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β-半乳糖苷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表达及其酶学性质
1
作者 符长春 杨瑞金 仝艳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7,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的合成提供新的双歧杆菌酶源,对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TCC2952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异源表达。... 本研究旨在为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的合成提供新的双歧杆菌酶源,对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TCC2952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异源表达。研究β-gal^(ATCC29521)的异源表达条件和发酵优化条件、酶学性质及其在乳清体系合成GOS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β-gal^(ATCC29521)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2,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发酵优化实验结果表明,E.coli BL21(DE3)-pET28a-β-gal^(ATCC29521)重组菌在含有10 g/L蔗糖、12 g/L胰蛋白胨、24 g/L酵母粉的培养基中,且0.05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在27℃诱导培养16 h后,酶活力可达318.03 U/mL。粗酶液经过镍柱亲和层析得到电泳纯蛋白,其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5和40℃。β-gal^(ATCC29521)纯化酶在温度10~30℃和pH 6.5~9.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Mn^(2+)和Mg^(2+)可显著提高酶活性,Cu^(2+)和Fe^(3+)则显著抑制酶活性。以乳清为底物合成GOS时,该酶的产率为29.83%。研究结果表明β-gal^(ATCC29521)在GOS的制备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Β-半乳糖苷酶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ATCC 29521 发酵优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ietary habits affected the adaptation of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to the intestinal tract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2
作者 Min Li Jie Yu +3 位作者 Weicheng Li Qiong Wu Jiaqi Sun Zhihong Su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006-3017,共12页
Recent research on the genome of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solation sources(intestinal tract niche)recently,but reports on the isolation region are limited.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 Recent research on the genome of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solation sources(intestinal tract niche)recently,but reports on the isolation region are limited.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genome of B.bifidum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by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Results at the genome level indicated that the GC content of American isolat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ese and Russian isolates.The phylogenetic tree,based on 919 core genes showed that B.bifidum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solation region.Furthermore,functional annot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opy numbers of 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s)involv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lant and host sources in B.bifidum were high,and 18 CAZy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cros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indicating that B.bifidum had adapted to the human intestinal environment,especially in the groups with diets rich in fiber.Dietary habits wer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of B.bifidum acros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Additionally,B.bifidum exhibited high diversity,evident in glycoside hydrolases,the CRISPR-Cas system,and prophages.This study provides a genetic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bifid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Comparative genomics Genetic diversity ADAPTATION 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B1通过提高乙酸水平调节宿主胃肠递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缓解便秘
3
作者 张童 卢慧敏 +4 位作者 程婷 王琳琳 王刚 赵建新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7,共8页
