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 被引量:4
1
作者 钟志华 唐祎 施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种植修复的13例20颗上颌后牙Bicon植体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临床检查和CBCT评估Bicon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情况下,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技术,统... 目的:探讨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种植修复的13例20颗上颌后牙Bicon植体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临床检查和CBCT评估Bicon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情况下,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技术,统计种植修复成功率。结果:20颗Bicon植体,上颌窦内提升高度2~5mm,临床检查初期稳定性良好,未见上颌窦黏膜穿孔,术后4个月骨整合良好,修复体负载1~2年后检查植体无动度,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吸收,种植体留存率100%。结论: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可成功用于上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 上颌窦 骨缺损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ed design of biconical liner by orthogonal method
2
作者 曲忠伟 颜事龙 +1 位作者 沈兆武 马宏昊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5年第1期8-17,共10页
A biconical liner was optimized to improve its penetration ability. Its formation and pene- tration mechanism wa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iner geometry siz... A biconical liner was optimized to improve its penetration ability. Its formation and pene- tration mechanism wa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iner geometry sizes on the jet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 using the orthogonal method. The liner formed the high-speed jet with an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The small angle 2a remarkably influenced the jet speed which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2a. And the liner thickness t' and large angle 2β had high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ojectile speed. The liner was optimized at t' = 0. 14 cm, 2α = 50°, 2β = 135°, N = 0. 4 or 0. 5, when its jet speed respectively is at 6 613 m/s and 6 839 m/s and projectile speed is at 2 247 m/s and 2 095 m/s, steel target penetration is at 8. 24 cm and 8. 31 cm, and aperture is in 2.12 cm and 2.08 c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arget is penetrated by the high-speed jet and high-speed projectile resulting into double damages. The penetration ability is improved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ical liner orthogonal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JET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药型罩聚能射流侵彻钢靶板试验与高精度仿真
3
作者 赵富裕 王成 +1 位作者 王泽宇 徐文龙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62,181,共14页
双锥聚能装药对装甲目标具有较强的毁伤效应,试验及高精度仿真对双锥聚能装药毁伤性能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结构及材料双锥形药型罩聚能装药对钢靶板侵彻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结构的双锥形药型罩,同时考虑不同药型罩材料... 双锥聚能装药对装甲目标具有较强的毁伤效应,试验及高精度仿真对双锥聚能装药毁伤性能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结构及材料双锥形药型罩聚能装药对钢靶板侵彻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结构的双锥形药型罩,同时考虑不同药型罩材料(紫铜、高熵合金)及壳体对双锥药型罩聚能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双锥药型罩射流侵彻钢靶板的静破甲试验。基于流体弹塑性控制方程组,构造了适用于聚能射流形成及侵彻仿真的高精度欧拉算法,集成算法为计算程序并对试验工况进行模拟。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相互对比,验证了自主构造的高精度数值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结构的紫铜双锥形药型罩,其射流头部速度伴随着药型罩内锥角的增大而减小,射流长度逐渐变小,有效侵彻质量及侵彻深度逐渐增大。对于相同结构的紫铜与高熵合金药型罩,其聚能射流侵彻口径及穿深差异不大。高熵合金射流头部速度更大,侵彻口径从上到下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锥药型罩 聚能射流 射流形成及侵彻 钢靶板 高精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全向天线研究与设计
