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VO_4/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16
1
作者 次立杰 张绍岩 张玉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7-801,共5页
以Bi(NO3)3、NH4VO3和Na2SiO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BiVO4/SiO2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UV-vis)对样品的晶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表... 以Bi(NO3)3、NH4VO3和Na2SiO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BiVO4/SiO2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UV-vis)对样品的晶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表明:BiVO4/SiO2复合材料具有较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范围,计算其光学带隙为2.39eV。光催化降价亚甲基蓝性能测试表明:BiVO4包覆SiO2能有效提高其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vo4/sio2复合材料 光学带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CoFe_2O_4/SiO_2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海波 陈敬艳 +2 位作者 刘梅 冯明 华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4-61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Fe2O4)x/(SiO2)1-x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G/DTA,XRD和Mssbauer效应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的变化及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样品中CoFe2O4的晶粒尺寸和内磁场逐渐变小,并从...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Fe2O4)x/(SiO2)1-x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G/DTA,XRD和Mssbauer效应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的变化及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样品中CoFe2O4的晶粒尺寸和内磁场逐渐变小,并从磁有序状态转变为超顺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CoFe2O4/sio2 XRD Mossbaue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f)/SiO_2复合材料与TC4,Ti_3Al和TiAl的钎焊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波 熊华平 +1 位作者 毛唯 程耀永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4,90,共5页
在880℃/10min规范下,采用AgCuTi活性箔带钎料完成了SiO2f/SiO2/TC4,SiO2f/SiO2/Ti3Al和SiO2f/SiO2/TiAl三种接头的连接,每种接头界面均结合良好。接头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三种接头组织形貌较为相似,均在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形成... 在880℃/10min规范下,采用AgCuTi活性箔带钎料完成了SiO2f/SiO2/TC4,SiO2f/SiO2/Ti3Al和SiO2f/SiO2/TiAl三种接头的连接,每种接头界面均结合良好。接头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三种接头组织形貌较为相似,均在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扩散反应层组织,在该组织中出现了Ti和O的富集。分析认为,钎焊过程中钎料中的Ti会优先向SiO2f/SiO2母材边缘扩散,同时,金属母材中的元素在液态钎料的作用下不断向钎缝中溶解,其中一部分母材中的Ti也会向复合材料母材边缘扩散,两种不同来源的Ti共同与SiO2发生反应生成Ti-O相,根据三种接头扩散层中Ti和O的原子比例推断Ti-O相为Ti2O。三种接头的钎缝基体区主要由白色组织和灰色组织共同组成,其中白色组织中富含Ag,主要以Ag基固溶体形式存在,而灰色组织中富含Ti和Cu,二者结合生成Ti-Cu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f/sio2复合材料 AgCuTi TC4 TI3AL T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制备Si_3N_4/SiO_2复合材料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常明 王士维 +1 位作者 黄校先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5-938,共4页
以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3N4/SiO2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Si3N4颗粒对石英基体的析晶起到了抑制作用和增韧补强作用.Si3N4含量为5vol%的样品在1370℃烧结2h后,抗弯强度达到96.2MPa,断裂韧性为2.4MPa·m1/2,介电常数和介电损... 以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3N4/SiO2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Si3N4颗粒对石英基体的析晶起到了抑制作用和增韧补强作用.Si3N4含量为5vol%的样品在1370℃烧结2h后,抗弯强度达到96.2MPa,断裂韧性为2.4MPa·m1/2,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在3.63-3.68和1.29-1.75×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罩 无压烧结 Si3N4/sio2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_2O_4/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磁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海波 陈敬艳 +1 位作者 刘梅 孟祥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45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Fe2O4)x/(SiO2)1-x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样品结构、晶粒尺寸及磁性.结果表明,随SiO2含量增加,样品的晶粒尺寸减小,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降低.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CoFe2O4/sio2 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亮 王平 +4 位作者 李之锋 谢伟诚 吴瑛 匡猛 李晓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4-979,共6页
