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iOBr/Bi_(5)O_(7)I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双酚A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娟
吴春来
+1 位作者
高亚辉
薛梦雨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8-1455,共8页
通过原位溶剂热法制备BiOBr/Bi_(5)O_(7)I复合物,BiOBr纳米片均匀组装在Bi_(5)O_(7)I微棒表面。相比Bi_(5)O_(7)I和BiOBr,BiOBr/Bi_(5)O_(7)I复合物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性能增强,其中BiOBr/Bi_(5)O_(7)I-3降解BPA的性能最优,光...
通过原位溶剂热法制备BiOBr/Bi_(5)O_(7)I复合物,BiOBr纳米片均匀组装在Bi_(5)O_(7)I微棒表面。相比Bi_(5)O_(7)I和BiOBr,BiOBr/Bi_(5)O_(7)I复合物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性能增强,其中BiOBr/Bi_(5)O_(7)I-3降解BPA的性能最优,光照30 min时BPA的降解率达到88.7%,一级动力学拟合的反应速率常数为Bi_(5)O_(7)I和BiOBr的3.6和21.8倍。基于BiOBr和Bi_(5)O_(7)I之间匹配的能带结构和良好接界面,BiOBr/Bi_(5)O_(7)I复合物具有高效的光生电荷分离,同时结合扩大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从而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BPA活性,@O_(2)^(-)和光生h^(+)是BPA降解过程的主要氧化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
/
bi
_(5)
o
_(
7
)I
复合物
光催化
降解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催化材料Bi_(4)O_(7)/BiOBr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夏梦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以自制的铋酸钾(KBiO_(3))为前驱物,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七氧化四铋(Bi_(4)O_(7)),再利用氢溴酸原位离子刻蚀法首次成功制备了Bi_(4)O_(7)/BiOBr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观测了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特征,复合相...
以自制的铋酸钾(KBiO_(3))为前驱物,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七氧化四铋(Bi_(4)O_(7)),再利用氢溴酸原位离子刻蚀法首次成功制备了Bi_(4)O_(7)/BiOBr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观测了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特征,复合相具有比二者单相更佳的可见光降解罗丹明B(RhB)的性能,最高可达到30 min内降解86.9%;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发光光谱(PL)分别证明了其性能的提升是由于复合相拥有更广的光学响应范围和更低的光生载流子复合效率。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是该体系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活性物质,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光催化降解机制,且复合相比单相Bi_(4)O_(7)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bi_4o_7/biobr复合物
可见光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汪遵盛
姚振龙
+2 位作者
张亚宣
贾徐锦
欧阳二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4,150,共6页
以三聚氰胺、五水合硝酸铋和碘化钾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利用XRD、SEM、XPS和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光催化降解盐酸...
以三聚氰胺、五水合硝酸铋和碘化钾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利用XRD、SEM、XPS和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活性,并对其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_(5)O_(7)I/g-C_(3)N_(4)复合催化剂具有中空结构,其禁带宽度减小,光催化效率提高;在所有样品中Bi_(5)O_(7)I/g-C_(3)N_(4)-5%催化活性最高;在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是超氧自由基(·O_(2)^(-)),其次是羟基自由基(·OH),作用最小的是空穴(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
bi
_(5)
o
_(
7
)I/g-C_(3)N_(
4
)
复合
催化剂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i_(5)O_(7)I/g-C_(3)N_(4)Z型异质结的常温沉淀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冬梅
卢文聪
+4 位作者
梁奕聪
王逸之
陈海强
李俊添
谢震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20-4126,共7页
以Bi(NO3)3·5H2O、KI和g-C_(3)N_(4)为前驱体,采用常温沉淀法制备Bi_(5)O_(7)I/g-C_(3)N_(4)Z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表征其光吸收性能、微观形貌、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等特性,研究新型光催化剂对Rh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其...