4
作者 刘畅 栗曦 李一楠 《空间电子技术》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全向天线在水平面以上覆盖较广的空域,针对这一需求,文章提出了两种工作在L频段的波束上翘的全向天线。其中一种为使用同轴转平行双线结构进行馈电的串联印刷偶极子天线,且加入反射板保证波束上翘,实测结果表明该...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全向天线在水平面以上覆盖较广的空域,针对这一需求,文章提出了两种工作在L频段的波束上翘的全向天线。其中一种为使用同轴转平行双线结构进行馈电的串联印刷偶极子天线,且加入反射板保证波束上翘,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工作频段内,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ting wave ratio,VSWR)小于1.5,水平面增益大于2dBi,俯仰角0°~70°(定义水平方向为0°)增益大于-7dBi,不圆度小于2dB。另一种为双锥天线,使用上下锥体不对称结构保证波束上翘,同时引入固定套环保证天线的稳定性。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工作频段内,VSWR小于2,俯仰角0°~20°增益大于1dBi,俯仰角0°~70°增益大于-7dBi,不圆度小于2.5dB。该天线结构稳定,性能优良,可应用于车载通信或其他通信场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偶极子 串联馈电 并联馈电 双锥天线 波束上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驻波宽角波束超宽带双锥线阵列天线研制
5
作者 胡振威 吴迪 +1 位作者 林敏 朱卫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0-764,共5页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实现宽角波束扫描的1×3超宽带双锥线极化阵列天线,可以应用于无人机上实现空地宽带通信。由于无人机平台安装尺寸受限,通过用椭球形阵子代替传统锥形阵子,并切割椭球振子外部轮廓使其安装在250 mm×130 mm...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实现宽角波束扫描的1×3超宽带双锥线极化阵列天线,可以应用于无人机上实现空地宽带通信。由于无人机平台安装尺寸受限,通过用椭球形阵子代替传统锥形阵子,并切割椭球振子外部轮廓使其安装在250 mm×130 mm×90 mm的空间内,实现了低剖面、小型化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在0.8~2.4 GHz的频带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均小于2.5,在±45°波束扫描范围内的4个波束的最低增益均超过了2 dBi,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空地宽带通信 超宽带 双锥阵列天线 宽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种植体冠根比对骨改建的影响:5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夏勋 胡常琦 +2 位作者 黄江琴 郭水根 魏洪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3-687,共5页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不同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后牙区种植患者27例,共69枚Bicon短种植体。经过5年功能负载后,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种植体周骨灰度值(grey-scal...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不同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后牙区种植患者27例,共69枚Bicon短种植体。经过5年功能负载后,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种植体周骨灰度值(grey-scale value,GSV)的改变与冠根比(crown-to-implant ratio,CIR)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69枚Bicon种植体,经过(65±9)个月的功能负载,成功率为94.2%。按CIR进行分组,MBL、△GSV与CIR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P>0.05);仅有2枚植体发生崩瓷,机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con短种植体CIR对种植体周MBL、GSV改变没有明显影响,骨组织具有足够的改建活性以应对更大的应力刺激。高CIR未导致更多的机械并发症和种植体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 短种植体 冠根比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种植体(≤6 mm)在萎缩后牙区5~7年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常琦 魏振宇 +4 位作者 魏洪武 夏勋 黄江琴 龚金梅 郭水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6 mm)在萎缩后牙区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例,共植入33枚Bicon植体(植体长度≤6 mm),观察期60~84个月不等,观察并记录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6 mm)在萎缩后牙区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例,共植入33枚Bicon植体(植体长度≤6 mm),观察期60~84个月不等,观察并记录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存留率及并发症。