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代草酰胺和二环己酮草酰二腙桥联的双核Cu(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Ⅰ. 被引量:6
1
作者 倪行 包建春 +1 位作者 孙岳明 蔡称心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8-221,共4页
Three new binuclearcopper( ) complexesbridged by dithio- oxamidate(dto) group or biscyclohexanone oxalyldihydrazone (BCO) [Cu2 (en) 2 (dto) ](Cl O4) 2 .3H2 O (1)、[Cu2(dien) 2 (dto) ](Cl O4) 2 .2 H2 O (2 ) and [Cu2 (b... Three new binuclearcopper( ) complexesbridged by dithio- oxamidate(dto) group or biscyclohexanone oxalyldihydrazone (BCO) [Cu2 (en) 2 (dto) ](Cl O4) 2 .3H2 O (1)、[Cu2(dien) 2 (dto) ](Cl O4) 2 .2 H2 O (2 ) and [Cu2 (bipy) 2 (BCO) (Cl O4) 2 ](Cl O4) 2 (3) ,where en , bipy and dien denote ethylenediamine,2 ,2′- bipyridyl and diethylentriamine respectively,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electronicspectra and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riable temperature (4. 0 - 30 0 K )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for the complexe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the antiferromagnetic exchang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opper( ) ionswith J(cm-1 ) valuesof- 0 .4 6 2 (1)、- 1.0 3 (2 ) and - 6 .86 (3) .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of complex (3) was also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磁性 二硫代草酰胺 B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氧桥联的双核铜(Ⅱ)配合物Cu_2(Salen)_2的合成、结构和光谱性质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昊宇 廖代正 +2 位作者 姜宗慧 阎世平 王耕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017-1020,共4页
报道了双核铜(Ⅱ)配合物Cu2(Salen)2(Salen为N,N′-二水杨醛乙二胺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该晶体属单斜晶系,具有C2/c(No.15)空间群,a=2.6580(5)nm,b=0.6986... 报道了双核铜(Ⅱ)配合物Cu2(Salen)2(Salen为N,N′-二水杨醛乙二胺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该晶体属单斜晶系,具有C2/c(No.15)空间群,a=2.6580(5)nm,b=0.6986(1)nm,c=1.4718(3)nm,β=97.63(3)°,V=2.708(1)nm3,Z=8,Dc=1.618Mg/m3,F(000)=1352,R=0.088,wR=0.073,GOF(F)=0.89.该化合物是由两个氧桥桥联的双核铜(Ⅱ)配合物,铜(Ⅱ)离子处于五配位的畸变四方锥配位环境中报道了双核铜(Ⅱ)配合物Cu2(Salen)2(Salen为N,N′-二水杨醛乙二胺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该晶体属单斜晶系,具有C2/c(No.15)空间群,a=2.6580(5)nm,b=0.6986(1)nm,c=1.4718(3)nm,β=97.63(3)°,V=2.708(1)nm3,Z=8,Dc=1.618Mg/m3,F(000)=1352,R=0.088,wR=0.073,GOF(F)=0.89.该化合物是由两个氧桥桥联的双核铜(Ⅱ)配合物,铜(Ⅱ)离子处于五配位的畸变四方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桥桥联 双核铜 配合物 晶体结构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和铜(Ⅱ)的双核大鸟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勤慧 杨升 +1 位作者 沈孟长 彭庆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用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4-正己基硫脲缩合成大鸟配体,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与Ni^(2+)及Cu^(2+)生成的双核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探讨了两中心原子间的作用,测定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与CO的键合,并用红外光谱证... 用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4-正己基硫脲缩合成大鸟配体,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与Ni^(2+)及Cu^(2+)生成的双核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探讨了两中心原子间的作用,测定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与CO的键合,并用红外光谱证实了Ni(Ⅱ)配合物有活化CO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大鸟配体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乙二水杨酰胺合镍(Ⅱ)酸根的双核镍(Ⅱ)及镍(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代正 雷进武 +1 位作者 赵倩华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34,共6页
