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叶桦和欧洲白桦叶片形态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特性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渠畅 边秀艳 +2 位作者 姜静 陈肃 刘桂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6,共8页
为了探寻欧洲白桦变种裂叶桦的叶缘分裂机制。以2种桦树为研究对象,在叶片形态特征和解剖特征观测的基础上,进行了顶芽及叶片叶尖、裂片及凹缺等不同组织部位相关基因表达定量分析、内源激素IAA含量测定以及IAA活体标记的GUS染色分析。... 为了探寻欧洲白桦变种裂叶桦的叶缘分裂机制。以2种桦树为研究对象,在叶片形态特征和解剖特征观测的基础上,进行了顶芽及叶片叶尖、裂片及凹缺等不同组织部位相关基因表达定量分析、内源激素IAA含量测定以及IAA活体标记的GU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裂叶桦叶片两侧叶缘自叶基到叶尖分裂出由大到小3~4个裂片,叶背面的叶脉呈明显的管状隆起,叶宽、平均二级脉间距、主脉横切面积等分别较欧洲白桦大了21.12%、12.64%、21.46%。BpmiR164s及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证明,BpmiR164-2及靶基因BpCUC2与裂片的形成关系密切,是裂叶性状产生的主要调控基因。生长素输出载体BpPIN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证明,6个基因中只有BpPIN2和BpPIN5在裂叶桦的叶尖、裂片及顶芽等组织器官中呈现上调表达。内源激素IAA的活体标记发现,在顶芽、幼叶中IAA的含量较高,而在叶片中,叶尖、叶齿及裂片处是激素的高表达部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2种桦树的上述不同组织部位的生长素测定也证明了激素的上述分布特点。综合上述,裂叶桦裂片产生是激素在叶脉、叶缘的极性运输及相关基因调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叶桦 BpmiR164 BpCUC2 IAA DR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叶垂枝桦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杰 和敬渊 +3 位作者 孙昕淼 宋佳兴 孙晓梅 朱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目的]建立裂叶垂枝桦组织培养离体繁殖再生体系。[方法]以裂叶垂枝桦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试材,经过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最后获得再生植株,并对裂叶垂枝桦组培快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叶... 目的]建立裂叶垂枝桦组织培养离体繁殖再生体系。[方法]以裂叶垂枝桦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试材,经过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最后获得再生植株,并对裂叶垂枝桦组培快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叶垂枝桦幼嫩茎段离体培养最适培养基和激素组合为:MS+0.5 mg·L^(-1)6-BA+0.05 mg·L^(-1)NAA+0.2 mg·L^(-1)GA_3+20 g·L^(-1)蔗糖+6 g·L^(-1)琼脂;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1 mg·L^(-1)NAA+20g·L^(-1)蔗糖+6 g·L^(-1)琼脂。将生根的无菌苗移植至草炭土和细沙比例3∶1的已灭菌的基质中,15 d后,组培苗生长健壮,成活率达到80%以上。[结论]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裂叶垂枝桦进行离体快繁,建立了离体快繁再生体系,为裂叶垂枝桦良种选育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叶垂枝桦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RAPD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廷波 李绍臣 +6 位作者 高福铃 丁宝建 曲跃军 唐鑫华 刘桂丰 姜静 杨传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67-873,共7页
以80个来自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中国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F1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2个亲本和10个F1个体对1,200个10bp的随机寡核苷酸引物进行筛选,确定了208个多态性引物。利用RAPD标记,按照拟测交的作图策略... 以80个来自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中国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F1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2个亲本和10个F1个体对1,200个10bp的随机寡核苷酸引物进行筛选,确定了208个多态性引物。利用RAPD标记,按照拟测交的作图策略,分别构建了欧洲白桦和中国白桦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2个亲本和80个F1代作图群体进行随机扩增,共获得了364个多态性位点。χ2检验结果表明有307个位点符合1∶1分离的拟测交分离,26个位点符合3∶1分离,31个位点属偏分离位点。拟测交位点中有145个位点来自欧洲白桦,有162个位点来自中国白桦。利用2点连锁分析,欧洲白桦中的145个连锁标记构成了14个不同的连锁群(4个以上标记),6个三连体和6个连锁对,37个为非连锁位点,连锁标记覆盖的总图距为955.6cM(centimorgan),平均图距14.9cM。而来自中国白桦的162个标记构成了15个连锁群(4个以上标记),4个三连体和6个连锁对,21个为非连锁位点,连锁标记覆盖的总图距为1,545.8cM(centimorgan),平均图距15.2cM。该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将两个图谱整合为一个高密度图谱及重要基因的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连锁图谱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欧洲白桦 中国白桦 拟测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AFLP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高福玲 姜廷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8,共6页
以80个中国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的F1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按照拟测交作图策略,分别构建了中国白桦和欧洲白桦的分... 以80个中国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的F1个体为作图群体,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按照拟测交作图策略,分别构建了中国白桦和欧洲白桦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从64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4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这些入选的引物组合在分离群体中共检测到451个多态性位点。χ2检验结果表明,有362个位点符合1:1分离(拟测交分离位点),41个位点符合3:1分离,20个位点符合1:3分离,28个位点属偏分离位点。在符合拟测交分离的位点中,201个位点来自中国白桦,161个位点来自欧洲白桦。利用2点连锁分析,来自中国白桦的201个标记构成了14个连锁群(4个以上标记),10个三连体和14个连锁对,45个为非连锁位点,连锁标记覆盖的总图距为1296.1cM,平均图距15.5cM。而来自欧洲白桦的161个标记构成了17个不同的连锁群(4个以上标记),8个三连体和4个连锁对,15个为非连锁位点,连锁标记覆盖的总图距为1035.8cM,平均图距1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白桦 欧洲白桦 AFLP 遗传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植体及培养基对欧洲白桦器官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春娜 郑辉 +2 位作者 宋立功 杨敏生 王进茂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白桦再生不定芽以通过愈伤组织再生不定芽的间接方式为主,无菌试管苗的茎段、根、叶片均可作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再生。不同的基因型其不定芽再生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无性系2/86比G1、4N容易诱导愈伤组织进而诱导不定芽发生。诱导无性系2/8... 白桦再生不定芽以通过愈伤组织再生不定芽的间接方式为主,无菌试管苗的茎段、根、叶片均可作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再生。不同的基因型其不定芽再生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无性系2/86比G1、4N容易诱导愈伤组织进而诱导不定芽发生。诱导无性系2/86茎段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WPM,根段为MCM,叶片为MS。不同外植体不定芽再生能力也不同,叶柄和茎段最容易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根较难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白桦 器官再生 外植体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枝桦引种育苗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吕荣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99,共1页
2000年,将生长于新疆阿勒泰山区的垂枝桦引种到了加格达奇地区。经过2a的育苗试验可知,加格达奇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垂枝桦播种育苗的需要,苗木的生长量不低于原产地,可以确定育苗阶段引种已成功。
关键词 育苗试验 垂枝桦 引种 2000年 播种育苗 气候条件 泰山区 原产地 生长量 土壤 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