光照组中心区域游动距离百分比与中心区域游动时间百分比均降低(P<0.05);与光照组相比,咖啡因组中心区域游动距离百分比与中心区域游动时间百分比均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6:00与12:00光照组斑马鱼HTR1aa mRNA表达呈上调趋势(P<0.05),光照组与联合组斑马鱼体内HTR1ab mRNA水平表达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6:00时光照组的5-HT分泌量均减少(P<0.01);12:00光照组与联合组5-HT量均减少(P<0.01);18:00时光照组与联合组分泌量依然低于空白组(P<0.01)。结论单纯光照法最适用于斑马鱼幼鱼长效失眠模型的建立,其相关机制可能与HTR1aa基因以及5-HT等生物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失眠模型 光照 咖啡因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光环境因子对芋头幼苗生长时间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李俊颖 闫征南 +3 位作者 胡清山 徐子健 林多 杨延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探究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幼苗生长时间与温室内温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环境下育苗,计算温光环境指标,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利用温光环境因子建立芋头幼苗生长时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昼夜温差(T_(td))为4... 为探究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幼苗生长时间与温室内温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环境下育苗,计算温光环境指标,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利用温光环境因子建立芋头幼苗生长时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昼夜温差(T_(td))为4~26℃,日平均温度(T_(ave))为11~27℃,日平均光强(L_(ave))为230~720μmol·m^(-2)·s^(-1)范围内,减小T_(td)可缩短出苗时间;较高的T_(ave)和L_(ave)有利于缩短成苗时间。以L_(ave)、T_(ave)和T_(td)作为芋头幼苗生长时间预测模型的关键指标,得到出苗时间预测模型为D_(e)=3.3503+0.0648 T_(td)^(2),成苗时间预测模型为D_(s)=38.5834-0.0016 T_(ave)×L_(ave),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9和0.9994。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不同温光环境下芋头幼苗的出苗时间和成苗时间,为育苗播种期的确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头 育苗 温度 光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彩色模型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关松 陆宗骐 +1 位作者 徐建国 高敦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2-885,共4页
彩色图象虽然比灰度图象多了一个色彩信息 ,但在彩色图象的获得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 ,这对彩色图象的处理和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文利用二色反射模型对几种彩色模型的光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然后用颜色试验进行了验证 .... 彩色图象虽然比灰度图象多了一个色彩信息 ,但在彩色图象的获得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 ,这对彩色图象的处理和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文利用二色反射模型对几种彩色模型的光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然后用颜色试验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rgb和 HS在白光下具有光强不变性 ,m1m2 m3在不同强度和颜色的光照下都表现了较高的稳定性 .经改进后的 m1m 2 m 3(n1n2 n3)减弱了噪点的影响 ,稳定性更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模型 光照条件 稳定性分析 彩色图象 二色反射模型 图像处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双线性模型的光照鲁棒性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帅师 田彦涛 王新竹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33-1940,共8页
针对传统的光照预处理方法降低原始图像质量、丢失部分有效辨识信息的缺点,提出一种新颖的应用对称双线性模型来对人脸表情图像进行光照预处理的光照鲁棒性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对称双线性模型将训练集图像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光照因... 针对传统的光照预处理方法降低原始图像质量、丢失部分有效辨识信息的缺点,提出一种新颖的应用对称双线性模型来对人脸表情图像进行光照预处理的光照鲁棒性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对称双线性模型将训练集图像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光照因子和表情因子,并提取其光照因子.接下来提取含有未知光照的测试集表情图像的表情因子,并将其转换到训练集的若干个已知光照上,这样处理能够将任意光照的测试图像转换到相同的光照平台上,令所有测试图像的特征具有归一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光照预处理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传统的光照预处理方法,应用在光照处理后的JAFFE表情库上识别率达到92.37%,表明其适用于光照鲁棒性人脸表情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双线性模型 光照预处理 光照鲁棒性 表情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共享光照资源的生长模型改进及可视化仿真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天阳 张萃 +1 位作者 范菁 陈巧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5-152,共8页