以Bi(NO3)3·5H2O、KI和g-C_(3)N_(4)为前驱体,采用常温沉淀法制备Bi_(5)O_(7)I/g-C_(3)N_(4)Z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表征其光吸收性能、微观形貌、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等特性,研究新型光催化剂对Rh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其可见光催化过程活性基团种类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利用沉淀法合成Bi_(5)O_(7)I/g-C_(3)N_(4)的条件为:Bi(NO_(3))_(3)·5H_(2)O、KI和g-C_(3)N_(4)的投加量分别为4.85g、1.66g和1.61g,乙二醇的用量为50mL,反应液的pH值为12,反应搅拌速度为200r/min,反应温度为25℃.Bi_(5)O_(7)I/g-C_(3)N_(4)异质结无杂相生成且纯度高,异质结复合发生在g-C_(3)N_(4)的(002)晶面和Bi_(5)O_(7)I的(203)晶面,但g-C_(3)N_(4)和Bi_(5)O_(7)I的化学结构未受影响.Bi_(5)O_(7)I/g-C_(3)N_(4)呈三维纳米花瓣形貌结构,为光生电子-空穴的迁移提供了大量的接触位点.Bi_(5)O_(7)I的g-C_(3)N_(4)掺杂改性使其光催化活性显著增强,其光吸收边缘由425nm红移至462nm,Bi_(5)O_(7)I/g-C_(3)N_(4)的能带排列结构与Z型异质结匹配,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其光电流密度(11.5mA/cm)约为g-C_(3)N_(4)和Bi_(5)O_(7)I对应值的2.66倍和1.47倍.Bi_(5)O_(7)I/g-C_(3)N_(4)对罗丹明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率为93.9%,显著高于g-C_(3)N_(4)(58%)和Bi_(5)O_(7)I(49.7%)的降解效果,其光催化氧化活性主要来自羟基基团、超氧基团和光生空穴等中间态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沉淀法
bi
_(5)
o
_(
7
)I/g-C_(3)N_(
4
)
Z型异质结
可见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OBr/Bi_(5)O_(7)I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双酚A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娟
吴春来
高亚辉
薛梦雨
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8-1455,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320080、242102231001)资助。
文摘
通过原位溶剂热法制备BiOBr/Bi_(5)O_(7)I复合物,BiOBr纳米片均匀组装在Bi_(5)O_(7)I微棒表面。相比Bi_(5)O_(7)I和BiOBr,BiOBr/Bi_(5)O_(7)I复合物可见光下催化降解双酚A(BPA)的性能增强,其中BiOBr/Bi_(5)O_(7)I-3降解BPA的性能最优,光照30 min时BPA的降解率达到88.7%,一级动力学拟合的反应速率常数为Bi_(5)O_(7)I和BiOBr的3.6和21.8倍。基于BiOBr和Bi_(5)O_(7)I之间匹配的能带结构和良好接界面,BiOBr/Bi_(5)O_(7)I复合物具有高效的光生电荷分离,同时结合扩大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从而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BPA活性,@O_(2)^(-)和光生h^(+)是BPA降解过程的主要氧化活性物种。
关键词
biobr
/
bi
_(5)
o
_(
7
)I
复合物
光催化
降解
双酚A
Keywords
biobr
/
bi
_(5)
o
_(
7
)I c
o
mp
o
sites
ph
o
t
o
catalysis
degradati
o
n
bi
sphen
o
l A
分类号
O614.5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催化材料Bi_(4)O_(7)/BiOBr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黄夏梦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出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文摘
以自制的铋酸钾(KBiO_(3))为前驱物,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七氧化四铋(Bi_(4)O_(7)),再利用氢溴酸原位离子刻蚀法首次成功制备了Bi_(4)O_(7)/BiOBr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观测了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特征,复合相具有比二者单相更佳的可见光降解罗丹明B(RhB)的性能,最高可达到30 min内降解86.9%;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发光光谱(PL)分别证明了其性能的提升是由于复合相拥有更广的光学响应范围和更低的光生载流子复合效率。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是该体系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活性物质,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光催化降解机制,且复合相比单相Bi_(4)O_(7)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稳定性。
关键词
光催化
bi_4o_7/biobr复合物
可见光
罗丹明B
Keywords
ph
o
t
o
catalysis
bi
_(
4
)
o
_(
7
)/
bi
o
Br c
o
mp
o
site
visible light
Rh
o
damine B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汪遵盛
姚振龙
张亚宣
贾徐锦
欧阳二明
