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安全容量导尿法在意识障碍并发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童露露 张文静 +1 位作者 娄玲娣 黄碎凤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安全容量导尿法对意识障碍并发尿潴留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首次意识障碍并发尿潴留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膀胱安全容量导尿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膀胱安全容量导尿法对意识障碍并发尿潴留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首次意识障碍并发尿潴留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膀胱安全容量导尿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尿常规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尿路感染例数和拔管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膀胱安全容量和拔管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WBC计数、CRP水平和尿路感染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安全容量导尿法可促进意识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潴留患者尿路感染相关指标水平,提高患者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尿潴留 膀胱安全容量 间歇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刘奕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0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实施常... 目的:分析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实施常规膀胱护理)、试验组(n=31,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对比两组膀胱功能、排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LUT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4 h单次排尿量、日排尿次数均比对照组多,残余尿量比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2%,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排尿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指导 间歇性导尿护理 老年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
3
作者 肖家骥 杨双妍 +1 位作者 马帅 李柯岚 《内科》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个性化膀... 目的探讨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间歇性导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尿路感染情况、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单次排尿量和尿失禁次数。结果干预4周后,研究组的尿路感染率、残余尿量、尿失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膀胱安全容量、单次排尿量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性化膀胱安全容量指导下的有限冷热膀胱冲洗联合间歇性导尿可增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增加单次排尿量,减少尿路感染情况、残余尿量和尿失禁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膀胱冲洗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住院健康教育路径的制订与实施 被引量:16
4
作者 杜艳会 赵庆华 +2 位作者 刘玲 王焕萍 李燕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前1周评价效...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前1周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膀胱管理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并实行有效管理,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患者自护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住院患者 间歇性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健康教育路径 制订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控管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及病耻感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慧颖 邵秀芹 +3 位作者 全爽 邹田子 李晓悦 米同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尿控管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对49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综合尿控管理,即根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制定饮水计划并落实、加强膀胱功能训练,于患者入科、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 目的探讨尿控管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对49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综合尿控管理,即根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制定饮水计划并落实、加强膀胱功能训练,于患者入科、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4个时间点,动态评估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和慢性疾病病耻感。结果患者4个时间点排尿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源性膀胱症状总分、失禁、储存和排空、泌尿系统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慢性疾病病耻感总分及外在病耻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综合尿控管理措施,可使患者膀胱功能逐渐恢复,排尿方式发生改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耻感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尿控管理 间歇性导尿 饮水计划 膀胱功能训练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孙薇 周红俊 +2 位作者 李晓颖 刘根林 卫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50例,观察组采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进行间... 目的探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和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各50例,观察组采用无接触式导尿技术进行间歇式导尿,对照组采用无菌导尿技术,比较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步骤错误率。结果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方法操作时间、操作步骤错误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 <0.05,P <0. 01)。结论无接触式导尿技术简单方便、安全高效,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膀胱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性导尿 无接触式技术 无菌导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的康复护理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蔡丽丹 汪军红 杨曼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82-984,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56)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50),对康复护理组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潴留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56)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50),对康复护理组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和随访1个月后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康复情况和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01)。结论间歇性导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且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性膀胱 尿潴留 间歇性导尿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俊 贾勤 陈苏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期43-46,共4页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间歇导尿是国际尿控协会推荐协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空膀胱最安全的首选措施。笔者从导尿方式,导尿频次方法、尿管选择、预防处理尿路感染、管理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间歇导尿是国际尿控协会推荐协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空膀胱最安全的首选措施。笔者从导尿方式,导尿频次方法、尿管选择、预防处理尿路感染、管理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普及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方梅 程小芸 +4 位作者 刘伟兰 雷艳 邹志强 魏薇薇 郑粤湘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6期1523-1524,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且需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非亲水涂层导尿管(使... 目的探讨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且需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非亲水涂层导尿管(使用啫喱膏润滑剂润滑)进行清洁间歇导尿等膀胱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使用一次性亲水涂层超滑导尿管(使用无菌水浸湿导尿管润滑)进行间歇导尿等膀胱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舒适度及尿道黏膜损伤率(血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粘膜损伤率(血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清洁间歇性导尿中,可增加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和舒适度,减少尿道黏膜损伤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亲水涂层导尿管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排尿训练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玉梅 刘莉 +2 位作者 康玉闻 刘凡 颜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 目的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以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泌尿系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置尿管组效果最差;而清洁导尿和无菌导尿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结论间歇性清洁导尿和间歇性无菌导尿训练方式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由于间歇性清洁导尿耗材便宜、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可由患者或其家属实施,更容易在临床实施和在社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障碍 排尿训练 留置尿管 间歇性清洁导尿 间歇性无菌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扫描仪联合间歇导尿术对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凤翔 吴远鸿 +1 位作者 李海峰 陈蕾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1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扫描仪指导下间歇导尿术治疗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膀胱扫描仪指导下进行间歇导尿训练,对照组进行常... 目的观察膀胱扫描仪指导下间歇导尿术治疗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膀胱扫描仪指导下进行间歇导尿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间歇导尿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膀胱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及临床护理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膀胱容量显著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扫描仪指导下间歇导尿术,能显著提高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人伴膀胱功能障碍的排尿功能,降低尿路感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扫描仪 间歇导尿术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方梅 程小芸 +3 位作者 刘伟兰 郑粤湘 邹志强 魏薇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将6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时间段以及患者需求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验组48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清洁间歇导... 