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态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官小凤 钟晓霞 +3 位作者 简悦 姚焰础 黄健 刘志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6,共9页
【目的】探究液态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指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粪臭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液态发酵饲料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头28日龄、体质量(8.0±0.3)kg/头的健康长白×荣昌二元... 【目的】探究液态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指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粪臭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液态发酵饲料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头28日龄、体质量(8.0±0.3)kg/头的健康长白×荣昌二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MF,饲喂干粉料)、液态饲料组(LF,饲喂液态饲料)和液态发酵饲料组(FLF,饲喂液态发酵饲料)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饲养试验42 d,其中预饲期5 d,正试期37 d。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粪便菌群及粪臭物质含量,并从每组选取5头体质量约22 kg/头的仔猪,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预饲期3 d,正试期4 d,分别评价干粉料、液态饲料和液态发酵饲料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1)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仔猪日采食量分别提高19.52%和12.14%(P<0.01),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21.11%和23.64%(P<0.01),料重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仔猪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D-乳酸、脂多糖、IL-1β含量下降,而IL-10含量上升,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Simpson指数显著增大(P<0.05);FLF组仔猪粪便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上升,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FLF组仔猪粪便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较LF组显著降低(P<0.05),罕见小球菌属相对丰度较MF组显著降低(P<0.05)。(4)FLF组仔猪粪便中的对甲酚、丙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较MF组和LF组降低,吲哚、粪臭素和乙酸含量较LF组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与MF组相比,FLF和LF组仔猪消化能及氮、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所上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液态发酵饲料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降低粪便菌群多样性和潜在致病菌数量,但对仔猪血液指标、粪便臭味物质含量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饲料 液态发酵饲料 仔猪 生产性能 粪便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自动多层翻板式豆粕固态发酵床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谢慧 张雷 +4 位作者 曹胜炎 王风芹 杨森 张军峰 宋安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84-88,共5页
传统固态发酵条件难以控制、工业放大困难、能耗高、占地面积大,不能实现工业化流水线自动生产,更不能适应目前发酵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运用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结合机械化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了可进行灭菌、接种... 传统固态发酵条件难以控制、工业放大困难、能耗高、占地面积大,不能实现工业化流水线自动生产,更不能适应目前发酵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运用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结合机械化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了可进行灭菌、接种、拌料、发酵的固态发酵装置。以此装置为基础,形成了集原料预处理、配料、发酵、干燥为一体的固态发酵生产系统,现已成功投产。以豆粕为原料,采用设计的生产线进行豆粕酶解发酵试验。在固态发酵期间,发酵相对湿度控制在38%-42%,而发酵24 h后,温度能稳定在37℃左右,适合微生物生长。发酵72 h结束后,饲料中酸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相对提高了21.2%,KOH溶解度从57.19%提高到了77.45%。结果表明:豆粕酶解发酵饲料的各项参数满足企业标准,产品质量优良。发酵过程中装置运行稳定,生产规模大,单批次最大生产量为10 t,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该装置机械自动化水平高,可以连续批量生产,适用于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色素、生物农药、生物燃料、生物酶制剂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设备 设计 固态发酵 自动化多层翻板式水平发酵床 豆粕 生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克宁 张福元 +1 位作者 牛岚 王莹莹 《饲料博览》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试验采用苹果渣为原料,研究了粪链球菌和啤酒酵母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混菌菌株接种比例1:1.2,发酵时间5d,瓶装量25g·瓶-1。其发酵产品中真蛋白含量为13.51%,活酵母菌数23.2... 试验采用苹果渣为原料,研究了粪链球菌和啤酒酵母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混菌菌株接种比例1:1.2,发酵时间5d,瓶装量25g·瓶-1。其发酵产品中真蛋白含量为13.51%,活酵母菌数23.27亿个·g-1。产品有芳香气味,适口性较发酵前有较大改观,具有蛋白饲料和微生态制剂的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混菌固态发酵 正交试验 生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生物发酵床饲养试验
4
作者 俞宁 苏祥满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第9期33-34,共2页
本试验选择品种、日龄完全一致的肉鸭30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网上养殖,试验组分两个小组(发酵床翻垫料组和发酵床不翻垫料组)实行发酵床养殖。饲养中对成活率、料肉比、劳动力、垫料大肠杆菌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测定。结... 本试验选择品种、日龄完全一致的肉鸭30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网上养殖,试验组分两个小组(发酵床翻垫料组和发酵床不翻垫料组)实行发酵床养殖。饲养中对成活率、料肉比、劳动力、垫料大肠杆菌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料肉比、出栏重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成活率低于对照组;发酵床翻料组较对照组节约劳动力;发酵床翻料组的大肠杆菌数随饲养时间的增加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发酵床 饲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发酵床养猪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陈西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4期13-14,共2页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发酵床养猪技术与传统养猪方法比较在仔猪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在饲料消耗方面分别为3.09﹕1和3.24﹕1;而在腹泻发生病率方面第Ⅰ组的仔猪发生腹泻的几率比第Ⅱ组供试仔猪少。
关键词 生物发酵床 仔猪 饲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