结果:在观察期内,33枚植体有1枚脱落,种植体存留率为97.0%,种植体修复完成60~84个月内种植体近远中骨吸收水平分别为(-0.74±0.05)mm、(0.05±0.07)mm,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与修复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5~7年观察期内,短种植体(≤6 mm)应用于骨量不足的萎缩后牙区,其存留率及骨吸收水平与常规种植体无差异,可获得良好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后牙区 bicon种植体 存留率 边缘骨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参数化几何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冯毅 唐伟 +2 位作者 任建勋 桂业伟 过增元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6-550,共5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概念设计阶段通常要综合考虑气动力、气动热、飞行弹道、推进系统、结构和控制等多个学科的设计因素,希望通过权衡各个学科得到一个综合性能最佳的设计,即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参数化几何建模是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开...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概念设计阶段通常要综合考虑气动力、气动热、飞行弹道、推进系统、结构和控制等多个学科的设计因素,希望通过权衡各个学科得到一个综合性能最佳的设计,即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参数化几何建模是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开展飞行器参数化几何建模的方法研究,利用二次曲线方法与基于类型函数和形状函数的方法,分别进行了两种飞行器几何外形的建模,并进行了初步的气动力计算。通过分析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比较了两种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优缺点,提出了在飞行器概念设计阶段几何建模方法的一般选取建议。通过等弧度、等弧长的划分原则,完善了基于类型函数和形状函数方法所生成的表面网格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参数化几何建模 概念设计 二次曲线 C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器笼形天线辐射特性的并行计算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湘琴 王建国 +2 位作者 蔡利兵 乔海亮 陈再高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7-1601,共5页
考虑到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器笼形天线尺寸过大、在单个微机上计算其辐射特性的时间过长及内存受限制,使用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平台的用于同轴线馈电的时域有限差分并行算法,并结合天线理论模拟分析了同轴线馈电的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 考虑到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器笼形天线尺寸过大、在单个微机上计算其辐射特性的时间过长及内存受限制,使用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平台的用于同轴线馈电的时域有限差分并行算法,并结合天线理论模拟分析了同轴线馈电的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器双锥笼形天线在双指数脉冲电压激励下的脉冲辐射特性。并行时域有限差分计算时,整个时域有限差分计算区域的网格总数约为20亿。由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当锥半径大于3.5m后,笼形天线的半径大小对电场的上升沿和峰值的影响不大;对地面上方0.5m处的几个测试时,其上升沿、半高宽及脉冲峰值受地面反射及地面损耗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于地面上方6m处的几个测试点,除半高宽外,几个测试点的辐射场脉冲峰值及上升沿受地面影响较小;离地面越近的点,峰值减小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笼形 双锥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超宽带同轴双锥天线的设计和实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凡宝 杨周炳 +5 位作者 吴文涛 马弘舸 陆巍 周传明 任朗 鞠炳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用口径场的方法对有限长同轴双锥天线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同轴双锥天线能工作在电压±100kV、重复频率100Hz、单周期脉冲全底宽3.6ns和输出阻抗50Ω的超宽带脉冲辐射源上,辐射功率大于100MW;天线带宽150... 用口径场的方法对有限长同轴双锥天线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同轴双锥天线能工作在电压±100kV、重复频率100Hz、单周期脉冲全底宽3.6ns和输出阻抗50Ω的超宽带脉冲辐射源上,辐射功率大于100MW;天线带宽150MHz~1GHz;输入阻抗50Ω。E平面和H平面平行极化半功率点全宽度分别为50°和360°;天线的功率效率约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双锥天线 超宽带辐射 超宽带 同轴 辐射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锥罩射流侵彻钢靶侵深计算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闯 王晓鸣 +2 位作者 李文彬 李伟兵 吴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4-612,共9页