目的研究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将6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时间段以及患者需求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验组48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清洁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等膀胱管理措施,实验组配合使用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等膀胱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和患者对饮水计划和规范进行间歇导尿的依从性。结果患者导出尿液在安全容量以上的膀胱过度膨胀发生率(对照组15%,实验组2.1%),因导出尿量少需延迟导尿时间的发生率(对照组15%,实验组0),夜间膀胱过度膨胀而未执行正确导尿的发生率(对照组15%,实验组0)。患者对遵循饮水计划和开展规范化清洁间歇导尿技术的依从性(对照组80%,实验组97.9%),以及实施前后尿路感染的阳性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中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可增加患者对导尿时机选择的正确性,增强患者对规范膀胱管理的依从性,更进一步保护肾脏功能。期待与展望:进一步研究更简易、更轻便、更智能化的膀胱容量监测报警器的开发与应用,让患者出院后在家中、在社区即可随身携带和监测提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扫描仪 残余尿量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间歇性导尿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健 邵寒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5期433-434,共2页
目的观察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4例患者中,15例(42.8%)恢复自主排尿;尿失禁症状改善4例(11.7%);肾积水... 目的观察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4例患者中,15例(42.8%)恢复自主排尿;尿失禁症状改善4例(11.7%);肾积水、血肌酐改善8例(23.52%)。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疾病患者,治疗操作可行、安全,短期疗效肯定,但仍需更多的病例以及更长的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评价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间歇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丽娟 刘金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管并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导尿和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管并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导尿和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残余尿量及最大排尿量。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及肾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残余尿量均减少,最大排尿量均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性导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促进排尿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下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重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雪红 赵树平 李佳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下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重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短期、长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0例脑卒中恢复期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予托特罗定2mg日两次口服10d配合间歇导尿治疗15d,后过度自行排... 目的观察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下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重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短期、长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0例脑卒中恢复期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予托特罗定2mg日两次口服10d配合间歇导尿治疗15d,后过度自行排尿,并记录15d前后、1个月、6个月后的膀胱容量、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彩超。结果治疗15d后,患者平均每次导尿量由(180±20)mL增加到(430±20)mL,排尿次数由(10±2)次,减少到(5±1)次,泌尿系彩超示:无肾积水;治疗15d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6个月后膀胱容量测定为(445±8)mL,排尿次数由(4±1)次,残余尿量(16±3)mL,泌尿系彩超示:无肾积水,治疗15d后与治疗后1个月、6个月后膀胱容量、排尿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15d、1个月、6个月后无肾积水,恢复并维持正常膀胱容量及排尿日记,过度自行排尿,证明此治疗方法短时间内安全、有效的解决脑卒中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并能保证长期的疗效,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 托特罗定 间歇导尿 脑卒中恢复期 下尿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清洁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秀淋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留置尿管和间歇性清洁导尿两种导尿方法的感染和恢复情况。方法:6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法。在给予规律饮...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留置尿管和间歇性清洁导尿两种导尿方法的感染和恢复情况。方法:6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法。在给予规律饮水计划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第2周和第4周的泌尿系统感染率、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以及最后漏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期间第2周和第4周的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间歇导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在实施间歇性清洁导尿后,感染率下降,膀胱容量增加,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间歇性清洁导尿 留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清洁间歇导尿在后尿道瓣膜患儿术后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王磊 李骥 +3 位作者 郭立华 孙权 张谦 范应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931-1935,共5页
目的探讨定时清洁间歇性导尿(STCIC)对于后尿道瓣膜患儿术后输尿管扩张、反流减轻以及膀胱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7例后尿道瓣膜症(PUV)患儿,其中12例单纯行后尿道瓣膜电切... 目的探讨定时清洁间歇性导尿(STCIC)对于后尿道瓣膜患儿术后输尿管扩张、反流减轻以及膀胱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7例后尿道瓣膜症(PUV)患儿,其中12例单纯行后尿道瓣膜电切术(手术组),15例在后尿道瓣膜电切术后6个月内坚持实施STCIC(STCIC组)。对比6个月后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输尿管及膀胱功能的改善有无差异。结果术后与术前比较,手术组与STCIC组最大逼尿肌压力降低,剩余尿量减少,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自由尿流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TCIC组膀胱顺应性和自由尿流率高于手术组,剩余尿量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组与STCIC组远端输尿管直径比(UD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CIC作为后尿道瓣膜电切术后的延续性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膀胱功能,但对输尿管功能和结构的恢复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瓣膜症 清洁间歇性导尿 尿流动力学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被引量:12
18
作者 臧苑彤 门晓婷 +2 位作者 李莉 阿日嘎太 杨美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导尿组和联合组各30例。间歇导尿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并辅以排尿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蒙医温针治疗。...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导尿组和联合组各30例。间歇导尿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并辅以排尿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蒙医温针治疗。结果干预4周及8周后,联合组自主排尿量显著多于间歇导尿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间歇导尿组,膀胱功能评定分级及恢复自主排尿情况显著优于间歇导尿组(P<0.05,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联合蒙医温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性导尿 蒙医温针 膀胱功能 排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应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高杰 张宏 +1 位作者 刘莉 孟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3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留置尿管,指导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结果两组干预后比较,观... 目的探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3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留置尿管,指导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结果两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总导尿天数、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肾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清洁间歇导尿能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快速康复,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居家清洁间歇导尿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惠芳 陈云芳 郭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6期140-142,190,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清洁导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间歇清洁导尿+自我护理,26例)和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26例),干预...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清洁导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间歇清洁导尿+自我护理,26例)和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26例),干预前后测量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颈压与膀胱残余尿量,以WHOQOL-100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膀胱容量(342.61±25.31)ml大于对照组,膀胱颈压(20.82±4.14)cmH2O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36.84±10.37)ml少于对照组,WHOQOL-100量表评分(75.85±6.9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5,7.050,18.870,8.444,P<0.05)。试验组干预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5)。结论将间歇清洁导尿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指导患者自我清洁、自我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同时帮助预防和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间歇清洁导尿 护理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