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3年伯明翰运动与肯尼迪政府民权法案的出台
1
作者 谢国荣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44,共19页
自1960年入座运动开展以来,美国民权运动在直接行动阶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这种非暴力斗争在奥尔巴尼运动中却遭到重大挫败。为避免重蹈覆辙并防止民权运动进入“冷却期”,马丁·路德·金和南方基督教领导大会周密筹划,特... 自1960年入座运动开展以来,美国民权运动在直接行动阶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这种非暴力斗争在奥尔巴尼运动中却遭到重大挫败。为避免重蹈覆辙并防止民权运动进入“冷却期”,马丁·路德·金和南方基督教领导大会周密筹划,特意选择在种族隔离十分严重且容易激起种族暴力的伯明翰市开展民权运动。金不仅公开发表《伯明翰狱中来信》,而且把黑人学童带到民权运动的现场。伯明翰运动促使美国民权运动走向激进化。伯明翰警察局长康纳下令用高压水龙头和警犬对付非暴力的示威民众,甚至连黑人学童亦不例外。这一幕给美国的国家形象、声誉和外交造成巨大伤害,威胁到美国在冷战中对20世纪60年代大量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的争夺。伯明翰运动唤起了美国社会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白人民众的支持,而且迫使肯尼迪政府从冷战成败的高度出台了民权法案。美国民权运动由此进入民权立法的黄金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暴力斗争 伯明翰运动 《伯明翰狱中来信》 冷战 民权法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