便秘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胃肠道症状之一,其形成原因多样,需要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该研究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构建便秘模型,使用两歧双歧杆菌B1干预小鼠4周,确定了其在便秘缓解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并进一步对相关的便秘指标、肠腔内的... 便秘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胃肠道症状之一,其形成原因多样,需要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该研究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构建便秘模型,使用两歧双歧杆菌B1干预小鼠4周,确定了其在便秘缓解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并进一步对相关的便秘指标、肠腔内的短链脂肪酸代谢物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在其中介导的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B1通过提高肠道内Ruminococcaceae UCG-010、Staphylococcus属的相对丰度,降低A 2、Lachnoclostridium、Coriobacteriaceae UCG-002、Desulfovibrio属的相对丰度,提高粪便中乙酸和异戊酸的水平,从而提高兴奋性胃肠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胺、胃泌素的水平,降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并提升宿主的抗氧化能力(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从而改善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缓解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两歧双歧杆菌 胃肠活性肽 神经递质 乙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F35培养基优化及恒定pH发酵研究
4
作者 田睿 石阳阳 +2 位作者 杨睿 张灏 杭锋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提高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中活菌浓度,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添加0.5 g/L L-半胱氨酸盐酸盐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培养基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氮源的种类及添加... 为提高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中活菌浓度,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添加0.5 g/L L-半胱氨酸盐酸盐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培养基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添加量、氮源的种类及添加量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于恒定pH发酵条件下优化葡萄糖添加量。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最优添加量为1.5 g/L;氮源的最优复配为: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FM98510 g/L,在200 L体系恒定pH 5.7发酵时,葡萄糖最优添加量为32 g/L。经优化后,两歧双歧杆菌F35发酵液最高活菌数为(8.01±0.70)×109 CFU/mL,是优化之前的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F35 L-半胱氨酸盐酸盐 氮源 培养基优化 恒定pH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解析两歧双歧杆菌B1628遗传背景及潜在益生基因
5
作者 田桂铭 周润芝 +3 位作者 吴琼 赵飞燕 李伟程 于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0,共9页
该研究团队前期从健康婴儿粪便分离得到有较好耐酸耐胆盐能力的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628,其灭活菌体可以缓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结肠炎症性水肿,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基于生物信息... 该研究团队前期从健康婴儿粪便分离得到有较好耐酸耐胆盐能力的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628,其灭活菌体可以缓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小鼠结肠炎症性水肿,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B.bifidum B1628的遗传背景和潜在益生基因,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对B.bifidum B1628进行Illumina与Oxford Nanopore结合的全基因组测序,结合NCBI Refseq数据库中119株B.bifidum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B.bifidum B1628基因组仅有1条2234414 bp的环状染色体且不含质粒,GC含量为62.4%,包含1769个蛋白质编码区。120株B.bifidum共包含6554个泛基因,呈开放型。基于987个核心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120株B.bifidum聚为8个不同的分支,呈地区聚集性,B.bifidum B1628属于分支1,该分支菌株均分离自中国。功能分析发现B.bifidum B1628包含叶酸、色氨酸、乳酸合成基因,耐酸、耐胆盐、氧化应激等与环境压力相关基因以及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该研究揭示了B.bifidum B1628全基因组特征,发现多个潜在益生基因,为该菌株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比较基因组学 遗传背景 潜在益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n对Lactobacillu acidophilus La-5和Bifidobacte ium bifidum Bb-12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正钧 周诚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在MRS平板上,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Nisin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生长的抑制作用。当Nisin浓度≥50ug/ml时,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在MRS平板上,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Nisin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生长的抑制作用。