机构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际銮书院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4,150,共6页
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2BAB206039)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403017)。
文摘
以三聚氰胺、五水合硝酸铋和碘化钾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利用XRD、SEM、XPS和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活性,并对其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_(5)O_(7)I/g-C_(3)N_(4)复合催化剂具有中空结构,其禁带宽度减小,光催化效率提高;在所有样品中Bi_(5)O_(7)I/g-C_(3)N_(4)-5%催化活性最高;在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是超氧自由基(·O_(2)^(-)),其次是羟基自由基(·OH),作用最小的是空穴(h^(+))。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
bi
_(5)
o
_(
7
)I/g-C_(3)N_(
4
)
复合
催化剂
光催化
降解机理
Keywords
tetracycline hydr
o
chl
o
ride
bi
_(5)
o
_(
7
)I/g-C_(3)N_(
4
)c
o
mp
o
site catalyst
ph
o
t
o
catalysis
degradati
o
n mechanism
分类号
X7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_(5)O_(7)I/g-C_(3)N_(4)Z型异质结的常温沉淀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冬梅
卢文聪
梁奕聪
王逸之
陈海强
李俊添
谢震宇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20-41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129,5110809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A030313321,2015AS030313494)
广东省高教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16KTSCX035)。
文摘
以Bi(NO3)3·5H2O、KI和g-C_(3)N_(4)为前驱体,采用常温沉淀法制备Bi_(5)O_(7)I/g-C_(3)N_(4)Z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表征其光吸收性能、微观形貌、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等特性,研究新型光催化剂对Rh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其可见光催化过程活性基团种类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利用沉淀法合成Bi_(5)O_(7)I/g-C_(3)N_(4)的条件为:Bi(NO_(3))_(3)·5H_(2)O、KI和g-C_(3)N_(4)的投加量分别为4.85g、1.66g和1.61g,乙二醇的用量为50mL,反应液的pH值为12,反应搅拌速度为200r/min,反应温度为25℃.Bi_(5)O_(7)I/g-C_(3)N_(4)异质结无杂相生成且纯度高,异质结复合发生在g-C_(3)N_(4)的(002)晶面和Bi_(5)O_(7)I的(203)晶面,但g-C_(3)N_(4)和Bi_(5)O_(7)I的化学结构未受影响.Bi_(5)O_(7)I/g-C_(3)N_(4)呈三维纳米花瓣形貌结构,为光生电子-空穴的迁移提供了大量的接触位点.Bi_(5)O_(7)I的g-C_(3)N_(4)掺杂改性使其光催化活性显著增强,其光吸收边缘由425nm红移至462nm,Bi_(5)O_(7)I/g-C_(3)N_(4)的能带排列结构与Z型异质结匹配,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其光电流密度(11.5mA/cm)约为g-C_(3)N_(4)和Bi_(5)O_(7)I对应值的2.66倍和1.47倍.Bi_(5)O_(7)I/g-C_(3)N_(4)对罗丹明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率为93.9%,显著高于g-C_(3)N_(4)(58%)和Bi_(5)O_(7)I(49.7%)的降解效果,其光催化氧化活性主要来自羟基基团、超氧基团和光生空穴等中间态自由基.
关键词
常温沉淀法
bi
_(5)
o
_(
7
)I/g-C_(3)N_(
4
)
Z型异质结
可见光催化性能
Keywords
precipitati
o
n meth
o
d at r
o
o
m temperature
bi
_(5)
o
_(
7
)I/g-C_(3)N_(
4
)
Z-scheme heter
o
juncti
o
n
visible-light ph
o
t
o
catalytic pr
o
pert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iOBr/Bi_(5)O_(7)I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双酚A性能研究
李娟
吴春来
高亚辉
薛梦雨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催化材料Bi_(4)O_(7)/BiOBr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黄夏梦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合催化剂Bi_(5)O_(7)I/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汪遵盛
姚振龙
张亚宣
贾徐锦
欧阳二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Bi_(5)O_(7)I/g-C_(3)N_(4)Z型异质结的常温沉淀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冬梅
卢文聪
梁奕聪
王逸之
陈海强
李俊添
谢震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