以N,N′-乙二水杨酰胺合镍酸钠同二价金属离子和2,2-联吡啶(bpy)或1,10菲绕啉(phen)反应制得双核配合物,[Ni(samen)Cu(L)]和[Ni(samen)Ni(L)_2](L=bpy,phen).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等方法已推定[Ni(samen)]~2-中的Ni(Ⅱ)的配位环... 以N,N′-乙二水杨酰胺合镍酸钠同二价金属离子和2,2-联吡啶(bpy)或1,10菲绕啉(phen)反应制得双核配合物,[Ni(samen)Cu(L)]和[Ni(samen)Ni(L)_2](L=bpy,phen).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等方法已推定[Ni(samen)]~2-中的Ni(Ⅱ)的配位环境为平面四方型,而被bpy或phen配位的Cu(Ⅱ)和Ni(Ⅱ),分别为平面四方型和畸变八面体构型。 据此,本文指派了配合物的电子光谱,评价了Dq,B,β等配位场参数,并且用配位场理论模型算出了有效磁矩,Ni(Ⅱ)-Cu(Ⅱ)配合物的g_(11),与g_1,结果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镍-镍 镍-铜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2-氨丙基)草酰胺合铜的双核Cu(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廖代正 白令君 +1 位作者 李立存 王耕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437-1439,共3页
含多原子桥联异双核配合物的研究对阐明生物体中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金属酶活性中心的本质有重要意义,基于草酰胺根的有效成桥功能,Kahn使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Cu(oxpn))作为双齿单核断片合成了双铜配合物[Cu(oxpn)Cu(bpy)](C... 含多原子桥联异双核配合物的研究对阐明生物体中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金属酶活性中心的本质有重要意义,基于草酰胺根的有效成桥功能,Kahn使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Cu(oxpn))作为双齿单核断片合成了双铜配合物[Cu(oxpn)Cu(bpy)](ClO_4)_2,最近,在我们实验室也用此单核断片合成了端接p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配合物 草酰胺桥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乙二水杨酰胺合铜(Ⅱ)酸根的Cu(Ⅱ)-Co(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廖代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7期647-650,共4页
本文报道了2个新的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制备。经元素分析和红外、电子光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某些性质。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Cu()-Co()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套索冠醚双核铜(Ⅱ)配合物的磁性质研究
7
作者 张华 王国雄 +4 位作者 季峰 王谷丰 王德 胡宏纹 姚天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1-334,共4页
测定了双臂套索冠醚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OH)](ClO4)3Me2CO(L=N,N′-二(8-喹啉甲基)-1,4,10,13-四氧-7,16-二氮环八环)的变温磁化率(4~300K),所加场强为5.0×... 测定了双臂套索冠醚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OH)](ClO4)3Me2CO(L=N,N′-二(8-喹啉甲基)-1,4,10,13-四氧-7,16-二氮环八环)的变温磁化率(4~300K),所加场强为5.0×105A/m.拟合了变温磁化率数据,得到J=-279.4cm-1;加上分子场校正后,得J=-257.7cm-1,Zj′=-30.1cm-1.拟合结果表明,分子间存在反铁磁性交换作用,而分子内的磁交换(J<500cm-1)还未大到使其反铁磁性交换作用变为抗磁性.用自旋倾斜体系解释了其反常的χm-H图.晶体结构和Cu2+3d轨道的分析表明,磁交换作用是通过OH桥进行的.比较了另外2个类似的双核铜(Ⅱ)大环OH桥联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双臂套索冠醚 磁性 双核铜配合物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氧桥联的不对称双铜(Ⅱ)和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
8
作者 廖代正 张智勇 +1 位作者 赵倩华 王耕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合成了一组新的不对称双核配合物「Cu(samen)Cu(terp)」和「Cu(samen)Zn(terp)」,samen^4和terp分别表示N N’-乙二水杨酰胺胺根阴离子和2.2′:6′2″-联三吡啶。配合物「Cu(samen)Cu(terp)」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与... 本文合成了一组新的不对称双核配合物「Cu(samen)Cu(terp)」和「Cu(samen)Zn(terp)」,samen^4和terp分别表示N N’-乙二水杨酰胺胺根阴离子和2.2′:6′2″-联三吡啶。配合物「Cu(samen)Cu(terp)」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与Bleancy-Bowers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0.538cm^(-1),表明配合物中铜离子间有极弱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酚氧桥 铜()—铜() 铜()—锌()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酰二胺桥联的铜(Ⅱ)─镍(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磁性及抗菌活性
9
作者 焉翠蔚 王汉忠 +1 位作者 李延团 张玉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77-82,共6页
合成和表征了3种以草酰胺为桥联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pn)Ni(L)2](ClO4)2。oxpn代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为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1,10-邻菲... 合成和表征了3种以草酰胺为桥联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pn)Ni(L)2](ClO4)2。oxpn代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为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1,10-邻菲啉(Phen)和5-硝基-1,10-邻菲啉(NO2-Phen)。测定了配合物[Cu(oxpn)Ni(Me2bpy)2](ClO4)2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98.6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测试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杀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双核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草酰胺桥 双核配合物 抗菌活性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吡啶类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佟萍 吴江萌 +6 位作者 徐萍 王晓莹 李海南 王城 杨斯淇 周嘉荟 许瑞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09-1316,共8页