当Nisin浓度≥50ug/ml时,对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则几乎不生长,即使Nisin的浓度仅为25ug/ml;当L.acidophilus la-5和B.bifidum Bb-12单独或两者共同在37℃发酵10%(w/w)还原脱脂奶时,脱脂奶中添加的50ug/ml Nisin对B.bifidum Bb-12表现出杀菌作用,而对L.acidophilus La-5则为抑菌作用。当延长培养时间后,L.acidophilus La-5的存在可以降低Nisin对B.bifidum Bb-12的致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N LactobacillusAcidophilusLa-5 B.bifidumBb-12 抑菌作用 杀菌作用 细菌素 乳酸菌 食品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B11调控肠道屏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贾晓蒙 路江浩 +6 位作者 李思童 李旭阳 贾洪利 梁丛丛 霍文敏 郭润晴 杨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章以肠道菌群体外批量发酵系统与HT-29细胞相结合,分析了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1对肠道机械屏障的调控及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巨噬细胞RAW264.7影响,探讨B11对免疫... 文章以肠道菌群体外批量发酵系统与HT-29细胞相结合,分析了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11对肠道机械屏障的调控及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巨噬细胞RAW264.7影响,探讨B11对免疫屏障的调控。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B11可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拮抗ETEC对HT-29的损伤,提高HT-29黏蛋白MUC2和MUC5AC、紧密连接蛋白ZO-2、Claudin-1和Occudin的mRNA相对表达率至3.78、1.75、4.86、4.06和3.29。经过B11菌悬液处理RAW264.7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提升(17.48±2.49)%,吞噬率提升(21.63±9.85)%,促进了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分泌(P<0.05)。可知,两歧双歧杆菌B11能够增强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肠道屏障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免疫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枣低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8
作者 孙晓瑞 王维静 +2 位作者 王嵘 张攀攀 石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78-82,共5页
采用超声提取工艺提取灰枣低聚糖,以低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灰枣低聚糖超声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10 g/mL,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试... 采用超声提取工艺提取灰枣低聚糖,以低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灰枣低聚糖超声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10 g/mL,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试验,得率达到1.38%,且灰枣低聚糖具有促进两歧双歧杆菌生长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低聚糖 超声提取 两歧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双歧杆菌在离心过程中活菌收得率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田洪涛 张柏林 +1 位作者 贾英民 张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7-30,共4页
菌体细胞的分离技术是制备双歧杆菌冻干制剂重要的中间工艺环节。本文建立了研究离心过程中活菌收得率与损失率、存活率相关性试验方法。选择改良MRS培养基为离心基质,研究了离心力、离心时间、基质PH对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离... 菌体细胞的分离技术是制备双歧杆菌冻干制剂重要的中间工艺环节。本文建立了研究离心过程中活菌收得率与损失率、存活率相关性试验方法。选择改良MRS培养基为离心基质,研究了离心力、离心时间、基质PH对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离心损失率和存活率的影响,确定了活菌收得率最高的适宜离心条件。结果表明:增大离心力和延长离心时间,离心损失率和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1);影响离心存活率的阈值为4297g(5000r/min)30min或5157g(6000r/min)20min,最适离心条件3438g(4000r/min)10min或6446g(7500r/min)5min,活菌收得率高达98.92%或98.81%;选取3438g(4000r/min10min离心,基质pH对活菌收得率无显著影响(>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离心 收得率 冻干制剂 活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冻干菌粉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帆 赵敏 +3 位作者 李来酉 鹿晓菲 王炎 张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21-224,共4页
优化双歧杆菌冻干菌粉的制备工艺及检测冻干菌粉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中的耐受性和贮存稳定性,采用3种方法制备双歧杆菌冻干菌粉。方法1:双歧杆菌在牛奶还原培养基中的扩大培养液加入甘露醇作为保护剂制备冻干菌粉;方法2:双歧杆菌在PTYG... 优化双歧杆菌冻干菌粉的制备工艺及检测冻干菌粉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中的耐受性和贮存稳定性,采用3种方法制备双歧杆菌冻干菌粉。方法1:双歧杆菌在牛奶还原培养基中的扩大培养液加入甘露醇作为保护剂制备冻干菌粉;方法2:双歧杆菌在PTYG培养基中的扩大培养液经低温离心得到菌泥,向菌泥中加入保护剂甘露醇、增量赋形剂脱脂乳粉制备冻干菌粉;方法3:同方法2得到菌泥,向其中加入保护剂甘露醇、包埋剂明胶及增量赋形剂脱脂乳粉制备冻干菌粉。由方法2得到菌粉活菌数较高,为1.31×1010CFU/g;经模拟胃肠环境处理后,活菌数仍保持在4.19×108CFU/g;对胃酸、胆汁酸具有很高的耐受力。经典加速实验证明由方法2制备的菌粉室温保存1年以上活菌数仍保持在107数量级,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菌泥 冻干保护剂 冻干菌粉 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合 齐康儒 +3 位作者 李轶超 刘誉 胡曼 吴玉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4,共4页