为了完整地描述双锥罩聚能射流侵彻钢靶的全过程,利用冲击波Hugoniot关系修正伯努利方程,结合改进的PER理论推导双虚拟原点,建立了考虑冲击波、射流速度分布及射流状态等影响因素的侵深计算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考虑冲击波、双虚拟原点... 为了完整地描述双锥罩聚能射流侵彻钢靶的全过程,利用冲击波Hugoniot关系修正伯努利方程,结合改进的PER理论推导双虚拟原点,建立了考虑冲击波、射流速度分布及射流状态等影响因素的侵深计算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考虑冲击波、双虚拟原点及射流断裂影响的计算模型能够提高预测侵深的准确性,比较了各分界点因素对射流侵深的影响,获得了炸高及双锥罩结构参数对射流侵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炸高的增大,连续射流与断裂射流分界点的出现将早于冲击波影响分界点;头部速度、拐点速度和侵彻深度均随上锥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上锥高占罩高比例的增大,射流头部速度、侵彻深度逐渐增大,而射流拐点速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双锥罩 射流 侵彻 冲击波 双虚拟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盘锥天线的设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山团彪 雷振亚 +2 位作者 谢拥军 邢连发 李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7,共5页
介绍了盘锥天线的性能、设计原理,分析了各个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天线结构,即在圆盘和下锥体之间引入一个上锥体,将盘锥天线和双锥天线结合起来,既保持了盘锥天线的特性,又减少了圆盘和下锥体的分布电容,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其... 介绍了盘锥天线的性能、设计原理,分析了各个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天线结构,即在圆盘和下锥体之间引入一个上锥体,将盘锥天线和双锥天线结合起来,既保持了盘锥天线的特性,又减少了圆盘和下锥体的分布电容,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其带宽。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利用ANSOFT HFSS软件对设计出的新型盘锥天线进行仿真优化,优化的结果表明天线覆盖了从300 MHz到10 GHz的频带,在33∶1的带宽范围内驻波比基本小于3,该方法有效地展宽了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盘锥天线 双锥天线 天线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方法的双锥罩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磊 马宏昊 沈兆武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7-573,共7页
设计了一种双锥药型罩,借助数值模拟和实验手段研究其成形及侵彻机理,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结构的射流成形性能。结果显示:该双锥罩在爆轰波作用下形成高速射流、翻转弹丸和杵体;小锥角2α显著影响射流头部速度;罩厚t'及大锥角... 设计了一种双锥药型罩,借助数值模拟和实验手段研究其成形及侵彻机理,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结构的射流成形性能。结果显示:该双锥罩在爆轰波作用下形成高速射流、翻转弹丸和杵体;小锥角2α显著影响射流头部速度;罩厚t'及大锥角2β高度显著性影响弹丸速度;最佳设计参数为:t'=0.14 cm、2α=50°、2β=135°、小锥角与大锥角罩口直径比N=0.4或0.5,其射流速度分别为6 613、6 839 m/s,弹丸速度分别为2 247、2 095 m/s,侵彻钢靶深度分别为8.24、8.31 cm,开口孔径分别为2.12、2.08 cm。最终优化的双锥罩结构合理,既保证了射流速度,又大大提高了弹丸速度,射流和弹丸先后侵彻目标,达到双重毁伤的目的;在低密度装药和小炸高条件下侵彻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射流 正交设计 双锥药型罩 翻转弹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系数的校准和使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白同云 吴畏 陈志雨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526-529,共4页
天线系数是一项重要参数。然而 ,天线生产者提供的天线系数都是在一定前提下进行校准的 ,如果直接用于测量现场就会带来误差。但若在测量现场先求得天线实际增益 ,便可计算出精度更高、实用而有效的天线系数。
关键词 天线系统 校准 对称振子天线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双圆锥耗能器的设计与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云 黄慧敏 朱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9,共9页