分别以3-甲基-2-氨基吡啶(L_(1))、5-溴-2-氨基吡啶(L_(2))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新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CH_(3)COO)_(4)(L_(1))_(2)](1)和[Cu_(2)(CH_(3)COO)_(4)(L_(2))_(2)](2),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 分别以3-甲基-2-氨基吡啶(L_(1))、5-溴-2-氨基吡啶(L_(2))为配体,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新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CH_(3)COO)_(4)(L_(1))_(2)](1)和[Cu_(2)(CH_(3)COO)_(4)(L_(2))_(2)](2),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高分辨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1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2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每个配合物含有2个铜中心离子、4个醋酸根离子和2个配体(L_(1)或L_(2))分子;每个醋酸根都起到桥联作用,分别与2个Cu^(2+)配位,形成笼状结构;每个Cu^(2+)均为五配位变形四方锥构型。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显示出良好抑制作用;对DPPH·具有良好清除效果;均表现出准可逆氧化还原的电化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氨基吡啶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基-5-溴苯二甲醛类双Schiff碱及其双核Cu(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11
作者 吴育扬 甘兰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648-653,共6页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双Schiff碱,2.6-双[N-(2-羟基-X-苯基)亚胺甲基]4—R—苯甲醚,(R=Br, X=OMe, diMe, Me,t-Bu, H, Cl, NO_2)以及对应的双核Cu(Ⅱ)配合物。用红外、紫外、磁天平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讨论了配位前后一些光谱性质的变化...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双Schiff碱,2.6-双[N-(2-羟基-X-苯基)亚胺甲基]4—R—苯甲醚,(R=Br, X=OMe, diMe, Me,t-Bu, H, Cl, NO_2)以及对应的双核Cu(Ⅱ)配合物。用红外、紫外、磁天平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讨论了配位前后一些光谱性质的变化,阐明了不同R、X基团对磁交换作用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西佛碱 双核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研究(Ⅻ)──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对4-取代苯酚的分子识别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育 尤长城 +3 位作者 韩宝航 李玉梅 厉斌 陈荣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316-1320,共5页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在25.0℃时测定了不同pH值下α-,β-,γ-环糊精以及1mol/LNaOH水溶液中α-和β-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4-取代苯酚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化学计量法表明,主体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客体4-取代苯酚形成...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在25.0℃时测定了不同pH值下α-,β-,γ-环糊精以及1mol/LNaOH水溶液中α-和β-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4-取代苯酚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化学计量法表明,主体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客体4-取代苯酚形成了1:1的超分子配合物.从主-客体间的尺寸关系、pH值、多点识别和诱导契合作用等因素讨论了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对客体4-取代苯酚的分子识别机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对4-取代苯酚具有特殊的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分子识别 取代苯酚 双核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邻氯苯甲酸及联吡啶为配体的双核铜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石智强 季宁宁 +1 位作者 何国芳 韩银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07-1512,共6页
以醋酸铜、邻氯苯甲酸(o-CBA)和2,2′-联吡啶(2,2′-bipy)为原料在甲醇水介质中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五配位的双核铜髤配合物[Cu(o-CBA)2(2,2′-bipy)]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 以醋酸铜、邻氯苯甲酸(o-CBA)和2,2′-联吡啶(2,2′-bipy)为原料在甲醇水介质中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1个新的五配位的双核铜髤配合物[Cu(o-CBA)2(2,2′-bipy)]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2.0460(4)nm,b=1.0065(2)nm,c=2.1601(4)nm,V=4.4483(15)nm3,Z=4,Dc=1.585 g.cm-3,R1(I>2σ(I))=0.038 6,wR2(I>2σ(I))=0.080 2。配合物中2个铜髤离子通过2个桥连邻氯苯甲酸配体形成了1个双核结构,Cu(1)…Cu(1A)距离为0.343 27(8)nm。配合物中每个铜髤离子均分别与来自1个2,2′-bipy的2个氮原子和3个邻氯苯甲酸根的3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结构。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弱的C-H…O氢键和C-H…π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对配合物中[Cu(o-CBA)2(2,2′-bipy)]结构单元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氯苯甲酸 2 2′-联吡啶 双核铜髤配合物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铜髤配合物[Cu_2(phen)_2(H_2O)_2(μ_2-C_2O_4)](NO_3)_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文贯 潘育方 彭翠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9-712,共4页