以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为试验菌株,以冻干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两歧双歧杆菌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的优化配方为菊糖13%,水苏糖11%,低聚木糖7%,经重复试验验... 以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为试验菌株,以冻干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两歧双歧杆菌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的优化配方为菊糖13%,水苏糖11%,低聚木糖7%,经重复试验验证后的冻干存活率是(88.7±1.3)%,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两歧双歧杆菌 冷冻干燥 冻干保护剂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微胶囊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来酉 赵敏 +1 位作者 张帆 鹿晓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144,共4页
以明胶、果胶、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为壁材,采用乳化法双层包埋制备双歧杆菌微胶囊。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在10~30μm。检测结果表明,微胶囊内活菌数可达到109CFU/g以上,菌体包埋率可达到82.24%。经模拟胃酸、胆汁酸处理后活菌数仍在1... 以明胶、果胶、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为壁材,采用乳化法双层包埋制备双歧杆菌微胶囊。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在10~30μm。检测结果表明,微胶囊内活菌数可达到109CFU/g以上,菌体包埋率可达到82.24%。经模拟胃酸、胆汁酸处理后活菌数仍在108CFU/g以上,对酸有很高的耐受力;经人工肠液处理15min,微胶囊几乎全部崩解,肠溶释放率可达到95.81%。通过经典的加速实验证明微胶囊的活菌贮藏稳定性较好,室温下贮藏1年其活菌数仍可以保持在108CFU/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乳化法 微胶囊 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体外抑制断奶仔猪肠道病原菌的研究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彤 许梓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4-669,共6页
为探明两歧双歧杆菌对仔猪肠道病原菌的抑菌机理,通过两歧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进行6、12、24、48h共培养,判断抑菌效果并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在体外对仔猪肠道3种病原菌的生... 为探明两歧双歧杆菌对仔猪肠道病原菌的抑菌机理,通过两歧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进行6、12、24、48h共培养,判断抑菌效果并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在体外对仔猪肠道3种病原菌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病原菌并不影响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可见,两歧双歧杆菌不能与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发生共凝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肠道 猪霍乱沙门氏菌 断奶仔猪 生长 病原菌 大肠杆菌K88 抑菌机理 两歧双歧杆菌 体外抑制 机理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1.1852的工业化发酵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鹿晓菲 赵敏 +1 位作者 李来酉 张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2,108,共5页
通过优化获得适合双歧杆菌工业化生产的,成本低廉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从番茄汁、低聚果糖、废糖蜜、马铃薯淀粉、玉米浆、豆饼粉6个因素中选出较优因素,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的适宜配方及适宜发酵条件。... 通过优化获得适合双歧杆菌工业化生产的,成本低廉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从番茄汁、低聚果糖、废糖蜜、马铃薯淀粉、玉米浆、豆饼粉6个因素中选出较优因素,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的适宜配方及适宜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番茄汁80ml/L、低聚果糖15g/L、废糖蜜20ml/L、玉米浆110mL/L、0.1%刃天青1mL/L、吐温-801mL/L、盐溶液40mL/L及L-半胱氨酸盐酸0.5g/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温度40℃、起始pH6.8、接种量3%,发酵时间32h。优化得到的培养基成本较低,发酵条件简单易控,适合双歧杆菌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培养基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耐氧耐酸耐胆盐优良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熊三玉 管斌 +3 位作者 孔青 董书阁 王艳 郑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通过反复驯化的培养方法将两歧双歧杆菌驯化成耐氧耐酸耐胆盐的优良菌株。实验结果表明,在牛乳培养基中耐氧驯化后的双歧杆菌的增殖比例为41000%,而原始菌的增殖比例仅为8233%,且前者的凝乳时间为后者的2/3;经过耐酸驯化的菌株在低pH值... 通过反复驯化的培养方法将两歧双歧杆菌驯化成耐氧耐酸耐胆盐的优良菌株。实验结果表明,在牛乳培养基中耐氧驯化后的双歧杆菌的增殖比例为41000%,而原始菌的增殖比例仅为8233%,且前者的凝乳时间为后者的2/3;经过耐酸驯化的菌株在低pH值条件下的产酸性能也大为提高,且耐酸性明显优于未经驯化的菌株;胆盐驯化的菌株经胆盐浓度为0.5%的培养后也有较高的活菌数,其对胆盐的忍耐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耐氧 耐酸 耐胆盐 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方式对双歧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汤丹剑 卫莉 张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用 4种不同的简易厌氧培养方式对两歧双歧杆菌进行计数 ,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双层半固体培养计数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双歧杆菌培养计数方法 ,不但有较高的活菌检出率 ,而且具有检测时间短、材料消耗少、操作容易等特点。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计数 厌氧培养 检测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在转谷氨酰胺酶作用下包埋益生菌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强 许卓 +5 位作者 辇伟峰 刘小鸣 赵建新 田丰伟 张灏 陈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123,共4页
