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Oss/PRF复合物和Bio-Oss骨粉在牙槽骨缺损区行正畸矫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秦桂梅 李永彦 贾靖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 对比Bio-Os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物和Bio-Oss骨粉在牙槽骨缺损区行正畸矫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由于牙槽骨缺损而进行正畸矫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中共133... 目的 对比Bio-Os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物和Bio-Oss骨粉在牙槽骨缺损区行正畸矫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由于牙槽骨缺损而进行正畸矫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中共133颗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65颗牙)和研究组(39例,68颗牙)。对照组患者仅将Bio-Oss骨粉植入牙槽骨缺损区,研究组患者则植入Bio-Oss/PRF复合物。将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不同时间点正畸牙齿垂直骨吸收量级骨密度平均值、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而术后2周创面愈合率相较于对照组上升(P<0.05);研究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垂直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而骨密度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比术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Oss/PRF复合物应用于牙槽骨缺损区行正畸矫治患者中,可促进创面愈合,有助于骨生成,提升骨平均密度,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缺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bio-oss 正畸矫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矿化骨Bio-Oss和胶原膜Bio-Gide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万蕾蕾 陆加梅 +1 位作者 吕臻 宋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运用多孔矿化骨B io-Oss和胶原膜B io-G ide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5例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垂直性骨吸收的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10例16个牙位经牙周翻瓣术同时在骨缺损区植入B io-Oss并放置B io-... 目的:观察评价运用多孔矿化骨B io-Oss和胶原膜B io-G ide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5例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垂直性骨吸收的牙周骨缺损患者,其中10例16个牙位经牙周翻瓣术同时在骨缺损区植入B io-Oss并放置B io-G ide为治疗组,5例10个牙位经牙周翻瓣术为对照组,并于术后1,3,6个月回访,通过临床检查及X组检查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使牙周袋变浅或消除,而治疗组附着水平增加,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结论:B io-Oss和B io-G ide对治疗垂直性骨吸收的牙周骨缺损,可使其获得包括牙骨质、牙周韧带、骨在内的完整牙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矿化bio-oss 胶原膜Bio-Gide 牙周缺损 引导性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骨粉修复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对牙槽嵴高度和牙槽嵴宽度的影响
3
作者 王冬英 刘祎华 李玉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拔牙术后采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Bio-Oss骨粉修复牙槽骨缺损对牙槽嵴高度和牙槽嵴宽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自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将收治的80例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修... 目的:探讨拔牙术后采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Bio-Oss骨粉修复牙槽骨缺损对牙槽嵴高度和牙槽嵴宽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自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将收治的80例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修复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Bio-Oss骨粉修复,观察组(n=40)增加CGF。比较两组牙槽嵴高度及宽度、愈合情况、牙槽骨密度、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牙槽嵴高度、宽度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术后,观察组伤口甲级、乙级愈合率均比对照组高,丙级愈合率比对照组低;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牙槽骨密度均有所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GF联合Bio-Oss骨粉修复能够帮助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患者提高其促新骨形成能力,提高愈合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F bio-oss 拔牙术 牙槽缺损 牙槽嵴高度 牙槽嵴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三周期极小曲面多孔钽仿生骨支架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时艺 乌日开西·艾依提 张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207,共11页
为了实现植入物与人体骨在生物力学和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匹配,综合评价了钽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以寻求可应用于钽多孔骨支架的最佳点阵结构。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不同建模方法,设计了6种类型的单元体结构,通过选区激光熔化工... 为了实现植入物与人体骨在生物力学和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匹配,综合评价了钽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以寻求可应用于钽多孔骨支架的最佳点阵结构。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不同建模方法,设计了6种类型的单元体结构,通过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制备了相关钽点阵结构试样。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获得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并记录破坏过程;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相对应的压缩模型,获取压缩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利用COMSOL软件对点阵结构的渗透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片状结构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能量吸收均高于杆状结构,渗透率则低于杆状结构;G型和F-KS型杆状结构在50%应变下出现了脆性断裂的裂口;6种钽点阵结构的弹性模量为3.8~6.1 GPa,屈服强度为47~107 MPa,介于皮质骨和松质骨的范围内;6种结构的渗透率为6.5×10^(-10)~3.97×10^(-9)m^(2),均在骨小梁的渗透率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钽点阵结构适用于骨支架,综合性能最好的是G型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选区激光熔化 三周期极小曲面 多孔 支架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废弃棉秸秆生物形态多孔类骨材料研究