设计了组合式双圆锥耗能器,阐述了其构造和耗能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对18个不同尺寸的双圆锥耗能元件和3个不同组装方式的双圆锥耗能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双圆锥耗能器的滞回性能和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设计了组合式双圆锥耗能器,阐述了其构造和耗能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对18个不同尺寸的双圆锥耗能元件和3个不同组装方式的双圆锥耗能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双圆锥耗能器的滞回性能和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双圆锥耗能元件,当其总高H一定时,其初始刚度和屈服位移取决于两个锥体中较大锥体的高度大小;屈服位移可设置在1 mm以内,耗能系数值可达2.5。双圆锥耗能元件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成双圆锥耗能器时,双圆锥耗能器的滞回性能取决于所选用的双圆锥耗能元件和其上、下连接板的刚度,当连接板刚度较大时,双圆锥耗能元件的滞回性能与其组装后的双圆锥耗能器的相关滞回性能满足叠加关系,双圆锥耗能器的相关滞回性能可由所选用的双圆锥耗能元件的相关参数(初始刚度、屈服位移和耗能系数等)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锥耗能元件 双圆锥耗能器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锥角有限长双锥天线电磁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琪 阮成礼 王洪裕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6期704-708,共5页
运用基于有限元法的HFSS电磁场仿真技术 ,对任意锥角有限长的双锥天线的电磁特性进行数值研究 ,得到了包括对称双锥、不对称双锥、盘锥等不同类型锥体天线的阻抗特性和远区场辐射特性 ,特别是宽锥角下的宽频带特性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 运用基于有限元法的HFSS电磁场仿真技术 ,对任意锥角有限长的双锥天线的电磁特性进行数值研究 ,得到了包括对称双锥、不对称双锥、盘锥等不同类型锥体天线的阻抗特性和远区场辐射特性 ,特别是宽锥角下的宽频带特性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及其它理论数据较好地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锥天线 宽频带 远区场辐射方向图 输入阻抗 数值仿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景琳 段吉安 +1 位作者 苗健宇 钟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根据光纤的消逝场耦合模理论,论述了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以六轴型熔融拉锥机为实验平台,研究了熔融拉锥法制作3 dB单模光纤耦合器的过程;分析了拉伸速度与附加损耗及损耗偏差的关系,发现拉伸速度为150μm/s时,耦合器的性能... 根据光纤的消逝场耦合模理论,论述了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以六轴型熔融拉锥机为实验平台,研究了熔融拉锥法制作3 dB单模光纤耦合器的过程;分析了拉伸速度与附加损耗及损耗偏差的关系,发现拉伸速度为150μm/s时,耦合器的性能达到最优;此外,利用光学测试系统测试了光纤耦合器的插入损耗、附加损耗、方向性与均匀性等光谱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实验结果与耦合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说明该方法具有制作过程简单、附加损耗低、环境稳定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耦合器 耦合模理论 熔融拉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全光纤隔离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友文 薛瑞丽 +2 位作者 柳春郁 刘文清 汪世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87-2190,共4页
目前使用的晶体型光隔离器通常体积较大、插入损耗大且成本较高。为此,提出了一种由单模和多模光纤共同构成的混合型全光纤隔离器的设计方法。利用耦合波方程理论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采用熔融拉锥法制作工艺,完成了全光纤隔离器的制作;利... 目前使用的晶体型光隔离器通常体积较大、插入损耗大且成本较高。为此,提出了一种由单模和多模光纤共同构成的混合型全光纤隔离器的设计方法。利用耦合波方程理论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采用熔融拉锥法制作工艺,完成了全光纤隔离器的制作;利用1 550 nm激光器测试了全光纤隔离器的隔离度、方向性、插入损耗;采取弯曲、扭转的方法提高了全光纤隔离器的隔离度。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光纤隔离器的插入损耗比晶体型隔离器低,隔离度可与其相比拟,且这种隔离器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隔离器 光纤耦合器 熔融拉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光纤耦合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帅词俊 段吉安 苗建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15,共3页
以六轴光纤耦合机为实验平台,利用电子表面扫描显微镜观察了光纤耦合器的微观结构形貌,研究了熔融拉锥光纤耦合器的工艺参数、性能以及微观结构三者之间的相关规律。
关键词 工艺参数 光纤耦合器 熔融拉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全向宽带双锥天线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世钢 孙保华 刘其中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改进型全向宽带天线,采用双锥结构,在馈电处加入短路枝节和寄生套筒,用于调节天线的输入阻抗特性,减小天线尺寸。该天线工作频率为696~2500MHz,高度仅为0.28λmax,直径为6cm,电压驻波比在整个频带内小于1.7,... 研究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改进型全向宽带天线,采用双锥结构,在馈电处加入短路枝节和寄生套筒,用于调节天线的输入阻抗特性,减小天线尺寸。该天线工作频率为696~2500MHz,高度仅为0.28λmax,直径为6cm,电压驻波比在整个频带内小于1.7,全向特性良好。仿真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改进型双锥天线在较宽的频带内达到了满意的阻抗特性和方向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 宽带 双锥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