为了提高双歧杆菌在人体胃肠道中的存活率,以乳清蛋白为壁材,转谷氨酰胺酶为交联剂,通过乳化凝胶的方法制备包埋有两歧双歧杆菌的蛋白质微球。实验表明:以此工艺制备的微球成球性较好,粒径为(308.2±16.2)μm,益生菌包埋率为87.8%&#... 为了提高双歧杆菌在人体胃肠道中的存活率,以乳清蛋白为壁材,转谷氨酰胺酶为交联剂,通过乳化凝胶的方法制备包埋有两歧双歧杆菌的蛋白质微球。实验表明:以此工艺制备的微球成球性较好,粒径为(308.2±16.2)μm,益生菌包埋率为87.8%±10.0%,与未包埋的两歧双歧杆菌比较,经过包埋后的两歧双歧杆菌在模拟胃液和高胆盐溶液中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5个和2个对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微球 分离乳清蛋白 转谷氨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F-35对Caco-2细胞中α-葡萄糖苷酶活及葡萄糖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佩 党辉 +5 位作者 张秋香 刘小鸣 赵建新 陈永泉 张灏 陈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77-180,184,共5页
本文以Caco-2细胞建立的Transwell模型研究了两歧双歧杆菌F-35的发酵上清和细胞内容物对葡萄糖转运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S-I)、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以Caco-2细胞建立的Transwell模型研究了两歧双歧杆菌F-35的发酵上清和细胞内容物对葡萄糖转运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S-I)、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F-35的发酵上清和细胞内容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13.3%和21.0%,对葡萄糖的转运抑制率分别为15.0%和29.7%;使S-I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下调3.3倍和3.7倍,SGLT-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下调3.5倍和1.6倍,GLUT-2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下调4.4倍和1.3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两歧双歧杆菌F-35可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葡萄糖转运的抑制及对S-I、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的抑制,来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水解和影响葡萄糖吸收,具有潜在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F-35 CACO-2细胞 Α-葡萄糖苷酶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肠溶活菌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景圣 胡耀辉 王玉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对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进行最适pH值流加中和培养,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后,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及特殊的工艺处理,研制出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肠溶软胶囊、肠溶硬胶囊和普通硬胶囊等系列活菌制剂。并且对这些制剂进行了物理性状、胃肠崩... 对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进行最适pH值流加中和培养,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后,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及特殊的工艺处理,研制出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肠溶软胶囊、肠溶硬胶囊和普通硬胶囊等系列活菌制剂。并且对这些制剂进行了物理性状、胃肠崩解、模拟胃肠综合试验,以及常温保存试验等分析检测,对上述各种制剂的特性及性能指标作出了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双歧杆菌 肠溶活菌胶囊 模拟胃肠试验 保存效果 微生态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微胶囊二次包衣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强 梁华忠 +3 位作者 龚雷淋 刘达玉 王卫 李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50-252,270,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蛋白质微胶囊对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在人体胃液中的保护效果,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对蛋白质微胶囊进行二次包衣。通过考查两歧双歧杆菌在模拟胃液(SGJ)中的存活率和微胶囊粒径,得到了海藻酸钠对蛋白质微胶... 为了进一步提高蛋白质微胶囊对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在人体胃液中的保护效果,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对蛋白质微胶囊进行二次包衣。通过考查两歧双歧杆菌在模拟胃液(SGJ)中的存活率和微胶囊粒径,得到了海藻酸钠对蛋白质微胶囊的最佳包衣工艺: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0.5%,CaCl2浓度为0.05mol/L,pH为5.5,搅拌速度为500r/min。所得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33μm,它们能将Bifidobacterium bifidum在模拟胃液中2h后的存活率提高至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 海藻酸钠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