5
作者 薛涛 张路萍 郭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为提高废弃棉秸秆的利用价值,以废弃棉秸秆为模板,通过陶瓷化处理,使其保留棉秸秆原始的多孔结构,得到多孔陶瓷材料;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涂覆在多孔陶瓷材料的孔道和表面,制备出生物形态多孔陶瓷/纳米羟基磷灰石(Bio-SiC/HA)... 为提高废弃棉秸秆的利用价值,以废弃棉秸秆为模板,通过陶瓷化处理,使其保留棉秸秆原始的多孔结构,得到多孔陶瓷材料;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涂覆在多孔陶瓷材料的孔道和表面,制备出生物形态多孔陶瓷/纳米羟基磷灰石(Bio-SiC/HA)涂层的新型骨组织植入材料。研究得出,棉秸秆中呈网状结构分布的纤维状物质在碳化过程中遗传下来并使碳粒不易下沉,有较稳定的形态结构;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最佳工艺是80℃水浴陈化70h,600℃保温2h;可以通过浸渍次数来调节涂层的厚度,但涂层在3次浸渍后,质量增加不明显,通过烧结后再浸渍—干燥—烧结,可明显增加涂层的厚度;制备所得的多孔材料保留了前驱体的多孔构架,具有良好的通孔结构,有望用于骨科植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秸秆 多孔陶瓷化 溶胶-凝胶法 羟基磷灰石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oss骨粉复合HIF-1α蛋白对拔牙创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谭鸾君 阮征 +2 位作者 张劲娥 黄远亮 王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研究Bio-oss骨粉复合HIF-1α蛋白对拔牙创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3只Beagle犬的双侧下颌二、四前磨牙近中根,随机选择一个牙槽窝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即刻分别植入bio-oss骨粉、biooss复合浓度为100μg/L的HIF-1α蛋白,... 目的:研究Bio-oss骨粉复合HIF-1α蛋白对拔牙创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3只Beagle犬的双侧下颌二、四前磨牙近中根,随机选择一个牙槽窝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即刻分别植入bio-oss骨粉、biooss复合浓度为100μg/L的HIF-1α蛋白,分别与术后6、12周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拔牙创的骨愈合情况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Micro-ct扫描显示,第6周时各组骨小梁数目、骨密度和BV/TV均有一定的差别。第12周时,bio-oss复合浓度HIF-1α组与bio-oss骨粉组、空白组差别显著(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硬组织切片显示第12周时,bio-oss复合HIF-1α组有良好的新骨形成。结论:Bio-oss骨粉复合HIF-1α蛋白骨修复材料可以促进拔牙创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HIF-1Α蛋白 拔牙创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窝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邱泽文 刘慧颖 +2 位作者 仲维剑 郑辉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两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两个拔牙窝不作...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延期种植骨结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两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两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在植入种植体,Golden's三色法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种植体周围新骨均生成良好,实验组3个月可见Bio-oss颗粒;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骨-种植体接触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面积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有利于延期种植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种植体 延期种植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镁作为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探索 被引量:24
8
作者 耿芳 谭丽丽 +2 位作者 张炳春 郑丰 杨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8,85,共4页
多孔镁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介绍了多孔镁的制备方法,评述了镁基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其表面可能制备的生物活性涂层,初步探讨了镁基材料在体内的降解机理,并对多孔镁作为一种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的... 多孔镁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介绍了多孔镁的制备方法,评述了镁基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其表面可能制备的生物活性涂层,初步探讨了镁基材料在体内的降解机理,并对多孔镁作为一种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医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对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种植的疗效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毅 万哲 +1 位作者 刘杨 胡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对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种植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2016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85例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究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对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种植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2016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85例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种植,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种植,对比两组牙种植成功情况,分别于种植后1、3、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厚度、新生骨厚度以及密度的变化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0 d,两组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种植成功。种植后6个月,两组患者种植体唇侧骨厚度低于种植后1个月(P<0.05),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1、3、6个月,观察组新生骨平均厚度及平均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种植后6个月的值均高于同组内种植后1个月(P<0.05)。