为了模拟共享光照资源情况下的植物生长情况,该文以FON(field-of-neighbo urhood)模型为基础,对影响圈从形状和阴影深浅程度两方面加以改进,提出了共享光照资源植物的一种生长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植物生长地的纬度值、植物遮光率因... 为了模拟共享光照资源情况下的植物生长情况,该文以FON(field-of-neighbo urhood)模型为基础,对影响圈从形状和阴影深浅程度两方面加以改进,提出了共享光照资源植物的一种生长建模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植物生长地的纬度值、植物遮光率因子以及植物自身对光的敏感特性等地理学和生物学参数,以更真实地模拟植物在共享光照资源时的生长规律。为了验证共享光照资源植物的生长建模方法的有效性,该文以生物量数据为基础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的人工混交林的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结果比较与分析。此外,该文开发了支持共享光照资源的植物生长模拟系统,对不同植物在共享光照资源中所表现出的生长情况进行可视化模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共享光照资源植物的生长建模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用于实际植物的生长过程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生长 模型 遮光率 光照 F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光学的红外成像光照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章野 江照意 +1 位作者 鲍虎军 彭群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97-903,共7页
现有的大多数光照明模型都是基于可见光波段的 ,它们无法模拟物体在红外波段的成像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量子光学的红外成像光照明模型 ,该模型在传统光照明模型的基础上加了一项物体本身的量子辐射项E(ε0 ,T,λ1 ,λ2 ) ,其中 λ... 现有的大多数光照明模型都是基于可见光波段的 ,它们无法模拟物体在红外波段的成像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量子光学的红外成像光照明模型 ,该模型在传统光照明模型的基础上加了一项物体本身的量子辐射项E(ε0 ,T,λ1 ,λ2 ) ,其中 λ1 ,λ2 为探测器的两端波长 ,ε0 为物体表面的发射率 ,T为物体的绝对温度 .该模型同时适用于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成像 ,当接收波段在可见光域且场景中物体的表面温度较低时 ,该模型回归为传统的光照明模型 .该模型还能模拟传统光照明模型所不能模拟的现象 ,如钢铁在熔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不同颜色 .文中最后绘制了几个不同场景下真实感较强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红外成像 光照模型 光线跟踪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人脸光照归一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晓华 赖剑煌 郑伟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91-1797,共7页
根据人脸光照变化非线性的特性,本文提出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来描述非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与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在对应象素点灰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人脸光照归一化方法.本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独立于先验的物理模型而通... 根据人脸光照变化非线性的特性,本文提出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来描述非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与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在对应象素点灰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人脸光照归一化方法.本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独立于先验的物理模型而通过建立统计回归模型来学习不同光照图像之间的关系.此外,提出用基于PCA的方法对光照归一化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加权补偿,进一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在Extended YaleB和CMU-PI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改善人脸视觉效果同时能大大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光照归一化 二次多项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光照联合氢醌诱导小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晶 许凯 +3 位作者 梁洁 陈强 马群英 梁丽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2-699,共8页
目的采用慢性光照联合氢醌喂食的方法诱导建立小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模型,观察其病理特征、超微结构及视网膜功能改变,为AMD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新模型。方法4月龄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 目的采用慢性光照联合氢醌喂食的方法诱导建立小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模型,观察其病理特征、超微结构及视网膜功能改变,为AMD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新模型。方法4月龄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被喂以基于基础纯净合成的含8 g/(kg·bw)氢醌的饮食,同时每日接受12 h、强度2500 lx的光照。正常组小鼠被喂以不含氢醌的同配方饮食,正常光照明,饲养3.5个月。