以硅藻土为基体,Zn2SiO4为吸附改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仪(BET)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测试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 以硅藻土为基体,Zn2SiO4为吸附改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仪(BET)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测试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制备最佳条件为m(硅藻土)∶V(甲醇溶液)=1∶1.6,Zn(NO3)2负载量为11.24%。该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比未负载的硅藻土提高了4倍,对亚甲基蓝溶液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为44.74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Zn2sio4 复合材料 溶剂热法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LaNi_(4.25)Al_(0.75)/SiO_2复合材料储氢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韩兴博 杨洪广 +2 位作者 陈伟 陈德敏 杨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1-647,共7页
采用气相二氧化硅法制备了LaNi4.25Al0.75/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经不同温度(473~1 073K)热处理后的相组成、形貌及吸放氢p-C-T曲线、吸氢动力学性能和吸放氢循环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LaNi4.25Al0.75/SiO2复... 采用气相二氧化硅法制备了LaNi4.25Al0.75/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经不同温度(473~1 073K)热处理后的相组成、形貌及吸放氢p-C-T曲线、吸氢动力学性能和吸放氢循环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LaNi4.25Al0.75/SiO2复合材料吸氢量减少,平台压升高,平台斜率略有增加,而动力学性能并无显著变化。经60次吸放氢循环后,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样品均未出现粉化现象,且与未循环样品储氢性能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金属氢化物 LANI4 25Al0 75 sio2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iO_2/NiFe_2O_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红 孙旋 +2 位作者 刘潘 陈进军 南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80-984,共5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表面包覆了SiO2的磁基体NiFe2O4上负载TiO2,从而制备出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光催化材料TiO_2/SiO_2/NiFe_2O_4,并通过改变pH值、水浴时间、水浴温度、煅烧温度及Ti/Ni摩尔比n(Ti):n(Ni)等得到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用XRD、TE...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表面包覆了SiO2的磁基体NiFe2O4上负载TiO2,从而制备出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光催化材料TiO_2/SiO_2/NiFe_2O_4,并通过改变pH值、水浴时间、水浴温度、煅烧温度及Ti/Ni摩尔比n(Ti):n(Ni)等得到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用XRD、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包覆情况,结果显示TiO2均匀地包覆在SiO2/NiFe2O4表面,复合材料粒径范围为50~70nm;UV-vis吸收曲线表明,复合材料对光的吸收带出现红移。VSM测试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易于通过磁场进行回收。以甲基橙的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该材料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NiFe2O4 光催化 复合材料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0.5)Zn_(0.5)Fe_2O_4/SiO_2磁性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
9
作者 马国芝 陈鼎 陈振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3,9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和金属硝酸盐分别作为SiO2和铁氧体的前驱体成功制得Co0.5Zn0.5-Fe2O4/SiO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利用XRD、DSC-TG、Raman和SEM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酸添加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并用谢乐公式估算平...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和金属硝酸盐分别作为SiO2和铁氧体的前驱体成功制得Co0.5Zn0.5-Fe2O4/SiO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利用XRD、DSC-TG、Raman和SEM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酸添加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并用谢乐公式估算平均晶粒尺寸,最后用振动样品磁场计(VSM)对样品的磁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样品由非晶态转变成SiO2基体中结晶较完整的尖晶石结构的单相铁氧体纳米晶,晶粒尺寸为12.65nm。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酸添加量的增加不断变大。对材料的磁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Co0.5Zn0.5Fe2O4/SiO2,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9.17emu/g,矫顽力为67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 SOL-GEL法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SiO4-ZnO-生物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H2O2降解甲硝唑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东硕 蔡昊 +1 位作者 高凯茵 马子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3-930,共8页
以松木碱解液代替NaOH溶液作为锌盐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2SiO4-ZnO-生物炭三元复合材料(SOB-x-y, x代表松木粉的用量, y代表NaOH浓度),通过不同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光催化H2O2降解甲硝唑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由枣... 以松木碱解液代替NaOH溶液作为锌盐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2SiO4-ZnO-生物炭三元复合材料(SOB-x-y, x代表松木粉的用量, y代表NaOH浓度),通过不同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光催化H2O2降解甲硝唑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由枣核状硅锌矿型Zn2SiO4介晶、多边形六方晶相ZnO和松木生物炭构成;与纯六方晶相ZnO相比,它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孔容、更小的带隙能和更弱的荧光发射,因而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Zn2SiO4-ZnO-生物炭对甲硝唑的光催化H2O2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催化活性随NaOH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随松木粉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以SOB-3-4的性能最优。