结论 CGF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对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种植疗效较好,能促进新生骨组织生长,提高成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 bio-oss 唇侧缺损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磷酸三钙陶瓷骨内植入后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勤 何季平 +5 位作者 郑启新 尤乃亭 林文梅 李世普 陈芳 阎玉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本文报道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研究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β- T C P) 骨内植入后的超微结构。从实验上说明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新骨生成过程,为探讨可降解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骨生成机理提供... 本文报道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研究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β- T C P) 骨内植入后的超微结构。从实验上说明了多孔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新骨生成过程,为探讨可降解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降解和骨生成机理提供了证据。在体液和活细胞的作用下,磷酸三钙发生溶解,离解为磷酸根离子,通过细胞的活化作用以及碱性磷酸酶、磷酸化酶、 A T P 酶、焦磷酸酶等多种生物酶的生物催化作用,使无机磷酸根参与一系列生命代谢的生化反应进行生物转化,不仅本身能作为骨生长的支架而且能逐渐降解被吸收,引导新骨生成并参与宿主骨的生命过程是可降解磷酸三钙多孔材料不同于其他材料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三钙 内植入 超微结构 β-TCP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多孔β-TCP陶瓷复合移植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启新 郭晓东 +2 位作者 刘勇 段德宇 吴永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 (MSCs)能否构建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 ,提高骨缺损修复质量。方法 :体外将具有促进MSCs增殖分化及刺激毛细血管增殖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bFGF基因转入骨...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 (MSCs)能否构建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 ,提高骨缺损修复质量。方法 :体外将具有促进MSCs增殖分化及刺激毛细血管增殖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bFGF基因转入骨组织工程首选种子细胞MSCs,并与具有良好力学强度及生物活性的可降解β磷酸三钙 (β TCP)多孔基质材料复合移植 ,修复同种异体兔桡骨 15mm长节段性骨缺损。以单纯空载体转染MSCs为对照 ,通过扫描电镜、X线、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结果 :转基因细胞 /基质材料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证实bFGF基因修饰的MSCs增殖分化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体内实验X线及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缺损正常修复 ,有大量活跃的新骨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生成 ;对照组各时间点则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 ,未见明显的新骨及血管生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基因细胞可持续表达bFGF至少 4周以上。结论 :把组织工程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 ,使bFGF持续高效发挥作用 ,研制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 ,为高质量地修复骨缺损 ,特别是治疗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基因修饰 间充质干细胞 多孔β-TCP陶瓷 复合移植 修复 兔节段性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羟基丁酸-戊酸共聚物/生物活性玻璃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任耀彬 郑裕东 +2 位作者 王迎军 陈晓峰 吴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研究了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复合型羟基丁酸 -戊酸共聚物 /溶胶 -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支架材料 ,采用溶液浇注沥滤法制备了任意形状的三维连通多孔结构支架 ,并进行三维结构表征和显微形貌观察 ;通过对成型条件的调节 ,可控制支架的孔径和... 研究了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复合型羟基丁酸 -戊酸共聚物 /溶胶 -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支架材料 ,采用溶液浇注沥滤法制备了任意形状的三维连通多孔结构支架 ,并进行三维结构表征和显微形貌观察 ;通过对成型条件的调节 ,可控制支架的孔径和孔隙率 ;在模拟生理体液中进行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活性测试。研究表明 ,通过控制致孔剂用量、尺寸大小和分散 ,得到的支架材料呈三维连通开孔结构 ,且孔隙分布均匀、孔隙率达 90 %以上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羟基丁酸 -戊酸共聚物与生物活性玻璃良好相容 ,后者粘附在支架孔壁上 ;支架在模拟生理体液中浸泡后发现生物活性玻璃表面有羟基碳酸磷灰石多晶体生成 ,表明复合支架仍保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物 生物活性玻璃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双相HA/TCP和HA在模拟人体体液中类骨磷灰石的形成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友容 刘科伟 +1 位作者 陈继镛 张兴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利用模拟人体体液 (SimulatedBodyFluid ,SBF)流动装置 ,研究SBF在人体肌肉组织流率情况下多孔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HA/TCP)和羟基磷灰石 (HA)陶瓷表面和孔壁类骨磷灰石形成。结果表明 :材料在以生理流率的SBF浸泡 14d后 ,HA/TCP仅在... 利用模拟人体体液 (SimulatedBodyFluid ,SBF)流动装置 ,研究SBF在人体肌肉组织流率情况下多孔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HA/TCP)和羟基磷灰石 (HA)陶瓷表面和孔壁类骨磷灰石形成。结果表明 :材料在以生理流率的SBF浸泡 14d后 ,HA/TCP仅在多孔陶瓷孔隙内部形成类骨磷灰石 ;HA表面和孔隙内壁都未形成类骨磷灰石。如果增加SBF中的Ca2 + 、HPO42 -的浓度 ,则在孔隙内壁有类骨磷灰石形成。材料在静态SBF中浸泡 ,HA/TCP多孔材料孔壁观察到晶状沉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钙陶瓷 SBF 磷灰石 人体体液 诱导 羟基磷灰石 HA/TCP HA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支架-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牟善松 毛萱 +1 位作者 石海涛 汤顺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9-571,共3页