采用视网膜电图(ERG)、光镜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两组小鼠视网膜功能和结构改变,TUNEL方法观察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ERG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视网膜功能较正常组下降;光镜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呈现萎缩样改变,Bruch膜结构破坏,可见新生血管样组织细胞长入,感光细胞计数模型组小鼠为(164.67±34.37),正常组为(243.33±15.23),模型组感光细胞数较正常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7,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模型组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膜盘结构松散变形,部分碎裂,RPE细胞微绒毛变短,Bruch膜不规则增厚,外胶原层见层状沉积物,内皮细胞突入Bruch膜内。TUNEL结果显示正常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模型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层及感光细胞层出现了大量凋亡细胞,感光细胞凋亡率(43±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组外丛状层、神经纤维层可见散在VEGF弱阳性表达,模型组除上述细胞外,在RPE细胞层亦可见强阳性染色。正常组视网膜各层细胞未见明确CD31阳性染色,模型组RPE细胞层可见较强CD31表达,提示RPE层新生血管发生。结论慢性光照联合氢醌饲料喂养的小鼠非常接近人AMD的发病进程及特点,可为进一步探讨AMD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小鼠模型 光照 氢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bert光照模型的图像真伪盲鉴别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海鹏 申铉京 +1 位作者 吕颖达 金玉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7-1245,共9页
依据Lambert光照模型,提出了基于Lambert光照模型的图像真伪盲鉴别算法.针对无限光源图像和局部光源图像,根据其实际的光强度与计算出的光强度之间的误差函数以及光源对光线的约束函数,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算法用以计算图像中不同区域的光... 依据Lambert光照模型,提出了基于Lambert光照模型的图像真伪盲鉴别算法.针对无限光源图像和局部光源图像,根据其实际的光强度与计算出的光强度之间的误差函数以及光源对光线的约束函数,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算法用以计算图像中不同区域的光源方向,并根据这些不同区域的光源方向是否一致判定图像是否被篡改,从而对图像真伪进行盲鉴别.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针对这2种图像各自提出的光源方向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图像中不同区域的光源方向,从而有效地鉴别出图像的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ert光照模型 无限光源图像 局部光源图像 光源方向 图像真伪盲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照模型的植物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向 范文斌 李旭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312-6316,共5页
自然环境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的内部生长特性和外部环境信息。提出了既考虑植物的内部生长特性又利用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信息的森林环境模型,即在开放的L-System的基础上应用外部光照原理来模拟森林植物的生长过程。重点解... 自然环境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的内部生长特性和外部环境信息。提出了既考虑植物的内部生长特性又利用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信息的森林环境模型,即在开放的L-System的基础上应用外部光照原理来模拟森林植物的生长过程。重点解决了模型之间数据传输以及对模块的控制问题,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外部环境信息进行优化,尽量地避免了植物在空间位置上的交叉和遮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照模型原理建立的森林环境模型,很好地反映了森林生长的空间特性,充分体现了植物的趋光性和植物间的相互影响,真实地再现了森林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仿真 光照模型 环境模型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光照条件下六面锥型罩式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的诱集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艳波 蔡文贵 +2 位作者 陈海刚 陈丕茂 贾晓平 《南方水产》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观察了自然光、55W和26W3种光照条件下在试验水槽内六面锥型罩式水泥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在未投入礁体模型情况下,试验鱼出现的密集区位于...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观察了自然光、55W和26W3种光照条件下在试验水槽内六面锥型罩式水泥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在未投入礁体模型情况下,试验鱼出现的密集区位于水槽左端区域,试验鱼在此区域的平均出现率分别为61.60%(自然光)、81.61%(55W)和82.07%(26W),而试验鱼在空白礁区的出现率均低于5%;放入礁体模型后,鱼礁区试验鱼的出现率分别上升至37.60%(自然光)、23.56%(55W)和15.75%(26W),而原密集区试验鱼的平均出现率分别下降至23.47%(自然光)、71.61%(55W)和67.59%(26W)。统计数据显示,六面锥型罩式水泥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具有显著的诱集作用,其诱集效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礁模型 花尾胡椒鲷 集鱼效果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去噪模型的光照不变人脸识别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雪 余立功 杨静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6-2129,共4页