A new b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Cu2(phen)2(H2O)2( μ2-C2O4)](NO3)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UV-Vis spectrum.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 A new binuclear copper(Ⅱ) complex, [Cu2(phen)2(H2O)2( μ2-C2O4)](NO3)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UV-Vis spectrum.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Crystal data: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0.712 21(8) nm, b=1.170 93(14) nm, c=1.783 7(2) nm, β=111.828(2)°, and V=1.380 8(3) nm3, Dc=1.769 Mg·m-3, Z=2, F(000)=744, R1=0.025 4, wR2=0.069 5, Gof=1.077, Δρ=328^-455 e·nm-3. The complex is packed by one centrosymmetry binuclear copper(Ⅱ) unit, oxalate dianion and NO3- anion. In the molecule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two Cu(Ⅱ) ions are bridged by oxalate dianion and each Cu(Ⅱ) ions coordinate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1,10-phenanthroline ligand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water to form a five-coordinate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configuration. The hydrogen bonds are observed between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and NO3- anions. The analysi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has a two-dimensional stacking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is formed by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stacking effect of aromatic ring. CCDC: 255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草酸根桥联 晶体结构 complex analysis CRYSTAL CRYSTAL network NO3^- Cu() 合成 UV-VIS and spect space group the The data unit with ATOM form one are new Its was ani 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桥联双核铜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作用及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明艳 许兴友 +1 位作者 高键 程青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376,共4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将新型双核铜配合物修饰于玻碳(GC)电极表面制得[LCu]2BP/GC电极。研究了[LCu]2BP/GC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发现该电极对对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考察了该电极作为对苯二酚传感器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修饰电... 采用电沉积方法将新型双核铜配合物修饰于玻碳(GC)电极表面制得[LCu]2BP/GC电极。研究了[LCu]2BP/GC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发现该电极对对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考察了该电极作为对苯二酚传感器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pH5.0PBS缓冲溶液,0.0~0.5V电位范围内进行半微分线性扫描,其催化电流峰高与对苯二酚浓度在1.00×10^-6 3.0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0×10^-2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09%(n=7)。用于测定合成样品中的对苯二酚含量,回收率在98%~10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2-四乙酰基乙烷阴离子(TAE^(2-))桥联的邻菲咯啉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小平 邹建忠 +2 位作者 查正根 段春迎 徐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3-797,共5页
合成了两个以1,1,2,2-四乙酰基乙烷阴离子(TAE2- )为桥联的双核铜配合物(Cuphen)2TAE(ClO4)2·4H2O(Ⅰ)和[(phenCu)(phenCuCl)TAE](ClO4)·4H2O(... 合成了两个以1,1,2,2-四乙酰基乙烷阴离子(TAE2- )为桥联的双核铜配合物(Cuphen)2TAE(ClO4)2·4H2O(Ⅰ)和[(phenCu)(phenCuCl)TAE](ClO4)·4H2O(Ⅱ),并进行表征。对配合物(Ⅱ)进行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No.15),晶胞参数为a= 25.465(5),b= 13.064(3),c= 12.125(2),β= 110.72(3)°,晶胞体积V= 3773(2)3, Z=4,最终偏离因子R= 0.070, Rw = 0.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E^2- 邻菲咯啉 配合物 双核 磁性质 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庆海 刘德成 高建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44-3048,共5页
