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ake极性事件与古土壤层S1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斌 朱日祥 丁仲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02-808,共7页
对黄土高原定边、西峰、渭南三个剖面中古土壤层S1的定向连续古地磁样品作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均未发现Blake极性事件.在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提出如下看法:(1)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北部边缘的风成沉积可能存在局... 对黄土高原定边、西峰、渭南三个剖面中古土壤层S1的定向连续古地磁样品作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均未发现Blake极性事件.在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提出如下看法:(1)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北部边缘的风成沉积可能存在局部的不连续性,因而没有记录Blake极性事件;(2)黄土沉积物的主要载磁矿物力磁铁矿,次生磁性矿物对剩磁的贡献可能大于原生磁铁矿,故在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北部边缘没有发现Blake极性事件;(3)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地区,强烈的成土作用掩盖了持续时间较短的Blake极性事件;(4)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具高速稳定沉积的特点,且成土作用弱,可记录Blake极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ke极性事件 黄土 古土壤层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3万年来南沙沉积物中的剩磁记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小强 周文娟 +1 位作者 高芳蕾 李华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6,共8页
对长355cm的南沙NS93-5钻孔连续取古地磁样品281块,进行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研究。详细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以低矫顽磁力的磁性矿物为主,剩磁携带者主要是磁铁矿类矿物,但同时存在少量赤铁矿和磁赤铁矿等。钻孔191~206、232~... 对长355cm的南沙NS93-5钻孔连续取古地磁样品281块,进行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研究。详细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以低矫顽磁力的磁性矿物为主,剩磁携带者主要是磁铁矿类矿物,但同时存在少量赤铁矿和磁赤铁矿等。钻孔191~206、232~248和292~308cm记录的剩磁磁倾角出现较小的负值,根据氧同位素地层学和^14C测年、火山灰层年龄,计算其对应的沉积年龄分别为65.87~68.7、73.4~80.8和108.4~113.6kaBP。其中108.4~113.6kaBP的剩磁异常可能是布莱克(Blake)事件在南沙沉积物中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矿物 剩磁磁倾角 blake事件 南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30ka以来地球磁场相对强度变化:南海南部NS93-5钻孔记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强 张贻男 +2 位作者 高芳蕾 周文娟 周永章 《热带地理》 2006年第1期1-5,17,共6页
选择位于南沙台地的NS93-5钻孔进行地磁场相对强度的研究。根据氧同位素地层学(MIS1~MIS5),建立130ka以来的沉积序列。岩石磁场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1—15μm的细粒磁铁矿,磁性矿物浓度的变化在同一数量级之内,而... 选择位于南沙台地的NS93-5钻孔进行地磁场相对强度的研究。根据氧同位素地层学(MIS1~MIS5),建立130ka以来的沉积序列。岩石磁场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1—15μm的细粒磁铁矿,磁性矿物浓度的变化在同一数量级之内,而且沉积物磁性比较稳定。选择NRM/X作为相对磁场强度的估计指标,发现在10-100ka时间尺度上,可以很好地进行全球对比,千年时间尺度上尽管有一定的误差,但也可以进行有效对比。130ka以来,有4次强度变化的低谷,分别发生在32.5—40ka、44—52.5ka、66.5-70ka和100-109.5ka。其中32.5—40ka和100~109.5ka两次强度的低值可能分别记录了Laschamp事件和Blake事件。这种高分辨率的地球磁场相对强度的全球可对比性,为全球高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年代对比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相对强度 Laschamp事件 blake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深州地区JZ孔第四纪年代地层划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利杰 于娟 +4 位作者 张翼龙 王丽娟 吉云平 王成敏 梅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99,共7页
通过对河北平原深州地区JZ孔光释光测年、古地磁定年与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划分并厘定了其第四纪年代地层序列。研究认为:该孔全新统(0~10.35 m)底界年龄为10.10 ka B.P.(相当于0.01 Ma B.P.);上更新统(10.35~52.68 m)底界年龄... 通过对河北平原深州地区JZ孔光释光测年、古地磁定年与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划分并厘定了其第四纪年代地层序列。研究认为:该孔全新统(0~10.35 m)底界年龄为10.10 ka B.P.(相当于0.01 Ma B.P.);上更新统(10.35~52.68 m)底界年龄为127.70 ka B.P.(相当于0.128 Ma B.P.);中更新统(52.68~112.17 m)底界年龄为0.78 Ma B.P.(即古地磁B/M界线);下更新统(112.17~365.42 m)底界年龄为2.58 Ma B.P.(即古地磁M/G界线)。该划分方案符合区域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总体特征。JZ孔磁性地层记录的Blake负极性亚时应为区域性极性漂移事件,利用古地磁Blake极性亚时划分河北平原上更新统底界应慎重对待,需有绝对年龄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光释光测年 磁性地层 年代地层 blake极性漂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