SOB-3-4的速率常数(k)和降解率(h)随pH的降低而增大,随H2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甲硝唑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升高逐渐越低。当初始pH为3、催化剂用量为0.4 g/L、H2O2投加浓度为80 mmol/L及甲硝唑初始浓度为300 mg/L时, k为2.68×10–2 min–1,反应3 h后h达到99.70%。本研究结果对处理难降解制药废水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sio4-ZnO-生物炭复合材料 松木碱解液 水热合成 光催化 甲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MoO_6/BiVO_4异质结的水热合成和可见光催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雪 郭晓宇 +2 位作者 王庆伟 常利民 翟宏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13-2120,共8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Bi2MoO6/BiVO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i2MoO6纳米粒子沉积在BiVO4纳米片表面从而形成异质...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Bi2MoO6/BiVO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i2MoO6纳米粒子沉积在BiVO4纳米片表面从而形成异质结结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明所制备的Bi2MoO6/BiVO4异质结较纯相Bi2MoO6和BiVO4对可见光吸收更强.由于形成异质结结构及其光吸收性能使Bi2MoO6/BiVO4光催化活性有较大提高.可见光下(λ>420 nm)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实验结果表明,Bi2MoO6/BiVO4光催化活性较纯相Bi2MoO6和BiVO4高.Bi2MoO6/BiVO4样品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是Bi2MoO6和BiVO4形成异质结,从而有效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增大了可见光吸收范围及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MoO6/bivo4 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铁氧体/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爱香 熊惟浩 +1 位作者 钱海霞 曾爱香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链状;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中铁氧体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磁损耗值较大,吸波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锌铁氧体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Ni0.5Zn0.5Fe2O4/sio2 磁损耗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碳热还原法制备Si3N4/SiC的固相反应机理
13
作者 刘雁 潘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245-247,共3页
SiO2/C体系在氮气气氛下1573~1973K温度范围内反应所得的产物为α、β-SiC。高的反应温度、高的升温速率以及原料碳的过量均有利于SiC的生成。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产物分别为SiO气体,Si3N4和Si... SiO2/C体系在氮气气氛下1573~1973K温度范围内反应所得的产物为α、β-SiC。高的反应温度、高的升温速率以及原料碳的过量均有利于SiC的生成。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产物分别为SiO气体,Si3N4和SiC,表现活化能分别为470kJ/mol,467kJ/mol和484kJ/mol。以非等温热重分析为主要实验方法,对SiO2/C体系在流动的氮气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系固相反应所经历的步骤,确定了控速环节和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碳热还原 固相反应 SiN4 SIC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表面接枝聚苯乙烯磺酸钠的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艳利 杨红 董旭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合成了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Fe3O4/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Fe3O4/SiO2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震荡磁力计(VSM),X射线... 合成了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Fe3O4/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Fe3O4/SiO2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震荡磁力计(VSM),X射线能谱仪(EDS),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成功制备了尺寸均一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接枝Fe3O4/SiO2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sio2纳米粒子 聚苯乙烯磺酸钠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法制备氧化硅包覆钒酸铋黄色颜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虹霖 王竹梅 李月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研究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未包裹BiVO_(4)黄色色料,再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水解法制备了SiO_(2)包裹BiVO_(4)包裹色料。系统研究了Si/Bi摩尔比和水浴温度对包裹色料耐温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 研究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未包裹BiVO_(4)黄色色料,再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水解法制备了SiO_(2)包裹BiVO_(4)包裹色料。系统研究了Si/Bi摩尔比和水浴温度对包裹色料耐温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色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5℃、nSi/Bi=4时,可得到耐温性最佳的BiVO_(4)@SiO_(2)色料,其色度参数L*、a*和b*值分别为75.41、0.06和72.08,包裹色料在700℃煅烧后其呈色基本不变,并在800℃煅烧后仍呈现红相黄色调且未烧结成块,仍可作为黄色颜料使用,而未包裹色料在600℃煅烧后已变色且烧结成块无法使用。总之,BiVO_(4)@SiO_(2)包裹色料的耐温性有了显著提升,且可开发为多种色度的高温无机黄色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vo4 sio2包裹 水解法 黄色色料 耐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