本文通过多孔 β 磷酸三钙陶瓷的性能研究 ,发现将孔度提高到 4 0 %以上、孔径在 10 0~ 5 0 0微米之间时 ,陶瓷还保持一定强度 ;X 射线衍射证实陶瓷组成为 β 磷酸三钙晶体。预期该支架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 制备 性能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陶瓷兔颅骨骨膜下埋植可吸收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晓兵 薛振恂 +3 位作者 周树夏 胡开进 白振西 杨耀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 :通过多孔块状 β -磷酸三钙 (β -TCP)陶瓷兔颅骨骨膜下的埋植实验 ,定量观察β -TCP陶瓷在骨膜下和未造成新鲜骨创面的皮质骨表面之间的可吸收速度 ,为其应用于萎缩牙槽嵴加高术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 :用显微测微尺C5型网格 ... 目的 :通过多孔块状 β -磷酸三钙 (β -TCP)陶瓷兔颅骨骨膜下的埋植实验 ,定量观察β -TCP陶瓷在骨膜下和未造成新鲜骨创面的皮质骨表面之间的可吸收速度 ,为其应用于萎缩牙槽嵴加高术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 :用显微测微尺C5型网格 ,采用“数点法”测量各时间点标本中材料的剩余含量 ,并和羟基磷灰石 (HA)陶瓷组对比。结果 :术后 12周时 β-TCP组材料剩余含量为 35 .40 % ,被吸收的材料量占原来材料含量的 38.6 5 %。 结论 :多孔块状 β-TCP陶瓷在骨膜下的皮质骨表面在引导新骨生成的同时可以被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陶瓷 可吸收性 磷酸钙 牙槽质丢失 牙槽加高术 埋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琦辉 黄汉文 黎志迪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6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究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开颅去骨瓣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钛合金行颅骨缺损修补,实验组应用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 目的探究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开颅去骨瓣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钛合金行颅骨缺损修补,实验组应用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行颅骨缺损修补,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7 d,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亦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实验组NIHSS、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多孔骨瓣配合骨蜡和颅骨锁修补颅骨缺损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多孔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HA人工骨的制取与诱导成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308-310,共3页
多孔羟基磷灰石(HA)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功能,无毒、无免疫反应,因此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多孔HA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人工骨的优越性,并通过实例指出多孔HA具有诱导成骨的能力。
关键词 多孔HA 诱导成 人工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性质及制备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景梅 吴若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7-20,共4页
多孔性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选择和制备是组织工程技术成功运用的关键。从骨架的材料要求、常用的骨架材料、骨架的制备技术等几个方面对组织工程和生物降解支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多孔性生物可降解支架 制备 架材料 组织工程 纤维粘结法 天然生物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 溶液浇铸/粒子沥滤 相分离/乳化 气体发泡 三维印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
19
作者 施咏毅 罗敏清 +2 位作者 毛丽 卢神州 Yong-yi Min-qing Shen-zhou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1,共5页
为了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采用超声波凝胶干燥法制备了SF/HA复合材料;以脱胶茧丝为增强材料,水溶性淀粉为制孔剂,通过去离子水萃取法除去淀粉,制备了SF/HA多孔复合材料。对其孔... 为了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采用超声波凝胶干燥法制备了SF/HA复合材料;以脱胶茧丝为增强材料,水溶性淀粉为制孔剂,通过去离子水萃取法除去淀粉,制备了SF/HA多孔复合材料。对其孔隙率及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并将其植入兔股骨缺损处观察修复的情况。SF/HA多孔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接近75%,孔径尺寸分布约从几微米到400μm,并且孔隙之间相互贯通,其抗压强度可达10 MPa以上,植入兔股骨缺损处未见引起骨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及骨坏死,术后12周发现基本修复骨缺损部位,而空白对照组没有骨生成。SF/HA多孔复合材料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基本要求,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羟基磷灰石 多孔复合材料 修复缺损 Treatment BONE Defect Composites 兔股缺损 抗压强度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支架 法制备 孔隙率 水溶性淀粉 植入 增强材料 炎症反应 去离子水 凝胶干燥 基本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Oss和PerioGlas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麦剑波 唐文 +1 位作者 宋洁文 潘朝斌 《现代医院》 2017年第12期1844-1848,共5页
目的研究对比Bio-Oss和PerioGlas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就诊于我院种植中心的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20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12人,共植入32枚种植体,分别植入Bio-Oss和Perio... 目的研究对比Bio-Oss和PerioGlas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就诊于我院种植中心的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20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12人,共植入32枚种植体,分别植入Bio-Oss和PerioGlas两种骨替代材料,并于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上部永久冠修复。手术完成后随访1年,统计种植体存留率。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拍摄CBCT,并通过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s,PES)、边缘骨水平(Marginal Bone Level,MBL)、唇腭侧骨板宽度、患者满意度,评价种植修复后成骨能力及效果。结果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软组织情况较好,红色美学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改变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改变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骨替代材料的术后6~12个月的边缘骨水平改变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Bio-Oss和PerioGlas均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通过比较发现Bio-Oss吸收较慢,有利于唇侧骨壁宽度的维持,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种植 缺损 bio-oss PERIOG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