利用Cu(NO3)2·3H2O甲醇溶液和双吡咯亚胺配体二氯甲烷溶液通过扩散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核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该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利用Cu(NO3)2·3H2O甲醇溶液和双吡咯亚胺配体二氯甲烷溶液通过扩散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核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该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为a=1.60416(14)nm,b=0.97494(9)nm,c=2.2855(2)nm,α=90°,β=94.0540(10)°,γ=90°,R1=0.0309,w R2=0.0840。在该配合物中,每个配体分别与两个中心金属铜离子螯合,铜离子采取畸变的平面四边形配位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双吡咯亚胺配体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双核铜配合物[Cu2(C7H(19)N3O)2(C(10)H8N2)](ClO4)4·H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18
作者 钱保华 许兴友 +2 位作者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05-1708,共4页
A binuclear complex {[Cu2(C7H19N3O)2(C10H8N2)](ClO4)4·H2O}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copper perchlorate hexahydrate,1-[bis(aminoethyl) amino]-2-propanol and 4,4'-bipyridyl in methanol medium.It... A binuclear complex {[Cu2(C7H19N3O)2(C10H8N2)](ClO4)4·H2O}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copper perchlorate hexahydrate,1-[bis(aminoethyl) amino]-2-propanol and 4,4'-bipyridyl in methanol medium.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um,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al analysis.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ound was also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crystal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n and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a=0.927 65(11) nm,b=1.678 2(3) nm,c=1.315 97(13) nm,β=97.748(2) °,V=2.029 9(4) nm3,Dc=1.671 g·cm-3,μ=1.394 mm-1,Z=2,F(000) =1 052.CCDC:692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双核配合物 谱学表征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1,1,2,2-四乙酰基乙烷阴离子(TAE^(2-))桥联的联吡啶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
19
作者 沈小平 邹建忠 +3 位作者 查正根 徐正 YipBoonChuan FunHoongKunc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41-647,共7页
合成了2 个以1 ,1 ,2 ,2四乙酰基乙烷阴离子( T A E2 - ) 为桥联的双核铜配合物[(bipy Cu)(bipy Cu H2 O) T A E]( Cl O4)2 ·2 H2 O( Ⅰ) 和(bipy Cu)2 T A ... 合成了2 个以1 ,1 ,2 ,2四乙酰基乙烷阴离子( T A E2 - ) 为桥联的双核铜配合物[(bipy Cu)(bipy Cu H2 O) T A E]( Cl O4)2 ·2 H2 O( Ⅰ) 和(bipy Cu)2 T A E( P F6)2 ·3 H2 O( Ⅱ) 及1 个多核铜配合物[ Cu T A E·2 H2 O]n( Ⅲ) ,并进行了表征。对配合物( Ⅰ) 进行了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P21/ n ,晶胞参数为a = 7 .923(1) .465(5) 〓, b = 16 .068(3) 〓, c = 30 .182(7) 〓, β= 93 .18(2)°,晶胞体积 V= 3836 .5(12) 〓3 , Z= 4 , 最终偏离因子 R1 = 0 .1135 ,w R2 = 0 .3121 。磁性质研究表明在这两个双核铜配合物中两个金属铜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E^2- 磁相互作用 配合物 结构 磁性 双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含吡唑环的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清除自由基活性(英文)
20
作者 杨红 郭丽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9-1064,共6页
以三(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TMPzA)及2,5-噻吩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2个双核Cu的配合物[Cu_2(DMPzA)_2(TPDC)_2]ClO_4(1)和[Cu_2(TMPzA)_2(TPDC)(H_2O)_2](ClO_4)_2(2)。在1中,配体TMPzA发生裂解,以二(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DMPzA)与Cu配... 以三(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TMPzA)及2,5-噻吩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2个双核Cu的配合物[Cu_2(DMPzA)_2(TPDC)_2]ClO_4(1)和[Cu_2(TMPzA)_2(TPDC)(H_2O)_2](ClO_4)_2(2)。在1中,配体TMPzA发生裂解,以二(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DMPzA)与Cu配位,并在2个Cu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大环,2个Cu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786 84 nm。清除自由基实验发现,配合物1比2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Feton体系 清除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