针对正面光照人脸识别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应用小波变换和去噪模型的光照不变人脸识别算法。利用对图像的高频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运用去噪模型,提取光照人脸图像中的光照不变量,同时增强图像边缘特征,这有利于提取的光照不变量保持更多的... 针对正面光照人脸识别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应用小波变换和去噪模型的光照不变人脸识别算法。利用对图像的高频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运用去噪模型,提取光照人脸图像中的光照不变量,同时增强图像边缘特征,这有利于提取的光照不变量保持更多的人脸识别信息。在Yale B和CMU PI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光照人脸图像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不变量 人脸识别 小波变换 去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心自动波交叉皮质模型的非均匀光照图像增强 被引量:7
17
作者 鞠明 李成 +2 位作者 高山 穆举国 毕笃彦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0-810,共11页
面向非均匀光照图像,提出了基于向心自动波交叉皮质模型(Centripetal-autowave 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CA-ICM)的图像增强算法.为了解决原始交叉皮质模型(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ICM)固有自动波效应在图像增强应用中易导致... 面向非均匀光照图像,提出了基于向心自动波交叉皮质模型(Centripetal-autowave 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CA-ICM)的图像增强算法.为了解决原始交叉皮质模型(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ICM)固有自动波效应在图像增强应用中易导致边缘模糊的问题,首先,设计了基于形态学中值集的向心自动波(Centripetal autowave,CA)实现方式.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键值(Key)的自适应S形状映射函数,以此作为CA-ICM模型的输入输出的映射关系.为了增强算法的鲁棒性,对未点火位置进行了标注和修复.最后提出了非线性变换的颜色恢复方法.同时对模型参数设计进行了细致讨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进行光照动态范围的调整,向心自动波约束产生了邻域内的侧抑制作用,输出图像对比度得到大幅提升,细节边缘清晰,颜色恢复充分自然,客观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非均匀光照 交叉皮质模型 向心自动波 映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形模型光照和动态显示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顺平 田德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地形模型光照显示的新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构建多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步骤,并讨论了适应三维地形模型光照显示的消隐、可见性测试、光照模型、浓淡处理等处理算法和方法,此外还讨论了适合微机动态显示... 介绍了一种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地形模型光照显示的新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构建多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步骤,并讨论了适应三维地形模型光照显示的消隐、可见性测试、光照模型、浓淡处理等处理算法和方法,此外还讨论了适合微机动态显示三维地形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表面元 光照模型 动态显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灰度重构形状光照模型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辉煌 周德俭 黄春跃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51-1955,共5页
针对基于灰度重构形状的表面三维重构方法中重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光照模型。该模型不仅改进了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分量,而且考虑了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分量对表面重构所产生的影响,把漫反射分量和镜面反射分量线性叠加。采用有... 针对基于灰度重构形状的表面三维重构方法中重构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光照模型。该模型不仅改进了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分量,而且考虑了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分量对表面重构所产生的影响,把漫反射分量和镜面反射分量线性叠加。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改进光照模型中的变量,再利用Jacobi迭代法求解改进光照模型,得到物体表面点的重构高度值。以金属半球图像为例,分别采用改进的光照模型和传统光照模型进行三维重构。通过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改进的光照模型提高了重构精度,重构后的高度误差降至1 2.1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重构形状 光照模型 三维重构 JACOBI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要性采样的三维云光照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永华 袁复兴 王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2,69,共7页
针对目前三维云的模拟过程中光照模型实现复杂、绘制效率低等问题,在多次前向散射光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光照模型计算方法去解决光照模型中积分问题;针对多重散射光照模型中相位函数过于简单,不利于云的真实渲染的问题,优化现有相... 针对目前三维云的模拟过程中光照模型实现复杂、绘制效率低等问题,在多次前向散射光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光照模型计算方法去解决光照模型中积分问题;针对多重散射光照模型中相位函数过于简单,不利于云的真实渲染的问题,优化现有相位函数,增强云的真实感。该方法通过对积分区间进行重要性采样解决光照积分计算过程中均匀采样效率过低的问题并结合两种相位函数实现了对云的渲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绘制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绘制速度,无论在效率上还是绘制效果上都更好地展示了云的物理特性,取得了很好的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模型 相位函数 重要性采样 多次散射 三维云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